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汽车车门用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2021-11-20 02: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密封件,其安装在汽车车门上。


背景技术:

2.迄今,在汽车车门上安装有密封件,有时还会在该密封件上安装装饰嵌条部件。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密封件,其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的上边部。在该密封件的车室外侧部分设有用于安装装饰嵌条部件的上侧突起和下侧突起。通过使装饰嵌条部件的上部与上侧突起卡合且下部与下侧突起卡合,将装饰嵌条部件安装到密封件上。
3.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夹着形成在车门门板上缘部的凸缘部安装有密封件,在该密封件的车室内侧设有与玻璃接触的唇部。在凸缘部上,安装有由聚缩醛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的夹紧部件(clip)。在该夹紧部件的车室外侧的下部形成有凹槽,而在上部则形成有卡止面。安装装饰嵌条部件时,使其下部卡止在夹紧部件的凹槽内,以该卡止部分为转动支点使整个装饰嵌条部件转动,而使上部卡止在夹紧部件的卡止面上。
4.专利文献1:法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912348号说明书
5.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1329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像专利文献1那样安装在窗框的上边部的密封件的形状与上边部的形状相对应,侧视时缓缓弯曲。将密封件安装到该上边部时,为了与上边部的形状相吻合而使密封件弯曲后从车室外侧进行安装。装饰嵌条部件也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安装。
8.此时,在专利文献1中,使装饰嵌条部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设在密封件的车室外侧部分的上侧突起和下侧突起卡合,但因为上侧突起和下侧突起均由与唇同样的弹性件构成而容易变形,所以保持装饰嵌条部件的保持力较弱,进而可能导致装饰嵌条部件脱落。此外,将装饰嵌条部件安装到密封件上时,使上侧突起和下侧突起弹性变形,但因为该变形是缓慢产生的,所以安装结束时不会发出声音和产生振动等,没有所谓的喀哒感(click feeling)。因此,作业者在安装结束时无法通过声音或振动进行辨别,在作业性方面尚有改善余地。
9.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因为夹紧部件由硬质树脂构成,所以能够认为保持装饰嵌条部件的保持力较高,且作业者在安装结束时能够得到喀哒感。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因为安装装饰嵌条部件时需要多个夹紧部件,且需要将夹紧部件安装到车门门板上的工序,所以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组装工时增加的问题。
10.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不增加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的情况下,使作业者进行嵌条部件的安装作业时能够得到喀哒感而提高作业性,并提高安装后嵌条部件对密封件的保持力。
11.-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发明是一种汽车车门用密封件,该汽车车门用密封件从车室外侧组装到窗框上,并对所述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窗框延伸而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其特征在于:该汽车车门用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本体和嵌条部件,所述密封件本体由弹性件构成且具有插槽,所述插槽供形成在所述窗框的上边部且向车室外侧延伸的密封件安装板部插入,所述嵌条部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车室外侧部分上,在所述嵌条部件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在所述密封件本体的车室外侧部分设有沿上下方向互相保持有间距的上侧突起和下侧突起,所述上侧突起和所述下侧突起具有由比所述弹性件硬的硬质材料构成的部分,所述上侧突起和所述下侧突起分别与所述嵌条部件的所述上侧卡合部和所述下侧卡合部卡合。
13.根据该构成方式,因为密封件本体是由弹性件构成的部件,所以例如当窗框的上边部缓缓弯曲时,为了与该形状相吻合而能够使密封件本体弯曲后安装到密封件安装板部上。此外,安装嵌条部件时,例如使嵌条部件的下侧卡合部与密封件本体的下侧突起卡合后,使嵌条部件以下侧卡合部附近为支点转动,然后,使嵌条部件的上侧卡合部与密封件本体的上侧突起卡合,由此能够将嵌条部件安装到密封件本体上。因为密封件本体的上侧突起由硬质材料构成,所以卡合的瞬间容易发出声音和产生振动,能够得到喀哒感。这样一来,作业者能够判断出安装已结束,因此作业性提高。此外,不需要夹紧部件等其他部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不会增加。
