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亲肤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23: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亲肤面料。


背景技术:

2.现在的纺织面料已高度体现出产品的新颖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功能化的特点,市场对高性能、高附加值、特殊功能的服装、服饰及家纺面料产生巨大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功能性不同的面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需要也提高了,现有的面料缺乏抗菌亲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亲肤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面料缺乏抗菌亲肤的功能和不适合贴合皮肤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亲肤面料,包括第一套环、连接带和通气孔,所述第一套环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套环的一侧固定有绒毛球,并且第一套环内侧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环,且第二连接环位于第一连接环的内侧,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内侧,且第二套环的内侧分别固定在布袋层的两侧,并且布袋层的内壁固定有隔离布,所述通气孔分别设置在布袋层和隔离布的表面,且布袋层的内表面连接有支撑垫的一端,并且支撑垫的另一端固定在隔离布的外表面,所述布袋层的内侧开设有出气槽,且出气槽的内表面安装有隔离垫,并且隔离垫的上下侧分别与隔离布的内侧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一连接环的外侧等角度分布,且第一连接环的横切面为圆环状,并且第一套环的纵切面为椭圆状。
6.优选的,所述绒毛球的数量与第一套环的数量相同,且绒毛球的上端面高于第一套环的上端面,并且第一套环通过连接带与第二套环构成链状结构,同时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以布袋层为中心对称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环在第二连接环的外侧等角度分布,且第二套环在布袋层的表面等间距分布,并且布袋层的纵切面为方管状。
8.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分别在布袋层和隔离布表面等间距分布,且隔离布以出气槽为中心对称设置,且隔离布与布袋层的间隙等间距分布有支撑垫。
9.优选的,所述隔离垫的纵切面为劣弧状,且隔离垫在出气槽内部等间距分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菌亲肤面料:
11.1.通过第一连接环依次将相邻的第一套环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套环和第一连接环间隙相互连接从而构成网状结构,通过第一套环和第一连接环连接间隙较大的结构,从而便于阳光直接照射间隙,从而便于对第一套环和第一连接环进行照射消毒,避免细菌的残留;
12.2.通过绒毛球铺设在第一套环的外侧,通过绒毛球可以更好的贴合皮肤,从而避
免皮肤直接接触到第一套环,通过柔软设置的绒毛球更适合皮肤的接触,从而降低第一套环和第一连接环对皮肤的伤害;
13.3.通过在布袋层和隔离布表面设置的通气孔,从而便于气体在出气槽内流通交换,从而提高面料的透气性,从而便于面料对皮肤的舒服性,通过隔离垫和支撑垫将布袋层和隔离布之间支撑起来,从而保证布袋层和隔离布之间的间隙支撑起来,从而便于气流的流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左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套环;2、第一连接环;3、绒毛球;4、第二套环;5、第二连接环;6、连接带;7、布袋层;8、通气孔;9、隔离布;10、支撑垫;11、出气槽;12、隔离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亲肤面料,包括第一套环1、第一连接环2、绒毛球3、第二套环4、第二连接环5、连接带6、布袋层7、通气孔8、隔离布9、支撑垫10、出气槽11和隔离垫12,第一套环1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环2,且第一套环1的一侧固定有绒毛球3,并且第一套环1内侧连接有第二套环4,第二套环4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环5,且第二连接环5位于第一连接环2的内侧,连接带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4的内侧,且第二套环4的内侧分别固定在布袋层7的两侧,并且布袋层7的内壁固定有隔离布9,通气孔8分别设置在布袋层7和隔离布9的表面,且布袋层7的内表面连接有支撑垫10的一端,并且支撑垫10的另一端固定在隔离布9的外表面,布袋层7的内侧开设有出气槽11,且出气槽11的内表面安装有隔离垫12,并且隔离垫12的上下侧分别与隔离布9的内侧相连接。
21.第一套环1的第一连接环2的外侧等角度分布,且第一连接环2的横切面为圆环状,并且第一套环1的纵切面为椭圆状,第一套环1和第一连接环2依次间歇套装连接在一起,从而便于第一套环1和第一连接环2组合成网状结构。
22.绒毛球3的数量与第一套环1的数量相同,且绒毛球3的上端面高于第一套环1的上端面,并且第一套环1通过连接带6与第二套环4构成链状结构,同时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4以布袋层7为中心对称设置,通过绒毛球3将第一套环1与皮肤隔离开来,通过柔软的绒毛球3使得面料适合贴合皮肤,同时通过柔软绒毛球3减少皮肤与第一套环1之间的摩擦。
23.第二套环4在第二连接环5的外侧等角度分布,且第二套环4在布袋层7的表面等间距分布,并且布袋层7的纵切面为方管状,通过连接带6从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4的上下穿
过去,从而使得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4组合在一起。
24.通气孔8分别在布袋层7和隔离布9表面等间距分布,且隔离布9以出气槽11为中心对称设置,且隔离布9与布袋层7的间隙等间距分布有支撑垫10,通过通气孔8便于外界的气体进入出气槽11内,从而增加透气性,从而提高面料的舒适性。
25.隔离垫12的纵切面为劣弧状,且隔离垫12在出气槽11内部等间距分布,通过支撑垫10和隔离垫12将布袋层7和隔离布9之间支撑起来,从而便于气体穿过其中的间隙,从而便于热气体和冷气体的相互交换。
2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菌亲肤面料时,首先将第一套环1和第一连接环2依次间歇套装连接在一起,从而便于第一套环1和第一连接环2组合成网状结构,接着将第二套环4和第二连接环5以上述方式组合成网住结构,接着通过连接带6从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4的上下穿过去,从而使得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4组合在一起;
27.然后,将组合在一起的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4依次缝制在布袋层7的外侧,接着通过第一套环1和第一连接环2、第二套环4和第二连接环5相互组合成网状结构拥有较大间隙,通过较大的间隙便于阳光对面料的照射,通过阳光的照射从而降低细菌在第一套环1和第一连接环2、第二套环4和第二连接环5内的进行积累,通过阳光的穿透使得面料,从而提高面料的抗菌性,接着通过绒毛球3将第一套环1与皮肤隔离开来,通过柔软的绒毛球3使得面料适合贴合皮肤,同时通过柔软绒毛球3减少皮肤与第一套环1之间的摩擦;
28.最后,通过支撑垫10和隔离垫12将布袋层7和隔离布9之间支撑起来,从而使得布袋层7和隔离布9存在间隙,从而使得出气槽11支撑起来,接着皮肤与面料接触产生的热气通过通气孔8进入出气槽11内,外界的冷空气通过外侧的通气孔8进入出气槽11,在出气槽11内使得热气与冷空气相互交换,通过出气槽11使得气体交换,从而提高面料的舒适性,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