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风道定点定向高架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1: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风道定点定向高架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和防止虫害,必须定期对树木进行施肥和喷药作业,而对于直杆型的层枝树木,具有片宽而大、夜幕层厚的特性,并且因为枝叶层层向上,普通的药液喷雾系统不能够向上均匀的将药液喷洒到层层向上的枝叶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风道定点定向高架喷雾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风道定点定向高架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从后向前依次布置的固定背板、内导流风筒、外导流风筒、风机,风机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风机罩壳、同轴布置在风机罩壳内的风机叶轮,风机罩壳的前端口为进风口,风机罩壳的进风口连接有防护栏;
5.导流风筒、外导流风筒的开口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外导流风筒的大口端密封连接在固定背板上,外导流风筒与内导流风筒同心间隔布置,外导流风筒的小口端同心套设在风机罩壳的后端口内、并与风机罩壳间隔布置;
6.所述内导流风筒与外导流风筒之间形成第一送风通道,外导流风筒与风机罩壳之间形成有第二送风通道,第一送风通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向两侧倾斜向上布置的第一药液喷头;
7.送风机构的上方连接有双通道雾化机构,所述双通道雾化机构包括从后向前依次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第三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的下端连接在内导流风筒大口端的上边沿,第二导风板的下端连接在外导流风筒大口端的上边沿,第三导风板的下端连接在风机罩壳后端口的上边沿;
8.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与第一送风通道连通的第一出风腔,第二导风板与第三导风板之间形成与第二送风通道连通的第二出风腔,所述第一出风腔两侧分别安装有间隔布置的第二药液喷头,第二药液喷头分别向外侧倾斜向上设置。
9.进一步地,第一出风腔、第二出风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侧倾斜向上的多个间隔布置的隔板,使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两侧形成多个倾斜向上的多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对应安装一个第二药液喷头。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第三导风板形状、大小相同,均呈小端向上的等腰梯形,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第三导风板的下端均设置为弧形。
11.进一步地,固定背板、内导流风筒、外导流风筒、风机罩壳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内导流风筒和外导流风筒之间、外导流风筒和风机罩壳之间的第一螺栓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隔套,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第三导风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
和第二导风板之间、第二导风板和第三导风板之间的第二螺栓上套设有第二隔套。
12.进一步地,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的顶部、并呈倒人字形结构,第一导流板将对应第一出风腔、第二出风腔分隔为左侧腔体和右侧腔体,第一导流板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送风通道、第二送风通道内。
13.进一步地,第一送风通道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的第三导风板,第三导风板向第一送风通道的下端口一侧弯曲,第二送风通道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的第四导风板,第四导风板向第二送风通道的下端口一侧弯曲,第一导风板用于将部分风力导向第一送风通道的左侧腔体和右侧腔体,第四导风板用于将部分风力导向第二送风通道的左侧腔体和右侧腔体。
14.进一步地,内导流风筒和外导流风筒的侧壁均为内凹的弧形曲面,
15.进一步地,风机叶轮的叶片沿径向延伸至外导流风筒和风机罩壳之间,风机叶轮的中心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转动轴转动安装在内导流风筒内、并向后伸出后固定背板。
16.进一步地,风机叶轮前侧的风机罩壳内还设置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连接在风机罩壳内壁上的外圈体,同心布置在外圈体内的内圈体,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设置有导风叶片,导风叶片沿顺时针方向向后侧侧倾斜布置,相邻两个导风叶片之间形成沿顺时针方向向内倾斜的进风通道,内圈体的前端口连接有向外伸出防护栏的堵帽。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喷头以及对应的雾化吹风口,可以同时对两侧的树木进行施药,提高了工作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双风道结构,通过双风道喷出的高速气流对单排喷头喷出的药液进行进行雾化和对雾化药液加速向前推送,从而提高了药液雾化的均匀度以及药液的射程。
20.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出风腔、第二出风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侧倾斜向上的多个间隔布置的隔板,使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两侧形成多个倾斜向上的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的设置使喷头喷出的药液能够随着气流定点、定向层层向上对层枝树木进行药液喷洒。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23.图3为图1中a

