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及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4: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及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2.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为基础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已成为早期消化道粘膜肿瘤及某些粘膜下肿瘤治疗的一种选择,甚至是优先选择。对于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浅的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以及消化道粘膜下的肿瘤,可采用esd 达到完全切除和治愈性切除。目前常规esd手术是通过黏膜下注射相关药剂使黏膜层与肌层剥离,以针式切开刀分别逐点点出切除边界,后采用针式刀开口,用it刀进行切开、剥离。但对于一些面积较大、边界欠清晰、存在粘连的病变,常规esd过程在治疗这种病变时显得尤为繁琐、耗时较长,且容易出现术中出血、穿孔、黏膜剥离不完整、病变残留等可能,而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又会存在创伤过大、治疗过度等问题。
3.中国专利申请cn208958311u公开了一种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剥离辅助管,包括辅助管、控制杆和至少两根导向软管,辅助管的管壁上沿辅助管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管道,每个导向软管的一端与每个通孔管道连通,通孔管道和与通孔管道对应的导向软管构成了控制杆通道,控制杆可活动地穿设于其中一个控制杆通道内。其可不受操作部位限制,能实时调整牵拉及推送的方向与力度,不会影响内镜的控制手感,而且由于止血夹夹住的粘膜是通过杆上的牵拉绳进行提拉的,故剥离整块粘膜后标本也依然系于牵拉杆,术后无需担心标本的脱离,直接处理创面即可。但其仅仅解决了目标物的牵拉,回收问题,其无法完成对现有esd操作进行系统性的优化。
4.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简化esd操作步骤,实现在内镜下简单、便捷的一次性切除及切除病灶完整回收,减少病变残留的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简化esd操作步骤,实现在内镜下简单、便捷的一次性切除及切除病灶完整回收,减少病变残留的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包括主管体、注射模块、切割模块、牵引模块,所述注射模块、切割模块、牵引模块与所述主管体活动连接;所述注射模块包括若干注射器,用于对目标物进行注射;所述切割模块包括若干切割器,用于切割目标物;所述牵引模块用于固定目标物;所述切割模块其末端组成网状结构。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模块位于所述主管体中心,所述注射模块与所述切割模块均匀环绕所述主管体轴向设置,且所述切割模块设于所述注射模块外侧。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射模块设有4

6组注射器。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割器其末端为电极导丝。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割模块设有4

