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21: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的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作为一种时尚、实用的装饰品,深受新生代消费者青睐,广泛出现在消费者各种应用场景,诸如商务办公、休闲娱乐、运动健康等领域。
3.为了满足新生代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追求,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需在不同的场景或者季节搭配连接不同材质或者风格的固定带。以可穿戴设备中的手表为例,表带普遍通过生耳固定在表壳上表耳的生耳孔内,需要去维修店或者借助专用工具才能完成表带的拆装,使得表带的拆卸操作极为不便。为此,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可以通过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可拆卸生耳结构穿设并卡合在固定带的端部,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这样无需去维修店或者借助专用工具就能完成拆装。具体的,可拆卸生耳结构可以包括中空的套管51、第一生耳杆52、第二生耳杆53和第一生耳杆52和第二生耳杆53之间的弹性元件54。第一生耳杆52的外环面固定设置有凸起521。套管51套于第一生耳杆52和第二生耳杆53的外环面,且凸起521穿过套管51的外环面上的通槽511并可在通槽511内横向移动。第一生耳杆52的前端伸出套管51的一端并与主体卡接,第二生耳杆53的末端伸出套管51的另一端并与主体卡接。在拆卸固定带20时,需要通过掰动凸起521沿着通槽511横向位移,即可实现可固定带20比如表带的拆卸安装。
4.然而,由于可拆卸生耳结构的凸起较小,拆卸固定带时需要靠尖锐轻薄的物体(比如指甲尖)才能撬动,拆卸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在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包括主体、固定带和连接装置,主体上设有连接腔,连接腔具有开口,且连接腔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锁定部;固定带通过连接装置与开口可拆卸连接;连接装置包括与锁定部相适配的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带端部的第一锁定件、第二锁定件和锁定组件,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相对设置,且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均具有可与锁定部卡合的自锁部,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可在锁定组件的驱动下外张并卡接在两个锁定部之间,以使主体和固定带连接,或者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脱离卡合,以使主体和固定带脱离连接。
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连接装置内锁定结构以及主体的连接腔的设置,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将连接装置中的锁定装置从主体的开口插入或者拔出,以实现固定带的安装或拆卸。与现有技术中的掰动凸起的方式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拔的方式更符合消费者的操作习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固定带的拆装操作体验,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固定带的拆卸较为容易,而且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与此同时,通过锁定组件的设置,能够控制第一锁定
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与两个锁定部的锁定状态,进而控制固定带与主体的连接状态,从而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和快速安装。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锁部位于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朝向锁定部的一侧,固定带与主体的锁定时,自锁部与锁定部相互卡接。
9.这样一方面固定带通过连接装置从开口插入主体的连接腔内,并与主体的锁定时,自锁部可以与锁定部相互卡接,将固定带与主体连接,从而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锁定;另一方面在锁定组件的驱动下,自锁部可以通过向内收回的方式快速与锁定部脱离,从而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锁部与锁定部通过斜面自锁,自锁部为自锁面,锁定部为与自锁面斜面锁定的锁定面。这样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在锁定组件的驱动下向外扩张时,基于斜面自锁的原理,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面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面可以与两个锁定面相卡接锁定。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定部在开口外侧的间距小于锁定部位于开口方向内侧的间距。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连接装置从连接腔内滑出,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可穿戴设备的主体表面的开口大小,以较好的与现有的表带的宽度相适配,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美观度。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还包括弹性组件,弹性组件设在锁定结构上,用于驱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外张或者向内收回。这样通过弹性组件能够更好的与锁定组件一起驱动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外张或者向内收回,以便实现连接装置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锁部外张或向内收回时的移动状态为转动或者平动。这样在实现连接装置在与固定带快速拆卸和安装的同时,能够使得连接装置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相互对称设置。这样在实现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与锁定部卡接的同时,有助于简化锁定结构、连接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的结构,进而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制造成本。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定组件包括第三锁定件和控制件,控制件位于第三锁定件背离主体的一端上,控制件用于在外力触发下驱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移动,以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脱离卡合。这样通过外力触发控制件就可以将固定带从主体的开口处拔出,从而实现固定带从主体的拆卸,使得固定带的拆卸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掰动凸起的方式更加容易。与此同时,由于控制件位于第三锁定件背离主体的一端上,这样能够便于消费者可以对控制件进行更好的控制。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件显露于固定带的表面。这样可以进一步有助于用户对控制件的控制。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定组件位于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之间,锁定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抵接,且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可在锁定组件的推动下移动。这样可以通过锁定组件驱动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外张并卡接在两个锁定部之间,以使主体和固定带连接,或者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脱离卡合,以使主体和固定带脱离连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定组件朝向主体移动时,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外张并和锁定部卡合;锁定组件朝向背离主体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脱离卡合。这样可以通过控制锁定组件相对于主体的移动方向,对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相对于锁定部的移动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实现连接装置和固定带与主体的安装和拆卸。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还包括与固定带连接的固定件,第一锁定件、第二锁定件和锁定组件的部分均穿设在固定件内,且控制件延伸至固定件的外部,并可在固定件上滑动。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件对锁定结构进行保护固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推拉的方式来触发控制件,使得控制件在固定件上滑动,进而控制锁定组件相对于固定件和固定带移动,以使连接装置和固定带相对于主体上的拆卸和安装更加便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度。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定件通过第一转轴固定在固定件上,且第一锁定件可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二锁定件通过第二转轴固定在固定件上,且第二锁定件可绕第二转轴转动。这样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可以在固定件内并相对于固定件转动,使得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可以以转动的方式外张或者向内收回。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扭簧。这样在锁定组件驱动第一锁定件和第三锁定件时,在扭簧的反弹力的作用下能够驱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外张并与锁定部相接触并卡接,从而实现固定带主体的安装连接。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中的弹性组件包括位于固定件内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连接在锁定组件和固定件的内壁之间,复位弹簧沿着锁定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这样在复位弹簧反弹力的作用下可以驱动锁定组件复位并抵接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之间,使得锁定组件与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形成了榫卯结构。