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打气抽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4 19: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打气抽液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气抽液装置。
3.

背景技术:

4.现有的打气抽液装置大多是采用按压压缩气泵,压缩气泵将容器内的溶液向外压出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一次只能压缩与空气对等的溶液出去,如果需求压出的液体较多则需要多次按压压缩气泵,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压缩气泵在复原时是由空气进入容器然后再进入压缩气泵内的,进气较慢而导致出液效率较低。
5.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不足而产生的。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进气快而且按压后能够持续出液的打气抽液装置。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9.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与容器口部连接的连接座1和连接至连接座1上的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内还设有与容器连通的通气通道3和与通气通道3连通的进气通道21,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通过通气通道3向容器内打气的打气件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与容器内部连通且在打气件4往容器内打气时能使容器内的物质向外排出的出液通道22。
10.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21上设有在打气件4打气时能够关闭进气通道21而在打气件4松开时能够打开进气通道21的开关件5。
11.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3,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将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与进气通道21通过通气通道3连通。
12.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连接有能够用于封闭第一进气口23和通气通道3的封闭件6。
13.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件6包括插接于支撑座2上的阀门本体61,所述的阀门本体61上连接有在受到压力后打开第一进气口23而使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的第二阀门片62,所述的开关件5为设于阀门本体61上且用于通断进气通道21的第一阀门片。
14.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与打气件4之间围成有通气腔7,所述的打气件4上设有能够将其与通气腔7连通的打气件进气口41。
15.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接通气腔7与外部大气的第二进气口2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在打气件4打气时能够关闭第二进气口24而在打气件4松开时能够打开第二进气口24的封闭阀门8。
16.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
17.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具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通气通道3与容器连通的第三阀门片25。
18.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件5包括设于进气管201口部的开关本体51,所述的开关本体51上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的第四阀门片52。
19.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与出液管200上下间隔设置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
20.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外侧的连通管202,所述的连通管202内设有能够与通气通道3相通的补气道203。
21.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01上连接有通气管道91。
22.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管200上连接有出液管道92。
23.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件5包括设于进气管201口部的开关本体51,所述的开关本体51上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的第四阀门片52,所述的出液管道92上还设有用于阻止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脱离的筋条921。
24.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1上设有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的连接部11,所述的连接部11上设有能够连通通气通道3与容器的通气孔111。
25.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1上设有能够封闭通气孔111且在受到压力后打开而使通气孔111与容器连通的第五阀门片12。
26.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封闭出液通道22的出液封闭阀204。
27.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通气通道3和进气通道21的第三进气口26,所述的开关件5为插接于第三进气口26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三进气口26的第三阀门。
28.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通气通道3和容器的第四进气孔27,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插接到第四进气孔27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第四进气孔27的第六阀门2g。
29.如上 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容器和出液通道22的出液孔28,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插接到出液孔28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出液孔28的第七阀门29。
30.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与容器口部连接的连接座1和连接至连接座1上的支撑座2,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深入至容器内的通气通道3,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通过通气通道3向容器内打气的打气件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与容器内部连通且在打气件4操作时将其内的气体压入容器内而使得容器内的物质向外排出的出液通道22,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通通气通道3和打气件4的第四进气口2a,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够关断第四进气口2a且在受到压力后能打开第四进气口2a的第八阀门2b。
31.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与打气件4外壁之间围成有与通气通道3通过第四进气口2a连通的通气腔7,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与打气件4口部连接的套接部2c,所述的套接部2c上设有能够连通通气腔7和打气件4的第五进气口2d,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与外部大气连通的第六进气口2e,所述的第八阀门2b上还设有能够封闭第六进气口2e的第九阀门片2f。
