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力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边坡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但边坡内土壤量相对较小,大量存在石块、石粒等杂质,在遇到暴雨等外力因素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甚至发生坍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水利水电领域中,经常需要对工程边坡进行支护,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不同,需采取不同的边坡支护型式。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目前对边坡进行支护的方式结构单一,不能更好的对边坡进行支护,导致对边坡进行防护的效果较差,当有大量的落石从边坡落下时,长时间的撞击会使得锚杆或者木桩从地底里脱落,且边坡在遇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等恶劣气候时,雨水会对边坡上的泥土进行冲刷,若不能对边坡上的雨水进行引流,易导致边坡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进而直接将防护装置冲毁,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防护效果好,防护结构稳固,并且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拆卸与维修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边坡,所述边坡的坡底边部设有底部防护基座,且所述底部防护基座一侧与边坡壁面相互贴合,所述边坡的坡顶边部贴合设有顶部“v”型护板,所述底部防护基座与顶部“v”型护板之间活动设有防护网,所述边坡的坡顶上在远离顶部“v”型护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外置锥杆,且所述第一外置锥杆上活动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顶部“v”型护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底部防护基座由“v”型护板本体、支撑柱相互构成,且所述支撑柱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v”型护板本体顶部两侧,所述“v”型护板本体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锥杆,所述“v”型护板本体顶部边沿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顶部“v”型护板顶部贯穿有第二外置锥杆,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设有外置连接顶杆,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设有固定盘,所述外置连接顶杆由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t”型顶杆相互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盘位于第二连接盘正上方,所述“t”型顶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之间,所述固定盘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盘相互配合的放置槽。
7.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由网体封边与网体相互构成,所述网体固定连接在网体封边之间。
8.优选的,所述连接环、拉绳、顶部“v”型护板为一体式结构。
9.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底端固定设有与“v”型护板本体的壁面固定连接的倾斜支撑
杆。
10.优选的,所述顶部“v”型护板底部边沿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板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板,且所述防护网活动卡设在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定挡板。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盘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所述支撑柱顶端开设有与插杆相互配合的插槽。
12.优选的,所述“t”型顶杆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顶部“v”型护板的壁面相互配合的倾斜顶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底部防护基座,能够有效对坡底的防护支撑,防止坡底产生坍塌,通过设置顶部“v”型护板,能够有效对坡顶的防护支撑,防止坡顶产生坍塌,通过设置防护网,能够有效对坡面的防护支撑,能够有效防止坡面的水土流失,通过设置第一外置锥杆、连接环、拉绳,能够对顶部“v”型护板起到有效牵引,能够有效防止顶部“v”型护板从坡顶的脱落,防护效果好,通过设置固定锥杆,能够便于底部防护基座与地底的固定,通过设置支撑柱与外置连接顶杆,能够对底部防护基座与顶部“v”型护板起到有效支撑,能够进一步防止底部防护基座与顶部“v”型护板从边坡上脱落,通过设置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能够方便对防护网的安装与拆卸,方便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防护效果好,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拆卸与维修,实用性强,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