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1-11-24 22: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制茶工艺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摊晾、烘焙等,其中烘焙在制茶工艺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也是制茶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艺,其目的是蒸发茶叶内多余水分,使茶叶口感独特,火香浓郁,增迸和固定茶叶的品质,以利贮藏。传统的烘焙工艺一般是采用链板式烘干机,使用片状的链板盛装茶叶,热源一般采用烧油或电热加热空气,空气热量再依次传导给链板上的茶叶,从而对茶叶进行烘焙处理,同时可通过高温蒸汽进行杀菌,高效快捷。
3.但是由于传统的链板式烘干机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待烘干的茶叶摊平进行烘干,但是此举会占用过多使用空间,空间利用率低;且在其烘干时,一般将茶叶静止放置在链板上,导致其热量转化效率较为低下,通常与热空气直接接触的最上层茶叶已经达到烘焙要求时,而底部茶叶水份还未完全蒸发未达到烘焙要求,这样就需要较长的烘焙时间,使得与热空气直接接触的茶叶因烘焙时间长,会使其变得过为干燥,色泽偏深,从而导致茶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竖直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心处连接有用于加热茶叶的加热箱,所述柜体内壁连接有放置网板,所述放置网板的两侧外壁均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柜体内壁、放置网板与两个隔板之间构筑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腔体,所述柜体内壁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之间连接有同步组件,所述第一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壁设置有刮除机构,所述刮除机构置于放置腔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套筒外壁设置有对流烘干机构,所述隔板与对流烘干机构相连。
7.优选的,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固连在第一套筒外壁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外壁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第一套筒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驱动轴外壁连接有相配合的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所述第二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套筒,所述移动套筒外壁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隔板的顶壁活动相抵。
8.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外壁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板,所述刮板外壁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支板活动相抵。
9.优选的,所述转动座内壁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条,所述第一螺杆外壁开凿有与导向
条相配合的导向槽。
10.优选的,所述盖板外壁开凿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杆活动连接在通孔内,所述通孔内壁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盖板的一端与转动座转动相连。
11.优选的,所述对流烘干机构包括固连在第二套筒外壁的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收集茶叶的落料口,所述收集框与隔板固定相连,所述收集框外壁两侧均连接有对流箱体,所述对流箱体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对流箱体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壁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穿过对流箱体并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与第二螺杆转动相连。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包括直杆和u形杆,所述摆动杆连接在u 形杆的外壁。
13.优选的,所述对流箱体外壁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对流箱体的一端与加热箱相连。
14.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吸入柜体外部空气的进气管。
1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打开柜体,将待烘干的茶叶放置进放置腔体内,随后关闭柜体,控制加热箱内的加热元件通电加热,使热量穿过加热箱对放置腔体内的第一层茶叶进行烘干操作;
17.s2:当第一层茶叶烘干完毕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轴转动,第二螺杆在同步带和同步轮的作用下随驱动轴同步转动,使移动套筒带动刮板在第二螺杆外侧移动,使刮板对已烘干好的最上层茶叶进行刮动,使其从放置腔体内移出,使加热箱对第二层未彻底烘干的茶叶进行烘干;
18.s3:在移动套筒带动刮板对茶叶进行刮落之后,驱动电机会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使移动套筒带着刮板沿着当前方向继续移动一段距离,使刮板外侧的推板对转动座外侧的支板作用力,使支板带动转动座转动,第一螺杆因导向条的缘故会随着转动座同步转动,进而使第一螺杆外侧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同步下移,使刮板与隔板同步下移且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当第二层茶叶烘干之后,控制驱动电机反转,使移动套筒带动刮板回移,对第二层烘干的茶叶进行刮落;
19.s4:刮落后的烘干茶叶向收集框的落料口移动,在此过程中,转动中的第二螺杆会带动摆动杆摆动,使摆动杆带动底部的移动杆上下往复移动,使移动杆带动移动板在对流箱体内移动,使移动板上下移动时将加热箱内加热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抽入并通过气孔排出,气孔处与导气管均设置单向阀,两个相配合的对流箱体中的移动板初始时一个置于上方,一个置于下方,使两个对流箱体内排出的热空气交替往复吹动,使下落中的茶叶翻滚,对茶叶的两面再次进行烘干操作,最后被收集框收集。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通过在烘干时堆摞茶叶,可提高茶叶烘干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刮除机构可对烘干好的茶叶进行刮落,避免其影响下方茶叶的烘干,且对流烘干机构可使烘干后的茶叶滚动,对茶叶的两面再次进行烘干操作,且通过高温热空气对其进行杀菌,大大提高茶叶的烘干效率和烘干质量。
22.2、该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通过使刮板外侧的推板对转动座外侧的支板作用力,使支板带动转动座转动,第一螺杆因导向条的缘故会随着转动座同步转动,
进而使第一螺杆外侧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同步下移,使刮板与隔板同步下移且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置于放置腔体内的原属于第二层的茶叶方便刮落。
23.3、该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通过使盖板与转动座转动相连,转动座转动时会随第一套筒下移而下移,进而使盖板同步下移,保持加热箱与待烘干茶叶的距离不变,进而保证烘干质量。
