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投食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4: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饲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食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动物的喜爱程度逐渐提升,现实生活中饲养宠物的人群也就越来越多,人们在宠物申请寄托自己的感情,宠物也可以带给主人物品或是游戏所缺失的满足感。基于主人对宠物的关怀关爱,应运而生的远程看护和照顾类产品也越来越多,其中一类就是宠物投食设备。
3.目前的投食设备都是将产品尺寸限制于很小的范围,其内用于存储食物颗粒的食斗基本上不能拆卸,不能够对其内的构成组件进行更换,也无法对食斗进行清洗消毒,其内部容易存积异物,造成投食设备存在卫生问题。并且由于不同厂家所生产的以及不同种类的食物颗粒,其实际大小也并不相同,而现有的投食设备无法适配不同尺寸的食物颗粒。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食器,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食物颗粒,并且便于清洁。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食器。该投食器包括:壳体组件,设有出料口;食斗装置,可拆卸地设于壳体组件,包括食斗以及至少两个上料件,至少两个上料件可更换地设于食斗的下料口,其中每个上料件分别具有食槽且不同上料件的食槽的大小不同;投食装置,设于壳体组件,上料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下料口移动,以将从下料口落入食槽的食物颗粒输送至投食装置,投食装置用于将食物颗粒从出料口输出。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食斗装置包括容纳抽屉,用于容纳上料件,容纳抽屉设于食斗的下料口的所在侧且能够相对食斗移动;食斗装置包括锁扣组件,锁扣组件设于食斗,锁扣组件具有锁定状态以及开启状态,处于锁定状态的锁扣组件将容纳抽屉固定于食斗,处于开启状态的锁扣组件允许容纳抽屉与食斗分离,以更换上料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锁扣组件包括锁扣件和锁扣驱动件,锁扣件在第一方向上与食斗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锁扣驱动件在第二方向上与食斗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锁扣件设有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锁扣驱动件设有相对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对接,以当锁扣驱动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驱动锁扣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得锁扣组件在锁定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食斗装置还包括压料挡板和第三弹性件,压料挡板在第一方向上与食斗通过第三弹性件连接,第三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使得压料挡板具有朝向下料口运动的趋势,压料挡板用于配合下料口将食物颗粒限制于食斗中。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压料挡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个压料挡板分别通
过一个第三弹性件连接食斗,至少两个压料挡板沿第三方向依次分布,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食斗装置还包括第一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第一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分别设于食斗的相对两侧,用于检测食斗内的食物颗粒是否少于预设量。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投食器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驱动件、齿轮传动组件以及食槽传动件,食槽传动件设有齿条,食槽传动件连接上料件,齿轮驱动件与齿轮传动组件传动连接,齿轮传动组件与齿条啮合,以由齿轮驱动件驱动上料件相对下料口移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食斗装置包括容纳抽屉,用于容纳上料件,容纳抽屉设于食斗的下料口的所在侧;容纳抽屉设有中转件以及第四弹性件,食槽传动件通过中转件连接上料件,第四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容纳抽屉,另一端连接中转件,第四弹性件用于使得中转件处于预定位置,以与食槽传动件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投食器还包括支架,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齿轮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以及至少一组从动齿轮组;主动齿轮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侧且与齿轮驱动件传动连接;从动齿轮组包括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分别设于第一侧和第二侧且能够同步转动,其中一个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食槽传动件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部分分别设有齿条,以与对应的从动齿轮啮合。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投食器还包括支架,食槽传动件设于支架,食槽传动件设有识别件;投食器还包括两组感测组件,两组感测组件在支架上沿食槽传动件的移动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其中一组感测组件用于感测识别件移动至第一位置的动作,另一组感测组件用于感测识别件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动作。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投食器还包括支架,投食装置包括弹射筒以及设于弹射筒中的弹射驱动组件,弹射筒设于支架且其一端连通至出料口;弹射驱动组件包括弹射盘、铁芯、第五弹性件以及至少一组线圈,弹射盘设于铁芯的一端,铁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弹性件连接弹射筒,第五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使得铁芯具有向远离出料口的方向运动的趋势,至少一组线圈绕设于铁芯的外周,用于驱动铁芯带动弹射盘朝向出料口移动。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弹射筒朝向出料口和食斗装置倾斜设置。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投食装置还包括第二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二信号接收元件,第二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二信号接收元件分别设于弹射筒的相对两侧,用于检测弹射筒中是否有食物颗粒。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投食器还包括云台装置,云台装置包括底座、载台、载台轴承以及载台驱动组件,壳体组件、食斗装置以及投食装置设于载台,载台与底座层叠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载台轴承转动连接;载台驱动组件包括载台驱动件、输出齿轮以及载台中心齿轮,载台驱动件设于载台和底座之间,载台中心齿轮在载台上围绕载台轴承设置,输出齿轮与载台驱动件传动连接且还与载台中心齿轮啮合,以由载台驱动件驱动载台转动。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内外嵌套设置的外壳体和内壳体,投食器还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设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食器。该投食器的食斗装置可拆卸地设于壳体组件,从而便于用户取出食斗进行清洁消毒,有利于保持投食器的洁净。并且,食斗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上料件,该至少两个上料件可更换地设于食斗的下料口,且每个上料件所具有的食槽的大小不同。如此一来,用户可以根据食物颗粒的实际尺寸选择更换适配的上料件,从而确保食物颗粒经由大小合适的食槽输送至投食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投食器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食物颗粒。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投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所示投食器的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图1所示投食器省略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图3所示投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5a