部防护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置连接顶杆与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边坡;2、底部防护基座;3、顶部“v”型护板;4、防护网;5、第一外置锥杆;6、连接环;7、拉绳;8、“v”型护板本体;9、支撑柱;10、固定锥杆;11、第一卡板;12、第二外置锥杆;13、外置连接顶杆;14、固定盘;15、第一连接盘;16、第二连接盘;17、“t”型顶杆;18、放置槽;19、网体封边;20、网体;21、插杆;22、倾斜顶板;23、第二卡板;24、限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边坡1,边坡1的坡底边部设有底部防护基座2,且底部防护基座2一侧与边坡1壁面相互贴合,边坡1的坡顶边部贴合设有顶部“v”型护板3,底部防护基座2与顶部“v”型护板3
之间活动设有防护网4,边坡1的坡顶在远离顶部“v”型护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外置锥杆5,且第一外置锥杆5上活动套设有连接环6,连接环6与顶部“v”型护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7,底部防护基座2由“v”型护板本体8、支撑柱9相互构成,且支撑柱9对称固定连接在“v”型护板本体8顶部两侧,“v”型护板本体8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锥杆10,“v”型护板本体8顶部边沿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11,顶部“v”型护板3顶部贯穿有第二外置锥杆12,支撑柱9顶部固定设有外置连接顶杆13,支撑柱9顶端固定设有固定盘14,外置连接顶杆13由第一连接盘15、第二连接盘16、“t”型顶杆17相互构成,第一连接盘15位于第二连接盘16正上方,“t”型顶杆17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盘15与第二连接盘16之间,固定盘14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盘16相互配合的放置槽18。
22.本实施方案中:边坡1的坡底边部设有底部防护基座2,且底部防护基座2一侧与边坡1壁面相互贴合,能够有效对坡底的防护支撑,防止坡底产生坍塌,边坡1的坡顶边部贴合设有顶部“v”型护板3,能够有效对坡顶的防护支撑,防止坡顶产生坍塌,底部防护基座2与顶部“v”型护板3之间活动设有防护网4,能够有效对坡面的防护支撑,边坡1的坡顶在远离顶部“v”型护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外置锥杆5,且第一外置锥杆5上活动套设有连接环6,连接环6与顶部“v”型护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7,能够对顶部“v”型护板3起到有效牵引,能够有效防止顶部“v”型护板3从坡顶的脱落,防护效果好,底部防护基座2由“v”型护板本体8、支撑柱9相互构成,且支撑柱9对称固定连接在“v”型护板本体8顶部两侧,“v”型护板本体8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锥杆10,能够便于底部防护基座2与地底的固定,“v”型护板本体8顶部边沿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11,顶部“v”型护板3顶部贯穿有第二外置锥杆12,便于与地底的固定,支撑柱9顶部固定设有外置连接顶杆13,增强支撑防护作用,支撑柱9顶端固定设有固定盘14,外置连接顶杆13由第一连接盘15、第二连接盘16、“t”型顶杆17相互构成,第一连接盘15位于第二连接盘16正上方,“t”型顶杆17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盘15与第二连接盘16之间,固定盘14顶部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盘16相互配合的放置槽18,便于第二连接盘16的放置。
23.具体的,防护网4由网体封边19与网体20相互构成,网体20固定连接在网体封边19之间,结构稳固,防护效果好。
24.具体的,连接环6、拉绳7、顶部“v”型护板3为一体式结构,能够对顶部“v”型护板3起到有效牵引。
25.具体的,支撑柱9底端固定设有与“v”型护板本体8的壁面固定连接的倾斜支撑杆,能够对支撑柱9与“v”型护板本体8起到有效支撑。
26.具体的,顶部“v”型护板3底部边沿处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板11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板23,且防护网4活动卡设在第一卡板11与第二卡板23之间,第一卡板11与第二卡板2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定挡板24,方便防护网4的安装与拆卸,同时能够对防护网4进行限定安装的作用。
27.具体的,第二连接盘16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21,且支撑柱9顶端开设有与插杆21相互配合的插槽,便于外置连接顶杆13与支撑柱9的连接固定。
28.具体的,“t”型顶杆17端部固定连接有与顶部“v”型护板3的壁面相互配合的倾斜顶板22,能够对其增强支撑效果。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底部防护基座2贴合设置在坡底边部,
进而将所述固定锥杆10插设在地底,然后再将顶部“v”型护板3贴合设置在坡顶边部,进而将所述第二外置锥杆12插设在边坡1内,再将第一外置锥杆5插设在远离顶部“v”型护板3的一侧的坡顶上,通过将连接环6套设在第一外置锥杆5上,再将防护网4卡放在第一卡板11与第二卡板23之间,再将插杆21插放在插槽内,使外置连接顶杆13与支撑柱9连接,即可完成对边坡1的防护,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边坡1的长度根据需要进行对底部防护基座2与顶部“v”型护板3的多次拼接,进而就能够根据边坡1的长度进行有效防护,防护效果好,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