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定组件位于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之间,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可相对锁定部平动,以外张或者向内收回。这样在实现固定带与主体快速拆卸的同时,能够使得连接装置和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自锁部与锁定部呈锁定状态时,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均和锁定组件的侧方存在间隙。这样由于间隙的存在,能够为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相对锁定部的平动提供可移动空间,以便于实现固定带的快速拆卸。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上分别具有导向连接部,导向连接部的延伸方向朝向锁定组件,且导向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锁定组件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锁定组件在与导向连接部相对位置处设有与导向连接部匹配的连接槽,导向连接部可沿连接槽滑动,锁定组件中的第三锁定件通过导向连接部与连接槽的卡接带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移动。这样由于导向连接部与连接槽卡接,锁定组件在外力的驱动下朝背离主体的一端移动时,施加在锁定组件上的外力也同样对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施加一个作用力。在作用力的分解下,这样在随着第三锁定件的移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可以相对锁定部或者锁定组件平动,进而实现固定带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还包括与固定带连接的固定件,固定件内还
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凸起,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在沿着自锁面平动的方向上分别设有导向槽,导向凸起位于导向槽内并可沿导向槽滑动,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三锁定件。这样当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在第三锁定件的驱动下相对于锁定部或者锁定组件平动时,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凸起能够对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的平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中的弹性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锁定件内,且弹性组件连接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之间。这样通过弹性组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驱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外张或者向内收回,进而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和安装;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连接装置和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定件通过第三转轴固定在锁定组件内,且第一锁定件可绕第三转轴转动;第二锁定件通过第四转轴固定在锁定组件内,且第二锁定件可绕第四转轴转动;
29.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上均设有卡合结构,第一锁定件的卡合结构和自锁部分别位于第三转轴的相对两侧,第二锁定件的卡合结构和自锁部分别位于第四转轴的相对两侧,锁定组件中的控制件可推动第一锁定件的卡合结构和第二锁定件的卡合结构转动,以带动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脱离卡合。这样在实现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卡接在两个锁定部之间的同时,能够通过控制件驱动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向内收回并与锁定部脱离卡合,以实现固定带的快速拆卸。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合结构具有第二斜面,控制件具有与第二斜面匹配的楔形部,楔形部具有与第二斜面贴合的第三斜面;控制件可沿第三转轴的轴线移动,以驱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的卡合结构转动。这样在外力的作用下,由于第三斜面与第二斜面贴合,控制件可以推动第一锁定件的第二斜面和第二锁定件的第二斜面外张,进而带动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脱离卡合,实现固定带从主体上的快速拆卸。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斜面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楔形部的两侧,以分别和对应的第二斜面一一贴合。这样能够提高楔形部与第一锁定件的卡合结构和第二锁定件的卡合结构的贴合程度,有助于通过控制件更好的带动第一锁定件的和第二锁定件的卡合结构移动。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件的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第三锁定件铰接,第五转轴的轴线与第三转轴的轴线相垂直,楔形部位于控制件的另一端,并可绕第五转轴转动。这样在楔形部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第五转轴转动,并沿第三转轴的轴线移动时,可以推动第一锁定件的第二斜面和第二锁定件的第二斜面外张,进而使得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脱离卡合。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中的弹性组件连接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之间,并位于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背离主体的一端,控制件位于弹性组件朝向主体的一侧,锁定组件内具有容纳控制件的按压空间。这样通过控制件位于弹性组件朝向主体的一侧,在控制件的推动下,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被弹性组件连接的一端可以外张,以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可以向内收回,进而实现固定带从主体开口
处的快速拆卸。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锁部与锁定部通过卡合自锁,自锁部为卡勾,锁定部为与卡勾相卡合的卡槽。这样可以通过卡勾与卡槽相卡接,进而将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卡合在两个锁定部之间,从而实现固定带的快速安装。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定组件包括第三锁定件,第三锁定件的端部设有第一电连接点,连接腔内设有第二电连接点,锁定结构与锁定部相锁定时,第一电连接点与第二电连接点电连接。这样能够使得固定带和连接装置中至少一个可以与可穿戴设备主体电连接,以实现对固定带和连接装置功能性的扩展,从而满足用于对可穿戴设备多功能化的需求。
3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装置与主体密封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防水防尘的功能。
附图说明
37.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可拆卸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图1中可拆卸生耳结构的拆分示意图;
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图3中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a为图4中主体的a-a方向的局部俯视图;
42.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a中的另一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4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4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45.图8为图6中可穿戴设备的b1-b1方向的剖视图;
4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4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1为图10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b2-b2方向的剖视图;
49.图12为图10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c-c方向的剖视图;
50.图13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过程的示意图一;
51.图13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过程的示意图二;
5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种连接装置与主体的装配示意图;
53.图15为图14中第一种连接装置与主体的装配时d-d方向的剖视图;
54.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55.图17为图16中f区域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56.图18为图16中f区域的中连接装置e-e方向的剖视图;
57.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58.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9中g区域连接装置的h-h方向的剖视图;
59.图21为图19中g区域连接装置的i-i方向的剖视图;
60.图22为图20中提供的第三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1.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19中g区域连接装置的h-h方向的剖视图;
62.图24为图23中提供的第三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3.附图标记说明:
64.100-智能手表;10-主体;11-连接腔;111-第二电连接点;12-开口;13-锁定部;14-表耳;15-显示屏;
65.20-固定带;
