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紧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23: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紧固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将汽车座椅安装至汽车内钣金上的紧固组件。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常需要通过紧固组件连接在汽车内钣金上,以完成汽车座椅在汽车内钣金上的固定安装。然而,当需要对汽车进行维修或保养护理等操作时,就需要将汽车座椅从汽车内钣金上拆卸下来。现有的紧固组件不能满足既保证汽车座椅与汽车内钣金的紧固连接,又方便汽车座椅与汽车内钣金之间的拆卸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组件,既能够实现汽车座椅的连接件与汽车内钣金之间的有效连接,又能够方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将汽车座椅的连接件从汽车内钣金上拆卸。
4.根据本技术的紧固组件包括接收座和夹子。接收座包括颈部、身部和接收通道,所述身部与所述颈部连接,所述接收通道延伸穿过所述颈部,所述颈部包括位于所述接收通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颈部侧壁和第二颈部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颈部侧壁上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接收通道相连通。所述夹子包括操作部、保持部、插入部和一对连接腿部。插入部通过所述一对连接腿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保持部连接至所述操作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一对连接腿部具有弹性,所述夹子被配置为能够可拆卸地套在所述接收座的所述颈部上。当所述夹子在所述接收座的所述颈部上安装就位时,所述夹子的所述插入部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一颈部侧壁上的开口插入所述接收通道中,所述夹子的所述保持部抵接所述颈部的第二颈部侧壁。其中,通过对所述操作部施加朝向所述颈部的推力,所述插入部能够从所述接收座的所述接收通道退出,以使所述夹子能从所述接收座拆卸。
5.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一对连接腿部中的每一个连接腿部包括与所述插入部连接的横向支腿和连接在所述横向支腿和所述操作部之间的纵向支腿,其中所述纵向支腿、所述横向支腿和所述保持部之间形成接收口,所述夹子通过所述接收口套在所述接收座的所述颈部上。
6.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纵向支腿包括靠近所述横向支腿的弯曲段,所述弯曲段朝向所述插入部弯曲。
7.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保持部具有可压缩的结构。
8.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可压缩的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环状结构,所述至少两个环状结构连接在所述一对连接腿部之间,所述至少两个环状结构的其中一个环状结构抵接所述颈部的第二颈部侧壁。
9.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插入部包括插入段,所述插入段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颈部侧壁上的开口插入所述接收通道中,所述插入段的自由端的顶面为朝向所述自由端的端面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
10.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插入部还包括支撑段,所述插入段与所述支撑段连接,所述支撑段与所述一对连接腿部相连接,所述支撑段的尺寸大于所述开口的尺寸,从而所述支撑段不会随所述插入段插入所述接收通道中。
11.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插入部还包括从所述插入段的自由端的端面延伸而出的突出部,所述第二颈部侧壁还设有容纳孔,其中,当所述夹子在所述接收座的所述颈部上安装就位时,所述突出部被接收在所述容纳孔中。
12.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夹子由塑料材料一体形成。
13.根据上述的紧固组件,所述接收座的所述接收通道用于接收具有u形连接部的连接件。
附图说明
14.图1示出了采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紧固组件将汽车座椅的连接件与汽车内钣金连接的结构;
15.图2示出了图1中的紧固组件与连接件之间的配合结构;
16.图3为图2中连接件的立体图;
17.图4为图2中紧固组件的立体图;
18.图5a为图4中的接收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19.图5b为图4中的接收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图;
20.图6a为图4中的夹子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21.图6b为图4中的夹子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图;
22.图7为图4中的垫片的立体图;
23.图8是图2中连接有连接件的紧固组件沿a

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技术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顶”和“底”等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25.图1示出了采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紧固组件100将汽车座椅的连接件101与汽车内钣金102连接的结构,图2示出了图1中的紧固组件100与连接件101之间的配合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内钣金102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被紧固组件100遮挡而看不见),紧固组件100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汽车内钣金102上。汽车座椅的连接件101部分地插入紧固组件100中,通过与紧固组件100的连接而被紧固在汽车内钣金102上。如图2所示,紧固组件100包括接收座202、夹子201和垫片203,其中夹子201和垫片203均与接收座202相连接,以实现紧固组件100紧固安装的功能。
