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01: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
3.由于隧道内照明和空气流通性较差,因此,隧道内易发生火灾。为降低火灾带来的各项损失,需要在隧道内布置消防设备。
4.而现有的随带消防装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消防栓的水压不稳,或者隧道基本均处在崇山峻岭之中隧道消防水源收集往往较困难,且水源水量保证率低。
5.因此,提供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该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通过在隧道下方修建低位集水池和副集水池,将山间水和市政用水混合供给高位蓄水池,通过高位蓄水池,给消防栓自动加压供水,有效保护了隧道内的消防安全。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上方的高位蓄水池、道路和泵房,所述道路下方设有仰拱,所述道路两侧设有拱脚排水沟,所述仰拱内部设有低位集水池和中央排水管,所述拱脚排水沟、低位集水池和中央排水管按顺序连通;
8.所述道路上均匀设有消防栓,所述高位蓄水池通过水管连通消防栓;
9.所述泵房通过一号水管连通高位蓄水池,所述泵房通过二号水管连通低位集水池;
10.所述高位蓄水池和低位集水池内部均设有水位传感器。
11.进一步的,所述低位集水池通过溢流管连通中央排水管,所述中央排水管位于低位集水池下方,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低位集水池上端连通,另一端与中央排水管上端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仰拱内部还设有市政水管和副集水池,所述市政水管和副集水池相通,所述泵房通过三号水管连通副集水池。
13.进一步的,所述低位集水池的顶面低于副集水池的顶面,所述副集水池的顶面上设有溢水孔,所述副集水池通过溢水孔与低位集水池的顶面相连。
14.进一步的,所述仰拱内部还设有沉沙井,所述拱脚排水沟通过沉沙井连通低位集水池,所述沉沙井与低位集水池之间设置有挡沙墙。
15.进一步的,所述三号水管的一端设置在副集水池的内部底端,所述二号水管的一端设置低位集水池的内部底端,所述一号水管的一端设置在高位蓄水池的内部上端,所述二号水管和三号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泵房的进水口,所述一号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泵房的出水口处。
16.进一步的,所述高位蓄水箱与消防栓之间连接的水管喷涂有除锈、除油或防酸的涂层。
17.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在隧道高处修建高位蓄水池,为隧道内消防提高用水,且自动对隧道内的消防栓提供水压;
19.2.该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在隧道下方修建低位集水池,将山体上的水汇集到低位集水池中,再通过泵房供给高位蓄水池,用于消防用水,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无需大量花费市政用水;
20.3.该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在低位集水池旁修建副集水池,副集水池使用市政用水,用于补充低位集水池在某些时候缺水的问题,副集水池既可以给低位集水池供水,从而间接给高位蓄水池供水,也可以通过泵房直接给高位蓄水池供水,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相辅相成,既节省了水资源,又有效的保障了隧道的消防安全。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的原理图;
23.图3为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的溢流管断面的主视示意图;
24.图中:1

高位蓄水池;2

道路;4

仰拱;5

拱脚排水沟;6

低位集水池;7

中央排水管;8

消防栓;9

一号水管;10

二号水管; 11

水位传感器;12

溢流管;13

市政水管;14

副集水池;15

三号水管;16

沉沙井;17

挡沙墙。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上方的高位蓄水池1、道路2和泵房,泵房为现有常用技术手段,并未在具体结构图中展现出来,道路2下方设有仰拱4,道路2两侧设有拱脚排水沟5,仰拱4内部设有低位集水池6和中央排水管7,拱脚排水沟5、低位集水池6和中央排水管7按顺序连通;
27.道路2上均匀设有消防栓8,高位蓄水池1通过水管连通消防栓 8;
28.泵房通过一号水管9连通高位蓄水池1,泵房通过二号水管10 连通低位集水池6;
29.高位蓄水池1和低位集水池6内部均设有水位传感器11。
30.低位集水池6通过溢流管12连通中央排水管7,中央排水管7 位于低位集水池6下方,溢流管12的一端与低位集水池6上端连通,另一端与中央排水管7上端连通。
31.仰拱4内部还设有市政水管13和副集水池14,市政水管13和副集水池14相通,泵房通过三号水管15连通副集水池14。
32.低位集水池6的顶面低于副集水池14的顶面,副集水池14的顶面上设有溢水孔,副集水池14通过溢水孔与低位集水池6的顶面相连。
33.仰拱4内部还设有沉沙井16,拱脚排水沟5通过沉沙井16连通低位集水池6,沉沙井16与低位集水池6之间设置有挡沙墙17。
34.三号水管15的一端设置在副集水池14的内部底端,二号水管 10的一端设置低位集水池6的内部底端,一号水管9的一端设置在高位蓄水池1的内部上端,二号水管10和三号水管15的另一端连通泵房的进水口,一号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泵房的出水口处。
35.高位蓄水箱1与消防栓8之间连接的水管喷涂有除锈、除油或防酸的涂层。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该种隧道内消防用水的水量控制结构时,隧道内的道路2两侧等距离均匀设置有消防栓8,在隧道上方设置高位蓄水池1,高位蓄水池1自动为下方的消防栓8提供水压,在道路2下方的仰拱4中修建沉沙井16、低位集水池6和中央排水管7,在道路2两侧设置拱脚排水沟5,通过拱脚排水沟5将山上的山间水慢慢引流到沉沙井16中,通过挡沙墙17的格挡,沉沙井16 将水中的砂石沉淀下来,沉淀后的山间水慢慢上升,直到溢出挡沙墙 17,流入低位集水池6中汇集起来,当低位集水池6中水汇集满后,通过溢流管12流入中央排水管7中流走,在高位蓄水池1和低位集水池6中均设有水位传感器11,用来感应高位蓄水池1和低位集水池6中的水位高度,当高位蓄水池1中水位下降后,水位传感器11 发出信号,控制转轴接收后并发出指令给泵房,泵房接收后通过二号水管10在低位集水池6中抽水供给高位蓄水池1,如果低位蓄水池6 中水量过低,低位蓄水池6中的水位传感器11发出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发出指令给泵房,泵房接收后,开启市政水管13的阀门,给副集水池14供水,副集水池15中水量满后,溢出到低位集水池6 中,直到低位集水池6中的水位传感器11再次发出信号给控制装置表示水量已满,再关闭市政水管13的阀门,如果说在给低位集水池 6加水的过程中,加水量不满足于抽水量,低位集水池6中的水位传感器11长时间无法感应到水位,会再次发出信号,泵房会开启三号水管15,直接从副集水池14抽水供给高位蓄水池1,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通过消防栓8提供消防用水,喷洒出来的水,又通过拱脚排水沟5流入沉沙井16中,达到循环用水的目的。
3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