66.30-连接装置;31-锁定结构;311-第一锁定件;312-第二锁定件;313-锁定组件;3131-第三锁定件;3132-控制件;3133-按压空间;3134-连接槽;3135-楔形部;3136-第三斜面;3137-第一电连接点;3138-第五转轴;3139-限位槽;314-自锁部;315-导向连接部;316-导向槽;317-卡合结;3171-第二斜面;318-第一斜面;319-第四斜面;32-固定件;321-导向凸起;322-滑槽;33-弹性组件;331-扭簧;332-复位弹簧;34-凹槽;35-第一转轴;36-第二转轴;37-第三转轴;38-第四转轴;
67.40-密封件;
68.50-可拆卸生耳结构;51-套管;511-通槽;52-第一生耳杆;521-凸起;53-第二生耳杆;54-弹性元件;
69.60-转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70.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等作为一种时尚、实用的装饰品,深受新生代消费者的青睐。可穿戴设备广泛出现在消费者各种应用场景中,比如可穿戴设备常出现在商务办公、休闲娱乐及运动健康等领域中。以智能手表为例,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主要分为皮革表带、不锈钢表带和硅橡胶表带。皮革表带拥有独特的表皮纹理和柔韧性,一般搭配正装出席正式场合。不锈钢表带坚固耐磨,防晒防水适合休闲娱乐场景。硅橡胶表带轻盈憎水,适合运动健康场景。
71.为了使可穿戴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穿戴设备的主体一般需要更换不同风格的固定带(比如手表的表带等),以搭配不同界面的主体(比如手表的表盘等),这样在满足季节性变化的同时,能够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由此,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与可穿戴设备的主体可拆卸连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72.目前,以可穿戴设备中的智能手表为例,表带大多通过生耳固定在表盘上表耳的生耳孔内。如需将表带拆卸更换时,需要去维修店或者借助专用工具才能完成拆装,使得表带的拆卸操作极为不便,难以满足手表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和个性化的需求。为此,现在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是一种由传统生耳演变而来的可拆卸生耳结构。
73.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比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手表的表带可以通过可拆卸生耳结构与手表的表盘可拆卸连接。这样无需去维修店或者借助专用工具就能完成拆装,能够解决固定带的拆卸操作较为不便的缺陷。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所示,可拆卸生耳结构50可以包括中空的套管51、第一生耳杆52、第二生耳杆53和弹性元件54。套管51的外环面上设有通槽511,第一生耳杆52的外环面固定设置有凸起521,通槽511可供凸起521横向移动,第一生耳杆52和第二生耳杆53之间设有弹性元件54。套管51套于第一生耳杆52和第二生耳杆53的外环面,第一生耳杆52的前端伸出套管51的一端,第二生耳杆53的末端伸出套管51的另一端。凸起521穿过通槽511突出于套管51外环面,这样如图2中所示,在拆卸固定带20时,需要通过掰动凸起521沿着通槽511横向位移,即可实现可固定带20比如表带的拆卸安装。
74.然而,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20通过可拆卸生耳结构50与主体10连接时,由于可拆卸生耳结构50的凸起521较小,拆卸固定带20时需要依靠尖锐轻薄的物体(比如指甲尖)才能撬动,将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拆卸下来,这样不仅拆卸较麻烦,而且用户体验性较差。
75.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在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76.其中,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普通手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式耳机、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比如virtual reality眼镜,简称:vr眼镜)等或者其他具有固定带的可穿戴设备。其中,普通手表可以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手表,也就是说,普通手表指的是现有技术中仅可以用于显示时间的手表。
77.下面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为例,对本技术中具有固定带的可穿戴设备作进一步阐述。
7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79.参考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100为上述可穿戴设备为例进行阐述。图3示出了智能手表100的整体和主体10的结构。参考图3所示,智能手表100可以包括主体10、固定带20以及用于连接固定带20和主体10的连接装置30。应理解的是,固定带20可以理解为智能手表100的表带。相应的,主体10可以理解为智能手表100中除固定带20和连接装置30的部分。也就是说,主体10可以包括智能手表100的表壳、显示屏15和集成在表壳内的功能件。该功能件可以为电路板(在图中未标示)、电池(在图中未标示)或者其他能够实现智能手表100功能化的元器件(比如处理器和存储器等)。
80.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充电管理模块和电路板相连,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并为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屏15等智能手表100中的各种元器件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电路板的处理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81.显示屏15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收用户输入。显示屏15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屏,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屏可以选用红外线显示屏、电阻式显示屏、表面声波式显示屏或者电容式显示屏中的任意一种。
82.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手表100的具体限定。在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83.下面对本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作进一步阐述。
84.图4为图3中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图4中主体的a-a方向的局部俯视图,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a中的另一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85.参考图3至图5b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可以包括主体10、固定带20和连接装置30。主体10上可以设有连接腔11,连接腔11具有开口12,且连接腔11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锁定部13。固定带20可以通过连接装置30与开口12可拆卸连接,也就
是说,固定带20可以通过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固定带20的拆卸,进而可穿戴设备的主体10可以更换搭配不同的固定带20,在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季节性变化的同时,能够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
86.应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主体10上相对的两侧上应设有两个连接腔11和两个开口12。相应的,连接装置30也应设有两个,且与连接腔11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每个连接腔11内应设有一个连接装置30。这样固定带20的两端均可以通过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两侧上的两个开口1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固定带20的两端从主体10上的拆卸和安装。
87.其中,主体10上连接腔11的结构应与连接装置30的结构相适配,这样在实现固定带20通过连接装置30以插拔的方式与主体10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对可穿戴设备的主体10结构的改变。示例性的,连接腔11可以为梯形腔体(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矩形腔体或者其他结构的腔体结构。
88.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100的固定带20可以包括两个固定带,且两个固定带的端部均通过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可拆卸连接,这样消费者可以对可穿戴设备的固定带20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得可穿戴设备的适用性更广。
89.具体的,参考图5a和图5b所示,在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100时,主体10可以为有表耳14的表盘,或者主体10也可以为无表耳14的表盘。本实施例中对于主体10的结构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90.下面主要以智能手表100的主体10为有表耳14的表盘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做进一步阐述。
9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9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连接装置30可以嵌设在固定带20的两端并与主体10的开口12处可拆卸连接。相应的,固定带20的两端可以设有可以容纳部分连接装置30的容纳腔(在图中未标示),以便连接装置30可以嵌设固定在固定带20内,并与主体10的开口12可拆卸连接。这样在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能够将连接装置30隐藏在固定带20内,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美观度。
93.或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7所示,连接装置30也可以通过转接件60或者其他中间连接件与固定带20连接。具体的,转接件60上的相对两侧可以通过穿设或者其他的方式分别与连接装置30和固定带20连接。示例性的,转接件60可以为如图7中的连接环或者其他转接件。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连接装置30与固定带20的连接方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固定带20可以通过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可拆卸连接即可。
