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涂布模头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7: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布模头。


背景技术:

2.涂布是锂电池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通俗的讲就是把活性物质按照一定的重量均匀的涂覆在集流体(铜箔/铝箔)上,涂布出来的极片供下道工序使用。目前,随着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电池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往往需要减小电池极片的涂布量,降低涂布厚度,即实现超薄涂层的涂布的工序。
3.然而,降低涂布厚度会造成涂布过程中很多产品异常情况,如:涂布面密度不稳定、涂布外观划痕、涂布露箔等,这些异常情况会导致成品后的电池的容量异常,严重时还会发生析锂现象,以致于刺穿隔膜而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提高超薄涂层涂布的涂布品质非常重要。
4.现有技术中,大多企业一般主要通过采用较薄的涂布垫片或减少涂布模头与涂布背辊间的间距的方式,来提高超薄涂层涂布的涂布品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很好的解决涂布面密度不一致、外观不良等涂布品质问题,且在超薄涂层涂布过程中,由于涂布口和背辊之间的间隙较小,极易发生浆料堆积情况而影响涂布品质。
5.虽然可以通过在涂布模头的位于涂布口一侧增设真空负压结构来实现真空涂布的方式,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涂布品质,但是,真空涂布的主要效果在于使涂布口处整体处于真空状态,故在解决浆料堆积方面还存在不足,且在负压状态下,涂布的浆料容易进入真空负压结构中,对设备造成影响,降低了超薄涂层涂布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涂布模头,以可对涂布口处同时进行吹扫处理和负压吸附处理,避免发生浆料堆积,进而有效提高涂布品质。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涂布模头,包括具有涂布口的模头本体,和设于所述模头本体上的分置于所述涂布口两侧的吹扫机构和负压吸附机构,其中:
9.所述吹扫机构包括吹扫单元和进气单元,所述吹扫单元设于所述模头本体上,且所述吹扫单元具有沿所述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若干吹扫流道,且各所述吹扫流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朝向于所述涂布口布置的呈狭缝状的吹扫口;所述进气单元设于所述吹扫单元上,且所述进气单元具有以与外部气源相连的进气管,以及分别连接所述进气管和各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支管;
10.所述负压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单元和抽气单元,所述吸附单元设于所述模头本体上,且所述吸附单元具有沿所述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若干吸附流道,且各所述吸附流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另一端设有朝向于所述涂布口布置的呈狭缝状的吸附口;所述抽气单元设于所述吸附单元上,且所述抽气单元具有以与外部负压源相连的抽气管,以及
分别连接所述抽气管和各所述出气口的抽气支管。
11.进一步的,于各所述进气支管上分别串接有进气控制阀,并于各所述抽气支管上分别串接有抽气控制阀,且,
12.所述吹扫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吹扫单元上压力检测单元,且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具有于各所述吹扫流道处分别设置的压力传感器;
13.所述负压吸附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吸附单元上负压压力检测单元,且所述负压压力检测单元具有于各所述吸附流道处分别设置的负压压力传感器。
14.进一步的,所述吹扫单元包括固连于所述模头本体上的吹扫壳体,所述吹扫壳体内构造有沿所述涂布口长度方向延展的正压腔,且所述正压腔内设有沿所述涂布口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第一隔板,并由所述第一隔板的分隔而形成各所述吹扫流道;
15.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固连于所述模头本体上的吸附壳体,所述吸附壳体内构造有沿所述涂布口长度方向延展的负压腔,且所述负压腔内设有沿所述涂布口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第二隔板,并由所述第二隔板的分隔而形成各所述吸附流道。
16.进一步的,所述正压腔于所述吹扫壳体的一侧敞口设置,且所述吹扫壳体的该敞口的一侧扣置于所述模头本体上,所述吹扫口形成于所述吹扫壳体和所述模头本体之间,并于所述吹扫口位置之外的所述吹扫壳体和所述模头本体之间设有绕所述正压腔布置的第一密封结构;
17.所述负压腔于所述吸附壳体的一侧敞口设置,且所述吸附壳体的该敞口的一侧扣置于所述模头本体上,所述吸附口形成于所述吸附壳体和所述模头本体之间,并于所述吸附口位置之外的所述吸附壳体和所述模头本体之间设有绕所述负压腔布置的第二密封结构。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被夹设于所述吹扫壳体和所述模头本体之间的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被夹设于所述吸附壳体和所述模头本体之间的第二密封条。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第二密封条采用氟橡胶制成。
20.进一步的,于所述吹扫口位置之外的所述吹扫壳体上成型有向所述模头本体一侧凸出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绕所述正压腔布置,且所述第一密封条依附于所述第一凸起布置;
21.于所述吸附口位置之外的所述吸附壳体上成型有向所述模头本体一侧凸出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绕所述负压腔布置,且所述第二密封条依附于所述第二凸起布置。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均在1