32.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与打气件4之间围成有通气腔7,所述的打气件4上设有能够将其与通气腔7连通的打气件进气口41。
33.如上所述的打气抽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接通气腔7与外部大气的第二进气口2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够将第二进气口24开启或关闭的封闭阀门8。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连接座固定在容器的口部使得通气通道与容器内部连通,然后按压打气件,打气件压缩而将其内的空气通过通气通道打入容器内,而使容器内的物质通过出液通道向外部的盛放装置排出,并且此时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通气通道并进入容器内,当外部的盛放装置内液面的高度低于容器内物质的液面高度时,由于虹吸原理而使得容器内的物质持续的向盛放装置排出,直至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内液面平齐或盛放装置内的液面淹没进气通道,此时就因无法补气而停止出液,因此,由于进气通道的存在,仅需要按压一次即可使液体源源不断自动流出,且在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平齐时或盛放装置内的液面淹没进气通道时就能够自动停止,操作非常方便。而且空气通过进气通道和通气通道直接进入容器内进行补气,不需要等待出液通道内的物质流出后然后从出液通道向容器内进行补气,提高了补气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0035]
【附图说明】
[003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1的剖视图之一;
[003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1的剖视图之二;
[003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2的剖视图;
[0039]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2的立体图;
[0040]
图5是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41]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3的剖视图之一;
[0042]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3的剖视图之二;
[0043]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3使用时的状态图;
[0044]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4使用时的状态图;
[0045]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5的剖视图之一;
[0046]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5的剖视图之二;
[0047]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5使用时的状态图;
[0048]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6的剖视图;
[0049]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7的剖视图;
[0050]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8的剖视图;
[0051]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9的剖视图;
[0052]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10的剖视图;
[0053]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11的剖视图;
[0054]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打气抽液装置实施例12的剖视图。
[0055]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57]
实施例1:
[0058]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气抽液装置,包括能够与容器口部连接的连接座1和连接至连接座1上的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内还设有与容器连通的通气通道3和与通气通道3连通的进气通道21,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通过通气通道3向容器内打气的打气件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与容器内部连通且在打气件4往容器内打气时能使容器内的物质向外排出的出液通道22。
[0059]
使用时,先将连接座1固定在容器的口部使得通气通道3与容器内部连通,然后按压打气件4,打气件4压缩而将其内的空气通过通气通道3打入容器内,而使容器内的物质通过出液通道22向外部的盛放装置排出,并且此时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1进入通气通道22并进入容器内,当外部的盛放装置内液面的高度低于容器内物质的液面高度时,由于虹吸原理而使得容器内的物质持续的向盛放装置排出,直至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内液面平齐或盛放装置内的液面淹没进气通道,此时就因无法补气而停止出液,因此,由于进气通道21的存在,仅需要按压一次即可使液体源源不断自动流出,且在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平齐时或盛放装置内的液面淹没进气通道21时就能够自动停止,操作非常方便。而且空气通过进气通道和通气通道3直接进入容器内进行补气,不需要等待出液通道22内的物质流出后然后从出液通道22向容器内进行补气,提高了补气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打气件4为压缩气筒。
[0060]
当然可以将外部盛放容器设置成定量的瓶子或者壶,而使得出液的量正好是一瓶或者一壶,达到定量出液的目的。
[0061]
所述的连接座1上设有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的连接部11,所述的连接部11上设有能够连通通气通道3与容器的通气孔111。连接座1和支撑座2通过螺纹连接而使连接座1和支撑座2连接的更为稳定,并且连接部11上设置了能够连通通气通道3与容器的通气孔111,外部补入的空气是通过通气孔111进入容器内的。
[0062]
所述的连接座1上设有能够封闭通气孔111且在受到压力后打开而使通气孔111与容器连通的第五阀门片12。在使用时,按压打气件4,压缩的气体顶压第五阀门片12将通气通道3与容器连通。
[0063]
实施例2:
[0064]
如图3至5所示,本实例不包含连接部11和第五阀门片12,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21上设有在打气件4打气时能够关闭进气通道21而在打气件4松开时能够打开进气通道21的开关件5。
[0065]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3,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将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与进气通道21通过通气通道3连通。所述的支撑座2上连接有能够用于封闭第一进气口23和通气通道3的封闭件6。通过封闭件6而封闭或打开第一进气口23。
[0066]
所述的封闭件6包括插接于支撑座2上的阀门本体61,所述的阀门本体61上连接有
在受到压力后打开第一进气口23而使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的第二阀门片62,所述的开关件5为设于阀门本体61上且用于通断进气通道21的第一阀门片。在受到打气件4向下压缩的空气时第二阀门片62将第一进气口23打开而使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开关件5受到压力后将进气通道21封闭从而阻止空气从进气通道21排出。
[0067]