94.下面以连接装置30嵌设在固定带20内的设置方式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做进一步阐述。
95.图8为图6中可穿戴设备的b1-b1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96.为了便于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的开口12处的固定,参考图8和图9所示,连接装置30可以包括与锁定部13相适配的锁定结构31。这样连接装置30可以通过锁定结构31与锁定部13锁定,以实现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的可拆卸连接。
97.具体的,参考图8和图9所示,锁定结构31可以包括设置在固定带20端部的第一锁定件311、第二锁定件312和锁定组件313。其中,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以相对设置,且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均具有可与锁定部13卡合的自锁部314,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以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外张并卡接在两个锁定部13之间,以使主体10和固定带20连接。
98.或者,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以使主体10和固定带20脱离连接。这样可以通过锁定组件313控制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与两个锁定部13的锁定状态,进而控制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连接状态,从而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99.与此同时,由于连接装置30内锁定结构31的设置,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将连接装置30中的锁定结构31插入或者拔出主体10的开口12。与现有技术中的掰动凸起521的方式相比,本技术固定带20的拆卸和连接方式更符合消费者的操作习惯。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固定带20的拆装操作体验,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固定带20的拆卸较为容易,而且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100.应理解的是,上述中的外张可以理解为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朝向锁定部13的方向移动。这样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两个自锁部314可以卡接在两个锁定部13之间,从而将固定带20与主体10连接。
101.相应的,上述中的向内收回可以理解为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以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朝向背离锁定部13的方向移动。这样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两个自锁部314可以与两个锁定部13之间,从而可以将连接装置30从开口12处拔出,进而实现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的拆卸。
102.示例性的,连接装置3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也就是说,连接装置30可以通过如图8中所示的水平设置在固定带20内。其中,水平方向可以理解为与图8中所示固定带2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
103.或者,连接装置30也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也就是说,连接装置30可以通过如图9中所示的竖直设置在固定带20内,即连接装置30设置在固定带20的厚度方向上。相应的,竖直方向可以理解为与固定带20的厚度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其中,主体10上的连接腔11和开孔的设置方式应与连接装置30在主体10上的设置方向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连接装置30在主体10上的设置方向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104.下面本技术以连接装置30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主体10的两侧为例,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做进一步阐述。
105.为了便于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的卡接,参考图8和图9所示,自锁部314可以位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朝向锁定部13的一侧。这样固定带20通过连接装置30从开口12插入主体10的连接腔11内,并与主体10的锁定时,自锁部314可以与锁定部13相互卡接,将固定带20与主体10连接。与此同时,由于自锁部314位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朝向锁定部13的一侧,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自锁部314可以通过向内收回的方式快速与锁定部13脱离,从而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快速拆卸。
10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自锁部314外张或向内收回时的移动状态为转动或者平动。
也就是说,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以通过转动或者平动的方式外张或向内收回,从而实现与自锁部314的卡接或者脱离。
10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的卡接可以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并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通过卡合部和卡槽卡在一起的连接方式。也就是说,本技术中的卡接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卡合部和卡槽相连接的方式。示例性的,本技术中的卡接还可以包括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斜面进行卡接的锁定方式。
108.其中,本技术中,自锁部314可以通过斜面自锁的方式与锁定部13的卡接。或者,自锁部314也可以通过卡勾和卡槽卡合的方式与锁定部13的卡接。或者,自锁部314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与锁定部13的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自锁部314可和锁定部13卡接的方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109.下面本技术以斜面自锁、卡勾和卡槽卡合的卡接方式为例,作为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做进一步阐述。其中,在自锁部314通过斜面自锁的方式与锁定部13的卡接中,列举了三种不同结构的连接装置30,分别对应于下述中的场景一、场景二和场景三。接着,以第四种连接装置30为例,对锁部通过卡勾和卡槽卡合的方式与锁定部13的卡接做进一步阐述,对应于下述中的场景四。
110.场景一
111.具体的,在本场景中,自锁部314可以与锁定部13通过斜面自锁。相应的,自锁部314可以为自锁面,锁定部13可以为与自锁面斜面锁定的锁定面。这样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在锁定组件313的驱动下向外扩张时,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面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面可以与两个锁定面相卡接锁定。
11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斜面自锁的原理,当斜面上的摩擦系数大于等于该斜面中小角度的正切值时,斜面上的物体不仅无法自行拔出,而且会随着拔出的过程越拉越紧。具体的,结合图8中所示,当自锁面与锁定面通过斜面自锁时,自锁面和锁定面均为斜面,且自锁面卡接在锁定面上。此时,由于斜面上摩擦系数的存在,可以通过设置将锁定面的摩擦系数大于等于锁定面中小角度的正切值,从而实现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的斜面自锁。
113.其中,锁定面中小角度可以参考图8中的角度a。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面中的小角度a可以根据锁定面的材质(即锁定面的摩擦系数)以及自锁力的不同,在0度~90度之间取值。
114.具体的,两个锁定部13在开口12外侧的间距l1小于两个锁定部13在开口12方向内侧的间距l2(如图5a中所示)。也就是说,锁定面可以为朝向背离连接装置30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这样在实现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斜面自锁的同时,一方面可以避免连接装置30从连接腔11内滑出,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可穿戴设备的主体10表面的开口12大小,以较好的与现有的表带的宽度相适配,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的美观度。
115.进一步的,参考图8中所示,连接装置30还可以包括弹性组件33。弹性组件33设在锁定结构31上。在锁定组件313驱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三锁定件3131时,在弹性组件33弹力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的用于驱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外张或者向内收回,以便实现固定带20的拆卸或安装。这样能够更好的与锁定组件313一起驱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外张或者向内收回,以
便实现连接装置30在固定带20上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116.其中,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以相互对称设置。也就是说,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以相对于锁定组件313呈左右对称设置(如图8中所示)。这样在实现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与锁定部13卡接的同时,能够使得锁定结构31、连接装置30以及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以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制造成本。
