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沥水集土坑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3: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水集土坑。


背景技术:

2.盾构施工中,盾构机需要在地下不断的利用刀盘旋转开挖土体,通过电瓶车牵引土斗运出洞外至集土坑,再通过人工操作拼装管片的机器拼装管片来形成成型的地铁隧道。盾构机推进单环出土量较大,如果每天计划推进的速度为20环,那么每天就要有大量的土体被挖出。掘进时产生的土体需要通过水平及垂直运输运到地面的集土坑中来储存,存够一定方量后由挖掘机顺着集土坑边侧移动,挖出储存的土体至渣土车,然后渣土车拉至收土场清空,按此顺序重复,来达到土体的清理工作。
3.盾构机作业时挖出的土方带有浆液和烂泥,直接装车外运会沿途滴漏,造成环境污染。为此,集土坑用来临时收集成槽作业挖出的湿土,待沥干泥浆后,再运输出去,但是相关技术中的集土坑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作为临时集土坑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简化集土坑的结构,降低施工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沥水集土坑。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沥水集土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沥水集土坑,包括设置在坑体周围的侧壁以及坑体底部的坑基;
7.所述侧壁的一侧开口,所述侧壁与开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滤水板,所述滤水板背离坑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池;
8.所述坑基的高度从侧壁开口的一侧向滤水板的一侧逐渐降低。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掘的湿土运输到集土坑中,并堆积在坑体底部的坑基上,由于坑基的高度是开口的一侧高度大,湿土中的水分会沿着坑基的坡面向下流动,流到坑基的最低端,然后透过滤水板进入到储水池中,从而将湿土逐渐滤干;利用坑基的引流和滤水板的过滤,实现湿土的沥干,整个集土坑的结构简单,施工起来也更加方便。
10.可选的,所述滤水板下端固定在坑基中,并在与坑基表面接触的高度处开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在滤水板下端设置至少一排。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水板在与坑基接触的位置设置至少一排滤水孔,坑基上渗下来的水可以通过滤水孔快速排放到储水池中。
12.可选的,所述滤水板上端固定在侧壁上,所述滤水板与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滤水板固定的更牢固,即使滤水板受到土方的挤压,也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滤水板与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能够方便储水池的设置,有更多的储水空间。
14.可选的,所述储水池的池底高度小于坑基的最低端高度,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通过管道与外界污水池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污水泵可以将储水池中的积水及时的抽离出去,防
止积水过多反溢到土方中。
16.可选的,所述坑基上表面开设有从侧壁开口的一侧向滤水板方向延伸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下端延伸至滤水板处,所述排水沟两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导流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和引流槽的设置,能够加快湿土中的水分向储水池中流动,提升湿土的沥干效率。
18.可选的,所述排水沟和导流槽内设置有砂石填充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填充层使排水沟和导流槽内有较大的排水间隙,便于积水在排水沟和导流槽内的流动,从而加快水分的沥干。
20.可选的,所述坑基最高端延伸至坑体所在地面,所述坑体周围地面设置为硬化地坪。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坑基能够延伸到地面,使装载车辆和运输车辆能够直接开到坑体内,更方便地将沥干后的土方装载运输出去;坑体周围地面硬化,既能够防止坑体周围土体渗水塌陷,也方便运土车开到集土坑周围向集土坑内倾倒湿土。