14.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这样的,安装嵌条部件时,使嵌条部件的上侧卡合部与密封件本体的上侧突起卡合后,使嵌条部件以上侧卡合部附近为支点转动,然后,使嵌条部件的下侧卡合部与密封件本体的下侧突起卡合。
15.第二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本体具有顺着所述密封件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的上壁部、顺着所述密封件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的下壁部以及将所述上壁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与所述下壁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连结起来的外壁部,在所述上壁部、所述下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内埋设有由比所述弹性件硬的硬质材料构成的芯部,所述上侧突起和所述下侧突起以从所述弹性件突出的方式与该弹性件成型为一体。
16.根据该构成方式,将密封件本体安装到密封件安装板部上后,由上壁部和下壁部沿上下方向夹持密封件安装板部。此时,因为密封件本体中埋设有芯部,所以密封件本体被牢固地固定在密封件安装板部上。
17.第三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部延伸到比所述下壁部更靠下方的位置,所述下侧突起设在所述外壁部中的比所述下壁部更靠下的部分,在所述外壁部的车室外侧表面中的比所述下壁部更靠下方的部分设有由比所述弹性件硬的硬质材料构成的加强板部。
18.即,如果由弹性件构成的外壁部延伸到比下壁部更靠下方的位置,则外壁部中的比下壁部更靠下方的部分容易弹性变形。因此,当脱离方向的力作用于嵌条部件时,下侧突起可能发生位移而容易从嵌条部件上脱落。在该发明中,因为在外壁部的容易弹性变形的部分设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加强板部,所以能够利用加强板部抑制下侧突起的位移,嵌条部件就难以脱离。
19.第四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部的下部与所述下侧突起的基部连在一起。
20.根据该构成方式,通过使加强板部与下侧突起连在一起,能够提高加强板部的加
强效果。此外,能够使加强板部和下侧突起一体成型。
21.第五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侧突起朝向下方突出,所述下侧突起的车室外侧部分为由所述硬质材料构成的硬质部,所述下侧突起的车室内侧部分为由所述弹性件构成的软质部,所述嵌条部件的所述下侧卡合部朝向车室内侧折弯,以便与所述软质部接触。
22.根据该构成方式,在将嵌条部件安装到密封件本体上的状态下,嵌条部件的下侧卡合部会与密封件本体的下侧突起的软质部接触。这样一来,能抑制嵌条部件的晃动,还能抑制嵌条部件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滑动,从而难以发生位置偏移。
23.第六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突起朝向上方突出,所述嵌条部件的所述上侧卡合部朝向所述车室内侧弯曲且朝向下侧折弯。
24.根据该构成方式,组装嵌条部件时,在使下侧卡合部与下侧突起卡合的状态下,使嵌条部件以下侧卡合部附近为支点转动,然后,使嵌条部件的上侧卡合部与密封件本体的上侧突起卡合,由此能够将嵌条部件安装到密封件本体上。也就是说,当下侧突起上存在软质部时,安装嵌条部件时可能难以带来喀哒感,但在该发明中先使下侧卡合部与下侧突起卡合,再使上侧卡合部与上侧突起卡合,此时,上侧卡合部朝向车室内侧弯曲且朝向下侧折弯,因此容易带来喀哒感。
25.-发明的效果-
26.根据本发明,在由弹性件构成的密封件本体的车室外侧部分设置由硬质材料构成的上侧突起和下侧突起,使嵌条部件的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分别与上侧突起和下侧突起卡合,因此在不增加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的情况下,能够使作业者进行嵌条部件的安装作业时能够得到喀哒感而提高作业性,并能够提高安装后嵌条部件对密封件的保持力。
附图说明
27.图1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到的汽车车门的图,该汽车车门包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用密封件;
28.图2是沿图1中的ii

ii线剖开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30.图4是说明嵌条部件的安装要点的相当于图3的图;
31.图5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相当于图3的图。
32.-符号说明-
33.1-汽车车门;3-窗框;3c-框上边部;4-车窗玻璃;8-车窗开口;10-玻璃导槽安装板部;20-汽车车门用密封件;21-密封件本体;23-上壁部;24-下壁部;25-外壁部;21a-插槽;23b-下侧密封唇;25a-上侧突起;25b-下侧突起;25a-硬质部;25b-软质部;28-加强板部;30-芯部;31-上板部;32-下板部;33-外板部;40-嵌条部件;42-上侧卡合部;43-下侧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优选实施方式仅为从本质上说明本发明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意图。
