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7: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大型建筑、高低错层建筑以及异型建筑大量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各类变形缝。这些变形缝的施工质量控制已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避免建筑物由于过长而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及荷载不同、地基承载能力不均、地震区地震力对建筑物的作用等因素致使建筑构件内部发生裂缝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建筑物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变形。变形缝按其功能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作用是将过长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长度较短的单元来减少温度应力产生的破坏。为使伸缩缝两侧的建筑物能自由伸缩,须将基础顶面以上的地面、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完全断开。因此,屋面变形缝渗漏是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之一。
3.目前,现有的屋面变形缝施工时,一般需要在变形缝处需要增加上翻止水坎,不适用于上人平屋面变形缝。而建筑工程中传统的上人屋面等高变形缝多采用金属板封盖,也有用预制混凝土板封盖。当使用金属板封盖时,其分节接口处的接头,有的因接头未焊接或施焊不严而出现漏雨也有的因用铆钉对金属板锚固时不加防水垫圈,或防水垫圈质量不好,未用多久垫圈即老化等原因,在铆钉处出现渗漏;还有的在使用中被踩踏,使金属板变形而产生渗漏。当使用混凝土预制盖板时,也因预制板的块体小,接头多,接头处理不当,在接头部位出现渗漏,另外预制的盖板制作安装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防水层的下部设置u型托架,同时在防水层和防水附加层之间设置弹性泡沫棒,能够对变形缝处的防水层进行支撑,防止防水层因温度变化产生松弛下沉,同时能够使防水附加层在变形缝处形成一个排水拱,及时将水导走,确保变形缝处不聚水,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与结合层之间的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的设置,够使活动刚性面层节段在变形缝处形成类似可滑动简支梁的构造,在满足承载力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变形量。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既有屋面结构上且横跨变形缝设置的防水结构层、以及通过结合层铺设在所述防水结构层上的拼接式刚性面层,所述防水结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既有屋面结构上的防水层和隔离层,所述防水层和隔离层之间设置有横跨变形缝布设的防水附加层,所述变形缝内设置有用于承托防水层的u型托架和用于使防水附加层在变形缝处向上起拱的弹性泡沫棒,所述弹性泡沫棒位于防水层与防水附加层之间,所述拼接式刚性面层包括横跨在变形缝上方的活动刚性面层节段和连接在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两侧的
固定刚性面层节段,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与结合层之间粘接有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
6.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屋面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结构层、屋面保温层、泡沫混凝土找坡层和防水找平层。
7.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层上预留有与变形缝相配合的变形间隙,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的两侧分别搭接在变形缝两侧的结合层上,所述固定刚性面层节段与结合层固定连接。
8.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之间的活动间隙内填塞有丁基密封胶。
9.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刚性面层节段上设置有由靠近变形缝的一侧向远离变形缝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排水坡,所述固定刚性面层节段上的排水坡的坡度不小于1%。
10.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内设置有阻火带,所述阻火带位于u型托架的下方。
11.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的底部设置有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所述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横跨在变形缝的下方。
12.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托架为两侧设置有翼缘板的u型镀锌铁皮托,所述u型托架两侧的翼缘板分别紧贴既有屋面结构的上表面布设,所述u型托架的开口朝上布设。
13.上述的一种上人平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紧贴u型托架的上表面布设后形成一个供弹性泡沫棒安装的u型凹槽,所述隔离层紧贴防水层和防水附加层的上表面布设。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水层的下部设置u型托架,u型托架能够对变形缝处的防水层进行支撑,防止防水层因温度变化产生松弛下沉。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水层和防水附加层之间设置弹性泡沫棒,能够使弹性泡沫棒和防水附加层在变形缝处形成一个排水拱,及时将水导走,确保变形缝处不聚水。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与结合层之间粘接有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同时在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利用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的特性能够使活动刚性面层节段在变形缝处形成类似可滑动简支梁的构造,在满足承载力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变形量。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防水层的下部设置u型托架,同时在防水层上和防水附加层之间设置弹性泡沫棒,能够对变形缝处的防水层进行支撑,防止防水层因温度变化产生松弛下沉,同时能够使防水附加层在变形缝处形成一个排水拱,及时将水导走,确保变形缝处不聚水,活动刚性面层节段与结合层之间的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的设置,够使活动刚性面层节段在变形缝处形成类似可滑动简支梁的构造,在满足承载力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变形量。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变形缝;2—u型托架;3—防水层;
23.4—弹性泡沫棒;5—防水附加层;6—隔离层;
24.7—结合层;8