所述的支撑座2与打气件4之间围成有通气腔7,所述的打气件4上设有能够将其与通气腔7连通的打气件进气口41。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接通气腔7与外部大气的第二进气口2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在打气件4打气时能够关闭第二进气口24而在打气件4松开时能够打开第二进气口24的封闭阀门8。并且能够设置另一个补气口,在使用时将封闭阀门8打开,而使得外部空气通过该打气件进气口41进入打气件4内,将压缩后的打气件4复原,然后按压打气件4而加快出液的效率。
[0068]
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外侧的连通管202,所述的连通管202内设有能够与通气通道3相通的补气道203。补气道203能够和进气通道21同时作用为容器补气。
[0069]
实施例3:
[0070]
如图6至8所示,本实例不包含连接部11和第五阀门片12,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21上设有在打气件4打气时能够关闭进气通道21而在打气件4松开时能够打开进气通道21的开关件5。
[0071]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3,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将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与进气通道21通过通气通道3连通。所述的支撑座2上连接有能够用于封闭第一进气口23和通气通道3的封闭件6。通过封闭件6而封闭或打开第一进气口23。
[0072]
所述的封闭件6包括插接于支撑座2上的阀门本体61,所述的阀门本体61上连接有在受到压力后打开第一进气口23而使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的第二阀门片62,所述的开关件5为设于阀门本体61上且用于通断进气通道21的第一阀门片。在受到打气件4向下压缩的空气时第二阀门片62将第一进气口23打开而使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连通,开关件5受到压力后将进气通道21封闭从而阻止空气从进气通道21排出。
[0073]
所述的支撑座2与打气件4之间围成有通气腔7,所述的打气件4上设有能够将其与通气腔7连通的打气件进气口41。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接通气腔7与外部大气的第二进气口2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在打气件4打气时能够关闭第二进气口24而在打气件4松开时能够打开第二进气口24的封闭阀门8。并且能够设置另一个补气口,在使用时将封闭阀门8打开,而使得外部空气通过该打气件进气口41进入打气件4内,将压缩后的打气件4复原,然后按压打气件4而加快出液的效率。
[0074]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与出液管200上下间隔设置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有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上下间隔设置,便于安装管道。且在使用时,将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同时伸入外部的盛放容器内,当溶液淹没进气管201的口部时,停止进气。
[0075]
实施例4:
[0076]
如图9所示,本实例不包含连接部11和第五阀门片12,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3,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将通气通道3与打气件4
连通,所述的第一进气口23与进气通道21通过通气通道3连通。所述的支撑座2上连接有能够用于封闭第一进气口23和通气通道3的封闭件6。通过封闭件6而封闭或打开第一进气口23。
[0077]
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具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通气通道3与容器连通的第三阀门片25。第三阀门片25在受到打气件4压缩的空气后打开,将通气通道3与容器。
[0078]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在使用时,将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同时伸入外部的盛放容器内,当溶液淹没进气管201的口部时,停止进气。
[0079]
所述的开关件5包括设于进气管201口部的开关本体51,所述的开关本体51上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的第四阀门片52。第四阀门片52在受到外部空气的挤压时会将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空气能够通过进气通道21进入通气通道3内。
[0080]
实施例5:
[0081]
如图10至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封闭出液通道22的出液封闭阀204。在不使用时,安装上出液封闭阀204能够避免空气从出液通道22进入容器内而污染容器内的物质。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在使用时,将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同时伸入外部的盛放容器内,当溶液淹没进气管201的口部时,停止进气。
[0082]
实施例6:
[008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例不包含第五阀门片12,且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封闭出液通道22的出液封闭阀204。在不使用时,安装上出液封闭阀204能够避免空气从出液通道22进入容器内而污染容器内的物质。
[0084]
所述的开关件5包括设于进气管201口部的开关本体51,所述的开关本体51上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的第四阀门片52。第四阀门片52在受到外部空气的挤压时会将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空气能够通过进气通道21进入通气通道3内。
[0085]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在使用时,将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同时伸入外部的盛放容器内,当溶液淹没进气管201的口部时,停止进气。
[0086]
所述的出液管道92上还设有用于阻止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脱离的筋条921。筋条921能够阻止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脱离,避免按压打气件4后气体将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挤出,并且空气从进气通道21向外排出而出液较小的问题。
[0087]
实施例7:
[0088]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开关件5包括设于进气管201口部的开关本体51,所述的开关本体51上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的第四阀门片52。第四阀门片52在受到外部空气的挤压时会将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空气能够通过进气通道21进入通气通道3内。
[0089]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在使用时,将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同时伸入外部的盛放容器内,当溶液淹没进气管201的口部时,停止进气。
[0090]
所述的出液管道92上还设有用于阻止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脱离的筋条921。筋条921能够阻止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脱离,避免按压打气件4后气体将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挤出,并且空气从进气通道21向外排出而出液较小的问题。
[0091]
实施例8:
[0092]