5c是本实用新型上料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a

6c是本实用新型锁扣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料挡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图3所示投食器省略食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图3所示投食器的食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食槽传动件、上料件、中转件以及第四弹性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容纳抽屉、上料件、中转件以及第四弹性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是本实用新型弹射驱动组件省略弹射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投食器无法适配不同尺寸的投食器以及投食器不便于清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食器。该投食器包括壳体组件,设有出料口;食斗装置,可拆卸地设于壳体组件,包括食斗以及至少两个上料件,至少两个上料件可更换地设于食斗的下料口,其中每个上料件分别具有食槽且不同上料件的食槽的大小不同;投食
装置,设于壳体组件,上料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下料口移动,以将从下料口落入食槽的食物颗粒输送至投食装置,投食装置用于将食物颗粒从出料口输出。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37.请参阅图1

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投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投食器的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投食器省略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投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投食器可以应用于日常家居的宠物饲养等。下文以应用于日常家居的宠物饲养的投食器为例进行阐述。
39.投食器包括壳体组件1、食斗装置2以及投食装置3。壳体组件1设有出料口11,食物颗粒能够从出料口11离开投食器。
40.食斗装置2可拆卸地设于壳体组件1,食斗装置2包括食斗21以及至少两个上料件22。举例而言,图4展示了本实施例食斗装置2所包括的三个上料件22。食斗21能够用于存储食物颗粒。至少两个上料件22可更换地设于食斗21的下料口211,下料口211位于食斗装置2朝向投食装置3的一端,食斗21内的食物颗粒能够通过下料口211落入上料件22。每个上料件22分别具有食槽221且不同上料件22的食槽221的大小不同,大小不同的食槽221能够相应容纳不同尺寸的食物颗粒,上述通过下料口211落入上料件22的食物颗粒实际落入上料件22的食槽221中。
41.上料件22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下料口211移动,在上料件22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从下料口211落入食槽221的食物颗粒输送至投食装置3。投食装置3设于壳体组件1,能够将落入投食装置3的食物颗粒从出料口11输出,使得食物颗粒离开投食器,即将食物颗粒投掷离开投食器。
42.在本实施例中,投食器的食斗装置2可拆卸地设于壳体组件1,从而便于用户取出食斗21进行清洁消毒,有利于保持投食器的洁净。并且,食斗装置2还包括至少两个上料件22,该至少两个上料件22可更换地设于食斗21的下料口211,且每个上料件22所具有的食槽221的大小不同。如此一来,用户可以根据食物颗粒的实际尺寸选择更换适配的上料件22,从而确保食物颗粒经由大小合适的食槽221输送至投食装置3,从而本实施例的投食器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食物颗粒。
43.请参阅图5a

5c,图5a

5c是本实用新型上料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4.在一实施例中,上料件2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在此不做限定。以下则以上料件22数量为三个进行举例阐述:
45.食斗装置2包括三个上料件22,三个上料件22可更换地设于食斗21的下料口211,即用户可以根据所使用的食物颗粒的尺寸大小,选择适配尺寸的上料件22,将所选择的上料件22更换置于食斗21的下料口211。各上料件22分别具有食槽221且各上料件22的食槽221的大小不同,从而能够分别适配相应尺寸的食物颗粒,避免食槽221过大而同时落入过多的食物颗粒,影响上料件22移动或堵塞投食装置3,同时避免食槽221太小而无法容纳食物颗粒,导致无法将食物颗粒输送至投食装置3。
46.进一步地,不同上料件22的厚度也可以并不相同,从而进一步适配不同尺寸的食物颗粒,避免因食物颗粒尺寸过大,而在上料件22相对食斗21的下料口211移动时,食物颗粒被食斗21拦截而无法通过;同时避免因食物颗粒过小,而同时落入食槽221的食物颗粒过多,导致同时落入投食装置3的食物颗粒过多。
47.再进一步地,为便于不同厚度的上料件22能够适配同一容纳抽屉23,食斗装置2还可以包括承载件222,不同厚度的上料件22分别和不同厚度的承载件222同时使用,并且不同上料件22和相对应厚度的承载件222组合后的整体厚度应当相同。
48.举例而言,三个上料件22的厚度分别为12mm、7.5mm以及4.5mm(分别为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相对应的12mm厚度的上料件22可以无需设有承载件222以简化结构,其可以用来输送直径约为10