26.图3为图2中的连接件101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连接件101呈弯曲的长条形,其包括u形连接部301和两个弯钩部302。弯钩部302和u形连接部301由一根长条形的金属丝弯折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01由钢丝弯折形成。两个弯钩部302连接至u形连接部301的左
右两端,用于连接汽车座椅的骨架。u形连接部301用于插入到紧固组件100中。
27.图4为图2中的紧固组件100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紧固组件100能够沿z轴方向自上而下插入汽车内钣金102的安装孔中。接收座202大体沿z轴方向延伸。夹子201连接在接收座202的上部位置,并大体沿x轴和y轴所形成的平面延伸。夹子201与接收座202相互配合,能够将连接件101保持在紧固组件100中。垫片203也大体沿x轴和y轴所形成的平面延伸。结合图1可以看到,当紧固组件100安装在汽车内钣金102上时,垫片203处于接收座202与汽车内钣金102之间。
28.图5a和图5b分别为图4中的接收座202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如图5a和5b所示,接收座202包括颈部507和位于颈部507下方并与颈部507相连接的身部510。接收座202还包括用于接收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301的接收通道501,接收通道501沿z轴方向延伸穿过颈部507,并延伸进入身部510。接收通道501并不贯穿身部510。接收座202还包括分别围绕颈部507的顶端和底端设置的第一凸缘511和第二凸缘512,第一凸缘511和第二凸缘512从颈部507向外延伸而出。第一凸缘511位于颈部507的顶端,第二凸缘512位于颈部507的底端。第一凸缘511大体呈方形,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z轴方向)镂空的结构。第二凸缘512大体呈椭圆形,其外轮廓的尺寸大于第一凸缘511的外轮廓的尺寸。接收通道501的入口形成在颈部507的顶端,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301从接收通道501的入口插入接收通道501中。夹子201能够套在颈部507的位于第一凸缘511和第二凸缘512之间的部分上。身部510位于第二凸缘512的下方,身部510的轮廓与汽车内钣金102的安装孔匹配,并用于将紧固组件100固定在汽车内钣金102的安装孔中。
29.如图5a所示,接收通道501自接收座202的顶面(即颈部507的顶面)向下延伸。记接收通道50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z轴方向。接收通道501的横截面呈长条形,长条形横截面的延伸方向与x轴方向相一致。接收通道501的横截面的长度大于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301的宽度,从而u形连接部301能够插入接收通道501中。
30.颈部507包括环绕接收通道501的侧壁514。侧壁5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颈部侧壁508和第二颈部侧壁509,第一颈部侧壁508和第二颈部侧壁509分别位于接收通道501相对的两侧。第一颈部侧壁508和第二颈部侧壁509均沿着x轴方向延伸,两者平行设置。第一颈部侧壁508上设有开口502,开口502位于第一颈部侧壁508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开口502沿第一颈部侧壁508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颈部侧壁508。第二颈部侧壁509上设有容纳孔513,容纳孔513沿第二颈部侧壁509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颈部侧壁509,且容纳孔513的尺寸小于开口502的尺寸。开口502和容纳孔513的结构与夹子201的部分结构相匹配,以容纳夹子201的部分结构,这将在下面详细介绍。第一凸缘511和第二凸缘512分别自侧壁514的外表面向外延伸而形成,且分别环绕颈部507的侧壁514设置。开口502和容纳孔513的下边缘分别与第二凸缘512的上表面相齐平。
31.身部510自颈部507向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身部510也大体沿着z轴方向延伸。由于接收通道501延伸进入身部510,因此身部510形成为内部空心的壳体结构。如图5a所示,对应于颈部507的相对设置的第一颈部侧壁508和第二颈部侧壁509,身部510也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身部侧壁518和第二身部侧壁519。第一身部侧壁518和第二身部侧壁519上对称设置有一对窗口517。身部510还包括一对弹性臂505,一对窗口517分别用于容纳一对弹性臂505。一对弹性臂505的底端分别与一对窗口517的底部边缘相连接,一对弹性臂505的顶端
形成为自由端506。上述设置使得一对弹性臂505能够分别相对于第一身部侧壁518和第二身部侧壁519做张缩运动。当一对弹性臂505分别受到外力的按压时,一对弹性臂505能够分别绕其底端朝向身部510转动,其自由端506能够进入窗口517中;而当外力撤销时,一对弹性臂505回复到其自由状态,其自由端506从窗口517中伸出,并分别从第一身部侧壁518和第二身部侧壁519向外突出。一对弹性臂505的设置使得紧固组件100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汽车内钣金102的安装孔中。
