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LED显示屏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9: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led显示屏底座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显示屏底座。


背景技术:

2.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由一个个小的 led模块面板组成,用于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信息的设备。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屏一般包括用于显示的屏体以及针对不同使用场景配备有不同结构的底座或支架等。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屏体以及底座或支架通常为分开运输,由于屏体内设置有较易受到外力作用进而收到损坏的组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特别包装及保护。通常所述屏体的包装一般为纸箱或防静电泡棉等,其为直接包装于产品外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该方法中产品与包装是独立分开的两部分,对屏体的保护作用有限,包装尺寸较大,且客户从包装箱中取出产品较麻烦。同时对于大型的led显示屏,其屏体的尺寸及重量均较大,加上包装箱的体积,导致整体尺寸过大,在必须要通过人力搬运的短程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底座,其具有结构简单、有助于节省运输包装体积以及降低运输难度和成本的优点。
4.一种led显示屏底座,所述led显示屏包括屏体,所述led显示屏底座固定于所述屏体底部;所述led显示屏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升降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移动组件;
5.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屏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本体底部设置有容置槽;
6.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固定件、支撑件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升降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沿所述led显示屏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升降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所述升降结构分别与所述升降固定件以及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且所述升降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相互靠近时,所述升降组件整体结构收纳于所述容置槽;
7.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固定件以及至少两个移动件本体,所述移动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所述移动件本体转动固定于所述移动固定件。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led显示屏底座,其通过所述底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屏体底部的设置,使得其作为led显示屏的一部分,同时可作为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一部分,用以固定所述屏体,外部包装箱直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外,组成整体包装箱,有效提高了所述屏体在包装箱内的稳定性,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晃动等导致所述屏体出现损坏的问题;另外结合所述支撑组件以及所述移动组件的设置,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使得在运输状态时,所述移动组件为拆卸状态;在短程运输过程中,利用所述升降组件的设置,所述支撑件着地并利用所述升降结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本体方向运动,整体升高所述屏体,使得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移动组件的安装操作,利用所述移动件本体的滚动设置,实现对所述屏体的推拉方便人力对其进行短程运输,降低运输难度及成
本。所述led 显示屏底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良好,其有助于降低所述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体积,且能够有效提高所述led显示屏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降低运输难度及运输成本。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上支承臂、下支承臂以及传动杆;
10.所述上支承臂包括第一上支承臂以及第二上支承臂,所述第一上支承臂以及所述第二上支承臂均铰接固定于所述升降固定件;
11.所述下支承臂包括第一下支承臂以及第二下支承臂,所述第一下支承臂以及所述第二下支承臂均铰接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且所述第一下支承臂与所述第一上支承臂通过第一铰接轴活动铰接,所述第二下支承臂与所述第二上支承臂通过第二铰接轴活动铰接;所述第一上支承臂、所述第二上支承臂、所述第一下支承臂以及所述第二下支承臂形成一四边形结构;
12.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铰接轴以及所述第二铰接轴活动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13.以上结构使得通过调整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相互靠近,配合所述上支撑臂与所述下支撑臂的结构,能够实现驱动所述支撑件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本体方向运动的目的,应用于所述led显示屏底座中,能够将所述屏体整体升高,便于所述移动组件的拆装操作;反之,调整所述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相互远离,即可使所述支撑件朝向靠近所述底座本体方向运动,实现所述升降组件的折叠,减少其占用的空间,节约运输空间。
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包括传动杆本体;所述第一铰接轴沿垂直于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传动杆本体活动穿设于所述限位孔;所述第二铰接轴沿垂直于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传动杆本体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螺孔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并穿设于所述螺孔。通过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制所述传动杆的轴向运动,利用所述螺纹与所述传动杆本体外螺纹的配合,使得通过旋转所述传动杆即可调整所述传动杆本体穿设于所述螺孔的位置,进而实现带动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目的。
1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杆本体端部固定连接的施力段,所述施力段的截面呈椭圆形、矩形或正六边形。所述施力段截面形状的设置便于直接或利用工具对所述传动杆进行旋转操作,不易出现滑脱的问题,且可使操作更省力。
1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固定件上表面凸起设置有至少两个立筋,两个所述立筋分别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相对的两侧面外,所述立筋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底座本体外侧对应所述锁紧件的位置处设置有扣位,所述扣位与所述锁紧件相匹配且所述锁紧件活动扣合固定于所述扣位。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扣位的配合,能够实现所述移动组件的快速拆装,固定稳定性良好,且有助于提高拆装效率。
1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本体为滚轮,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支座,所述滚轮支座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移动固定件,所述滚轮对应转动固定于所述滚轮支座。利用滚轮的设置,通过轮子滚动方便人力对所述屏体进行短距离推拉运输,稳定性良好且省力。
