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0 02: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盥洗台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用于盥洗台的排水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例如,ep 2 119 837公开了一种具有流出阀和相邻流出管的排水装置。流出管的多个转向具有水力流出性能可能不足的缺点。
3.现有技术出现了对排水装置的各种要求。例如,水力流出性能是排水装置的关键特征。这尤其适用于正常使用期间,但也适用于紧急溢出功能。另外的要求是排水装置的紧凑性,以便排水装置仅占用很小的安装空间。通常,在所要求的紧凑性和水力流出性能之间存在目标冲突,水力流出性能通常需要相对较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以该现有技术为出发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定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的排水装置。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定一种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特别是在水力流出性能良好的情况下被设计成尽可能紧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实现了这个目的。因此,用于连接到卫生洁具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阀壳体,该排水阀壳体具有带有入口开口的第一通道部段,具有带有出口开口的第二通道部段,并且具有阀座,其位于入口开口与出口开口之间;阀体,其能够从阀座中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致动单元,阀体通过其可移动;以及流出管,第二通道部段通过其出口开口通入该流出管中。第一中心轴线居中地延伸穿过第一通道部段,流出管中心轴线居中地延伸穿过流出管。在一个变型中,流出管中心轴线与第一中心轴线相交。在另一变型中,流出管中心轴线也可以与第一中心轴线相距一定距离,其中,所述距离最多相当于出口开口的直径的一半。此外,致动单元具有作用于阀体的致动杠杆和用于致动致动杠杆的致动器元件,其中,致动器元件至少在一部段上与流出管在侧向上并排地延伸。
6.致动器元件的布置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一种紧凑的排水装置。也就是说能够最小化排水装置的高度,这减小了在卫生洁具下方所需的空间。
7.侧向布置产生的另外的优点在于流过排水阀壳体的水仅在第一通道部段与第二通道部段之间转向,然后在一个变型中直接流入流出管,并且在另一变型中由于第一中心轴线相对于流出管中心轴线的偏移而仅经历很小的转向。因此能够避免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由于90
°
弯曲而引起的流动损失。
8.表述“与水管在侧向上并排地”应被理解为意味着,在安装位置中,致动器元件与流出管并排地定位,并且与流出管并排地延伸。
9.如在安装位置中所看到的,第一通道部段的第一中心轴线是基本竖直的或者沿铅垂线方向。
10.第二通道部段具有第二中心轴线,该第二中心轴线穿过第二通道部段居中延伸。
第一中心轴线与第二中心轴线或流出管中心轴线成至少90
°
的角度。特别优选地,角度为90
°
至95
°
。因此,在安装位置中,第二中心轴线或流出管中心轴线是水平的或相对于水平方向轻微向下倾斜。
11.优选地,流出管中心轴线被定向为基本上平行于第二中心轴线,特别是相对于第二中心轴线共线。
12.优选地,阀座位于第一通道部段中。阀座围绕第一中心轴线延伸。
13.优选地,致动器元件安装在位于排水阀壳体的外侧的支承点中,其中,支承点具有用于致动器元件穿过的支承开口。在此,安装使得致动器元件可相对于固定的支承装置移动。
14.支承点优选一体地形成在排水阀壳体上。然而,支承点也可设置在能够连接到排水阀壳体的单独元件上。
15.支承点侧向地位于排水阀壳体上。
16.优选地,在安装位置中,支承点或支承开口位于相对于流出管居中的高度处。
17.优选地,致动器元件位于与流出管的侧表面横向间隔一定距离处,其中,该距离小于流出管的外径,或者其中,该距离小于流出管的外径的一半。