3mm之间。
23.进一步的,所述模头本体具有扣合相连的上模头和下模头,所述涂布口形成于所述上模头与所述下模头之间,且所述吹扫机构位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两者之一上,所述负压吸附机构位于该两者另一上。
24.进一步的,于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设有涂布垫片,所述涂布垫片上具有出料口,且所述涂布垫片的位于所述出料口处的顶角倒角设置,所述倒角的两个直角边的长度比值d1:d2在1.0

1.2之间。
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6.(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涂布模头,通过配合设置吹扫单元和进气单元,以可对涂布
口处进行吹扫处理,同时,通过吸附单元和抽气单元的配合设置,以可对涂布口处进行负压吸附处理,进而在对涂布口处同时进行吹扫处理和负压吸附处理,以避免发生浆料堆积而导致涂布异常,从而有效提高涂布品质。
27.其中,在吹扫单元上沿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有若干吹扫流道,且各吹扫流道的朝向于涂布口布置的吹扫口呈狭缝状设置,利于提升吹扫效果;在吸附单元沿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有若干吸附流道,且各吸附流道朝向于涂布口布置的吸附口呈狭缝状设置,利于提升吸附效果。
28.(2)于各进气支管上分别串接有进气控制阀,可便于对各个吹扫流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以利于取得相对最优的使用效果。设置压力检测单元,且压力检测单元具有于各吹扫流道处分别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以利于实现对各吹扫流道内的气压的检测,进而利于经由各进气控制阀来对各吹扫流道内的气压实施调节。
29.同理,于各抽气支管上分别串接有抽气控制阀,可便于对各个吸附流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设置负压压力检测单元,且负压压力检测单元具有于各吸附流道处分别设置的负压压力传感器,以利于实现对各吸附流道内的气压的检测,进而利于经由各抽气控制阀来对各吹扫流道内的气压实施调节。
30.(3)于吹扫口位置之外的吹扫壳体和模头本体之间设有绕正压腔布置的第一密封结构,可形成对吹扫壳体和模头本体之间的部分区域的密封处理,以利于实现吹扫单元对涂布口处的吹扫处理。同理,于吸附口位置之外的吸附壳体和模头本体之间设有绕负压腔布置的第二密封结构,可形成对吸附壳体和模头本体之间的部分区域的密封处理,以利于实现吸附单元对涂布口处的吸附处理。
31.(4)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中均使用有密封条,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密封条价格低廉,便于维修和更换。
32.(5)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均采用氟橡胶制成,氟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等特性,以可提高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使用效果。
33.(6)于吹扫口位置之外的吹扫壳体上成型有向模头本体一侧凸出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绕正压腔布置,且第一密封条依附于第一凸起布置,并将第一凸起的高度设置在1

3mm之间,以可在不影响扫吹效果的前提下,取得相对最优的密封效果;同理,于吸附壳体上设置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高度设置在1

3mm之间,并配置有第二密封条,以可在不影响吸附效果的前提下,取得相对最优的密封效果,进而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效果。
34.(7)涂布垫片的位于出料口处的顶角倒角设置,且倒角的两个直角边的长度比值d1:d2在1.0

