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容器快开密封盖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1: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对容器进行密封并且能快速开启和关闭的快开密封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快开密封盖的容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通过硅胶膨胀实现快开密封的容器盖,其通过按压、杠杆等方式触发盖体硅胶膨胀与复原,并在两种状态下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保持相应状态。
3.具体地,当需要打开盖体时,通过开关触发使得硅胶复原,膨胀解除,并在定位机构作用下保持在第一状态,此时可无阻力的打开盖体。在此状态下,将盖体再次放入容器内,再次触发开关使得硅胶膨胀,并在定位机构作用下保持在第二状态,盖体又被密封固定于容器。
4.但是,通过开关触发,控制硅胶膨胀与复原,再通过定位机构分别保持两种状态,至少需要设置触发和定位两套机构,不仅结构复杂,且操作繁琐,倘若省去定位机构,仅保留触发机构,则在使用过程中,又无法使硅胶稳定的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会严重影响密封效果和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快开密封盖。该快开密封盖通过释放或捏动按键开关,即可控制硅胶压缩膨胀或复原,进而实现盖体的快速打开与密封闭合。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快开密封盖的容器。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快开密封盖,包括:
8.盖主体;
9.盖板顶片,设于所述盖主体顶部;
10.按键,容置于所述盖板顶片与盖主体之间,所述按键的按触部从所述盖板顶片的开槽部向外露出;
11.压板,与所述盖主体上下滑动配合,并与所述盖主体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压板的顶部设有第一配合面,所述按键设有与所述压板的第一配合面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面;
12.柔性套,其上边缘包覆于所述盖主体的下边缘部位,其下边缘连接于所述压板的周边部;
13.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按键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的配合,带动所述压板向下移动,所述柔性套压缩膨胀解除;
14.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压板和按键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所述柔性套被压缩膨胀。
15.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为第二斜面;
16.或者,所述第一配合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为球面;
17.或者,所述第一配合面为球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为第二斜面
18.优选地,所述按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盖主体内部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向移动的两个按键,所述压板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斜面,两个所述按键分别通过第二斜面或球面与所述压板顶部的第一斜面相配合。
19.优选地,所述压板顶部的两个第一斜面呈倒“v”形。
20.优选地,所述盖板顶片的中部具有一道中间梁,所述中间梁的两侧为半圆形内凹部,两个所述按键的按触部从所述中间梁两边的开槽部向外露出。
21.优选地,所述盖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两个所述按键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安装两个所述按键的滑槽。
22.优选地,两个所述按键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部件。
23.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两个所述按键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弹簧安装柱。
24.优选地,两个所述按键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出的顶端,所述第二斜面或球面形成在所述凸出的顶端。
25.优选地,所述凸出的顶端位于所述弹簧安装柱的下方。
26.优选地,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盖主体下方的外侧,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盖主体下方的内侧。
27.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套的圆盘体和位于所述圆盘体中间且开口向上的连接套筒,所述第二压板包括开口向下的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连接套筒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板的内套筒。
28.优选地,所述盖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压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有承载套筒,所述承载套筒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环形空间;所述第二压板的内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的连接套筒与所述承载套筒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簧,其位于所述承载套筒与所述第二压板的外套筒之间。
29.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的连接套筒与所述第二压板的内套筒通过卡扣或者焊接固定连接。
30.优选地,所述盖主体的下边缘部位设有整圈筋位,所述柔性套的上端包覆于所述整圈筋位的外壁,和/或,所述柔性套的下端向内翻折后连接于所述压板与之相对应的边缘部位。
31.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和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快开密封盖,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靠近开口的环形凸筋,在密封状态下,所述容器快开密封盖的柔性套被压缩膨胀后抵触于所述凸筋的下端面。
3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快开密封盖,通过操作盖主体上的按键,即可使盖主体上的柔性套复原,操作的同时,就起到在这一状态定位的效果,无需额外的定位结构,在柔性套复原后,通过上提即可无阻力地轻松开盖,当需要对容器进行密封时,再次操作盖主体上的按键,便可轻松将密封盖塞入容器,手指松开后,盖主体上的按键复位,盖主体上的柔性套重新膨胀,密封盖被固定密封于容器。
3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设有所述容器快开密封盖,由于所述容器快开密封盖具
有上述技术效果,则设有该容器快开密封盖的容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容器快开密封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中所示盖主体及压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图1中所示盖板顶片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图3所示盖板顶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图1中所示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图1中所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容器的杯盖处于密封闭合状态时的剖视图;
41.图8为图7的俯视图;
42.图9为容器的杯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43.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44.图中:
45.1.盖板顶片1

1.开槽部1

2.中间梁1

3.内凹部2.按键3.第二弹簧4.按键5.盖主体5

1.滑槽5

2.筋位6.硅胶套7.压板7

1.第一压板7

2.第二压板8.第一弹簧9.容器9

1.环形凸筋9

2.下端面11.凸出的顶端12.弹簧安装柱s1.第一斜面s2.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7.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48.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容器快开密封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盖主体及压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49.如图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快开密封盖,主要由盖主体5、盖板顶片1、按键2、按键4、压板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3以及硅胶套6等部件组成。
50.盖主体5的顶部周边形成有下翻的边沿,以便从四周遮蔽容器的开口,盖主体5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两个按键2、4的空腔,空腔的底部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安装两个按键2、4的滑槽5

1。
51.盖板顶片1呈环片形,其扣合在盖主体5的顶部,并被限定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两个按键2、4容置在盖板顶片1与盖主体5之间,其按触部分别从盖板顶片1的开槽部1