35.图1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到的汽车车门1的侧视图,汽车车门1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用密封件20。该汽车车门1是设置在汽车(未图示)侧部且前侧的前车门,该汽车车门1将形成在汽车侧部且前侧的开口部(未图示)打开和关闭。虽未图示,但在汽车侧部设置有后车门的情况下,还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设置在后车门上的密封件。
36.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简称车辆前侧为“前”,车辆后侧为“后”。
37.汽车车门1具有构成该汽车车门1的大致下半部分的车门本体2和构成大致上半部分的窗框3。车门本体2由用钢板等制成的内板(未图示)和外板2a构成。
38.如图2所示,在窗框3上形成有向车室外侧延伸的密封件安装板部10和向车窗开口8(在图1中示出)内突出的内周侧凸缘11。
39.(密封件的结构)
40.密封件20是所谓的遮蔽型玻璃导槽,覆盖窗框3的至少车室外侧部分,密封件20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3上,是对窗框3与车窗玻璃4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部件,详情后述。密封件20形成为:还覆盖窗框3的外表面即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外表面和内周侧凸缘11。
41.如图2所示,密封件20包括组装到窗框3的密封件安装板部10上的密封件本体21、与密封件本体21成型为一体的内侧侧壁22、芯部30以及组装在密封件本体21的车室外侧部分上的嵌条部件40。该芯部30的材质与密封件本体21的材质不同。具体而言,芯部30的材料能够采用比构成密封件本体21的弹性件硬的硬质材料,例如硬质树脂(如混合有滑石或玻璃纤维的树脂)、铝合金、钢材、不锈钢等。另一方面,构成密封件本体21的材料能够采用比芯部30软且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弹性件),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tpo(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等。内侧侧壁22能够由上述epdm、tpo等构成。上述epdm、tpo可以为发泡材料,也可以为实心材料。
42.密封件20由通过挤出成型得到的挤出成型部和通过模具成型得到的模具成型部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在密封件20的密封件上边部20a与前侧密封件纵边部20b的交界部分,被交界线l1、l2(用点划线示出)夹起来的部分是模具成型部。而且,在密封件20的密封件上边部20a与后侧密封件纵边部20c的交界部分,被交界线l3、l4(用点划线示出)夹起来的部分是模具成型部。上述以外的部分是挤出成型部。
43.如图2所示,在密封件本体21上形成有插槽21a,该插槽21a供窗框3的密封件安装板部10插入且朝车室内侧开口,该插槽21a沿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延伸方向延伸得较长。
44.密封件本体21具有上壁部23、下壁部24以及外壁部25。其中,上壁部23顺着窗框3的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下壁部24顺着窗框3的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外壁部25将上壁部23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与下壁部24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连结起来。外壁部25沿上下方向延伸,密封件本体21的车室外侧部分由外壁部25构成。外壁部25延伸到比下壁部24更靠下方的位置。外壁部25的比下壁部24更靠下方的部分是未埋设芯部30的部分,与埋设有芯部30的部分相比,容易弹性变形。外壁部25的车室外侧部分由后述的嵌条部件40覆盖。上述插槽21a在上壁部23的靠车室内侧的端部与下壁部24的靠车室内侧的端部之间开口。
45.在密封件本体21的上壁部23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上侧密封唇23a、23a,两个上侧密封唇23a、23a向上方延伸。上侧密封唇23a、23a在车门1处于关闭状态时与车身板件(未图示)接触。在上壁部23的上表面中的比上侧密封唇23a更靠车室外侧的部分设有外侧突出部23c,外侧突出部23c向车室外侧突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该外侧突出部23c从上方与嵌条部
件40的上侧接触。
46.密封件本体21的上壁部23的下表面即为插槽21a的内表面,在该上壁部23的下表面上设有下侧密封唇23b、23b、23b,下侧密封唇23b、23b、23b向下方突出。该下侧密封唇23b、23b、23b与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即第三板部7的上表面接触。
47.在密封件本体21的下壁部24的下表面上设有下侧突出片部24a。该下侧突出片部24a与处于关闭状态的车窗玻璃4的上缘部接触。下壁部24的上表面也是插槽21a的内表面,在该下壁部24的上表面上设有凸部24b。凸部24b形成得比下侧密封唇23b小,且与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下表面即第一板部5的外侧板部5c的下表面接触。因为凸部24b比下侧密封唇23b小,所以密封件安装板部10在插槽21a内偏位到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下侧。
