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头激光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3: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激光切割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


背景技术:

2.激光切割机采用脉冲输出的新型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在光束质量、电光转换效率、可靠性、长期使用稳定性等主要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简单方便。使用单片机数字化精确控制激光器的脉冲宽度、重复频率及闪光灯的放电电流来调整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通过计算机数控系统完成预定轨迹的切割、焊接、打孔。
3.公告号为cn2114386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包括装置外壳、连接座和电动伸缩杆,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安装于连接座的底部,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装置上盖,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胀圈,固定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操作杆,操作杆上开凿有调节滑槽,操作杆的外部套装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衔接板,左衔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凹槽,驱动气缸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衔接板,右衔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凸块,驱动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激光切割主体,连接板的一侧开凿有螺纹孔。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上述双头激光切割机没有除尘装置,激光切割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加工结束打开上盖时,粉尘溢出,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粉尘扩散,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底部的连接座、设置在壳体内的切割装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穿设于壳体侧壁上的除尘风道、连接在壳体外侧壁上的集尘箱、连接在集尘箱底部的引风机,所述除尘风道的一端与壳体内连通,另一端与集尘箱连通,所述集尘箱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有滤网,所述出风口与引风机的吸风口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割过程中开启引风机,壳体内的粉尘被吸入除尘风道,通过除尘风道进入集尘箱,粉尘在滤网的阻隔下不易进入引风机内部;除尘装置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粉尘吸收,在切割完毕后,打开上盖,溢散的粉尘减少,降低了粉尘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影响。
9.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水平开设有卡槽,所述集尘箱和除尘风道固定连接,所述除尘风道背向集尘箱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嵌于卡
槽内,所述卡块上设有用于锁紧卡块和卡槽的锁紧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两块连接板翻转至除尘风道内,将除尘风道插入除尘口,从上方翻转连接板;使连接板翻转至与壳体侧壁相抵,此时,卡块嵌于卡槽内,再通过锁紧组件锁定卡块和卡槽;除尘装置可拆,便于清理。
11.可选的,所述卡槽的底部开有盲孔,所述卡块上开设有与盲孔同轴的通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穿设于连接板上的插销,所述插销穿入通孔,一端嵌于盲孔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降低了卡块自行脱离卡槽的可能性,提高了除尘风道安装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盲孔的底部嵌设有磁铁,所述插销与磁铁相吸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和磁铁相吸附,不易脱离盲孔,提高了除尘风道安装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除尘风道朝向集尘箱的一端的底部向下倾斜。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风机停止运作时,粉尘沿着除尘风道的斜坡向下滑至集尘箱内。
17.可选的,所述集尘箱背离壳体的一侧开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内铰接有清理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门便于对集尘箱的内部进行清理。
19.可选的,所述清理口内设有密封垫,所述清理门关闭时与密封垫相抵。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门关闭时,抵紧密封垫,密封垫为橡胶垫,发生弹性形变,填充清理口和清理门之间的间隙,提高了集尘箱的密封性。
21.可选的,所述除尘装置关于壳体的中部对称设有两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除尘装置提高了除尘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除尘装置;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粉尘吸收,在切割完毕后,打开上盖,溢散的粉尘减少,降低了粉尘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影响
25.2.除尘装置与壳体可拆卸,便于清理集尘箱;
26.3.设置锁紧组件,提高除尘风道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清理门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卡槽;111、盲孔;112、磁铁;2、连接座;3、支撑座;4、上盖;5、固定板;6、切割装置;61、激光切割头;7、除尘装置;71、除尘风道;711、连接板;712;卡块;713、通孔;714、插销;72、集尘箱;721、出风口;722、滤网;723、清理口;724、密封垫;725、清理门;73、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
34.参照图1,双头激光切割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3。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盖4,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设有切割装置6。切割装置6包括滑动设置在固定板5上的两个激光切割头61,以及用于驱使激光切割头61移动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
35.参照图2,壳体1的侧壁水平开有除尘口,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除尘装置7。除尘装置7包括穿设于除尘口内的除尘风道71、连接在除尘风道71远离激光切割头61的一端的集尘箱72、固定连接在壳体1侧壁上的引风机73。除尘风道71的一端与壳体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集尘箱72连通。除尘风道71的顶部水平,底部倾斜设置,除尘风道71与集尘箱72连通的一端的口径大于另一端。引风机73停止运作时,残留的粉尘沿着除尘风道71的斜坡向下滑至集尘箱72内。
36.参照图2,集尘箱72的底部开有出风口721,出风口721内固定连接有滤网722。壳体1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引风机73栓接在安装板上,引风机73的吸风口通过风管与出风口721连通。
37.参照图1和图2,工作人员打开上盖4,将工件放置在固定板5上,将上盖4关闭。通过驱动源驱使两个激光切割头61在壳体1内滑动,在待加工的位置对工件进行切割。启动引风机73,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被吸入除尘风道71,通过除尘风道71进入集尘箱72,粉尘在滤网722的阻隔下不易进入引风机73内部。除尘装置7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粉尘吸收,在切割完毕后,打开上盖4,溢散的粉尘减少,降低了粉尘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影响。
38.参照图1,除尘装置7关于壳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对称设有两组,两组除尘装置7提高了除尘效率。
39.参照图2和图3,集尘箱72与除尘风道71背向壳体1内部的一端焊接,除尘风道71与壳体1拆卸连接。壳体1的内侧壁上水平开有两个卡槽11,除尘口位于两个卡槽11之间。除尘风道71背向集尘箱72的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连接板711,连接板711上成型有卡块712,卡块712嵌于卡槽11内。卡块712上设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水平穿设在连接板711上的插销714。卡块712上水平开有通孔713,通孔713贯穿连接板711,卡槽11的底部开有与通孔713同轴的盲孔111,插销714穿入通孔713,一端嵌于盲孔111内。
40.参照图2和图3,安装时,将两块连接板711翻转至除尘风道71内,将除尘风道71插入除尘口,参照图1,打开上盖4,从上方翻转连接板711。使连接板711翻转至与壳体1侧壁相抵,此时,卡块712嵌于卡槽11内。将插销714从通孔713内插入,插销714的一端嵌于盲孔111内。切割过程中,壳体1会发生震动,为了降低插销714在震动过程中脱离盲孔111的可能性,在插销714的底部嵌有磁铁112。插销714采用铁磁性材料,插销714和磁铁112相吸附,不易脱离盲孔111,提高了除尘风道71安装的稳定性。
41.参照图2和图4,集尘箱72和除尘风道71拆下后,由于除尘风道71的进风口较小,不便于清理集尘箱72内的粉尘。在集尘箱72背向除尘风道71的一侧开有清理口723,清理口723内铰接有清理门725。清理集尘箱72时,只需打开清理门725即可。为了降低切割过程中粉尘溢出的可能性,在除尘口内铰接有密封垫724。清理门725关闭时,抵紧密封垫724,密封垫724为橡胶垫,发生弹性形变,填充清理口723和清理门725之间的间隙,提高了集尘箱72的密封性。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双头激光切割机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打开上盖4,将工件放置在固定板5上,将上盖4关闭。通过驱动源驱使两个激光切割头61在壳体1内滑动,在待加工的位置对工件进行切割。启动引风机73,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被吸入除尘风道71,通过除尘风道71进入集尘箱72,粉尘在滤网722的阻隔下不易进入引风机73内部。清理集尘箱72时,先把插销714拔下,使卡块712退出卡槽11,翻转连接板711,将集尘箱72和除尘风道71拆下。打开清理门725,清理集尘箱72的内部。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