32.图6a和图6b分别为图4中的夹子201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如图6a和6b所示,夹子201包括操作部601、保持部603、插入部602和一对连接腿部604。夹子201整体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夹子201由塑料材料一体形成。插入部602和操作部601位于夹子201相对的两端。操作部601大体呈呈条状,其具有朝内略微弯曲的外部操作面,能够方便用户对夹子201施加压力。插入部602包括插入段612和支撑段605,插入段612的连接端与支撑段605连接,支撑段605与一对连接腿部604相连接。插入段612的自由端的顶面622为朝向自由端的端面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插入段612的尺寸设置为使得插入段612能够插入第一颈部侧壁508上的开口502中,支撑段605的尺寸大于插入段612的尺寸,并设置为使得支撑段605不能被够插入第一颈部侧壁508上的开口502中。插入段612的自由端还设有突出部613,突出部613自插入段612的自由端的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突出部613的尺寸远小于插入段612的尺寸,突出部613的设置有利于更好地将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301保持在接收座20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突出部613。对于插入部602的端部不设有突出部613的实施例,接收座202也不必在颈部507的第二颈部侧壁509上设置容纳突出部613的容纳孔513。
33.一对连接腿部604分别位于操作部601的左右两侧。每个连接腿部604均包括一个横向支腿606和一个纵向支腿607,每个连接腿部604的横向支腿606和纵向支腿607之间通过圆滑的过渡部连接在一起。一对横向支腿606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并连接至插入部602的支撑段605的背离插入段602的一侧。一对纵向支腿607分别连接在操作部601的左右两侧,每个纵向支腿607均包括倾斜段614和弯曲段611。纵向支腿607的倾斜段614自操作部601的内表面斜向外倾斜地延伸。纵向支腿607的弯曲段611靠近横向支腿606设置,且弯曲段611朝向插入部602弯曲。纵向支腿607的倾斜段614和弯曲段611之间通过支腿横向区段615相连接。操作部601与一对连接腿部604连接形成一个环,并共同形成夹子201的外轮廓。
34.保持部603包括至少两个环状结构609,并连接在操作部601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部603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环状结构609。两个环状结构609均呈椭圆形,分别为大保持环617和小保持环616。大保持环617设置为靠近插入部602,小保持环616设置为靠近操作部601。两个环状结构609通过多个连接片610连接至一对连接腿部604。小保持环616通过圆弧形的连接片610连接至一对倾斜段614的内表面,大保持环617通过一对波浪形的连接片610连接在纵向支腿607的支腿横向区段615与弯曲段611交界的区域。由此,大保持环617和小保持环616通过多个连接片610被保持在一对连接腿部604之间。保持部603的多个环状结构609的设置使得保持部603具有弹性,且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压缩。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部603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类型的网状结构,只要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被压缩的功能即可。如图6b所示,一对纵向支腿607、一对横向支腿606和保持部603之间形成接收口608。接收口608位于夹子201外轮廓的内部,用于接收接收座202的颈部507,使夹子201能够套在接收座202的颈部507上。
35.图7为图4中的垫片203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垫片203呈环状,中心设有垫片中心孔701。垫片203的整体形状与第二凸缘512的形状相匹配,从而垫片203的中心孔701能够接收接收座202的身部510,使垫片203能够接触接收座202的第二凸缘512的下表面上。垫片203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在接收座202与汽车内钣金102之间起缓冲的作用,兼顾防震与降噪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垫片203由泡沫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垫片203也可以由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36.图8是图2中连接有连接件101的紧固组件100沿a

a线的剖视图,示出了夹子201在接收座202上安装就位时两者的配合关系。如图8所示,插入部602的插入段612和支撑段605均具有空心结构。夹子201套在接收座202的颈部507上,颈部507容纳在夹子201的接收口608中。夹子201的插入段612沿第二方向至少部分地穿过开口502插入接收通道501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是y轴方向。插入段612沿y轴方向延伸的长度与接收通道501的宽度相匹配,从而插入段612能够横跨接收通道501的宽度方向。插入段612的自由端的端面抵接在颈部507的第二颈部侧壁509的内表面上,插入段612上的突出部613容纳在颈部507的容纳孔513中。支撑段605的尺寸大于开口502的尺寸,因此,支撑段605不能插入开口502中,而是通过其朝向插入段612一侧的外壁抵接在颈部507的第一颈部侧壁508的外表面上。支撑段605的设置扩大了夹子201中接收口608的大小,增强了夹子201整体的弹性。当夹子201在接收座202的颈部507上安装就位时,夹子201的插入端612插入接收座202的颈部507的开口502中,夹子201的保持部603抵接颈部507的第二颈部侧壁509,保持部603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因此,夹子201相对于接收座202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住。并且,结合图4可以看到,第一凸缘511与第二凸缘512之间的间隔与夹子201的厚度相匹配,从而接收座202能够在z轴方向上限定夹子201相对于接收座202的运动。由此,夹子201被紧固在接收座202上。