48.如图2所示,下壁部24的车室内侧部分与内侧侧壁22相连。内侧侧壁22向下方延伸到窗框3的内周侧凸缘11处后,向车室内侧上方折弯而形成内侧装饰唇26,并与内周侧凸缘11卡合。图2中的符号100表示内饰部件。
49.在内侧侧壁22上设有内侧密封唇22a、22a。内侧密封唇22a、22a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内侧表面接触。
50.在密封件本体21的外壁部25的上侧部分设有上侧突起25a。上侧突起25a呈钩状,向车室外侧突出后朝车室内侧上方折弯,且沿前后方向连续而设。该上侧突起25a的顶端部与外侧突出部23c的顶端部互相靠得较近。
51.上侧突起25a由比构成外壁部25的弹性件硬的硬质材料构成,具体而言,能够采用与芯部30的材料同样的材料。上侧突起25a与外壁部25成型为一体。例如,能够将密封件本体21与芯部30一起挤出成型,进行该挤出成型时,通过向外壁部25的上侧供给构成上侧突起25a的硬质材料,能够在密封件本体21成型的同时使上侧突起25a成型。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序使上侧突起25a和密封件本体21成型。
52.因为上侧突起25a由硬质材料构成,所以外力作用于上侧突起25a时该上侧突起25a本身的变形量极小。然而,因为上侧突起25a的基端部与由弹性件构成的外壁部25一体化,所以外力作用于上侧突起25a时,上侧突起25a的基端部附近的外壁部25弹性变形,由此能够使上侧突起25a位移。不过,因为外壁部25内埋设有芯部30,所以上侧突起25a的位移量较小,能够抑制后述的嵌条部件40脱落。
53.在密封件本体21的外壁部25中的比下壁部24更靠下的部分设有下侧突起25b,下侧突起25b朝向下方突出。下侧突起25b与上侧突起25a沿上下方向互相保持间距而设。下侧突起25b突出到比密封件本体21的下壁部24和下侧突出片部24a更靠下方的位置。下侧突起25b的车室外侧部分为由所述硬质材料构成的硬质部25a。硬质部25a能够与上侧突起25a一样地成型。
54.下侧突起25b的车室内侧部分为由所述弹性件构成的软质部25b。硬质部25a沿上下方向延伸,也能够称之为覆盖软质部25b的车室外侧部分的覆盖部。因此,下侧突起25b为具有硬质部25a和软质部25b的多层构造。硬质部25a的厚度(车室内外方向的尺寸)设为比上侧突起25a的同一方向的尺寸短。此外,可以使硬质部25a的厚度与软质部25b的厚度相同,也可以使软质部25b较厚,还可以使硬质部25a较厚。
55.因为下侧突起25b包括硬质部25a,所以外力作用于下侧突起25b时该下侧突起25b本身的变形量极小。然而,与上侧突起25a一样,因为下侧突起25b的基端部与由弹性件构成
的外壁部25一体化,所以外力作用于下侧突起25b时,下侧突起25b的基端部附近的外壁部25弹性变形,由此能够使下侧突起25b位移。此外,因为硬质部25a的厚度比上侧突起25a的厚度薄,所以下侧突起25b本身有时会以略微弯曲的方式变形。不过,因为外壁部25内埋设有芯部30且包括硬质部25a,所以下侧突起25b的位移量和变形量较小,能够抑制后述的嵌条部件40脱落。
56.能够使硬质部25a的材料和上侧突起25a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使二者不同。使硬质部25a的材料和上侧突起25a的材料相同时,能够使硬质部25a和上侧突起25a的硬度大致相同。使硬质部25a的材料和上侧突起25a的材料不同时,能够使硬质部25a和上侧突起25a的硬度不同,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硬质部25a较硬,也可以使上侧突起25a较硬。
57.在外壁部25的车室外侧表面中的比下壁部24更靠下方的部分设有由比所述弹性件硬的硬质材料构成的加强板部28。能够使加强板部28的材料和硬质部25a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使二者不同。加强板部28沿上下方向延伸,也沿前后方向延伸。加强板部28的下部与构成下侧突起25b的硬质部25a的基部连在一起。加强板部28的上部位于与下壁部24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加强板部28以层叠在外壁部25的比下壁部24更靠下方的部分上的状态与该部分一体化。这样一来,外壁部25的比下壁部24更靠下方的部分被加强板部28加强,从而抑制该部分向车室内方向或车室外方向的变形。外壁部25的下部难以向车室外侧变形就意味着下侧突起25b难以向车室外侧位移,加强板部28也能够称为抑制下侧突起25b向车室外侧位移的位移抑制部。
58.在外壁部25的下端部中的比下侧突起25b更靠车室内侧的部分形成有向车室内侧突出的外侧密封唇25c。外侧密封唇25c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侧表面接触。外侧密封唇25c的下端部25e位于比下侧突起25b的下端部(突出方向顶端部)更靠下的位置。
59.在下侧突起25b与外侧密封唇25c之间形成有槽25d。该槽25d朝下方开口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60.在密封件本体21的外壁部25的车室外侧表面上设有挤压唇25f,挤压唇25f向车室外侧上方突出。该挤压唇25f与嵌条部件40的车室内侧表面中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部接触。所述加强板部28的上端部位于挤压唇25f的基端部附近。
