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褐梗天牛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2021-11-25 00: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树木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梗天牛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森林面积的不断增长,城市绿化树木数量的持续增加,林木害虫种类也大幅度增加,给树木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蛀干害虫作为树木虫害中的一类,自然影响了树木的生长。而且,蛀干害虫大都隐蔽生活,防治难度较大。
3.褐梗天牛是严重危害树木的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针叶树的衰弱木,对褐梗天牛的生活习性研究后发现,褐梗天牛成虫在树皮下产卵,初孵幼虫在树皮下取食,4

6周以后钻入韧皮部和形成层取食,并在树木中蛀食蛀道一直延伸到与外界连通,老熟幼虫在蛀道内构筑蛹室进行化蛹,成虫羽化后再从蛀道中爬出树桩外,寻找树皮缝或皮下产卵繁殖,2

3周卵孵化为幼虫,随即钻蛀进入韧皮部和木质部危害,幼虫钻蛀蛀道,咬食能力很强,生活周期2

3年发育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在蛀道中构筑蛹室化蛹,构筑蛹室前先在伐桩顶端或树木边缘为成虫出孔咬出一个孔道,成虫羽化后从孔道爬出树体外,成虫活动能力强,能飞但不喜飞行,多在地面爬行,速度很快,根据天牛的特殊辨识能力寻找非健康松树交尾、产卵。
4.目前褐梗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1、用诱捕器在褐梗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诱捕;2、用化学药剂对褐梗天牛成虫进行地面喷雾防治;3、利用微生物或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5.但是,由于褐梗天牛特殊的生活习性,上述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防治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褐梗天牛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对褐梗天牛所在树木进行砍伐处理;
8.(2)在树桩外围罩设专用防逸罩,所述防逸罩内侧与树桩外侧形成封闭的空腔,所述防逸罩与外界相连通使得所述空腔内可一直保持均匀透气透光的环境,所述防逸罩包括罩网和用于支撑罩网的支撑部;
9.(3)所述罩网上均匀的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横截面积小于褐梗天牛成虫的横截面积,使得褐梗天牛成虫被限制于所述空腔中,完成防治过程。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呈弧形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两端与地面抵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与所述罩网为分体结构,且所述支撑筋与所述罩网之间通过扎紧件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包括至少两个,且所述支撑筋在所述罩网的中心区域交汇,至少一个所述扎紧件在所述支撑筋交汇处将所述支撑筋连接在所述罩网。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包括两个,两根支撑筋之间的夹角为90
°

14.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伐桩处理后的树桩高度为4~7cm;树桩顶部与罩网顶部
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cm

12cm;树桩侧部与罩网底部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cm

10cm。
15.进一步的,步骤(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将防逸罩罩设于树桩外围后,将罩网外边缘进行封堵处理,使罩网外边缘不裸露于外界。
16.进一步的,所述罩网为金属罩网,所述罩网的网目选自20目。
1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选自直径3.3mm的铁丝。
18.进一步的,完成步骤(1)且在步骤(2)前,再进行以下步骤:在树桩顶部铺洒用于感染褐梗天牛的白僵菌粉,并在白僵菌粉上铺设可保持温度及湿度的外覆件;铺好外覆件后再进行防逸罩的罩设步骤。
19.进一步的,所述外覆件选自无纺布、塑料布、松针等。
20.进一步的,上述任一防治方法应用于蛀干害虫的防治;优选的,所述防治方法应用于褐梗天牛的防治;更优选的,所述防治方法应用于黑松中褐梗天牛的防治。
21.本技术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22.1.根据对褐梗天牛生活习性的研究,发现褐梗天牛具备特殊的生物特性,本发明人利用该特性,研发出防治褐梗天牛的专用装置及其防治方法,该装置及其方法简便、易推广、防治效果表现优异。
23.2.利用本发明中专用防逸罩,可以有效控制褐梗天牛的成虫,进而达到控制种群增长的效果。
24.3.本发明控制树桩高度、防逸罩与树桩之间空腔的空间大小范围,一方面是为了安装便利性、另一方面出于对防治效果的考虑。
25.4.为了提高防治效果,装防逸罩后,将罩网外边缘进行封堵处理,防止褐梗天牛成虫顺着罩网爬出外界;
26.5.本技术可以与其他生物防治方法、药剂等相结合使用,配合起到多层防护,有效提高对褐梗天牛的防治效果;
27.6.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2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防逸罩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中另一种防逸罩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a处放大图;
32.图4是图2的俯视图;
33.图5是本技术中又一种防逸罩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其中:1、树桩;2、罩网;3、支撑筋;4、扎紧件;5、翻边;6、外覆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例1:
36.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褐梗天牛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1)对褐梗天牛所在树木进行伐桩处理;
38.(2)在树桩1外围罩设专用防逸罩,所述防逸罩内侧与树桩1外侧形成封闭的空腔,所述防逸罩与外界相连通使得所述空腔内可一直保持均匀透气透光的环境,如图1所示,所述防逸罩包括罩网2和用于支撑罩网2的支撑部;
39.(3)所述罩网2上均匀的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横截面积小于褐梗天牛成虫的横截面积,使得褐梗天牛成虫被限制于所述空腔中,完成防治过程。
40.可以理解的,伐桩处理后的树桩1高度为4~7cm,树桩1顶部与罩网2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cm