a向剖视图;
24.图4为图1中b

b向剖视图;
25.图5为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风机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送风机构8,所述送风机构8从后向前依次布置的固定背板8.1、内导流风筒8.2、外导流风筒8.3、风机8.4,风机8.4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风机罩壳8.18、同轴布置在风机罩壳8.18内的风机叶轮8.12、风机叶轮的中心安装有驱动轴,驱动
轴转动轴转动安装在内导流风筒8.2内、并向后伸出后固定背板8.1,风机罩壳8.18的前端口为进风口,风机罩壳8.18 的进风口连接有防护栏8.17。
28.导流风筒8.2、外导流风筒8.3的开口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其侧壁为内凹的弧形曲面,外导流风筒8.3的大口端密封连接在固定背板8.1上,外导流风筒8.3与内导流风筒8.2同心间隔布置,外导流风筒8.3的小口端同心套设在风机罩壳8.18的后端口内、并与风机罩壳8.18间隔布置。
29.所述内导流风筒8.2与外导流风筒8.3之间形成第一送风通道8.5,外导流风筒3与风机罩壳1之间形成有第二送风通道8.6,第一送风通道8.5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向两侧倾斜向上布置的第一药液喷头8.9。
30.风机叶轮8.12的叶片沿径向延伸至外导流风筒8.3和风机罩壳8.18之间,风机叶轮8.12前侧的风机罩壳8.18内还设置有导风组件8.13,导风组件8.13包括连接在风机罩壳8.18内壁上的外圈体8.14,同心布置在外圈体8.14内的内圈体8.15,外圈体8.14和内圈体8.15之间设置有导风叶片8.16,导风叶片8.16沿顺时针方向向后侧侧倾斜布置,相邻两个导风叶片8.16之间形成沿顺时针方向向内倾斜的进风通道,内圈体8.15的前端口连接有向外伸出防护栏的堵帽15。
31.送风机构8的上方连接有双通道雾化机构9,所述双通道雾化机构9包括从后向前依次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导风板9.1、第二导风板9.2、第三导风板9.3,所述第一导风板9.1、第二导风板9.2、第三导风板9.3形状、大小相同,均呈小端向上的等腰梯形,第一导风板9.1、第二导风板9.2、第三导风板9.3的下端均设置为弧形,第一导风板9.1的下端连接在内导流风筒8.2大口端的上边沿,第二导风板9.2的下端连接在外导流风筒8.3大口端的上边沿,第三导风板9.3的下端连接在风机罩壳8.18后端口的上边沿。
32.固定背板8.1、内导流风筒8.2、外导流风筒8.3、风机罩壳8.18之间通过第一螺栓8.7连接,内导流风筒2和外导流风筒3之间、外导流风筒3和风机罩壳之间的第一螺栓8.7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隔套8.8,第一导风板9.1、第二导风板9.2、第三导风板9.3之间通过第二螺栓9.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9.1和第二导风板9.2之间、第二导风板9.2和第三导风板9.3之间的第二螺栓9.4上套设有第二隔套9.5。
33.第一导风板9.1与第二导风板9.2之间形成与第一送风通道8.5连通的第一出风腔9.6,第二导风板9.2与第三导风板9.3之间形成与第二送风通道8.6连通的第二出风腔9.7,第一出风腔9.6、第二出风腔9.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侧倾斜向上的多个间隔布置的隔板9.8,使第一出风腔9.6和第二出风腔9.7两侧形成多个倾斜向上的多个出风口9.10,所述第一出风腔9.6的出风口分别设置有第二药液喷头9.9,第二药液喷头9.9分别向外侧倾斜向上设置。
34.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导风板9.1背面沿边沿设置有弧形管10,弧形管10的两端向下延伸至第一药液喷头8.9的后侧,所述第一药液喷头8.9、第二药液喷头9.9的连接端分别连接在弧形管上。
35.第一出风腔9.6和第二出风腔9.7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一导流板9.11,第一导流板9.11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出风腔9.6和第二出风腔9.7的顶部、并呈倒人字形结构,第一导流板9.11将对应第一出风腔9.6、第二出风腔9.7分隔为左侧腔体9.12和右侧腔体9.13,第一导流板9.11的下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送风通道8.5、第二送风通道8.6内。
36.第一送风通道8.5右侧设置有弧形的第三导风板8.10,第三导风板8.10向第一送风通道8.5的下端口一侧弯曲,第二送风通道8.6的右侧设置有弧形的第四导风板8.11,第四导风板8.11向第二送风通道8.6的下端口一侧弯曲,第一导风板用于将部分风力导向第一送风通道8.5,第四导风板用于将部分风力导向第二送风通道8.6。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3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安装在牵引车上,风机8.4的驱动轴与牵引车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通过牵引机的动力机构驱动风机叶轮8.12转动,动力机构的功率为13kw,气流由风机罩壳8.18的进风口首先进入第一送风通道8.5和第二送风通道8.6,并由两侧的出风口输出、并与两侧的第一药液喷头8.9喷出的药雾在有效空间内充分混合,并进一步进行雾化以及进行加速,使药液能够随着气流定点、定向层层向上对层枝树木进行药液喷洒。
39.同时第一送风通道8.5中的部分风力在第三导风板8.10的导向作用下进入第一出风腔9.6的左侧腔体9.12和右侧腔体9.13内,第二送风通道8.6中的部分风力在第四导风板8.11的导向作用下进入第二出风腔9.7的左侧腔体9.12和右侧腔体9.13内,第一送风通道8.5、第二送风通道8.6由两侧输出的风力与两侧的第二药液喷头9.9喷出的药雾在有效空间内充分混合,并进一步进行雾化以及进行加速,再均匀向上送达至两侧树木位于中高位区的树叶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