24.4、该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通过第二螺杆带动摆动杆摆动,使摆动杆带动底部的移动杆上下往复移动,使移动杆带动移动板在对流箱体内移动,使移动板上下移动时将加热箱内加热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抽入并通过气孔排出,两个相配合的对流箱体中的移动板初始时一个置于上方,一个置于下方,使两个对流箱体内排出的热空气交替往复吹动,使下落中的茶叶翻滚,对茶叶的两面再次进行烘干操作,提高烘干效果。
25.5、该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及使用方法,通过在加热箱的上方设置进气管,方便柜体外部新鲜空气的进入。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28.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30.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套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发明的对流箱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柜体;2、盖板;201、通孔;202、套管;3、加热箱; 4、放置网板;5、隔板;6、第一螺杆;601、导向槽;7、第一套筒; 8、第二套筒;9、安装座;10、驱动电机;11、驱动轴;12、第二螺杆;121、直杆;122、u形杆;13、同步轮;14、同步带;15、移动套筒;151、刮板;152、推板;16、转动座;161、支板;162、导向条;17、收集框;18、对流箱体;181、气孔;182、移动板;183、移动杆;19、摆动杆;20、导气管;2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
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实施例1:
39.参照图1

4,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包括柜体1,柜体 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内竖直活动连接有盖板2,盖板2的中心处连接有用于加热茶叶的加热箱3,柜体1内壁连接有放置网板4,放置网板4的两侧外壁均滑动连接有隔板5,柜体1内壁、放置网板 4与两个隔板5之间构筑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腔体,柜体1内壁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螺杆6,两个第一螺杆6之间连接有同步组件,第一螺杆6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8,第一套筒7外壁设置有刮除机构,刮除机构置于放置腔体的上方,第二套筒8外壁设置有对流烘干机构,隔板5与对流烘干机构相连。
40.将待烘干的茶叶放置进放置腔体内,控制加热箱3内的加热元件通电加热,使热量穿过加热箱3对放置腔体内的第一层茶叶进行烘干操作,通过将茶叶堆摞在放置腔体内,可提高茶叶烘干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刮除机构可对最上层烘干好的茶叶进行刮落,避免其影响下方茶叶的烘干,且对流烘干机构可使烘干后的茶叶滚动,对茶叶的两面再次进行烘干操作,且通过高温热空气对其进行杀菌,大大提高茶叶的烘干效率和烘干质量。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2

6,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刮除机构包括固连在第一套筒7外壁的安装座9,安装座9外壁连接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1,第一套筒7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2,第二螺杆12与驱动轴11外壁连接有相配合的同步轮13,两个同步轮13之间连接有同步带14,第二螺杆12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套筒15,移动套筒15外壁连接有刮板151,刮板151与隔板5的顶壁活动相抵;当第一层茶叶烘干完毕后,控制驱动电机10运行,使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带动驱动轴11转动,第二螺杆12在同步带14和同步轮13的作用下随驱动轴11同步转动,使移动套筒15带动刮板151在第二螺杆12外侧移动,使刮板151对已烘干好的最上层茶叶进行刮动,使其从放置腔体内移出,使加热箱3对第二层未彻底烘干的茶叶进行烘干,避免其影响下方茶叶的烘干。
4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套筒7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6,转动座16外壁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板161,刮板 151外壁连接有推板152,推板152与支板161活动相抵。
44.进一步的,转动座16内壁两侧均连接有导向条162,第一螺杆6 外壁开凿有与导向条162相配合的导向槽601。
45.在移动套筒15带动刮板151对茶叶进行刮落之后,驱动电机10 会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使移动套筒15带着刮板151沿着当前方向继续移动一段距离,使刮板151外侧的推板152对转动座16外侧的支板161作用力,使支板161带动转动座16转动,第一螺杆6因导向条162的缘故会随着转动座16同步转动,进而使第一螺杆6外侧的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8同步下移,使刮板151与隔板5同步下移且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当第二层茶叶烘干之后,控制驱动电机10反转,使移动套筒15带动刮板151回移,使置于放置腔体内的原属于第二层的茶叶方
便刮落。
4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盖板2外壁开凿有通孔201,第一螺杆6活动连接在通孔201内,通孔201内壁连接有套管202,套管202远离盖板2的一端与转动座16转动相连;,通过使盖板2与转动座16转动相连,转动座16转动时会随第一套筒7下移而下移,进而使盖板2同步下移,保持加热箱3与待烘干茶叶的距离不变,进而保证烘干质量。
47.实施例3:
48.参照图1、图2、图4、图7和图8,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杀菌设备,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对流烘干机构包括固连在第二套筒8外壁的收集框17,收集框17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收集茶叶的落料口,收集框17与隔板5固定相连,收集框17外壁两侧均连接有对流箱体18,对流箱体18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181,对流箱体18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82,移动板182外壁连接有移动杆 183,移动杆183远离移动板182的一端穿过对流箱体18并连接有摆动杆19,摆动杆19与第二螺杆12转动相连。
49.进一步的,第二螺杆12包括直杆121和u形杆122,摆动杆19 连接在u形杆122的外壁。
50.进一步的,对流箱体18外壁连接有导气管20,导气管20远离对流箱体18的一端与加热箱3相连。
51.刮落后的烘干茶叶向收集框17的落料口移动,在此过程中,转动中的第二螺杆12会带动摆动杆19摆动,使摆动杆19带动底部的移动杆183上下往复移动,使移动杆183带动移动板182在对流箱体 18内移动,使移动板182上下移动时将加热箱3内加热的热空气通过导气管20抽入并通过气孔181排出,气孔181处与导气管20均设置单向阀,两个相配合的对流箱体18中的移动板182初始时一个置于上方,一个置于下方,使两个对流箱体18内排出的热空气交替往复吹动,使下落中的茶叶翻滚,对茶叶的两面再次进行烘干操作,进一步提高对茶叶的烘干效果和杀菌效果,保证茶叶生产的质量。
5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加热箱3的顶部连接有用于吸入柜体1外部空气的进气管21;方便柜体1外部新鲜空气的进入,便于对流箱体18内部空气的流动。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