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冷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2.通常车辆或其它设备散热器,为一个比较大的矩形结构,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强就需通过增大矩形散热面积大或增加散热器的厚度,来增加散热器里水道及散热波带的展开面积,另外,还要在散热器与风扇之间加装护风罩,保证风量能最大限度通过正面散热器,利用空气流动带动热量的散发。
3.汽车轻量化以及越野车型机动灵活性的要求都不允许在发动机舱内让散热器占据较大的空间,如何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小对空间的占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列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散热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风冷散热器,包括风扇、正面散热片、第一水室、第二水室,所述正面散热片置于风扇正面,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分置于所述风扇两侧,与所述正面散热片的内腔连通,该散热器还包括导流散热板,所述导流散热板分置于所述风扇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相邻且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包罗的空间用于风扇风向导流。
6.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室置于所述风扇的上侧,第二水室置于所述风扇的下侧,所述导流散热板分置于所述风扇的左、右两侧。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分置于所述风扇的左、右两侧,所述导流散热板分置于所述风扇的上、下两侧。
8.优选的,所述导流散热板包括两片内部中空的弧面散热板,所述两片弧面散热板呈同轴心线的括弧造型,与所述风扇等间距,与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外壁无缝隙连接,每片所述弧面散热板的中空腔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室、第二水室连通。
9.通过用弧面散热板代替护风罩,占用同样的空间却起到散热和引流的双重效果,这样即便考虑到散热器在整车上的布置,减小正面散热片的尺寸时,也能保证良好的散热。
10.为了更好的利用风扇的侧面空间,保证侧向气流通畅,优选的,所述导流散热板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片弧面散热板内侧的两片板翅式散热片,所述两片板翅式散热片均为弧形柱面,共同构成括弧造型,包括交替设置的散热排管和波纹带,与所述风扇等间距,且与所述弧形散热板间留有间隙,所述散热排管和波纹带间形成的蜂巢气道气流方向与所述风扇的扇叶轴夹角为 30—80度。
11.优选的,所述每片板翅式散热片的内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室的下底面为向上凸的弧形柱面,该弧形柱面的轴心线与所述弧面散热板的轴心线重合。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室的上表面为向下凹的弧形柱面,该弧形柱面的轴心线与
所述弧面散热板的轴心线重合。
14.这样,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除了容纳冷却液,同时也起到了护风罩的引流作用,使得同样的冷却风量能带走更多的热量。
15.为了增大风扇侧面的散热面积,优选的,所述弧面散热板的外侧板为波纹板。
16.优选的,所述两片板翅式散热片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17.这样,当环境温度较低,设备不需要太多的散热时,可以拆卸掉左、右侧的板翅式散热片,使得装置整体上更符合轻量化要求,同时冷却液走的路径更少更节能。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邮箱装置及汽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减小了前部的厚度,更能适应整车布置,在减小散热器尺寸的情况下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20.侧面双层结构,增加了散热能力,同时代替了护风罩结构。
21.结构简单,模组化的设计更能灵活应对不同的工况,也方便检修。
附图说明
22.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冷散热器立体示意图;
23.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冷散热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冷散热器背面去除风扇后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水室;2、第二水室;3、左侧板翅式散热片;4、右侧板翅式散热片;5、左侧弧面散热板;6、右侧弧面散热板;7、正面散热片;8、散热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该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照本说明书附图1

3所示,散热器包括第一水室1、第二水室2、左侧板翅式散热片3、右侧板翅式散热片4、左侧弧面散热板5、右侧弧面散热板6、正面散热片7、散热器支架8。板翅式散热片由交替设置的散热排管和波纹带组成,散热排管和波纹带间形成蜂巢气道。
28.第一水室1布置于风扇上方,底部为扇形弧面,扇角在60度

135之间,内部是一个空腔,能存储冷却液;第二水室2布置于风扇下方,也是一个扇形结构,角度在60度

135之间,内部是一个空腔,能存储冷却液,第一水室1与第二水室2 弧面半径相同且与风扇电机轴同轴心。
29.左侧板翅式散热片3、右侧板翅式散热片4上端均与第一水室1连通,下端均与第二水室2连通。左侧板翅式散热片3、右侧板翅式散热片4均为弯曲弧形柱面、曲率与第一水室1、第二水室2内面的曲率相同,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筒形。左侧板翅式散热片3、右侧板翅式散热片4蜂巢气道的气流向前、向外,与风扇的扇叶轴夹角为30—80度。
30.左侧弧面散热板5、右侧弧面散热板6均为长扁弧形散热管,散热管内侧为圆滑曲
率,外侧为波纹形,上端与第一水室1连通,下端与第二水室2连通。其弧形柱面中心轴与风扇轴心重合。
31.正面散热片7有两片,上端与第一水室1连接,下端与第二水室2连接。前后两片正面散热片7保持平行,间隙为1

3mm。
32.散热器支架8是整个散热器的外部接口,连接车架或其它单元,与第一水室1 和第二水室2分别固定连接。
33.散热器投入使用时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入散热器第一水室1,经过正面散热片 7、左侧板翅式散热片3、右侧板翅式散热片4、左侧弧面散热板5、右侧弧面散热板6冷却,在第二水室2汇集后流回发动机冷却水套。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冷散热器,包括风扇、正面散热片、第一水室、第二水室,所述正面散热片置于风扇正面,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分置于所述风扇两侧,与所述正面散热片的内腔连通,其特征为:还包括导流散热板,所述导流散热板分置于所述风扇的两侧,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相邻且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包罗的空间用于风扇风向导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水室置于所述风扇的上侧,第二水室置于所述风扇的下侧,所述导流散热板分置于所述风扇的左、右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分置于所述风扇的左、右两侧,所述导流散热板分置于所述风扇的上、下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导流散热板包括两片内部中空的弧面散热板,所述两片弧面散热板呈同轴心线的括弧造型,与所述风扇等间距,与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外壁无缝隙连接,每片所述弧面散热板的中空腔体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室、第二水室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导流散热板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片弧面散热板内侧的两片板翅式散热片,所述两片板翅式散热片均为弧形柱面,共同构成括弧造型,包括交替设置的散热排管和波纹带,与所述风扇等间距,且与所述弧形散热板间留有间隙,所述散热排管和波纹带间形成的蜂巢气道气流方向与所述风扇的扇叶轴夹角为30—80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每片板翅式散热片的内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连通。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水室的下底面为向上凸的弧形柱面,该弧形柱面的轴心线与所述弧面散热板的轴心线重合。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第二水室的上表面为向下凹的弧形柱面,该弧形柱面的轴心线与所述弧面散热板的轴心线重合。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弧面散热板的外侧板为波纹板。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为:所述两片板翅式散热片与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冷散热器。散热器通过设置的前方散热管道、左右侧散热管道和上、下水室,并将上述部分合围而成筒形风道,使散热器内的冷却水通过散热片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通过前方、侧围的管道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整个散热器在散热能力不减少的情况下,风扇前部整体散热器厚度减薄,节省了空间,增加了散热面积,尤其适用于车辆散热使用。车辆散热使用。车辆散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王成云 刘彬 熊豹 黄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