18.与流出管的小距离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使排水阀装置在其宽度方面所需的结构空间最小化。
19.优选地,致动杠杆具有杠杆轴,其中,致动杠杆能够围绕杠杆轴枢转,并且其中,杠杆轴与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二中心轴线成直角延伸。
20.特别优选地,如在安装位置中所看到的,杠杆轴位于流出管中心轴线下方。
21.优选地,杠杆轴安装在流出壳体的侧壁中的支承点中,其中,杠杆轴从流出壳体突出,并且其中,杠杆轴特别是在端侧处具有杠杆突出部,该杠杆突出部具有铰接点,致动器元件作用于该铰接点。
22.优选地,致动杠杆具有作用于阀体的杠杆臂。杠杆臂从杠杆轴突出并位于第一通道部段和/或第二通道部段中。
23.致动器元件的位置可以经由结构空间指定。优选地,致动器元件位于结构空间中,其中,结构空间相对于流出管在侧向上延伸。
24.表述“结构空间”应被理解为意味着设置致动器元件的空间区域。
25.优选地,杠杆突出部位于结构空间中,该结构空间相对于流出管在侧向上延伸。
26.优选地,结构空间由流出管的外侧和竖直平面在侧向上限定。在安装位置中,竖直平面竖直延伸,并且与流出管的侧表面间隔最多为流出管的外径的距离,或者最多为流出管的外径的一半。竖直平面平行于第一中心轴线,并且平行于第二中心轴线或流出管中心轴线。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距离为10至20毫米。
27.优选地,结构空间可以向下由下平面界定。下平面与竖直平面成直角延伸,并且延伸通过下侧表面线,该下侧表面线形成中心平面与管外侧的相交线,该中心平面延伸通过流出管中心轴线并且竖直地延伸。
28.结构空间可以向上由上平面界定。上平面与竖直平面成直角延伸,并且延伸通过上侧表面线,该上侧表面线形成中心平面与管外侧的相交线,该中心平面延伸通过流出管中心轴线并且竖直地延伸。
29.优选地,致动器元件是致动杆或线缆。
30.优选地,流出管沿直线延伸而没有弯曲。优选地,在流出管后与第二通道部段相对地接有虹吸元件。
31.优选地,流出管的长度大于300毫米。
32.排水装置还包括溢流单元,其中该溢流单元具有第一连接管、溢流管和第二连接管。从上嘴形开口将第一连接管从阀座上方引出第一通道部段。此外,第一连接管通入溢流管,该溢流管在安装位置中与铅垂线方向基本上相反地向上延伸。然后,溢流管在第一连接管下方通入第二连接管,该第二连接管在阀座下方经由下嘴形开口通入第一通道部段和/或第二通道部段。
33.出口开口和嘴形开口都相对于流出阀壳体侧向地布置在流出壳体处,以使得当在安装位置中看时,流出管和连接管基本上彼此相邻地延伸。
34.嘴形开口在流出阀壳体处的侧向布置和出口开口在流出阀壳体处的侧向布置以及流出管的相关布置产生的优点在于能够使排水装置所需的结构高度最小化。特别地,可以使卫生洁具向下的结构空间最小化,由此卫生洁具下方的空间和排水装置能够更好地用于底柜或其他结构。
35.表述“相对于流出阀壳体侧向地”应被理解为意味着嘴形开口和出口开口位于流出阀壳体的侧壁。
36.优选地,嘴形开口分别由一个嘴形通道部段提供,该嘴形通道部段以与流出管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倾斜的方式延伸,特别是以45
°
至135
°
的角度,特别优选是以90
°
的角度。
37.换言之,嘴形通道部段均沿着嘴形中心轴线延伸。嘴形中心轴线与管中心轴线以一定角度倾斜,特别是以45
°
至135
°
的角度,特别优选是以90
°
的角度。
38.优选地,嘴形开口在正面处由侧边缘界定。嘴形开口的侧边缘位于与延伸通过第一中心轴线和管中心轴线的中心平面平行或成最大45
°
的角度的公共平面中。
39.优选地,两个连接管与流出管在侧向上并排地并且与其间隔开地延伸,其中,当从上述安装位置看时,连接管中心轴线平行于流出管中心轴线。
40.如从侧面所看到的,连接管中心轴线可以与流出管中心轴线平行或成一定角度倾斜。
41.优选地,连接管分别通过管部段伸入嘴形开口中。
42.优选地,在管部段与嘴形开口之间设置密封件。
43.优选地,密封件具有暴露在嘴形开口中的部段,其中,该部段为成角度的表面的形式。以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流动优化的轮廓。
44.优选地,在嘴形开口与相应的连接管之间提供了转向部段,其中,转向部段是嘴形开口的一部分和/或连接管的一部分。通过转向部段实现转向,使得两个连接管能够与流出管在侧向上并排地延伸。