117.具体的,锁定组件313可以包括第三锁定件3131和控制件3132,控制件3132位于第三锁定件3131背离主体10的一端上。也就是说,控制件3132设在第三锁定件3131上且朝向固定带20的延伸方向设置。这样控制件3132能够与主体1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在实现固定带20的快速拆卸的同时,以便于消费者可以对控制件3132进行更好的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在需要将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拆卸时,控制件3132可以在外力触发下驱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移动,以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这样通过外力触发控制件3132就可以将固定带20从主体10的开口12处拔出,实现固定带20从主体10的拆卸,使得固定带20的拆卸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掰动凸起521的方式更加容易。
118.需要说明的是,控制件3132被外力触发的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推拉或者按压。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控制件3132被外力触发的形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控制件3132被外力触发下能够驱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移动,以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即可。
119.为了进一步便于用户对控制件3132的控制,控制件3132可以显露于固定带20的表面。示例性的,控制件3132可以显露于固定带20的外表面(即固定带20背离用户的佩戴部位的一面)。或者,控制件3132也可以显露于固定带20的内表面(即固定带20靠近用户的佩戴部位的一面),这样不会影响可穿戴设备外观的美观度。本实施例中对于控制件3132与固定带20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120.下面本技术以控制件3132显露于固定带20的内表面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做进一步阐述。
12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b2-b2方向的剖视图,图12为图10中第一种连接装置的c-c方向的剖视图,图13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过程的示意图一,图13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装置的装配过程的示意图二。
122.参考图10至图13b中所示,锁定组件313可以位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锁定组件313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抵接,且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在锁定组件313的推动下移动。这样可以通过锁定组件313驱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即自锁面)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即自锁面)外张并卡接在两个锁定部13之间,以使主体10和固定带20连接,或者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以使主体10和固定带20脱离连接,从而实现连接装置30在固定带20上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123.示例性的,参考图11至图13b中所示,锁定组件313中的第三锁定件3131的相对两侧上可以设有抵接部(在图中未标示)。抵接部具有两个可以分别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相抵接的斜面。这样在第三锁定件3131位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时,第三锁定件3131上的两个抵接部可以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抵接,以便
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在锁定组件313的推动下移动。
124.具体的,在外力的触发下使控制件3132朝向或者背离主体10移动时,由于控制件3132设在第三锁定件3131上,所以控制件3132可以带动第三锁定件3131,使得锁定组件313一起朝向或者背离主体10移动。
125.当锁定组件313朝向主体1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以通过开口12插入连接腔11内,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以外张并和锁定部13卡合,从而将连接装置30固定在主体10的连接腔11内,进而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快速连接。
126.相应的,当锁定组件313朝向背离主体1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以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从而可以将连接装置30从主体10的开口12处拔出,进而完成固定带20从主体10的快速拆卸。这样可以通过控制锁定组件313相对于主体10的移动方向,可以控制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相对于锁定部13的移动状态,进而实现连接装置30和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安装和拆卸。
127.需要说明的是,锁定组件313朝向主体10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为固定带20需要通过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连接时,从整体来看,锁定组件313朝向主体10的运动。其中锁定组件313朝着主体10的运动过程中还可以包括连接装置30插入开口12时,锁定组件313朝向背离主体10的相对移动。
128.进一步的,参考图10至图13b中所示,连接装置30还可以包括与固定带20连接的固定件32。第一锁定件311、第二锁定件312和锁定组件313的部分结构均穿设在固定件32内,且控制件3132延伸至固定件32的外部(如图12中所示),并可在固定件32上滑动。这样通过固定件32对锁定结构31进行保护固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推拉的方式来使得控制件3132在固定件21上滑动,以触发控制件3132和锁定组件313,进而控制控制件3132和锁定组件313相对于固定件32和固定带20移动,以使连接装置30和固定带20相对于主体10上的拆卸和安装更加便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度。
129.具体的,第一锁定件311可以通过第一转轴35固定在固定件32上,且第一锁定件311可绕第一转轴35转动。第二锁定件312通过第二转轴36固定在固定件32上,且第二锁定件312可绕第二转轴36转动(如图11、图13a和图13b中所示)。这样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以在固定件32内并相对于固定件32转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也可以转动的方式外张或者向内收回。
130.其中,第一转轴35可以通过第一锁定件311内的缺口部分穿设在第一锁定件311内(如图11、图13a和图13b中所示)。或者,第一转轴35也可以通过第一锁定件311内的通孔完全穿设在第一锁定件311内。相应的,第二转轴36可以通过第二锁定件312内的缺口部分穿设在第二锁定件312内(如图11、图13a和图13b中所示)。或者,第二转轴36也可以通过第二锁定件312内的通孔完全穿设在第二锁定件312内。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转轴35和第二转轴36的设置方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131.示例性的,固定件32上可以开设有可供控制件3132滑动的滑槽322,以便控制件3132通过滑槽322延伸至固定件32的外部,并可在外力的驱动下固定件32的滑槽322内滑动。其中,滑槽322的延伸方向应与控制件3132的移动方向相重合,以便对控制件3132的移
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如图10和图12中所示)。
132.相应的,为了便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转动,参考图11、图13a和图13b所示,固定件32内还设有可用于容纳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转动空间(在图中未标示)。这样在锁定结构31穿设在固定件32内的同时,不会影响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转动。
133.进一步的,参考图11、图13a和图13b所示,第一转轴35和第二转轴36上还可以设置有扭簧331。这样在锁定组件313驱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三锁定件3131时,在扭簧331的反弹力的作用下能够驱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外张并与锁定部13相接触,使得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的卡接,以便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安装连接。
134.示例性的,参考图11、图13a和图13b所示,扭簧331可以设在第一锁定件311的缺口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缺口内,并且扭簧331卡合在第一转轴35和第二转轴36的周向周侧上。扭簧331的一端或者两端可以抵接在第一锁定件311的缺口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缺口内,以便可以通过扭簧331将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第三锁定件3131的两侧张开。其中,扭簧331可以作为弹性组件33的一部分。
135.进一步的,弹性组件33还可以包括位于固定件32内的复位弹簧332,复位弹簧332连接在锁定组件313和固定件32的内壁之间,复位弹簧332可以沿着锁定组件313的移动方向移动。这样连接装置30朝向主体10移动与主体10上的开口12处插接,锁定组件313在外力的推拉下朝向背离主体10的方向移动时,复位弹簧332被压缩发生形变。当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面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面与两个锁定部13卡接之后,施加在第三锁定件3131上的外力消失。此时,在复位弹簧332反弹力的作用下可以驱动锁定组件313复位并抵接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以夹紧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此时,锁定组件313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形成了榫卯结构。