61.如图3所示,芯部30具有上板部31、下板部32以及外板部33。其中,上板部31沿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第三板部7的上表面)延伸,下板部32沿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下表面(第一板部5的外侧板部5c)延伸,外板部33从上板部31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延伸到下板部32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芯部30的上板部31埋设在密封件本体21的上壁部23中,芯部30的下板部32埋设在密封件本体21的下壁部24中,芯部30的外板部33埋设在密封件本体21的外壁部25中。
62.嵌条部件40例如能够由金属或镀有金属的硬质树脂等构成,是顺着窗框3的框上边部3c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装饰部件。嵌条部件4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为本体部41,本体部41布置为露出到车外。在嵌条部件40的比本体部41更靠上侧的部分设有上侧卡合部42,上侧卡合部42与密封件本体21的上侧突起25a卡合。上侧卡合部42由从本体部41的上端部朝向车室内侧弯曲且朝向下侧折弯的部分构成。该上侧卡合部42从上侧钩住密封件本体21的上侧突起25a而与该上侧突起25a卡合。在上侧卡合部42与上侧突起25a卡合的状态下,外侧突出部23c与上侧卡合部42的上表面接触。这样一来,在嵌条部件40的上端部与密封件本体21
的上端部之间就不会产生间隙,美观度提高。
63.如图2所示,在嵌条部件40的比本体部41更靠下侧的部分设有下侧卡合部43,下侧卡合部43与密封件本体21的下侧突起25b卡合。下侧卡合部43由从本体部41的下端部朝向车室内侧弯曲且朝向上侧折弯的部分构成。下侧卡合部43以从下方插入形成在密封件本体21上的槽25d的状态下,从车室内侧与下侧突起25b卡合。
64.在下侧卡合部43与下侧突起25b卡合的状态下,下侧卡合部43的上端部(顶端部)与软质部25b接触。而且,下侧卡合部43的车室内侧表面从车室外侧与外侧密封唇25c的下端部25e接触。此外,下侧卡合部43的上端部也与槽25d的内表面接触。
65.上侧卡合部42与上侧突起25a卡合,下侧卡合部43与下侧突起25b卡合,由此嵌条部件40就处于被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的状态。在图3中也示出,在已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的状态下,挤压唇25f与嵌条部件40的本体部41的背面(车室内侧表面)接触,使朝向车室外的力作用于本体部41。这样一来,上侧卡合部42就难以从上侧突起25a上脱落,下侧卡合部43也难以从下侧突起25b上脱落。
66.在已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的状态下,在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的顶端部(相当于嵌条部件40的上侧)与密封件本体21的靠车室外侧的上侧部分21b之间形成有间隙s。该间隙s保证在规定尺寸以上,是用于在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时允许嵌条部件40向车室内侧(空心箭头x所示的方向)做过度移动的间隙。
67.详细而言,在使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与上侧突起25a卡合时,将上侧卡合部42布置到上侧突起25a的车室外侧之后,向箭头x方向移动上侧卡合部42并对着上侧突起25a挤压上侧卡合部42,从而使上侧突起25a向车室内侧位移。此时,需要先让嵌条部件40从安装结束位置(图3中以实线示出)朝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移动。通过过度移动,就能够使上侧突起25a向车室内侧充分位移,其结果是,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钩住上侧突起25a,然后,嵌条部件40利用弹性件的恢复力返回安装结束位置。上述规定尺寸的大小只要保证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能够钩住上侧突起25a即可。
68.(密封件的安装作业)
69.下面说明将如上述构成的密封件20安装到汽车车门1的窗框3上的安装作业如何进行。首先,说明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的作业如何进行。如图4所示,安装嵌条部件40时,首先,使嵌条部件40的下侧卡合部43钩住密封件本体21的下侧突起25b并从下方插入槽25d。此时,能够使嵌条部件40的上侧部分位于比嵌条部件40的下侧部分更靠车室外侧的位置。
70.然后,如图4的箭头y所示,使嵌条部件40以下侧卡合部43附近为支点转动,以使该嵌条部件40的上侧向车室内侧移动。并且,在使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与上侧突起25a的车室外侧部分接触的状态下向图3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挤压嵌条部件40。这样一来,能够使上侧突起25a向车室内侧位移而使上侧卡合部42做过度移动,做规定距离以上的过度移动后,上侧突起25a会越过上侧卡合部42而瞬间性地移动到比上侧卡合部42更靠车室外侧的位置,此时会发出声音和产生振动。该声音和振动即为所谓的喀哒感,喀哒感是通过使硬质的上侧突起25a越过硬质的上侧卡合部42而得到的。使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钩住上侧突起25a并卡合之后,除去外力,则如图3中实线所示,嵌条部件40被安装到正规位置。