1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外壳、装饰棉以及内部框架,所述外壳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内部框架四周外侧;所述装饰棉设置于所述内部框架顶部;所述内部框架与所述屏体、所述升降固定件以及所述移动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
1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材质与所述屏体的外壳材质相同,有效提高外观美观性;所述内部框架以及所述升降组件均为钢制件,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高。
2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通过外壳固定螺丝固定于所述内部框架四周外侧;所述升降固定件通过升降固定螺丝固定于所述内部框架底部;所述移动固定件通过移动固定螺丝固定于所述内部框架底部。通过固定螺丝实现可拆卸式固定,固定稳定性良好且拆装操作简便。
2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的数目至少为2,其均匀地沿所述led显示屏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件呈长条状结构,且其沿所述led显示屏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升降组件数目及其设置位置的设置,结合所述支撑件形状以及设置方向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所述屏体整体升高过程中以及升高后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甚至倾倒的问题。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led显示屏底座,其通过所述底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屏体底部的设置,使得其作为led显示屏的一部分,同时可作为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一部分,用以固定所述屏体,外部包装箱直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外,组成整体包装箱,有效提高了所述屏体在包装箱内的稳定性,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晃动等导致所述屏体出现损坏的问题;另外结合所述支撑组件以及所述移动组件的设置,并进一步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对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移动组件的结构及具体设置进行限定,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使得在运输状态时,所述移动组件为拆卸状态;在短程运输过程中,利用所述升降组件的设置,所述支撑件着地并利用所述升降结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本体方向运动,整体升高所述屏体,升高过程稳定性良好,不易出现倾斜或倾倒的问题,使得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移动组件的安装操作,且拆装操作简便快捷;利用所述移动件本体的滚动设置,实现对所述屏体的推拉方便人力对其进行短程运输,降低运输难度及成本。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良好,其有助于降低所述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体积,且能够有效提高所述 led显示屏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降低运输难度及运输成本。
23.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爆炸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底座本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屏体与所述led显示屏底座固定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升降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相互靠近时所述升降组件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升降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相互远离时所述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长途运输时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移动组件拆装时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短程运输时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实施例1
35.请参照图1

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底座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所述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屏体与所述led显示屏底座固定示意图。
36.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所述led显示屏包括屏体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屏底座,其固定于屏体10底部;所述led显示屏底座包括底座本体20、升降组件 30以及至少两个移动组件40。
37.底座本体20与屏体10底部固定连接;底座本体20底部设置有容置槽(图未示)。
38.升降组件30包括升降固定件32、支撑件34以及升降结构36;升降固定件32与支撑件 34沿屏体1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升降固定件32可拆卸式固定于底座本体20;升降结构 36分别与升降固定件32以及支撑件34固定连接,升降结构36用于驱动升降固定件32与支撑件3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且升降固定件32与支撑件34相互靠近时,升降组件30整体结构收纳于所述容置槽。
39.移动组件40包括移动固定件42以及至少两个移动件本体44,移动固定件42可拆卸式固定于底座本体20;移动件本体44转动固定于移动固定件42。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led显示屏底座,其通过所述底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屏体底部的设置,使得其作为led显示屏的一部分,同时可作为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一部分,用以固定所述屏体,外部包装箱直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外,组成整体包装箱,有效提高了所述屏体在包装箱内的稳定性,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晃动等导致所述屏体出现损坏的问题;另外结合所述支撑组件以及所述移动组件的设置,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使得在运输状态时,所述移动组件为拆卸状态;在短程运输过程中,利用所述升降组件的设置,所述支撑件着地并利用所述升降结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本体方向运动,整体升高所述屏体,使得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移动组件的安装操作,利用所述移动件本体的滚动设置,实现对所述屏体的推拉方便人力对其进行短程运输,降低运输难度及成本。所述led 显示屏底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良好,其有助于降低所述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体积,且能够有效提高所述led显示屏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降低运输难度及运输成本。
41.请参照图5