136.示例性的,复位弹簧322的一端可以嵌设在第三锁定件3131内的限位槽3139内并与限位槽3139的顶部连接,复位弹簧322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在固定件32内(如图12中所示),这样通过限位槽3139的设置可以对复位弹簧322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137.具体的,参考图11、图13a和图13b所示,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朝向锁定部13的一侧分别还具有第一斜面318。第一斜面318位于自锁面靠近主体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斜面318靠近主体10设置。在固定带20通过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的开口12处插接时,由于第一斜面318靠近主体10设置,第一斜面318首先与开口12处抵接受到主体10的开口12处的压力,且锁定组件313相朝向原离主体10的一侧移动(如图13a中所示的方向)。这样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留有可转动的空间,在开口12处的压力的驱动下,第一锁定件311的第一斜面318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一斜面318可以向内收回,进而带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即自锁面)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即自锁面)也向内收回,直至分别与两个锁定部13(即锁定面)相平行,以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卡接在两个锁定部13之间,实现固定带20的插接安装。
138.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斜面318的倾斜角度并不做进一步限定,只要能够在开口12处的压力的驱动下带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一起向内收回即可。
139.下面参考图13a和图13b对本场景中的连接装置锁定过程做进一步阐述。
140.参考图13a中所示,固定带20通过连接装置30插入主体10的开口12处的过程中,控制件3132首先在外力(比如手指)的作用下带动第三锁定件3131一起朝向背离主体10的一端(即图13a中所示的朝下)移动。第一斜面318与主体10的开口12处相抵,第一锁定件311的第一斜面318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一斜面318在主体10开口12处的压力下相内收回,即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靠近主体10的端部在主体10开口12处的压力下朝向第三锁定件3131的一侧旋转,直至自锁部314与连接腔11内的锁定部13平齐。此时施加在控制件3132上的外力消失(即停止向下推拉控制件3132),该过程中扭簧331和复位弹簧332均发生弹性形变。参考图13b中所示,在扭簧331反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相接触,从而实现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的卡接。与此同时,在复位弹簧332反弹力的作用下,第三锁定件3131和控制件3132复位,第三锁定件3131的相对两侧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相抵接,合为一体形成榫卯结构,且榫卯结构一直属于压紧状态,由于自锁部314和锁定部13通过斜面自锁,锁定结构31无法拔出,完成固定带20的快装动作。此时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上的受力处于平衡状态。
141.相应的,当需要将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拆卸时,参考图13a所示,控制件3132再次在外力(比如手指)的作用下带动第三锁定件3131一起朝向背离主体10的一端(即图13a中所示的朝下),第三锁定件3131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向下退出。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存在可转动的空间。由于第三锁定件3131的退出,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位于连接腔11内的一端朝向力释放的方向运动(如图13a中所示的转动方向),即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与两个锁定部13脱离,以使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解锁。此时,在外力的作用下拔出连接装置30,从主体10的开口12中松脱,完成表带快拆动作。
14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种连接装置与主体的装配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第一种连接装置与主体的装配时d-d方向的剖视图。
143.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带20可以为传统意义上的固定带(即仅具有固定作用的固定带20),也可以为在内部嵌设有功能模块的固定带,以将固定带扩展成柔性电池固定带或者超声成像生物识别固定带等,进而扩展可穿戴设备的功能。
144.相应的,在连接装置30内也可以集成功能模块,来扩展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其中,功能模块可以为集成在固定带20内的柔性电池或者超声成像生物识别模块等,也可以为集成在连接装置30内的声音模块(即mic模块)和气压计等功能模块。
145.为此,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考图14和图15中所示,第三锁定件3131的端部可以设有第一电连接点3137,连接腔11内设有第二电连接点111。锁定结构31与锁定部13相锁定时,第一电连接点3137可以与第二电连接点111电连接。这样能够使得固定带20、连接装置30或者固定带20和连接装置30与可穿戴设备主体10的电连接,以实现对固定带20和连接装置30功能性的扩展,从而满足用于对可穿戴设备多功能化的需求。
146.为了避免对第三锁定件3131与主体10电连接性能造成影响,连接装置30可以与主体10密封连接。这样通过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的密封连接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防水防尘的作用。具体的,连接装置30的可以通过密封件40与主体10密封连接。密封件40可以通过凹槽
34嵌设在连接装置30靠近主体10的端部并与主体10密封连接(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或者,密封件40也可以通过凹槽34嵌设在靠近主体10靠近连接装置30的端部并与连接装置30密封连接。其中,密封件40可以为密封圈或者其他密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密封件40的设置方式和种类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14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体10上的开口12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类type c接口,即开口12的长度尺寸可以在8.3mm-22mm之间,高度可以为2.5mm。这样利于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电连接时,开口的标准化。
148.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手动推拉的方式触发控制件,以使锁定组件驱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外张或者向内收回,通过插拔的方式以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和安装。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固定带的拆装操作体验,更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149.场景二
150.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f区域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18为图16中f区域的中连接装置e-e方向的剖视图。
151.基于上述场景一中的描述,参考图16至图18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可能的连接装置30。该连接装置30同样与场景一种的描述的第一种可能的连接装置30通过斜面自锁,来实现固定带20与可穿戴设备的主体10的可拆卸连接。与上述场景一中的连接装置3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移动方式不同。
152.具体的,参考图16至图18中所示,锁定组件313可以位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相对锁定部13平动,以外张或者向内收回。也就是说,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相对锁定组件313平动,以外张或者向内收回。这样在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快速拆卸的同时,能够使得连接装置30和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153.其中,在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呈锁定状态时,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均和锁定组件313的侧方存在间隙(如图17和图18中所示)。这样在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快速拆卸的同时,通过上述间隙的设置能够为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的平动提供可移动空间,以满足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相对锁定部13平动。
154.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间隙的大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只要能够满足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相对锁定部13平动,以实现固定带20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即可。
155.具体的,参考图17所示,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上可以分别具有导向连接部315,导向连接部315的延伸方向朝向锁定组件313,且导向连接部315的延伸方向与锁定组件313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锁定组件313在与导向连接部315相对位置处可以设有与导向连接部315匹配的连接槽3134,导向连接部315可沿连接槽3134滑动,锁定组件313中的第三锁定件3131可以通过导向连接部315与连接槽3134的卡接带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移动。这样由于第一锁定件311的导向连接部315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导向连接部315与连接槽3134卡接,锁定组件313在外力的驱动下朝背离主体10的一端移动时,施