1.2之间,以避免因被吹扫处理而使涂布口的涂布宽度过大,进而避免降低涂布质量。
附图说明
3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涂布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吹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涂布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40.附图标记说明:
41.1、模头本体;2、上模头;3、下模头;
42.4、吹扫壳体;400、吹扫流道;401、进气口;402、第一隔板;
43.5、进气单元;500、进气管;501、进气支管;
44.6、吸附壳体;7、抽气单元;700、抽气管;701、抽气支管;
45.8、涂布垫片;800、倒角;9、面密度调节机构;d1、倒角于涂布垫片长度方向的直角边长度;d2、倒角于涂布垫片宽度方向的直角边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4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5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涂布模头,在整体结构上,其包括具有涂布口的模头本体1和设于模头本体1上的分置于涂布口两侧的吹扫机构和负压吸附机构,且吹扫机构包括吹扫单元和进气单元5,以构成对涂布口处的吹扫处理,负压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单元和抽气单元7,以构成对涂布口处的负压吸附处理,进而提高涂布品质。
5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模头本体1上还设有常规涂布模头产品中的带有千分尺的面密度调节机构9,以便于对涂布面密度进行初步调节;且本实施例中未述及的涂布模头的各结构,均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结构部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52.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涂布模头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吹扫机构包括吹扫单元和进气单元5,吹扫单元设于模头本体1上,且吹扫单元具有沿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若干吹扫流道400,且各吹扫流道400的一端设有进气口401,另一端设有朝向于涂布口布置的呈狭缝状的吹扫口;进气单元5设于吹扫单元上,且进气单元5具有以与外部气源相连的进气管500,以及分别连接进气管500和各进气口401的进气支管501。
53.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及的吹扫流道400的数量,一般根据所需的涂布宽度而设定,且各吹扫流道400的间距优选设置为50mm左右,以便于取得相对最优的使用效果。本实
施例中的外部气源中的气体可优选采用干燥气或氮气,且外部气源的动力供应设备可采用常规的空气泵设备产品。
5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于各进气支管501上分别串接有进气控制阀,以可便于对各个吹扫流道400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进而利于取得相对最优的使用效果。同时,吹扫机构还包括设于吹扫单元上压力检测单元,且压力检测单元具有于各吹扫流道400处分别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以利于实现对各吹扫流道400内的气压的检测,进而利于经由各进气控制阀来对各吹扫流道400内的气压实施调节。
55.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进气控制阀和压力传感器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二者均优选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涂布模头还连接有外部的控制系统和线路,以实现涂布模头中压力检测单元、进气控制阀及其他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与自动控制,且该控制系统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常见产品,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56.参照图1及图2所示,具体结构中,上述的吹扫单元包括固连于模头本体1上的吹扫壳体4,吹扫壳体4内构造有沿涂布口长度方向延展的正压腔,且正压腔内设有沿涂布口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第一隔板402,并由第一隔板402的分隔而形成各吹扫流道400;并作为优选的,正压腔于吹扫壳体4的一侧敞口设置,且吹扫壳体4的该敞口的一侧扣置于模头本体1上,吹扫口形成于吹扫壳体4和模头本体1之间,并于吹扫口位置之外的吹扫壳体4和模头本体1之间设有绕正压腔布置的第一密封结构,可形成对吹扫壳体4和模头本体1之间的部分区域的密封处理,以利于实现吹扫单元对涂布口处的吹扫处理。
57.需要提及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结构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本实施例中吹扫壳体4的材质可优选采用304不锈钢,取材简单,易于实现,并可使吹扫壳体4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及机械性能等特点,便于提升吹扫壳体4的使用效果,并可对吹扫壳体4内采用内部抛光处理,对其内部边棱进行圆角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吹扫壳体4的使用效果。
58.为提升第一密封结构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被夹设于吹扫壳体4和模头本体1之间的第一密封条,以使结构整体简单易实现,且密封条价格低廉,便于维修和更换。且作为进一步的设置,第一密封条采用氟橡胶制成,氟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等特性,以可提高第一密封条的使用效果。
59.此外,如图2所示,具体结构中,于吹扫口位置之外的吹扫壳体4上成型有向模头本体1一侧凸出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绕正压腔布置,且第一密封条依附于第一凸起布置;并作为优选的,第一凸起的高度在1