22.可选的,所述侧壁包括混凝土结构以及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结构,所述侧壁的高度大于坑体所在地面的高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集土坑的结构更结实牢固,不容易发生塌方,侧壁的高度高于地面,能够阻挡外界地面上的积水进入集土坑,保证集土坑的沥干效果。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本技术的集土坑结构简单,施工难度低,排水沥干效果好。
26.2.坑基的高度是开口的一侧高度大,湿土中的水分会沿着坑基的坡面向下流动,流到坑基的最低端,然后透过滤水板进入到储水池中,从而将湿土逐渐滤干;利用坑基的引流和滤水板的过滤,实现湿土的沥干,整个集土坑的结构简单,施工起来也更加方便。
27.3.坑基能够延伸到地面,使装载车辆和运输车辆能够直接开到坑体内,更方便地将沥干后的土方装载运输出去;坑体周围地面硬化,既能够防止坑体周围土体渗水塌陷,也方便运土车开到集土坑周围向集土坑内倾倒湿土。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集土坑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集土坑开口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集土坑的俯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侧壁;2、坑基;21、排水沟;22、导流槽;3、滤水板;31、滤水孔;4、储水池;41、污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沥水集土坑。参照图1和2,集土坑包括坑体,本实施例中坑体设置为矩形坑,坑体周围设置有侧壁1,侧壁1三面围挡在坑体周围,另一侧设置有能够进入到坑体内的开口,坑体周围的地面设置为硬化地坪。
34.侧壁1包括混凝土结构以及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结构,使集土坑的坑壁更牢固,减小塌方的风险。侧壁1顶部的设置高度大于坑体所在地面的高度,高出0.5m,能够阻挡外界地面水进入到集土坑中;三面侧壁1下端均延伸至坑体底部,与开口处相邻的两面侧壁1上端为立面,下端越向坑底间距越小,形成向坑底倾斜的斜面,与开口相对的侧壁1整体设置为立面结构。
35.坑体底部设置为坑基2,坑基2与三面侧壁1连接,坑基2也设置为混凝土结构,坑基2的高度从侧壁1开口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降低,形成斜坡面,坑基2的最高端延伸至坑体所在地面,使装载车辆和运输车辆能够直接开到坑体内,更方便地将沥干后的土方装载运输出去。
36.与坑体开口相对的一侧侧壁1上设置有滤水板3,滤水板3设置为12mm厚的钢板,并且倾斜布设。滤水板3上端固定在呈立面结构的侧壁1上,具体为埋设在侧壁1中,滤水板3与侧壁1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形成向上的坡面;滤水板3下端固定在坑基2中,具体固定在坑基2的最低端,并埋设在坑基2的最下端位置,滤水板3在与坑基2表面接触的高度处开设有滤水孔31,滤水孔31在滤水板3的下端设置至少一排,也可以向上再设置一排,以提高排水效率。
37.参照图1,滤水板3背离坑体的一侧设置有储水池4,储水池4的池底高度小于坑基2的最低端高度,使得湿土中沥出的水通过滤水板3进入到储水池4中,储水池4完全被滤水板3挡住,避免土方堵塞储水池4,储水池4内设置有污水泵41,污水泵41通过管道与外界污水池连通,可以将储水池4中的积水及时的抽离出去,防止积水过多反溢到土方中。
38.参照图3,坑基2上表面开设有从侧壁1开口的一侧向滤水板3方向延伸的排水沟21,排水沟21在坑基2表面等间隔分布,上端从坑体开口处开始,下端延伸至滤水板3处,排水沟21的两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导流槽22,能够加快湿土中的水分向储水池4中流动,提升湿土的沥干效率。为了防止排水沟21和导流槽22被堵塞,排水沟21和导流槽22内设置有砂石填充层,使排水沟21和导流槽22内有较大的排水间隙,便于积水在排水沟21和导流槽22内的流动。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沥水集土坑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运载车辆将挖掘设备挖掘出来的湿土倾倒入坑体中,湿土在坑体内堆积放置,湿土中的水分逐渐向下渗出,并沿着坑基2以及排水沟21和导流槽22向下流动,流到坑基2底部,通过滤水板3上的滤水孔31进入到储水池4中,随着储水池4中积水的增多,则可以启动污水泵41,将积水从储水池4中抽离出来,从而逐渐将湿土沥干;湿土沥干之后,装载车辆和运输车辆通过集土坑的开口驶入集土坑,将土方逐渐装载运输出去。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