加在锁定组件313上的外力也同样对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施加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可分解的特性,该作用力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朝向第三锁定件3131的水平方向上各存在一个分力。这样在随着第三锁定件3131的移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在该分力的作用下,可以相对锁定部13或者锁定组件313平动,进而实现固定带20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156.具体的,连接装置30还可以包括与固定带20连接的固定件32,固定件32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凸起321。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可以在沿着自锁面平动的方向上分别设有导向槽316,导向凸起321位于导向槽316内并可沿导向槽316滑动,导向槽316的延伸方向朝向第三锁定件3131。这样当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在第三锁定件3131的驱动下相对于锁定部13或者锁定组件313平动时,导向槽316可相对导向凸起321也随之平动,通过导向槽316和导向凸起321能够对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平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157.或者,导向凸起321也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上。导向槽316可以形成在固定件32的一面或者两面上,且导向凸起321的一端或者两端可以位于导向槽316内并可沿导向槽316滑动。这样当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在第三锁定件3131的驱动下相对于锁定部13或者锁定组件313平动时,通过导向槽316和导向凸起321能够对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平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158.其中,导向凸起321可以形成在固定件32或者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上,以增强导向凸起321与固定件32、第一锁定件311或者第二锁定件312的连接强度。示例性的,导向凸起321的端面可以为椭圆形、长方形或者圆形等。导向槽316应与导向凸起321的结构相适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导向凸起321和导向槽316的结构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159.具体的,弹性组件33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第三锁定件3131内。也就是说,弹性组件33可以如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部分位于第三锁定件3131内,也可以完全位于第三锁定件3131内。相应的,第三锁定件3131内应设有可容纳弹性组件33的腔体(在图中未标示)。其中,弹性组件33可以连接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以便可以进一步驱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外张或者向内收回,进而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快速拆卸和安装。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得连接装置30和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160.示例性的,弹性组件33可以为弹簧或者其他可压缩的弹性件。即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3包括但不仅限于弹簧。
161.其中,与场景一中相同,控制件3132可以位于第三锁定件3131背离主体10的一端,并延伸至固定件32的外部且显露在固定带20的表面,可以在固定件32的滑槽322内滑动。锁定结构31和弹性组件33嵌设在固定件32内,并通过固定件32嵌设在固定件32的腔体内。具体可以参考场景一中对于控制件3132和固定件32的描述。
16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场景中的连接装置30与场景一中的连接装置30除过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移动方式不同,本场景中的连接装置30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场景一中对于连接装置30的结构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做进一步赘述。
163.下面参考图16至图18对本场景中的连接装置30锁定过程做进一步阐述。
164.固定带20通过连接装置30插入主体10的开口12处的过程中,与场景一不同之处在
于,无需首先触发控制件3132,使锁定组件313朝向背离主体10的一侧移动。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的开口12插接时,第一锁定件311的第一斜面318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一斜面318与主体10的开口12抵接,在主体10开口12处的压力下通过平动向内收回。即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靠近主体10的端部在主体10开口12处的压力下朝向第三锁定件3131的一侧平动,直至自锁部314与连接腔11内的锁定部13平齐。该过程中由于弹性组件33连接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会发生弹性形变。在弹性组件33反弹力的作用下,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会朝向锁定部13的一侧平动,以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外张并与锁定部13相卡接。由于自锁部314和锁定部13通过斜面自锁,锁定结构31无法拔出,完成固定带20的快装动作。
165.相应的,当需要将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拆卸时,控制件3132在外力(比如手指)的作用下带动第三锁定件3131一起朝向背离主体10的一端(即图16中所示朝右的方向)。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存在可转动的空间。随着第三锁定件3131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朝向第三锁定件3131平动。即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与两个锁定部13脱离,以使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解锁。在此时,在外力的作用下拔出连接装置30,从主体10的开口12中松脱,完成固定带20快拆动作。随着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平动,弹性组件33被压缩,在弹性组件33的反弹力的作用下,会驱使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朝向锁定部13方向平动(即复位)。由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均于第三锁定件3131相卡接,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会施加在第三锁定件3131上一个作用力,以使第三锁定件3131和控制件3132复位,以便进行下一次的固定带20的安装操作。
166.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盲插的方式(即无需触发控制件的自动插接方式)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安装。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手动推拉的方式触发控制件,以使驱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通过平动的方式向内收回,通过插拔的方式以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固定带的拆装操作体验,更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167.场景三
168.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9中g区域中连接装置h-h方向的剖视图,图21为图19中g区域中连接装置i-i方向的剖视图,图22为图20中提供的第三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9.基于上述场景一中的描述,参考图19至图22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三种可能的连接装置30。该连接装置30同样与场景一种的描述的第一种可能的连接装置30通过斜面自锁,来实现固定带20与可穿戴设备的主体10的可拆卸连接。与上述场景一种的连接装置30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组件33和锁定组件313的结构不同。
170.其中,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也可以分别穿设在第三锁定件3131的相对两侧(如图22中所示),以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以卡接在两个锁定部13之间。相应的,第三转轴37和第四转轴38可以分别穿设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内并通过焊接或者其他的方式固定在第三锁定件3131上,以便实现第一锁定件311与第三锁定件3131和第二锁定件312与第三锁定件3131的稳定连接。
171.具体的,参考图19至图22中所示,第一锁定件311可以通过第三转轴37固定在锁定
组件313内,且第一锁定件311可绕第三转轴37转动。第二锁定件312可以通过第四转轴38固定在锁定组件313内,且第二锁定件312可绕第四转轴38转动。这样可以实现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块在锁定组件313内的转动。
172.进一步的,参考图20和图21中所示,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上均设有卡合结构317,第一锁定件311的卡合结构317和自锁部314分别位于第三转轴37的相对两侧,第二锁定件312的卡合结构317和自锁部314分别位于第四转轴38的相对两侧。锁定组件313中的控制件3132可推动第一锁定件311的卡合结构317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卡合结构317移动,以带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这样在实现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卡接在两个锁定部13之间的同时,能够通过控制件3132驱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与锁定部13脱离卡合,以实现固定带20的快速拆卸。
173.具体的,参考图20和图21中所示,卡合结构317具有第二斜面3171,控制件3132具有与第二斜面3171匹配的楔形部3135,楔形部3135具有与第二斜面3171贴合的第三斜面3136。控制件3132可沿第三转轴37的轴线移动,以驱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卡合结构317转动。这样当外力触发控制件3132时,控制件3132沿着第三转轴37的轴线移动,由于第三斜面3136与第二斜面3171相贴合,在外力的作用下,控制件3132可以推动第一锁定件311的第二斜面317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二斜面3171外张(即卡合结构317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实现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的快速拆卸。