7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这样的,安装嵌条部件40时,使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
42与密封件本体21的上侧突起25a卡合后,使嵌条部件40以上侧卡合部42附近为支点转动,然后,使嵌条部件40的下侧卡合部43与密封件本体21的下侧突起25b卡合。
72.下面说明将密封件20安装到窗框3上时的安装要点。将密封件20布置到窗框3的车室外侧,然后,使密封件20向车室内侧移动,以使窗框3的密封件安装板部10插入密封件20的插槽21a。
73.此时,如上述,窗框3的框上边部3c沿汽车的车顶形状弯曲,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将密封件本体21(包括芯部30)成型得与该框上边部3c的弯曲形状一致,所以就在将密封件本体21和芯部30呈直线状一体成型之后,在安装时边沿框上边部3c的弯曲形状使密封件本体21弯曲边安装。
74.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呈曲率较大的弯曲形状,所以与有角的芯部相比,用较小的力就能使芯部30弯曲变形。因此,在将密封件本体21安装到窗框3的框上边部3c上时,容易使该密封件本体21沿框上边部3c弯曲。
75.将密封件安装板部10插入密封件20的插槽21a内后,下侧密封唇23b、23b、23b与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接触,从而保证密封件安装板部10与密封件本体21之间的密封性。此外,当密封件安装板部10插入密封件20的插槽21a的深度方向最深处后,密封件安装板部10的第一板部5的外侧板部5c就被定位。
76.可以在事先已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的状态下,将它们组装到汽车车门1的窗框3上,也可以在将密封件本体21先安装到汽车车门1的窗框3上后,再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
77.(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78.正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因为密封件本体21是由弹性件构成的部件,所以当窗框3的框上边部3c缓缓弯曲时,为了与该形状相吻合而能够使密封件本体21弯曲后安装到密封件安装板部10上。此外,安装嵌条部件40时,例如使嵌条部件40以下侧卡合部43附近为支点转动,然后,使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与密封件本体21的上侧突起25a卡合,由此能够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因为密封件本体21的上侧突起25a由硬质材料构成,所以卡合时能够得到喀哒感。这样一来,作业者能够判断出安装已结束,因此作业性提高。此外,安装嵌条部件40时不需要夹紧部件等其他部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不会增加。
79.此外,设想到朝向车室外侧的外力(脱离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嵌条部件40时,因为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和下侧卡合部43分别与具有硬质部分的密封件本体21的上侧突起25a和下侧突起25b卡合,所以难以从上侧突起25a和下侧突起25b上脱离。即,因为嵌条部件40的上侧卡合部42和下侧卡合部43由硬质材料构成,所以能抑制受到脱离方向的外力作用时的变形。而且,因为密封件本体21的上侧突起25a由硬质材料构成,且下侧突起25b包括硬质部25a,所以受到脱离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也能抑制上侧突起25a和下侧突起25b的变形。因为由加强板部28加强外壁部25中的比下壁部24更靠下方的部分,所以能抑制外壁部25向车室外侧变形而使下侧突起25b难以向车室外侧位移。由上述可知,上侧卡合部42和下侧卡合部43难以从上侧突起25a和下侧突起25b上脱落,因此能抑制嵌条部件40的脱落。
80.而且,在将嵌条部件40安装到密封件本体21上的状态下,能够使嵌条部件40的下侧卡合部43与密封件本体21的下侧突起25b的软质部25b接触。这样一来,能抑制嵌条部件40的晃动,还能抑制嵌条部件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滑动,从而难以发生位置偏移。
81.上述实施方式在各个方面都仅为示例,不得作出限定性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和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82.例如,也可以像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密封件本体21的下侧突起25b例如仅由硬质材料构成。在此情况下,嵌条部件40的下侧卡合部43与硬质部分接触。此外,因为下侧突起25b的刚性提高,所以对嵌条部件40的脱落抑制效果进一步提高。
83.-产业实用性-
84.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用密封件能够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使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