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过滤用滤筒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7: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空气过滤用滤筒。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可吸入微细颗粒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住所配置空气过滤器,而滤筒则是空气过滤器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性能。
3.现有的空气过滤用滤筒,通常包括同轴布置的内筒和外筒以及置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滤芯,如果滤芯选用微孔直径相对较大的滤芯,则难以对空气中含有的粒径相对较小的颗粒进行过滤,过滤效果相对较差,而如果滤芯选用微孔直径相对较小的滤芯,则过滤阻力会大幅增加,不仅会导致空气过滤器的能耗相对较高,而且滤芯也容易在负压作用下被破坏,影响使用寿命。
4.有鉴于此,本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过滤效率相对较高且过滤阻力相对较小的空气过滤用滤筒。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空气过滤用滤筒,包括陶瓷内筒、套设在所述陶瓷内筒外且与所述陶瓷内筒同轴布置的网格金属外筒、同时固定连接在所述陶瓷内筒和所述网格金属外筒上端的上盖板以及同时固定连接在所述陶瓷内筒和所述网格金属外筒下端的下盖板,所述陶瓷内筒的侧壁上匀设有多个穿孔,且所述陶瓷内筒的内外表面涂覆有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所述陶瓷内筒和所述网格金属外筒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内填充有滤料或滤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网格金属外筒的外侧包覆有过滤袋,所述过滤袋的上端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袋内填充有填充物。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填充物为透气棉、活性炭颗粒和/或竹炭颗粒。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网格金属外筒外套设有定型支架,所述定型支架包括多个从上向下依次等间距布置的第一支撑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环之间的第二支撑环以及多个同时与各所述第一支撑和各所述第二支撑环固定连接的波浪形杆,所述第一支撑环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支撑环的直径,各所述波浪形杆以所述网格金属外筒为中心匀布,所述过滤袋远离所述网格金属外筒的一侧缝接在所述定型支架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型支架位于所述过滤袋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环配合的扣接结构。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陶瓷内筒,并在陶瓷内筒上涂覆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可利用滤料或滤芯对空气中含有的大部分颗粒进行吸附,对于少部分粒径相对较小的颗粒则利用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进行再吸附,由于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主要是利用电气石自发电荷的特性,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对颗粒进行捕集,其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荷电量,不影响气体的流动性,过滤效率相对较高且过滤阻力相对较小,使用该滤筒的空气过滤器能耗也相对较低。
15.2、通过设置过滤袋,可预先过滤空气中存在的大颗粒物质,减少滤料或滤芯上粉尘的吸附量,有利于提高滤料或滤芯的使用寿命。
16.3、通过设置定型支架,有助于提高过滤袋的迎尘面的表面积,进而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过滤用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9.10

陶瓷内筒;
ꢀꢀꢀꢀꢀꢀꢀꢀꢀꢀꢀꢀꢀꢀ
11

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
20.12

滤料或滤芯;
ꢀꢀꢀꢀꢀꢀꢀꢀꢀꢀꢀꢀ
20

网格金属外筒;
21.30

上盖板;
ꢀꢀꢀꢀꢀꢀꢀꢀꢀꢀꢀꢀꢀꢀꢀꢀ
40

下盖板;
22.60

定型支架;
23.61

第一支撑环;
ꢀꢀꢀꢀꢀꢀꢀꢀꢀꢀꢀꢀ
62

第二支撑环;
24.63

波浪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过滤用滤筒,包括陶瓷内筒10、套设在陶瓷内筒10外且与陶瓷内筒10同轴布置的网格金属外筒20、同时固定连接在陶瓷内筒10和网格金属外筒20上端的上盖板30以及同时固定连接在陶瓷内筒10和网格金属外筒20下端的下盖板40,其中,上盖板30和/或下盖板40上开设有与陶瓷内筒10的内孔连通的开口,网格金属外筒20、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的结构以及其相互连接结构与现有的空气过滤器所采用的滤筒的结构相同,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次不在详述。
27.陶瓷内筒10用于取代现有滤筒中的网格金属内筒,其与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滤筒中的网格金属内筒与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此次不再详述。陶瓷内筒10的侧壁上匀设有多个穿孔(图中未示出),且陶瓷内筒10的内外表面涂覆有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11,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11为采用无机纳米分散和乳液复合制得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并通过刮凃的方式涂覆在陶瓷内筒10的内外表面上形成,必要时,在陶瓷内筒10的各穿孔的侧壁上也可以涂覆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为了提高荷电量,制作时,在刮凃之后需要对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11进行电晕充电驻极和热处理,具体的充电驻极方法和热处理方法为常规的方法,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次不再详述。使用时,利用电气石自发电荷的特性,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对颗粒进行捕集,清灰时,通过降温使得电气石表面的极性变化,表面的粉尘因同性电荷相斥而脱离。
28.陶瓷内筒10和网格金属外筒20之间形成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填充有滤料或滤芯12,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环形空腔内填充的是滤料,可以采用单一滤料,也可以采用具有两种以上滤料的混合滤料,如果环形空腔内填充的是滤芯12,可以采用常规的空气过滤器所采用的滤纸。
29.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网格金属外筒20的外侧包覆有柔性的过滤袋(图中未示出),过滤袋的上端与上盖板30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盖板40固定连接,过滤袋可通过魔术贴、扣件或压板固定连接在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上。过滤袋内填充有填充物(图中未示出),该填充物为透气棉、活性炭颗粒和/或竹炭颗粒。
30.此外,网格金属外筒20外套设有定型支架60,定型支架60包括多个从上向下依次等间距布置的第一支撑环6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支撑环61之间的第二支撑环62以及多个同时与各第一支撑61和各第二支撑环62固定连接的波浪形杆63,其中,第一支撑环61的直径大于或小于第二支撑环62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支撑61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62的直径为例进行说明。各波浪形杆63以网格金属外筒20为中心匀布,各第一支撑环61都焊接在各波浪形杆63的波峰位置,各第二支撑环62都焊接在各波浪形杆63的波谷位置。
31.定型支架60可以设置在过滤袋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过滤袋远离网格金属外筒2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定型支架60位于所述过滤袋内,过滤袋相对远离网格金属外筒20的一侧缝接在定型支架60上,这样可增加过滤袋的迎尘面(即相对远离网格金属外筒20的一侧)表面积,提高过滤效果。定型支架6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如螺栓固定等,在本实施例中,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上分别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一支撑环61配合的扣接结构,该扣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扣件,通过扣接的方式实现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与定型支架60之间的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型支架60位于过滤袋内部,定型支架60扣接在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必然会将过滤袋压紧在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上,在这种情况下,过滤袋可利用用于固定定型支架60的扣件实现与上盖板30和下盖板40的固定连接。
32.使用时,空气依次经过过滤袋、滤料或滤芯12以及陶瓷内筒10,在这个过程中,粒径相对较大的颗粒会被过滤袋预先过滤,进而降低滤料或滤芯12的粉尘附着量,提高滤料或滤芯12的寿命,减速其更换频率,当空气进入环形空气后,其大部分粉尘会被滤料或滤芯12所过滤,少量粒径相对较小的颗粒通过陶瓷内控10上的穿孔流出,由于纳米电气石杂化乳液涂覆层11的存在,可以对这些粒径相对较小的颗粒进行再吸附,过滤效果好且效率高。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