45.优选地,在安装位置中,连接管中心轴线相对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倾斜,其中,连接管朝向嘴形开口下降。这产生的优点在于,在紧急溢流的情况下,下连接管形成为向下倾斜,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流出。
46.优选地,在进入第一通道部段之前,第二连接管和/或下嘴形开口具有沿重力方向向下定向的肩部。通过所述肩部,在安装位置中,连接管的位置可以略高。此外,肩部上方的
流动会使流速略高,这对流出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47.两个连接管中心轴线优选彼此平行。
48.优选地,两个连接管彼此一体地形成。
49.优选地,溢流管可以经由插入式连接件连接到连接管。插入式连接件还可以具有密封件。
50.溢流单元位于结构空间中,该结构空间相对于流出管在侧向上并且沿向上方向延伸。在安装位置中,结构空间向下由下平面界定。下平面与被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二中心轴线所跨越的中心平面成直角延伸。下平面还延伸通过下侧表面线,该下侧表面线形成竖直平面的相交线,该竖直平面通过流出管中心轴线并且竖直延伸。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相对于卫生洁具下方的结构高度能够提供紧凑的结构。
51.表述“结构空间”应被理解为意味着设置有溢流单元的空间区域。
52.优选地,致动器元件位于流出管的一侧,并且两个连接管和溢流管位于流出管的另一侧。
53.优选地,嘴形开口相对于被第一中心轴线和第二中心轴线所跨越的中心平面定位成与致动器元件相对。
54.另外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55.下面将基于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些附图仅用于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在附图中:
5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排水阀装置的透视图;
57.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排水装置的另外的透视图;
58.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排水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侧视图;
59.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排水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侧视图;
60.图5示出了根据图1的排水装置的主视图;
61.图6示出了根据图1的排水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侧视图;
62.图7示出了根据图1的排水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侧视图;
63.图8示出了具有另一致动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64.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排水阀装置的透视图;
65.图10示出了根据图9的排水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侧视图;
66.图11示出了根据图9的排水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侧视图;
67.图12示出了根据图9的排水装置的主视图;
68.图13示出了根据图9的排水装置处于关闭位置的侧视图;
69.图14示出了根据图9的排水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侧视图;以及
70.图15示出了具有另一致动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71.图1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排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各种视图。图1至图7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并且图8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