1—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2—固定刚性面层节段;
25.9—丁基密封胶;10—混凝土结构层;11—屋面保温层;
26.12—泡沫混凝土找坡层;13—防水找平层;
27.14—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15—阻火带;
28.16—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铺设在既有屋面结构上且横跨变形缝1设置的防水结构层、以及通过结合层7铺设在所述防水结构层上的拼接式刚性面层,所述防水结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既有屋面结构上的防水层3和隔离层6,所述防水层3和隔离层6之间设置有横跨变形缝1布设的防水附加层5,所述变形缝1内设置有用于承托防水层3的u型托架2和用于使防水附加层5在变形缝1处向上起拱的弹性泡沫棒4,所述弹性泡沫棒4位于防水层3与防水附加层5之间,所述拼接式刚性面层包括横跨在变形缝1上方的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和连接在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两侧的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结合层7之间粘接有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14。
30.实际使用时,通过在防水层3的下部设置u型托架2,u型托架2连续布置于变形缝1内,u型托架2能够对变形缝1处的防水层3进行支撑,防止防水层3因温度变化产生松弛下沉。
3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防水层3和防水附加层5之间设置弹性泡沫棒4,能够使弹性泡沫棒4和防水附加层5在变形缝1处形成一个排水拱,及时将水导走,确保变形缝1处不聚水。
32.实际使用时,通过在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结合层7之间粘接有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14,同时在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利用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的特性能够使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在变形缝1处形成类似可滑动简支梁的构造,在满足承载力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变形量。
33.具体实施时,防水层3与既有屋面结构粘结固定,防水层3与防水附加层5粘结固定,弹性泡沫棒4为圆棒,弹性泡沫棒4的直径小于变形缝1的宽度。
34.实际使用时,结合层7为混凝土结合层。
35.需要说明的是,当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14之间粘贴不牢固时,可以使用氯丁

酚醛单组份胶粘剂辅助粘接;防水层3为粘接在既有屋面结构上的防水卷材;防水附加层5为粘接在防水层3上的防水卷材,防水附加层5的中部拱起,防水附加层5的两侧与变形缝1两侧的防水层3搭接有一定的宽度;隔离层6为无纺布隔离层或油毡隔离层。
36.具体实施时,防水附加层5在变形缝1处向上起拱的上表面与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的下表面紧贴,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之间的活动间隙的宽度为20mm,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14的厚度为3mm。
37.本实施例中,所述既有屋面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结构层10、屋面保温层11、泡沫混凝土找坡层12和防水找平层13。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层7上预留有与变形缝1相配合的变形间隙,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的两侧分别搭接在变形缝1两侧的结合层7上,所述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与结合层7固定连接。
39.实际使用时,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的宽度大于变形缝1的宽度,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变形缝1两侧的结合层7之间的搭接宽度相等。
40.实际使用时,结合层7之间的变形间隙的宽度等于变形缝1的宽度。
41.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之间的活动间隙内填塞有丁基密封胶9。
42.实际使用时,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之间的缝隙采用丁基密封胶9嵌缝,不仅能够防止水的渗入,同时还能保证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能够相对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进行移动。
43.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上设置有由靠近变形缝1的一侧向远离变形缝1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排水坡,所述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上的排水坡的坡度不小于1%。
44.具体实施时,通过在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上设置排水坡,能够有效排除拼接式刚性面层顶部的水,防止水流在拼接式刚性面层顶部积聚,进而能有效避免变形缝1渗漏,能有效提高上人平屋面的防水效果。
45.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形缝1内设置有阻火带15,所述阻火带15位于u型托架2的下方。
46.实际使用时,阻火带15连接在变形缝1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层10之间。
47.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形缝1的底部设置有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16,所述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16横跨在变形缝1的下方。
48.实际使用时,变形缝1的底部设置有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16,变形缝1的顶部覆盖有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变形缝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u型托架2、防水层3、弹性泡沫棒4、防水附加层5和隔离层6。
49.具体实施时,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16为铝合金板,内墙顶棚变形缝连接结构16与变形缝1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层10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50.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托架2为两侧设置有翼缘板的u型镀锌铁皮托,所述u型托架2两侧的翼缘板分别紧贴既有屋面结构的上表面布设,所述u型托架2的开口朝上布设。
51.实际使用时,u型托架2两侧的翼缘板的宽度优选的为130mm,u型托架2的翼缘板紧贴防水找平层13的上表面布设。
52.具体实施时,u型托架2的厚度为0.6mm,u型托架2上凹槽的深度为45mm,变形缝1的宽度为100mm~250mm,u型托架2上凹槽的最大宽度比变形缝1的宽度小20mm。
53.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3紧贴u型托架2的上表面布设后形成一个供弹性泡沫棒4
安装的u型凹槽,所述隔离层6紧贴防水层3和防水附加层5的上表面布设。
54.实际使用时,防水层3在变形缝1处下压入u型托架2内,使得防水层3具有应对变形性。
55.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首先在变形缝1的上方架设一个u型托架2,然后在既有屋面结构中防水找平层13的上表面铺设防水卷材形成防水层3,同时将防水层3在变形缝1处下压入u型托架2内,然后在防水层3下压形成的凹槽内设置弹性泡沫棒4,接着依次向上铺设防水附加层5和隔离层6,使防水附加层5和隔离层6在弹性泡沫棒4的作用下在变形缝1处向上起拱,通过结合层7在隔离层6上铺设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同时在变形缝1处预留出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的铺设空间,最后通过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层14将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铺设在变形缝1的上方,同时对于活动刚性面层节段8

1与固定刚性面层节段8

2之间的缝隙采用丁基密封胶9进行嵌缝。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