3mm之间,以可在不影响扫吹效果的前提下,取得相对最优的密封效果,进而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效果。
60.当然,此处所提及的第一凸起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但图2所示的虚线a即为在吹扫壳体4上设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密封条的位置示意,在实际应用当中,该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微结构上的调整,以便于取得相对最优的使用效果。
61.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负压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单元和抽气单元7,吸附单元设于模头本体1上,且吸附单元具有沿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若干吸附流道,且各吸附流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另一端设有朝向于涂布口布置的呈狭缝状的吸附口;抽气单元7设于吸附单元上,且抽气单元7具有以与外部负压源相连的抽气管700,以及分别连接抽气管700和各出气口的抽气支管701。
62.在此值得说明的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负压吸附机构具有
与上述吹扫机构基本相同的结构构造,其中,吸附单元和抽气单元7的具体结构设置分别对应于吹扫单元和进气单元5的各结构部分;并且,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负压吸附机构的具体结构均可参照附图1至4中吹扫结构的相关结构的示意,在此及下述内容中不再进行赘述,以使本实施例的内容表述简洁准确。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外部负气源的动力供应设备可采用常规的真空泵设备产品。
63.在负压吸附机构的具体结构中,于各抽气支管701上分别串接有抽气控制阀,以可便于对各个吸附流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且负压吸附机构还包括设于吸附单元上负压压力检测单元,且负压压力检测单元具有于各吸附流道处分别设置的负压压力传感器,以利于实现对各吸附流道内的气压的检测,进而利于经由各抽气控制阀来对各吹扫流道400内的气压实施调节。
64.当然,此处所指的抽气控制阀和负压压力传感器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二者均优选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可以理解的是,负压吸附机构与上述的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利于相关功能和效果的实现。
65.作为优选的,吸附单元包括固连于模头本体1上的吸附壳体6,吸附壳体6内构造有沿涂布口长度方向延展的负压腔,且负压腔内设有沿涂布口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第二隔板,并由第二隔板的分隔而形成各吸附流道。且作为进一步的设置,负压腔于吸附壳体6的一侧敞口设置,且吸附壳体6的该敞口的一侧扣置于模头本体1上,吸附口形成于吸附壳体6和模头本体1之间,并于吸附口位置之外的吸附壳体6和模头本体1之间设有绕负压腔布置的第二密封结构,以可形成对吸附壳体6和模头本体1之间的部分区域的密封处理,以利于实现吸附单元对涂布口处的吸附处理。
66.另外,此处的吸附壳体6具有与吹扫壳体4相同的结构构造,且可优选采用相同材质,以取得相对最优的使用效果。
67.为提升第二密封结构的使用效果,上述的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被夹设于吸附壳体6和模头本体1之间的第二密封条,且作为进一步的设置第二密封条采用氟橡胶制成。当然,此处所述及的第二密封条具有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条相同的结构构造及使用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68.此外,本实施例中,于吸附口位置之外的吸附壳体6上成型有向模头本体1一侧凸出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绕负压腔布置,且第二密封条依附于第二凸起布置;并作为进一步设置,第二凸起的高度在1

3mm之间。此处的第二凸起的结构构造,以及第二凸起和第二密封条的设置位置可参照图2中第一凸起和第一密封条的相关结构及位置示意。
69.另外,为提高涂布品质,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头本体1具有扣合相连的上模头2和下模头3,涂布口形成于上模头2与下模头3之间,且吹扫机构位于上模头2和下模头3两者之一上,负压吸附机构位于该两者另一上。具体的,于上模头2和下模头3之间设有涂布垫片8,涂布垫片8上具有出料口,且涂布垫片8的位于出料口处的顶角倒角设置,并为便于描述,倒角800于涂布垫片8长度方向的直角边长度为d1,倒角800于涂布垫片8宽度方向的直角边长度为d2,倒角800的两个直角边的长度比值d1:d2在1.0

1.2之间。
70.本实施例所述的涂布模头,通过配合设置吹扫单元和进气单元5,以可对涂布口处进行吹扫处理,同时,通过吸附单元和抽气单元7的配合设置,以可对涂布口处进行负压吸附处理,进而在对涂布口处同时进行吹扫处理和负压吸附处理,以避免发生浆料堆积而导
致涂布异常,从而有效提高涂布品质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71.其中,在吹扫单元上沿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有若干吹扫流道400,且各吹扫流道400的朝向于涂布口布置的吹扫口呈狭缝状设置,利于提升吹扫效果;在吸附单元沿涂布口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有若干吸附流道,且各吸附流道朝向于涂布口布置的吸附口呈狭缝状设置,利于提升吸附效果。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