72.图9至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排水阀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9至图1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并且图15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73.根据两个实施例的排水阀装置1用于连接到卫生洁具2。卫生洁具2优选为洗脸盆或水槽。排水装置1包括排水阀壳体3,该排水阀壳体具有带有入口开口5的第一通道部段4,具有带有出口开口7的第二通道部段6,并且具有位于入口开口5与出口开口7之间的阀座8。排水阀装置1还包括阀体9,该阀体可从阀座8中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并返回。阀体9通过致动单元10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排水阀装置1还包括流出管11,第二通道部段6通过其出口开口7通向该流出管。经由流出管11,水能够从第二通道部段6导出。
74.第一中心轴线m4居中地延伸通过第一通道部段4。在安装位置中,第一中心轴线m4基本是竖直的,即沿铅垂线方向。流出管中心轴线m11居中地延伸通过流出管11。在安装位置中,流出管中心轴线m11基本是水平的,或者相对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向下倾斜,从而水能够通过流出管从排水阀壳体3输送走。第二通道部段6具有第二中心轴线m6。
75.在所示实施例中,流出管中心轴线m11与第一中心轴线m4相交。也就是说,中心轴线m11和中心轴线m4位于可以被称为中心平面me的公共平面中。然而,流出管中心轴线m11也可以与第一中心轴线m4相距一定距离,其中,所述距离最多相当于出口开口7的直径的一半。
76.此外,致动单元10具有作用于阀体9的致动杠杆12和用于致动致动杠杆12的致动器元件13。在所示实施例中,致动杠杆12从排水阀壳体3的外侧通过侧壁19突出到排水阀壳体3的内部。致动器元件13设置在流出管11的外侧,并且至少在一部段上与流出管11在侧向上并排地延伸。在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4中的变型中,致动器元件为致动杆的形式,在图8和图15中的变型中,致动器元件为线缆牵引件的形式。
77.表述“与流出管11在侧向上并排地”应被理解为是指,在安装位置,致动器元件13在所述部段上与流出管11在侧向上并排地定位,而不是在管的下方或上方。在结构空间的基础上,所述位置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说明。
78.如图所示,该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提供一种紧凑的排水装置1。这尤其适用于与流动损失有关的有利管道的情况。在所示实施例中,排水装置1仅具有单个转向,具体是在从第一通道部段4到第二通道部段6的过渡中。随后,此处呈直线形式的流出管11直接从第二通道部段6延伸。这具有的优点是在水流出期间的流动损失很低。此外,致动器元件13相邻于流出管的布置产生的优点是形成的排水阀装置在向下方向上具有小的结构高度。
79.在相对于流出管11侧向延伸的所述部段中,致动器元件13相对于流出管11横向延伸距离a。距离a被选择为尽可能小。特别地,距离a小于流出管11的外径d或者小于外径d的一半。
80.在所有实施例中,致动器元件13安装在位于排水阀壳体外部的支承点14中。支承点14同样相对于排水阀壳体3侧向地定位。在此,支承点14具有用于使致动器元件13穿过的支承开口15。如果致动器元件13是致动杆,则支承点14形成有支承开口15,使得杆可以围绕枢转轴线s枢转。如果致动器元件是线缆牵引件,则支承开口用于使线缆穿过。在排水阀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可以设置两个支承开口,使得致动杆或线缆牵引件能够被引导穿过支承开口。
81.在安装位置,支承点14或支承开口15位于相对于流出管11基本居中的高度。也就是说,在安装位置,支承点14或支承开口15基本上位于第二通道部段的中心轴线m6的高度。