如图15所示,本实例不包含第五阀门片12,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开关件5包括设于进气管201口部的开关本体51,所述的开关本体51上设有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且在受到气体挤压时能够使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的第四阀门片52。第四阀门片52在受到外部空气的挤压时会将进气通道21与外部连通,空气能够通过进气通道21进入通气通道3内。
[0093]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出液管200和环绕在出液管200外侧的进气管201,所述的出液通道22设于出液管200内,且所述的进气通道21设于进气管201内。在使用时,将出液管200和进气管201同时伸入外部的盛放容器内,当溶液淹没进气管201的口部时,停止进气。
[0094]
所述的出液管道92上还设有用于阻止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脱离的筋条921。筋条921能够阻止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脱离,避免按压打气件4后气体将开关件5从进气通道21挤出,并且空气从进气通道21向外排出而出液较小的问题。
[0095]
实施例9:
[0096]
如图16所示,本实例不包含连接部11和第五阀门片12,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通气通道3和进气通道21的第三进气口26,所述的开关件5为插接于第三进气口26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三进气口26的第三阀门。开关件5能够避免在按压打气件4时,部分空气从通气通道3通过第三进气口26排出,而减小向外部排液的速率。
[0097]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通气通道3和容器的第四进气孔27,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插接到第四进气孔27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第四进气孔27的第六阀门2g。第六阀门2g能够避免在按压打气件4时,部分空气从容器内空气回流至通气通道3,而减小向外部排液的速率。
[0098]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容器和出液通道22的出液孔28,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插接到出液孔28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出液孔28的第七阀门29。第七阀门29能够避免容器内的物质回流。
[0099]
实施例10:
[0100]
如图17所示,本实例不包含连接部11和第五阀门片12,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通气通道3和进气通道21的第三进气口26,所述的开关件5为插接于第三进气口26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三进气口26的第三阀门。开关件5能够避免在按压打气件4时,部分空气从通气通道3通过第三进气口26排出,而减小向外部排液的速率。
[0101]
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用于连接通气通道3和容器的第四进气孔27,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够插接到第四进气孔27上且用于封闭或打开第四进气孔27的第六阀门2g。第
六阀门2g能够避免在按压打气件4时,部分空气从容器内空气回流至通气通道3,而减小向外部排液的速率。
[0102]
实施例11:
[0103]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种打气抽液装置,包括能够与容器口部连接的连接座1和连接至连接座1上的支撑座2,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深入至容器内的通气通道3,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通过通气通道3向容器内打气的打气件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与容器内部连通且在打气件4操作时将其内的气体压入容器内而使得容器内的物质向外排出的出液通道22,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通通气通道3和打气件4的第四进气口2a,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够关断第四进气口2a且在受到压力后且在受到压力后能打开第四进气口2a的第八阀门2b。所述的支撑座2与打气件4外壁之间围成有与通气通道3通过第四进气口2a连通的通气腔7,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与打气件4口部连接的套接部2c,所述的套接部2c上设有能够连通通气腔7和打气件4的第五进气口2d,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能与外部大气连通的第六进气口2e,所述的第八阀门2b上还设有能够封闭第六进气口2e的第九阀门片2f。第八阀门2b用于封闭第四进气口2a。
[0104]
在使用时,先将连接座1固定在容器的口部使得通气通道3与容器内部连通,然后按压打气件4,打气件4压缩而将其内的空气通过通气通道3打入容器内,而使容器内的物质通过出液通道22向外部的盛放装置排出,并且将第九阀门片2f打开,此时,空气通过第六进气口2e进入通气腔7内,同时空气还通过第五进气口2d进入打气件4内,且当外部的盛放装置内液面的高度低于容器内物质的液面高度时,由于虹吸原理而使得容器内的物质持续的向盛放装置排出,直至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内液面平齐,此时就因无法补气而停止出液,因此,由于第六进气口2e的存在,仅需要按压一次即可使液体源源不断自动流出,且在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平齐时就能够自动停止,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不打开第九阀门片2f时,空气仅能从出液通道22进入容器内,然后使打气件4复原,打气件4按压后就能定量出液,需要多少就按压对应的空气进入容器内,方便控制和调节。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打气件4为压缩气筒。
[0105]
实施例12:
[0106]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种打气抽液装置,包括能够与容器口部连接的连接座1和连接至连接座1上的支撑座2,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深入至容器内的通气通道3,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通过通气通道3向容器内打气的打气件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设有与容器内部连通且在打气件4操作时将其内的气体压入容器内而使得容器内的物质向外排出的出液通道22,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通通气通道3和打气件4的第四进气口2a,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够关断第四进气口2a且在受到压力后能将通气通道3与容器连通导通的第八阀门2b。所述的支撑座2与打气件4之间围成有通气腔7,所述的打气件4上设有能够将其与通气腔7连通的打气件进气口41。所述的支撑座2上设有能够连接通气腔7与外部大气的第二进气口24,所述的支撑座2上还连接有能够将第二进气口24开启或关闭的封闭阀门8。
[0107]
在使用时,先将连接座1固定在容器的口部使得通气通道3与容器内部连通,然后按压打气件4,打气件4压缩而将其内的空气通过通气通道3打入容器内,而使容器内的物质通过出液通道22向外部的盛放装置排出,并且打开封闭阀门8,此时,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
24进入通气腔7内,当外部的盛放装置内液面的高度低于容器内物质的液面时,由于虹吸原理而使得容器内的物质持续的向盛放装置排出,直至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平齐而无法补气时停止,仅需要按压一次即可使液体源源不断自动流出,且在盛放装置内的液面与容器平齐时就能够自动停止。当然不打开封闭阀门8时,空气仅能从出液通道22进入容器内,然后使打气件4复原,打气件4按压后就能定量出液,需要多少就按压对应的空气进入容器内,方便控制和调节。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打气件4为压缩气筒。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