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放棉绳的捆条拉筒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服装加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放棉绳的捆条拉筒。


背景技术:

2.捆条是指制衣包边时缝的布条,拉筒又称卷边器、边缝器,俗名嘴子,是各类服装、皮革、箱包缝制设备的辅助工具。拉筒主要应用于各种面料滚领、滚边、包边、卷边以及折边等的缝制。
3.现有的捆条拉筒主要包括拉筒本体、导布件以及将拉筒固定在缝纫机工作台上的固定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在缝制捆条时,有时需要在两层服装面料之间缝制一层捆条,并在捆条中放入棉绳使捆条更饱满,但现有的拉筒大多只能将一层服装面料与捆条缝制在一起,同时由于两端开口均为扁平状开口,棉绳无法穿入,而将棉绳从从拉筒本体的凹陷部穿入则多造成卡死现象,效率低下,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放棉绳的捆条拉筒。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放棉绳的捆条拉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可放棉绳的捆条拉筒,包括拉筒本体、与所述拉筒本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导布件以及固定于缝纫机工作台上的第一固定片,所述拉筒本体与所述导布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拉筒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拉筒本体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折弯收缩设置且逐渐趋于扁平,并在所述拉筒本体的一侧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导绳管,所述导绳管的一端延伸至拉筒本体的出料口处,所述固定片顶面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片,所述拉筒本体通过连接片与第二固定片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朝向导绳管的侧面上竖直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朝向拉筒本体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导向服装面料的导向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制时,一层服装面料放置于缝纫机工作台上,另一层服装面料放置于导向板上,用于制成捆条的布条经由导布件的导向,可顺畅地穿设进拉筒本体中,棉绳穿设于导绳管中并被包裹于布条中,由于导绳管的设置,棉绳可顺畅的穿过拉筒本体,而后将上下两层服装面料穿过拉筒本体的一端并重叠,启动缝纫机便可将两层服装面料、捆条以及棉绳缝制成一体,从而提高了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
9.可选的,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拉筒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的顶面上开设有沿连接片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穿设有用于连接第二固定片与连接片的第一紧固螺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通过松紧第一紧固螺栓,调节拉筒本体上凹陷部与挡板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捆条上缝线的位置,改变捆条直径的大小,使捆条能够适应不
同大小的棉绳。
11.可选的,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板远离导布件的一端向靠近缝纫机机针处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导向板,有利于导向板上服装面料的滑动,使服装面料能更顺畅地滑动至机针处并与另外一层服装面料以及捆条重叠,有利于提高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片上开设有沿第二固定片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与第一固定片的第二紧固螺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通过松紧第二紧固螺栓,移动第二固定片,调节挡板与机针之间的距离,缝制时,将上下两层服装面料的缝制边抵紧挡板,进而可调节上下两层服装面料与捆条缝合的配合宽度。
15.可选的,所述拉筒本体位于凹陷部的表面上开设有理布槽,所述理布槽沿着拉筒本体的收缩方向向拉筒本体的出料口处延伸。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将服装面料穿设进拉筒本体时,可将布条的一端穿设进拉筒本体的进料口处,而后用剪刀等尖锐物插设进理布槽中,抵紧布条并带动布条的端部移动至拉筒本体的出料口处,方便工人穿设布条,有利于提高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片上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滑槽上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与缝纫机工作台的第三紧固螺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紧固螺栓的设置,实现捆条拉筒与缝纫机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工人可通过松紧第三紧固螺栓,移动第一固定片,调节拉筒本体出料口与缝纫机机针之间的距离,留出足够空间方便工人进行缝纫操作,也使导向板上的服装面料能够更顺畅地滑落至机针处,有利于提高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
19.可选的,所述拉筒本体的内表面光滑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筒本体内表面光滑设置有利于减少布条与拉筒本体之间摩擦力,使布条能够更顺畅地滑动,减少布条滑动的卡顿,从而有利于提高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导布件由多个呈u型的弯曲部依次连接而成,且所述导布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弯曲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条可穿设于导布件上的弯曲部上,导布件可绷紧布条,使布条更顺畅地进入拉筒本体,有利于提高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缝制时,一层服装面料放置于缝纫机工作台上,另一层服装面料放置于导向板上,用于制成捆条的布条经由导布件的导向,可顺畅地穿设进拉筒本体中,棉绳穿设于导绳管中并被包裹于布条中,由于导绳管的设置,棉绳可顺畅的穿过拉筒本体,而后将上下两层服装面料穿过拉筒本体的一端并重叠,启动缝纫机便可将两层服装面料、捆条以及棉绳缝制成一体,从而提高了棉绳捆条的制作效率;
25.2.第一滑槽与第一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凹陷部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而可改变捆条上缝线的位置,使捆条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棉绳;