1向外露出。
52.压板7与盖主体5上下滑动配合,并与盖主体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压板7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s1,两个按键2、4设有与压板7的第一斜面s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s2。如此,通过第
一斜面s1与第二斜面s2的配合,便可以将按键2、4的横向移动转变为压板7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硅胶套6膨胀或复原。
53.盖主体5的下边缘部位设有整圈筋位5

2,硅胶套6的上端包覆于整圈筋位5

2的外壁,硅胶套6的下端向内翻折后,连接于压板7周边与之相对应的端面,硅胶套6的中间部分可以在压板7的带动下向外膨胀变形或复原。
54.在第一状态下,按键2、4通过第一斜面s1与第二斜面s2的配合,带动压板7向下移动,硅胶套6压缩膨胀解除;
55.在第二状态下,压板6和按键2、4在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硅胶套6被压缩膨胀。
56.请继续参考图3、图4,图3为图1中所示盖板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盖板顶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57.如图所示,盖板顶片1的中部具有一道中间梁1

2,中间梁1

2的两侧为半圆形内凹部1

3,中间梁1

2的两边设有两个长条形开槽部1

1,两个按键2、4的按触部分别从中间梁1

2两边的开槽部1

1向外露出。
58.此设计,一方面可以将两个按键2、4的按触部隐藏在盖板顶片1的两个内凹部1

3中,使密封盖具有平整的顶部,另一方面,在进行操作时,便于手指进入内凹部1

3捏压按键2、4,并在捏压按键2、4后顺势夹持中间梁1

2,以中间梁1

2为施力部位,将杯盖取出,而无需多余的动作,反之亦然。
59.由于捏压按键2、4和取出、放入杯盖的动作一气呵成,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指不需要转移,因此,无需额外的定位结构,不仅极大的简化了结构,而且,操作也变的更加自然、流场。
60.请参考图5,图5为图1中所示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61.如图所示,两个按键2、4在盖主体5内部关于中间梁1

2对称设置,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向移动,每一个按键均包括与滑槽5

1相配合的滑动部,以及用于操作的按触部,滑动部大体呈水平状态,其顶部平整,底部呈网格形状,按触部大体垂直于滑动部,并向上超出滑动部一定距离,两者的侧向投影呈逆向旋转90度的“l”形。
62.两个按键2、4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凸出的顶端11,第二斜面s2形成在凸出的顶端11,压板7顶部的两个第一斜面s1呈倒“v”形,两个按键分别通过第二斜面s2与压板7顶部的第一斜面s1相配合。
63.两个按键2、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为了安装第二弹簧3,两个按键2、4相对的一侧设有相对应的弹簧安装柱12,凸出的顶端11位于弹簧安装柱12的下方,第二弹簧3横向安装在两个按键2、4之间。
64.请参考图6,图6为图1中所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65.如图所示,压板7主要由第一压板7

1与第二压板7

2两部分组成,第一压板7

1位于盖主体5下方的外侧,第二压板7

2位于盖主体5下方的内侧。
66.第一压板7

1具有用于连接硅胶套6的圆盘体,圆盘体的中间具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套筒,第二压板7

2具有开口向下的外套筒和内套筒,第一压板7

1的连接套筒通过卡扣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压板7

2的内套筒,两者之间被限定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67.盖主体5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压板7的通孔,通孔的内侧设有承载套筒,承载套
筒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环形空间,在进行组装时,第二压板7

2从通孔的上端装入,第一压板7

1从通孔的下端装入,两者连接后,通过多层套筒的嵌套关系保持在盖主体5上,从径向方位来讲,第二压板7

2的内套筒位于第一压板7

1的连接套筒与承载套筒之间,第一弹簧8位于承载套筒与第二压板7

2的外套筒之间。
68.使用时,用手指拿捏位于盖主体5内部两侧滑槽内的按键2、4,两按键2、4与压板7斜面配合,按键克服第二弹簧3的弹力从两侧向中间横向移动,带动压板7克服第一弹簧8的弹力向下移动,硅胶套6压缩膨胀解除,可无阻力地将快开密封盖放入容器9内装配位置。
69.松开手指,盖主体5内部两侧滑槽内的按键2、4和压板7分别在弹力作用下复位,硅胶套6被压缩膨胀,抵触于容器9的环形凸筋9

1的下端面9

2,完成固定密封(见图7、图8)。
70.再次用手拿捏位于盖主体5内部两侧滑槽内的按键2、4,硅胶套6压缩膨胀解除,硅胶套6最大外径小于容器9的环形凸筋9

1的内径,硅胶套6与容器9无抵触,可无阻力地将密封盖从容器9内取出(见图9、图10)。
71.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仅设置一个按键来带动压板7上下移动,或者,采用弹片来代替第二弹簧3,或者,柔性套采用其他材料制作而成,又或者,采用球面来代替第二斜面,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72.该密封盖通过拿捏盖体两侧按键2、4,盖本体5上的硅胶套6复原,拿捏住的同时,起到在这一状态定位的效果,无需额外的定位结构,此时进行上提即可无阻力轻松开盖。当需要密封时,再次拿捏住盖主体两侧的按键2、4,便可轻松将密封盖放入容器9,手指松开,两侧的按键2、4复位,盖本体5上的硅胶套6膨胀,密封盖被固定密封于容器9。
73.除了上述容器快开密封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容器9,具体可以是杯、罐、坛、桶、壶、瓶等,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本体和用于密封开口的密封盖,其中,密封盖为上文所描述的容器快开密封盖,容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靠近开口的环形凸筋9

1,在密封状态下,容器快开密封盖的柔性套被压缩膨胀后抵触于环形凸筋9

1的下端面9

2,关于容器的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7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快开密封盖及容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