37.结合图4至图8可以看到,为了将夹子201与接收座202相连接,可以先将夹子201的插入部602的插入端612从接收座202的开口502插接到接收座202的接收通道501中。然后,同时向外拉伸夹子201的一对连接腿部604的弯曲段611,并向下按压夹子201。夹子201的保持部603受第一凸缘511外边缘的挤压而向内收缩,使得夹子201内的接收口608扩大至允许第一凸缘511通过。待夹子201经过第一凸缘511到达接收座202的颈部507上时,夹子201的保持部603从被较大幅度压缩的状态逐步释放至抵接在颈部507的第二颈部侧壁509上,由此,夹子201在接收座202上安装就位。
38.结合图1可以看到,为了将汽车座椅的连接件101连接至汽车内钣金102,首先将紧固组件100安装到汽车内钣金102上,然后再将连接件101插到紧固组件100中。在将紧固组件100安装至汽车内钣金102的过程中,首先将紧固组件100的身部510对准汽车内钣金102上的安装孔。随着紧固组件100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断向下运动,接收座202上的一对弹性臂505因受汽车内钣金102上安装孔的孔壁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当一对弹性臂505向下运动至汽车内钣金102上安装孔的下方时,一对弹性臂505的自由端506向外侧弹出,抵接在汽车内钣金102的下表面上。此时,紧固组件100的垫片203抵接在汽车内钣金102的上表面上。垫片203与弹性臂505的自由端506之间间隔的高度大致与汽车内钣金102的厚度相同,且汽车内钣金102的安装孔的大小与紧固组件100在身部510位置处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从而当紧固组件100在汽车内钣金102上安装就位时,紧固组件100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上都能
与汽车内钣金102保持相对固定。
39.在将连接件101与紧固组件100相连接的过程中,首先将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301对准紧固组件100的接收座202的接收通道501。在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301自上而下沿着z轴逐步插入接收通道501的过程中,u形连接部301的底部会触碰到夹子201的插入段612的顶面622。由于插入段612的顶面622的倾斜设计,使得插入段612受到u形连接部301施加的向右的推力。由于插入段612连接至具有弹性的一对连接腿部604,并且保持部603能够被压缩,插入段612能够在该推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随着插入段612逐渐向右移动,插入段612逐渐从接收通道501中退出,从而让出路径,使得u形连接部301的底部能够移动经过插入段612而继续向下移动,并到达插入段612的下方。
40.当u形连接部301的底部到达插入段612的下方之后,插入段612不再受u形连接部301的底部施加的向右的作用力,因此,插入段612在一对连接腿部604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并恢复至横跨接收通道501整个宽度方向的状态。由此,插入段612像钩子一样将u形连接部301钩住,使得u形连接部301不能被向上拉出接收通道501,从而使连接件101在紧固组件100中安装就位时。
41.从图8中可以看到,当连接件101在紧固组件100中安装就位时,u形连接部301的底部位于插入段612的下方,突出部613位于第二颈部侧壁509上的容纳孔513中。并且,夹子201的保持部603抵接颈部507的第二颈部侧壁509,保持部603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因此,夹子201相对于接收座202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运动被限制住。从而,插入段612能够阻碍u形连接部301因脱离接收通道501而离开紧固组件100,从而实现连接件101与紧固组件100的紧固连接。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即使向上拉动u形连接部301,u形连接部301也不能从接收通道510中脱出,因为插入段612阻挡了其脱出的路径,并且突出部613与容纳孔513的配合将插入段612更好地保持在如图8所示的位置中。
42.当需要使连接件101脱离紧固组件100,以使汽车座椅从汽车内钣金102中拆卸下来时,如图8所示,可以对夹子201的操作部601施加y轴方向(即向右)的推力,即对操作部601施加朝向接收座202的颈部507的推力。由于操作部601与保持部603相连接,因此,随即,操作部601将向右的压力传递至保持部603。由于保持部603的右端抵接在接收座202颈部507的第二颈部侧壁509上,因此,保持部603在向右的压力作用下被压缩,操作部601随着保持部603的压缩而向右运动。由于操作部601与一对连接腿部604相连接,因此,一对连接腿部604随着操作部601一同向右运动。同时,一对连接腿部604也带动与连接腿部604相连接的插入部602向右运动。待插入部602向右运动至其插入段612完全从接收通道501中退出时,插入部602就不再阻挡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301从接收通道501中脱离。此时,连接件101能够自由地与紧固组件100相分离。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当需要将连接件101与紧固组件100分离时,仅需对紧固组件100的夹子201的操作部601施加一个推力即可。
43.本技术的紧固组件100的接收座202和夹子201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连接件101与紧固组件100的紧固连接,而且便于连接件101从紧固组件100的拆卸,操作者仅需要简单地对夹子201的操作部601施加一个推力(或按压力),即可使夹子201释放连接件101,使得连接件101能够从紧固组件100拆卸下来。本技术的夹子201的保持部603由于具有可压缩的弹性结构(例如图示的多个环状结构或其他类型的网状结构),使得保持部603不仅能够与插入部602相配合实现连接件101与紧固组件100的紧固连接,而且能够通过压缩保持
部603使插入部602从接收通道501退出,以实现连接件101的拆卸。此外,使用本技术的紧固组件100时,连接件101的紧固操作也非常简单,只需执行将连接件101的u形连接部插入接收通道501的操作即可。
44.尽管本文中仅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多种改进和变化。因此应该理解,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落入本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上述改进和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