26.3.第二滑槽与第二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挡板与机针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而可调节上下两层服装面料与捆条的缝制宽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捆条拉筒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拉筒本体;11、第二滑槽;12、第二紧固螺栓;13、理布槽;14、第三滑槽;15、第三紧固螺栓;16、第三固定片;17、第一垫圈;18、第二垫圈;19、第三垫圈;2、导布件;21、弯曲部;22、连接片;23、棉绳;24、布条;25、上层服装面料;26、下层服装面料;3、第一固定片;4、凹陷部;5、导绳管;6、第二固定片;7、挡板;8、导向板;9、第一滑槽;10、第一紧固螺栓;20、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放棉绳的捆条拉筒。参照图1和图2,可放棉绳23的捆条拉筒包括固定于缝纫机工作台20上且位于缝纫机机针一侧的第一固定片3以及与第一固定片3顶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固定片6,第二固定片6的一端向靠近机针的方向延伸,第二固定片6靠近机针的端面上竖直固定有挡板7,且挡板7的下端延伸至缝纫机工作台20承载面上,挡板7的下端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片16,挡板7的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板8,且导向板8的倾斜方向向靠近机针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32.参照图1和图2,导向板8与第三固定片16之间设置有拉筒本体1,拉筒本体1靠近机针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拉筒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拉筒本体1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呈折弯收缩设置且逐渐趋于扁平,并在拉筒本体1朝向第二固定片6的一侧形成一凹陷部4,拉筒本体1进料口处且位于凹陷部4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引导布条24的导布件2,凹陷部4的侧面上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固定片6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片22,连接片22位于凹陷部4的一端顶面上焊接固定有导绳管5,导绳管5的一端沿拉筒本体1的收缩方向向靠近拉筒本体1的出料口处延伸。由此,缝制时,棉绳23的一端穿设于导绳管5中并延伸至出料口处,一层服装面料放置于导向板8上,另一层服装面料放置于第三固定片16上,且两侧服装面料的边线均与挡板7抵接,布条24经由导布件2导向后可顺畅地穿设进拉筒本体1的进料口,而后布条24从拉筒本体1出料口处穿出并形成u型的形状包裹住棉绳23,经由缝纫机缝制便可形成棉绳23捆条,且与两层服装面料形成一体,从而提高了棉绳23捆条的制作效率。
33.参照图1和图2,导布件2由多个呈u型的弯曲部21依次连接而成,且导布件2上至少设有三个弯曲部21,在本实施例中,弯曲部21的数量为三个。此外,凹陷部4朝向挡板7的表面上开设有贯穿凹陷部4表面的理布槽13,且理布槽13的一端沿着拉筒本体1的收缩方向向出料口处延伸。同时,拉筒本体1的内表面为光滑曲面。由此,布条24可采用依次穿过每个弯曲部21的方式穿过导布件2,此时导布件2对布条24起到张紧与导向的作用,使布条24能够更顺畅的进入拉筒本体1,当布条24进入拉筒本体1进料口后,工人可使用剪刀等尖锐物穿过理布槽13并抵紧布条24,而后拉动布条24穿过拉筒本体1的出料口,完成布条24的前期安装,而光滑的拉筒本体1内表面则有利于布条24在拉筒本体1内滑动,从而提高棉绳23捆条
的制作效率。
34.参照图1和图2,连接片22的顶面上开设有沿连接片2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9,连接片22且位于第一滑槽9中穿设有第一紧固螺栓10,第一紧固螺栓10上套设有第一垫圈17,且第一垫圈17的直径大于第一滑槽9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螺栓10与第一垫圈17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紧固螺栓10穿过第一滑槽9与第二固定片6螺纹连接。由此,工人可通过松紧两个第一紧固螺栓10,移动连接片22来调节拉筒本体1与挡板7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捆条上缝线的位置,改变捆条的直径大小,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棉绳23,增强捆条拉筒的适应性。
35.参照图1和图2,第二固定片6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1,第二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槽9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滑槽11中穿设有第二紧固螺栓1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紧固螺栓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紧固螺栓12上均套设有第二垫圈18,且且两个第二紧固螺栓12穿过第二滑槽11与第一固定片3螺纹连接。由此,工人可通过松紧两个第二紧固螺栓12并移动第二固定片6,以调节挡板7朝向拉筒本体1的侧面与缝纫机机针的距离,进而调节上下两层服装面料与捆条缝合的配合宽度。
36.参照图1和图2,第一固定片3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三滑槽14,且第三滑槽1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滑槽11的长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槽1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三滑槽14相对且平行设置,两个第三滑槽14中均穿设有第三紧固螺栓15,第三紧固螺栓15上穿设有第三垫圈19,且第三垫圈19的直径大于第三滑槽14的宽度,第三紧固螺栓15的螺纹端穿过第三滑槽14且与缝纫机的工作台20螺纹连接。由此实现捆条拉筒与缝纫机工作台20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工人可通过松紧两个第三紧固螺栓15并移动第一固定片3,以调节拉筒本体1出料口与缝纫机机针之间的距离,留出足够空间方便工人进行缝纫操作,也使导向板8上的服装面料能够更顺畅地滑落至机针处,有利于提高棉绳23捆条的制作效率。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放棉绳23的捆条拉筒的实施原理为:在初步安装好捆条拉筒后,工人可先将棉绳23穿设于导绳管5中,再将布条24依次穿过导布件2上的三个弯曲部21,并将布条24的移动端穿设进拉筒本体1的进料口处,而后使用剪刀等尖锐物,将其尖锐端插设进理布槽13中并抵紧布条24,拉动布条24穿出拉筒本体1的出料端,再将两层服装面料分别置于第三固定片16以及导向板8上并抵紧挡板7,而后工人可依据要制成的捆条的尺寸,分别松紧第一紧固螺栓10、第二紧固螺栓12以及第三紧固螺栓15,调节好并固定第一固定片3、第二固定片6以及连接片22的位置,此时启动缝纫机便可完成棉绳23捆条的缝制工作,且使布条24以及棉绳23能够顺畅地通过拉筒本体1,并使棉绳23包裹于布条24形成的捆条中,而导向板8的设置则可使上层的服装面料顺畅地与捆条、下层服装面料26以及棉绳23缝制到一起,从而提高了棉绳23捆条的制作效率。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