82.现在,将在图5和图12的基础上更详细地说明致动器元件13和致动杠杆的位于排水阀壳体3的外侧的那些部分所在的结构空间b。
83.结构空间b由竖直平面ve在侧向上界定。在安装位置,竖直平面ve竖直地延伸,并且平行于流出管中心轴线m11、第一中心轴线m4和第二中心轴线m6线延伸。竖直平面ve与流出管11的外侧相距距离a。距离a被选择为尽可能小,并且优选最多相当于流出管11的外径d,特别是最多相当于流出管11的外径d的一半。
84.结构空间b向下由下平面ue界定。下平面ue与竖直平面ve成直角延伸。下平面ue还延伸通过下侧表面线um。下侧表面线um是中心平面me的相交线,该中心平面延伸通过流出管中心轴线m11并且竖直地延伸。中心平面me平行于竖直平面ve延伸。
85.在流出管中心轴线m11与第一中心轴线m4相交的变型中,中心平面me还延伸通过第一中心轴线m4并且穿过第二中心轴线m6。换言之,中心平面me由流出管中心轴线m11、第一中心轴线m4和第二中心轴线m6跨越。在流出管中心轴线m11与第一中心轴线m4相距一定距离的变型中,中心平面与第一中心轴线m4间隔开并且与其平行延伸。
86.结构空间b向上由上平面oe界定。上平面oe与竖直平面ve成直角延伸。上平面oe还延伸通过上侧表面线om。上侧表面线om是在上面限定的中心平面me的相交线。
87.如图5和图12所示,结构空间b与流出管11在侧向上并排地延伸,其中,结构空间b在空间上紧密地邻接流出管11。
88.致动单元10的位于排水阀壳体3的外侧的那些元件如所描述的位于结构空间b中。上平面oe被致动器元件13根据致动器元件13的形式穿过。在以致动杆的形式的致动器元件13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4所示的致动杆在所述结构空间b中或在上平面oe下方基本上在流出管1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致动器元件13在流出管11的与排水阀壳体3相对的端部区域中穿过结构空间b。在以线缆牵引件的形式的致动器元件13的实施例中,线缆牵引件能够在较小的距离点处穿过上平面oe。然而,在两种变型中,致动器元件13以不穿过下平面ue和竖直平面ve的方式来定位。
89.从图6和图7以及图13和图14中的截面图能够清楚地看出,致动杠杆12具有作用于阀体9的杠杆臂22。致动杠杆12通过致动器元件13围绕杠杆轴17枢转,并且在过程中将阀体9从如图6和图13所示的关闭位置提升到如图7和图14所示的打开位置。
90.杠杆轴17安装在流出壳体3的侧壁19中的支承点18中,其中,杠杆轴17从流出壳体3突出,并且其中,杠杆轴17特别是在端侧处具有杠杆突出部20,该杠杆突出部具有铰接点21,致动器元件13作用于该铰接点上。杠杆突出部20和铰接点21同样位于所述结构空间b中。
91.根据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在第一通道部段中具有横向溢流口32,溢流水能够经由该溢流口流出。
92.在根据图9至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排水装置1还具有溢流单元23。
93.如果阀体9处于关闭位置,则通过溢流单元23,能够提供紧急溢流。溢流单元23具有第一连接管24、溢流管25和第二连接管26。从上嘴形开口27将第一连接管24从阀座8上方引出第一通道部段4。嘴形开口27形成穿过排水阀壳体3的侧壁19的孔。第一连接管24通向
溢流管25,该溢流管在安装位置中与铅垂线方向基本上相反地向上延伸。溢流边缘设置在溢流管25的内部。然后,溢流管25在第一连接管24下方通向第二连接管26。第二连接管26在阀座8下方经由下嘴形开口28通向第一通道部段4。下嘴形开口28同样形成穿过侧壁19的孔。
94.嘴形开口27、28相对于流出阀壳体3侧向地通向流出阀壳体3。尽管如此,流出管11还是相对于流出阀壳体3侧向地通向流出阀壳体3。这种侧向的开口产生的优点是能够在向下方向上高度紧凑地形成排水装置。
95.在所示实施例中,嘴形开口27、28分别由一个嘴形通道部段29、30提供。如能够在图9中清楚地看出,嘴形通道部段29、30远离流出阀壳体3横向地延伸。嘴形通道部段29、30与流出管中心轴线m11成一定角度倾斜。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角度是直角。同样可以想到45
°
至135
°
的其他角度。
96.嘴形开口27、28在正面由侧边缘37界定。侧边缘37位于与延伸通过第一中心轴线m4和管中心轴线m11的中心平面me平行或成最多45
°
的角度的平面中。