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升降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相互靠近时所述升降组件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升降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相互远离时所述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长途运输时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移动组件拆装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短程运输时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
方式,升降结构36包括上支承臂、下支承臂以及传动杆37。
42.所述上支承臂包括第一上支承臂361以及第二上支承臂362,第一上支承臂361以及第二上支承臂362均铰接固定于升降固定件32。
43.所述下支承臂包括第一下支承臂363以及第二下支承臂364,第一下支承臂363以及第二下支承臂364均铰接固定于支撑件34,且第一下支承臂363与第一上支承臂361通过第一铰接轴365活动铰接,第二下支承臂364与第二上支承臂362通过第二铰接轴366活动铰接;第一上支承臂361、第二上支承臂362、第一下支承臂363以及第二下支承臂364形成一四边形结构。
44.传动杆37与第一铰接轴365以及第二铰接轴366活动连接,并带动第一铰接轴365与第二铰接轴366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45.以上结构使得通过调整传动杆37,带动第一铰接轴365与第二铰接轴366相互靠近,配合所述上支承臂与所述下支承臂的结构,能够实现驱动升降固定件32与支撑件34相互远离的目的,应用于所述led显示屏底座中,能够将屏体10整体升高,使得无需人为抬起屏体 10即可实现移动组件40的快速拆装操作,如图6和8中所示;反之,调整传动杆37带动第一铰接轴365与第二铰接轴366相互远离,即可使升降固定件32与支撑件34相互靠近,实现升降组件30的折叠,且升降组件30能够整体收纳于所述容置槽中,如图5和7所示,减少其占用的空间,节约运输空间,同时可以不影响底座本体20底面与地面等放置面的接触,有效提高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46.具体地,传动杆37包括传动杆本体372以及与传动杆本体372端部固定连接的施力段 374。第一铰接轴365沿垂直于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孔(图未示),传动杆本体372活动穿设于所述限位孔;第二铰接轴366沿垂直于轴向方向贯穿开设有螺孔,传动杆本体372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螺孔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并穿设于所述螺孔。通过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制传动杆37的轴向运动,利用所述螺纹与传动杆本体372外螺纹的配合,使得通过旋转传动杆37即可调整所述传动杆本体372穿设于所述螺孔的位置,进而实现带动第一铰接轴365与第二铰接轴366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目的。
47.施力段374的截面呈椭圆形、矩形或正六边形,施力段374截面形状的设置便于直接或利用工具对传动杆37进行旋转操作,不易出现滑脱的问题,且可使操作更省力,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为正六边形,便于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棘轮扳手对其进行固定并旋转,充分利用现有工具,提高适用性,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使用电机,如步进电机、减速电机等驱动传动杆37进行绕轴转动,使得操作更为简便。
48.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固定件42上表面凸起设置有至少两个立筋 422,两个立筋422分别位于底座本体20相对的两侧面外,立筋422上设置有锁紧件423,底座本体20外侧对应锁紧件423的位置处设置有扣位,所述扣位与锁紧件423相匹配且锁紧件423活动扣合固定于所述扣位。通过锁紧件423与所述扣位的配合,能够实现移动组件40 的快速拆装,固定稳定性良好,且有助于提高拆装效率。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锁紧件423与所述扣位的具体结构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内容,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未对其进行详细的结构说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适合的锁紧件与扣位,只要其能够实现活动扣合固定即可。
49.移动件本体44为滚轮,移动组件40还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支座46,滚轮支座46可拆
卸式固定于移动固定件42,所述滚轮对应转动固定于滚轮支座46。利用滚轮的设置,通过轮子滚动方便人力对所述屏体进行短距离推拉运输,如图9所示,运动稳定性良好且省力。
5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本体20包括外壳22、装饰棉24以及内部框架26,外壳 22可拆卸式固定于内部框架26四周外侧;装饰棉24设置于内部框架26顶部;内部框架26 与所述屏体、升降固定件32以及移动固定件42可拆卸式固定。
51.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2的材质与所述屏体的外壳22材质相同,有效提高外观美观性;内部框架26以及升降组件30均为钢制件,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高。
52.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2通过外壳固定螺丝固定于内部框架26 四周外侧;升降固定件32通过升降固定螺丝固定于内部框架26底部;移动固定件42通过移动固定螺丝固定于内部框架26底部。通过固定螺丝实现可拆卸式固定,固定稳定性良好且拆装操作简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22与内部框架26之间、升降固定件32与内部框架 26之间以及移动固定件42与内部框架26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如卡扣固定等。
53.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升降组件30的数目至少为2,其均匀地沿所述led显示屏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0的数目为2,其设置于所述屏体的两侧;支撑件 34呈长条状结构,且其沿所述led显示屏的宽度方向延伸。升降组件30数目及其设置位置的设置,结合支撑件34形状以及设置方向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屏体10整体升高过程中以及升高后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甚至倾倒的问题。移动组件40的数目也为2,其设置于所述屏体的两侧,便于提高所述屏体在短程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5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led显示屏底座,其通过所述底座本体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屏体底部的设置,使得其作为led显示屏的一部分,同时可作为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一部分,用以固定所述屏体,外部包装箱直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外,组成整体包装箱,有效提高了所述屏体在包装箱内的稳定性,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晃动等导致所述屏体出现损坏的问题;另外结合所述支撑组件以及所述移动组件的设置,并进一步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对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移动组件的结构及具体设置进行限定,所述移动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使得在运输状态时,所述移动组件为拆卸状态;在短程运输过程中,利用所述升降组件的设置,所述支撑件着地并利用所述升降结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朝向远离所述底座本体方向运动,整体升高所述屏体,升高过程稳定性良好,不易出现倾斜或倾倒的问题,使得能够快速地实现所述移动组件的安装操作,且拆装操作简便快捷;利用所述移动件本体的滚动设置,实现对所述屏体的推拉方便人力对其进行短程运输,降低运输难度及成本。所述led显示屏底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良好,其有助于降低所述led显示屏屏体包装的体积,且能够有效提高所述 led显示屏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降低运输难度及运输成本。
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