6组所述切割器。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模块为活动连接的负压吸引管。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模块其端口直径大于其管体直径。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管体其末端还包括摄像装置及照明装置。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的稳定运行的手术器械。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7.一种手术器械,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控制系统、连接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连接系统与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提供高频电切电源、牵引源。
19.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其注射模块包括若干注射器,可以同时对目标物进行多方位注射,无需频繁寻找、调整注射位。
21.2、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其切割模块包括若干切割器,其可同时从多方位切割目标物,使手术更加高效。
22.3、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其牵引模块可以为负压吸引管,可以对目标物进行吸附固定,以提供充足的手术视野。
23.4、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可简化esd操作步骤,实现在内镜下简单、便捷的一次性切除及切除病灶完整回收,减少病变残留。
附图说明
24.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立体示意图。
25.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26.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示意图。
27.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器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9.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30.1.主管体
ꢀꢀꢀꢀꢀꢀꢀꢀꢀꢀꢀꢀꢀ
2.注射模块
ꢀꢀꢀꢀꢀꢀꢀꢀꢀꢀꢀꢀ
3.切割模块
31.4.牵引模块
ꢀꢀꢀꢀꢀꢀꢀꢀꢀꢀꢀ
11.摄像装置
ꢀꢀꢀꢀꢀꢀꢀꢀꢀꢀ
12.照明装置
32.实施例1
33.请参看附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立体示意图。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包括主管体1、注射模块2、切割模块3、牵引模块4;所述主管体1为管状结构,其内设有若干通道,用于容纳注射模块2、切割模块3、牵引模块4;所述注射模块2包括若干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为带有注射针管的管状结构,可向目标物即待切割物如黏
膜等注入液体,本实施例中采用四组注射器组成,因理解的是,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组的注射器,如2组、3组、6组等,且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器与所述主管体1其通道可拆卸相连,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所述注射模块2其注射器与主管体1活动连接,其环绕主管体1轴向均匀布置;所述切割模块3包括若干切割器,用于切割目标物,在本实施了中,切割器为电极导丝,设有4组,环绕主管体1轴向均匀布置且布置于所述注射模块2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切割器还可设置为2组、5组、6组等;所述切割模块3其切割器与主管体1活动连接,其切割器为电极导管,末端为暴露的电极导丝结构,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其切割器之间构成网状结构;所述牵引模块4 设于主管体1中心,与所述主管体1活动连接,为负压吸引管,在一些实施例中,其末端端口直径大于其管体直径呈碗状倒扣形,所述牵引模块4通过外部负压源对目标物形成负压牵引作用。
34.请参看附图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经内镜下发现病灶,并通过内镜通道置入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使其处于病变处;操作注射模块2,使其上的若干注射器对黏膜病变位置进行黏膜下注射液体,调整牵引模块4位置,使负压吸引管其管口对准充起的黏膜,并对黏膜进行吸附牵引,方便后续切割操作;操作所述切割模块3,使其上的切割器处于被牵引目标物的待切割位,即黏膜底部切割位,通过切割器上的电极导丝对黏膜病变标记位同时进行高效切割,切割完成后,通过切割模块3构成的网兜,将被分离的黏膜病变完整回收。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包括主管体1、注射模块2、牵引模块4,所述注射模块2其末端组成网状结构,可以在手术后及时将切除的病灶完整回收;所述注射模块2包括若干注射器,可以同时对目标物进行多方位注射,无需频繁寻找、调整注射位;所述切割模块3包括若干切割器,用于切割目标物,其可同时从多方位进行切割,使手术更加高效;所述牵引模块4可以固定目标物,以充分提供手术视野,方便手术操作;所述牵引模块4位于所述主管体1中心,利于后续手术操作;所述注射模块2与所述切割模块3均匀环绕所述主管体1轴向设置,且所述切割模块3设于所述注射模块2 外侧,可避免所述注射模块2妨碍所述切割模块3的调整;所述注射模块2设有4

6组注射器,所述切割模块3设有4

6组切割器,所述切割器其末端为电极导丝,所述牵引模块4 为活动连接的负压吸引管,使手术操作灵活度更高;所述牵引模块4其端口直径大于其管体直径,更加利于对目标物的吸附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克服了 esd操作步骤繁琐,操作过程因出血、病灶粘连导致视野不清,黏膜剥离不完整、病变残留、切除病灶难于取出等不足,达到简便、快捷、完整切除病灶的要求,大大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36.实施例2
37.请参看附图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管体1其末端还带有摄像装置 11及照明装置12,其摄像装置11及照明装置12可有多组,便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提供多角度的视野,以避免过多的调整主管体1,及吸附固定位。
38.实施例3
39.请参看附图4,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器械示意图。一种手术器械,包括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控制系统5、连接系统6,控制系统5通过连接系统6与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相连;所述控制系统5用于提供高频电切电源、牵引源即负压吸引源等;所述手术
器械,可以为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能量来源、操作基础及稳定的控制。
40.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术器械包括新型内镜下黏膜剥离装置,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确定黏膜剥离的边界及范围,经主管体1通道将注射器推出,在内镜下观察并据病变大小调整方位并进行多点粘膜下注射,待黏膜病变经注射隆起后,以负压吸引管将病变黏膜吸引固定,后将切割模块3的环状电极导丝推出,导丝将会沿着固定范围贴紧黏膜切除边缘同时进行通电切割,从而将黏膜病变完整一次性切除剥离,而后收缩整个网状末端进行完整病变的回收;简化了esd操作步骤,简单、便捷的在内镜下一次性完成切除及切除病灶完整回收,减少病变残留。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