12cm;树桩1侧部与罩网2底部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cm

10cm;但是根据实际场景,不限于上述尺寸。
41.可以理解的,支撑部包括呈弧形的支撑筋3,所述支撑筋3的两端与地面抵接。
42.可以理解的,所述支撑筋3与所述罩网2为分体结构,且所述支撑筋3与所述罩网2之间通过扎紧件4连接。
43.可以理解的,支撑部与罩网2也可以是其他装配结构,例如卡接、焊接等。
44.实施例2:
45.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褐梗天牛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6.(1)对褐梗天牛所在树木进行砍伐处理;
47.(2)在树桩1外围罩设专用防逸罩,如图1

图4所示,所述防逸罩内侧与树桩1外侧形成封闭的空腔,所述防逸罩与外界相连通使得所述空腔内可一直保持均匀透气透光的环境,所述防逸罩包括罩网2和用于支撑罩网2的支撑部;
48.(3)将防逸罩罩设于树桩1外围后,将罩网2外边缘进行封堵处理,使罩网2外边缘不裸露于外界;
49.(4)所述罩网2上均匀的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横截面积小于褐梗天牛成虫的横截面积,使得褐梗天牛成虫被限制于所述空腔中,完成防治过程。
50.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沙、土等将罩网2外边缘进行封堵处理。
51.可以理解的,封堵形式也可以是罩网2的边缘向上翻折形成翻边5,所述翻边5形成容纳压持物的空间。
52.实施例3:
53.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褐梗天牛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4.(1)对褐梗天牛所在疫木进行伐桩处理;
55.(2)在树桩1顶部铺洒用于感染褐梗天牛的白僵菌粉;
56.(3)在白僵菌粉上铺设可保持温度及湿度的外覆件6,如图5所示;
57.(4)在树桩1外围罩设专用防逸罩,所述防逸罩内侧与树桩1外侧形成封闭的空腔,所述防逸罩与外界相连通使得所述空腔内可一直保持均匀透气透光的环境,所述防逸罩包括罩网2和用于支撑罩网2的支撑部;
58.(5)所述罩网2上均匀的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横截面积小于褐梗天牛成虫的横截面积,使得褐梗天牛成虫被限制于所述空腔中,完成防治过程。
59.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白僵菌粉涉及到的白僵菌菌株保藏于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fcc55880。
60.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白僵菌粉使用高孢粉。
61.对比例1
62.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对比例在树桩外,利用水泥将树桩进行封堵,将水泥堆砌在树桩外,将树桩包裹封堵。
63.对比例2
64.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对比例在树桩外,利用塑料膜将树桩进行封堵,将塑料膜包裹在树桩外。
65.对比例3
66.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对比例在树桩外,利用铁丝网将树桩进行封堵,将铁丝网包裹在树桩外。
67.对比例4
68.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对比例在树桩外,利用固化剂将树桩进行封堵,在树桩外涂抹固化剂。
69.表征
70.表1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防治效果表征
[0071][0072]
从上表1的实验表征结果可以得知,利用本技术的防治方法,对褐梗天牛的防治效果较突出,且防治保持时间较长,有效的控制了褐梗天牛的种群数量,本技术与对比例1

4相比,即分别用水泥封桩、塑料膜包裹、铁丝网紧贴伐桩封桩、固化材料封桩的防治形式相比,本发明中的防逸罩及其防治方法,对褐梗天牛防治效果更为理想,且操作简便、易推广。
[0073]
且从实施例3得到,本发明中的防逸罩还可以跟其他防治方法相配合进行防治,为其他防治方法例如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提供最后一层防线,达到双层或多层防护效果。
[0074]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075]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