97.如能够在图9至图15中看到的,两个连接管24、26与流出管11在侧向上并排地延伸,其中,如在上述安装位置中看到的,连接管中心轴线m24、m26平行于流出管中心轴线m11。图10和图11示出了两个连接管24、26的取向。在安装位置,连接管中心轴线m24、m26相对于水平面he倾斜一定角度,其中,连接管24、26朝向嘴形开口27、28下降。换句话说,连接管中心轴线m24、m26与流出管中心轴线m11成一定角度倾斜。
98.此外,在嘴形开口27、28与相应的连接管24、26之间提供了转向部段33。在所示实施例中,转向部段33是连接管24、26的一部分。
99.连接管24、26分别通过管部段31伸入嘴形开口27、28中。在每种情况下,在管部段31与嘴形开口27、28之间设置一个密封件。
100.溢流管25分别通过管部段伸入连接管24、26中。在每种情况下,在管部段与连接管24、26之间设置一个密封件。
101.第一连接管24和第二连接管26优选形成为整体结构。
102.溢流单元23在与致动器元件13相对的一侧延伸,也就是说,在流出管的另一侧延伸。
103.如图所示,溢流单元23和致动器元件13在每种情况下与流出管在侧向上并排地布置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提供紧凑的排水装置1。这尤其适用于与流动损失有关的有利管道的情况。在所示实施例中,排水装置1仅具有单个转向,具体是在从第一通道部段4到第二通道部段6的过渡中。随后,此处呈直线形式的流出管11直接从第二通道部段6延伸。这具有的优点是在水流出期间的流动损失很低。此外,溢流单元23和致动器元件13相邻于流出管的布置产生的优点在于形成的排水阀装置在向下方向上具有小的结构高度。
104.溢流单元23所在的结构空间c沿向上方向与流出管11在侧向上并排地延伸。在安装位置,结构空间c向下由下平面ue界定。下平面ue与中心平面me成直角延伸,该中心平面me被第一中心轴线m4和第二中心轴线m6或管中心轴线m11跨越,并且延伸通过下侧表面线um,该下侧表面线形成竖直平面ve与管外侧的相交线,该竖直平面延伸通过流出管中心轴线m11并且竖直地延伸。
105.附图标记说明
[0106]1ꢀꢀ
排水阀装置
ꢀꢀꢀꢀꢀꢀꢀꢀꢀꢀꢀꢀꢀꢀꢀꢀꢀꢀꢀꢀ
22
ꢀꢀꢀ
杠杆臂
[0107]2ꢀꢀ
卫生洁具
ꢀꢀꢀꢀꢀꢀꢀꢀꢀꢀꢀꢀꢀꢀꢀꢀꢀꢀꢀꢀꢀꢀ
23
ꢀꢀꢀ
溢流单元
[0108]3ꢀꢀ
排水阀壳体
ꢀꢀꢀꢀꢀꢀꢀꢀꢀꢀꢀꢀꢀꢀꢀꢀꢀꢀꢀꢀ
24
ꢀꢀꢀ
第一连接管
[0109]4ꢀꢀ
第一通道部段
ꢀꢀꢀꢀꢀꢀꢀꢀꢀꢀꢀꢀꢀꢀꢀꢀꢀꢀ
25
ꢀꢀꢀ
溢流管
[0110]5ꢀꢀ
入口开口
ꢀꢀꢀꢀꢀꢀꢀꢀꢀꢀꢀꢀꢀꢀꢀꢀꢀꢀꢀꢀꢀꢀ
26
ꢀꢀꢀ
第二连接管
[0111]6ꢀꢀ
第二通道部段
ꢀꢀꢀꢀꢀꢀꢀꢀꢀꢀꢀꢀꢀꢀꢀꢀꢀꢀ
27
ꢀꢀꢀ
上嘴形点
[0112]7ꢀꢀ
出口开口
ꢀꢀꢀꢀꢀꢀꢀꢀꢀꢀꢀꢀꢀꢀꢀꢀꢀꢀꢀꢀꢀꢀ
28
ꢀꢀꢀ
下嘴形点
[0113]8ꢀꢀ
阀座
ꢀꢀꢀꢀꢀꢀꢀꢀꢀꢀꢀꢀꢀꢀꢀꢀꢀꢀꢀꢀꢀꢀꢀꢀꢀꢀ
29
ꢀꢀꢀ
嘴形通道部段
[0114]9ꢀꢀ
阀体
ꢀꢀꢀꢀꢀꢀꢀꢀꢀꢀꢀꢀꢀꢀꢀꢀꢀꢀꢀꢀꢀꢀꢀꢀꢀꢀ
30
ꢀꢀꢀ
嘴形通道部段
[0115]
10 致动单元
ꢀꢀꢀꢀꢀꢀꢀꢀꢀꢀꢀꢀꢀꢀꢀꢀꢀꢀꢀꢀꢀꢀ
31
ꢀꢀꢀ
管部段
[0116]
11 流出管
ꢀꢀꢀꢀꢀꢀꢀꢀꢀꢀꢀꢀꢀꢀꢀꢀꢀꢀꢀꢀꢀꢀꢀꢀ
32
ꢀꢀꢀ
横向溢流口
[0117]
12 致动杠杆
ꢀꢀꢀꢀꢀꢀꢀꢀꢀꢀꢀꢀꢀꢀꢀꢀꢀꢀꢀꢀꢀꢀ
33
ꢀꢀꢀ
转向部段
[0118]
13 致动器元件
[0119]
14 支承点
ꢀꢀꢀꢀꢀꢀꢀꢀꢀꢀꢀꢀꢀꢀꢀꢀꢀꢀꢀꢀꢀꢀꢀꢀ
a
ꢀꢀꢀꢀ
距离
[0120]
15 支承开口
ꢀꢀꢀꢀꢀꢀꢀꢀꢀꢀꢀꢀꢀꢀꢀꢀꢀꢀꢀꢀꢀꢀ
b
ꢀꢀꢀꢀ
结构空间
[0121]
16 侧表面
[0122]
17 杠杆轴
ꢀꢀꢀꢀꢀꢀꢀꢀꢀꢀꢀꢀꢀꢀꢀꢀꢀꢀꢀꢀꢀꢀꢀꢀ
m4
ꢀꢀꢀ
第一通道部段中心轴线
[0123]
18 支承点
ꢀꢀꢀꢀꢀꢀꢀꢀꢀꢀꢀꢀꢀꢀꢀꢀꢀꢀꢀꢀꢀꢀꢀꢀ
m6
ꢀꢀꢀ
第二通道部段中心轴线
[0124]
19 侧壁
[0125]
20 杠杆突出部
ꢀꢀꢀꢀꢀꢀꢀꢀꢀꢀꢀꢀꢀꢀꢀꢀꢀꢀꢀꢀ
m11 流出管中心轴线
[0126]
21 铰接点
ꢀꢀꢀꢀꢀꢀꢀꢀꢀꢀꢀꢀꢀꢀꢀꢀꢀꢀꢀꢀꢀꢀꢀꢀ
ve
ꢀꢀꢀ
竖直平面
[0127]
me 中心平面
ꢀꢀꢀꢀꢀꢀꢀꢀꢀꢀꢀꢀꢀꢀꢀꢀꢀꢀꢀ
om
ꢀꢀꢀ
上侧表面线
[0128]
oe 上平面
ꢀꢀꢀꢀꢀꢀꢀꢀꢀꢀꢀꢀꢀꢀꢀꢀꢀꢀꢀꢀꢀ
um
ꢀꢀꢀ
下侧表面线
[0129]
ue 下平面
ꢀꢀꢀꢀꢀꢀꢀꢀꢀꢀꢀꢀꢀꢀꢀꢀꢀꢀꢀꢀꢀ
s
ꢀꢀꢀꢀ
枢转轴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