174.其中,第三斜面3136可以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楔形部3135的两侧,以分别和对应的第二斜面3171一一贴合。这样能够提高楔形部3135与第一锁定件311的卡合结构317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卡合结构317的贴合程度,以通过控制件3132更好的带动第一锁定件311的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卡合结构317移动。
175.示例性的,可以如图21中通过外力按压的方式触发控制件3132,以带动第一锁定件311的和第二锁定件312的卡合结构317移动。其中,第二斜面3171可以为朝向控制件3132的一侧倾斜的斜面(如图21中所示)。相应的,第三斜面3136可以为与第二斜面3171互补并可以与第二斜面3171贴合的斜面。
176.进一步的,控制件3132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五转轴3138与第三锁定件3131铰接,第五转轴3138的轴线与第三转轴37的轴线相垂直。楔形部3135可以位于控制件3132的另一端,即楔形部3135可以形成在控制件3132上远离主体10的一端。楔形部3135可以绕第五转轴3138转动。这样在楔形部3135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第五转轴3138转动,并沿着第三转轴37的轴线移动时,可以推动第一锁定件311的第二斜面317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二斜面3171外张,进而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和锁定部13脱离卡合。
177.其中,控制件3132的部分可以穿设在第三锁定件3131内,且楔形部3135延伸至第三锁定件3131的外部并显露于固定带20的表面。相应的,第五转轴3138可以固定在第三锁定件3131内。
178.具体的,弹性组件33可以连接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并位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背离主体10的一端。这样可以通过弹性组件33进一步驱动第
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外张或者向内收回,以实现固定带20在主体10的开口12上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179.其中,控制件3132可以位于弹性组件33朝向主体1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一锁定件312被弹性组件33连接的一端均位于锁定组件313的外侧(如图22中所示)。这样在控制件3132的推动下,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被弹性组件33连接的一端可以外张,以使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可以向内收回,进而实现固定带20从主体10开口12处的快速拆卸。
180.为了可以便于控制件3132的楔形部3135沿着第三转轴37的轴线移动,锁定组件313内具有容纳控制件3132的按压空间3133,以便于在外力的触发下对控制件3132的楔形部3135进行按压。
181.示例性的,弹性组件33可以为弹簧或者其他可压缩的弹性件。即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3包括但不仅限于弹簧。
182.下面参考图19至图22对本场景中的连接装置30锁定过程做进一步阐述。
183.固定带20通过连接装置30插入主体10的开口12处的过程中,与场景一不同之处在于,无需首先触发控制件3132,使锁定组件313朝向背离主体10的一侧移动。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的开口12插接时,第一锁定件311的第一斜面318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一斜面318与主体10的开口12抵接,在主体10开口12处的压力下,第一锁定件311的第一斜面318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一斜面318通过转动向内收回。即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靠近主体10的端部在主体10开口12处的压力下朝向第三锁定件3131的一侧转动,直至自锁部314与连接腔11内的锁定部13平齐并相互卡接。该过程中由于弹性组件33连接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之间,会发生弹性形变。在弹性组件33反弹力的作用下,能够压紧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的卡接强度。由于自锁部314和锁定部13通过斜面自锁,锁定结构31无法拔出,完成固定带20的快装动作。
184.相应的,当需要将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拆卸时,控制件3132在外力的按压下带动使得控制件3132沿着第三转轴37的轴线移动(如图19和图21中所示朝上的方向),继而可以推动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连接有弹性组件33的一端通过转动外张,进而使得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并与两个锁定部13脱离,将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解锁。在此时,在外力的作用下拔出连接装置30,从主体10的开口12中松脱,完成表带快拆动作。随着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转动,弹性组件33被拉伸,在弹性组件33的反弹力的作用下,会驱使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朝向锁定部13的方向转动(即复位),以便进行下一次的固定带20的安装操作。
185.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盲插的方式(即无需触发控制件的自动插接方式)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安装。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触发控制件,以使驱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通过转动的方式向内收回,通过插拔的方式以实现固定带与主体10的快速拆卸。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固定带的拆装操作体验,更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186.场景四
187.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19中g区域中连接装置h-h方向的剖视图,图24为图23中提供的第三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8.基于上述场景三中的描述,参考图23和图24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四种可能的连接装置30。与上述场景一种的连接装置3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场景中,该连接装置30与场景三种的连接装置30与锁定部13的锁定方式不同,本应用场景中,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通过卡合自锁,来实现固定带20与可穿戴设备的主体10的可拆卸连接。
189.具体的,参考23和图24中所示,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可以通过卡合自锁。相应的,自锁部314可以为卡勾,锁定部13可以为与卡勾相卡合的卡槽。这样可以通过卡勾与卡槽相卡接,进而将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件312的自锁部314卡合在两个锁定部13之间,从而实现固定带20的快速安装。
190.相应的,为了便于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端部可以通过开口12插入主体10的连接腔11内,第一锁定件311和第二锁定件312上朝向锁定部13的一侧均设有第四斜面319,且两个第四斜面319朝向背离锁定部13的一面倾斜,这样可以使得锁定结构31靠近开口12一端之间的间距小于锁定结构31中两个自锁部314之间的间距,能够实现锁定结构31快速插入,进而实现固定带20的快速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四斜面319的倾斜角度并不做进一步限定,只要第四斜面319可以使得锁定结构31快速插入即可。
191.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10上连接腔11的结构可以为矩形腔体或者其他腔体。且锁定部13形成在连接腔11的开口12处,以便于与自锁部314卡合。应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卡槽并不可以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用于卡合的槽体,其也可以包括能够与卡勾相卡合的凸起(如23中所示)。
192.需要说明的是,卡勾与卡槽卡合的锁定方式也可以应用于上述其他场景中的连接装置30,因此,卡合的锁定方式并不仅限于本场景中的连接装置30。相应的,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斜面自锁和卡合的锁定方式相结合,以实现固定带20与主体10的快速安装。
193.连接装置30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场景三中对于连接装置30的描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再做进一步阐述。
194.参考图23和图24中所示,连接装置30与主体10的开口12插接时,通过第一锁定件311的第四斜面319和第二锁定件312的第四斜面319可以通过开口12插入主体10的连接腔11内。在主体10上开口12处的作用下,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部13的自锁部314向内收回,直至进入连接腔11内。与此同时,弹性组件33被拉伸,在弹性组件33的反弹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锁定件311的自锁部314和第二锁定部13的自锁部314外张,直至自锁部314与锁定部13相卡合。
195.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带20从主体10上拆卸的过程可以参考场景三中的描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再做进一步赘述。
196.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盲插的方式(即无需触发控制件的自动插接方式)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安装。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触发控制件,以使驱使第一锁定件的自锁部和第二锁定件的自锁部通过转动的方式向内收回,通过插拔的方式以实现固定带与主体的快速拆卸。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固定带的拆装操作体验,更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