24mm的食物颗粒;7.5mm厚度的上料件22对应设置4.5mm厚度的承载件222,其可以用来输送直径约为6

10mm的食物颗粒;4.5mm厚度的上料件22对应设置7.5mm厚度的承载件222其可以用来输送直径约为3

6mm的食物颗粒。
49.其中,上料件22的厚度应当不低于所能承载最大尺寸的食物颗粒的半径,能够保证上料件22的食槽221稳定输送食物颗粒,避免因上料件22的食槽221的深度较浅,在上料件22相对食斗21的下料口211移动时,容易导致食物颗粒从上料件22的食槽221中脱出。
50.当然,上述上料件22以及承载件222厚度的数据仅作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51.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可选地,食斗21朝向投食装置3的一侧,可以设计为向内凹陷的形状,从而使得食斗21与壳体组件1之间能够存在未被使用的闲置空间(图未示),从而能够将未使用的上料件22置于食斗与壳体组件1之间的闲置空间,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52.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为将上料件22相对固定于食斗21的下料口211,并且方便用户更换上料件22,食斗装置2还包括容纳抽屉23。顾名思义,容纳抽屉23具有容纳功能,其能够用于容纳上料件22,即上料件22设于容纳抽屉23。
53.容纳抽屉23设于食斗21的下料口211的所在侧且能够相对食斗21移动。在用户需要更换上料件22时,容纳抽屉23能够从食斗21取出,其余时刻容纳抽屉23能够固定于投食器内,上料件22在容纳抽屉23内相对食斗21的下料口211运动。
54.食斗装置2还包括锁扣组件24,锁扣组件24设于食斗21。容易理解的是,锁扣组件24具有锁定状态以及开启状态,处于锁定状态的锁扣组件24能够将容纳抽屉23固定于食斗21,避免投食器在工作状态下容纳抽屉23脱离食斗21;处于开启状态的锁扣组件24允许容纳抽屉23与食斗21分离,以使得用户能够更换容纳于容纳抽屉23的上料件22。
55.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6a

6c,图6a

6c是本实用新型锁扣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6.锁扣组件24包括锁扣件241和锁扣驱动件242,锁扣组件24能够通过锁扣件241和锁扣驱动件242实现在锁定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锁扣件241在第一方向x上与食斗21通过第一弹性件243连接,其中,第一方向x为投食器正确放置时上料件22朝向食斗21的方向,即第一方向x为竖直向上的方向。锁扣驱动件242在第二方向y上与食斗21通过第二弹性件244连接,第二方向y为投食器正确放置时锁扣驱动件242所在位置处的食斗21的径向。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
57.进一步地,锁扣件241设有相对第一方向x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2411(如图6a和图6b所示),锁扣驱动件242设有相对第二方向y倾斜的第一斜面2411(如图6a和图6c所示),在锁扣组件24正确组装时,第一斜面2411应当与第二斜面2421对接,以当锁扣驱动件242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时,能够驱动锁扣件241在第一方向x上移动,进而实现锁扣组件24在锁定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58.具体地,当投食器正确放置时,锁扣件241的第一斜面2411竖直向下倾斜且背离出料口11,锁扣驱动件242的第二斜面2421竖直向下倾斜且朝向出料口11,从而第一斜面2411与第二斜面2421能够对接,并当锁扣驱动件242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时,锁扣件241能够随之在第一方向x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斜面2411与第二斜面2421的倾斜角度仅作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斜面2411与第二斜面2421的倾斜方向,还可以是其他相对应的倾斜方向,在此不做限定。
59.举例而言,当用户想要更换上料件22时,可以将食斗装置2从投食器内取出,此时,锁扣组件24处于锁定状态。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或推动等形式,使得锁扣驱动件242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由于第一斜面2411与第二斜面2421对接,故在锁扣驱动件242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时,锁扣件241随之在第一方向x上移动,锁扣件241离开容纳抽屉23,即锁扣组件24切换至开启状态,此时用户可以将上料件22以及容纳抽屉23从食斗装置2取出,从而能够清洗或更换上料件22。前述锁扣组件24于锁定状态与开启状态的切换方式仅作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锁扣组件24形式,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投食器的其他实施例,在此就不再赘述。
6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243与第二弹性件244应当具有弹性回复力,从而在发生形变时能够自动恢复至原本的状态,例如弹簧等。因此,由于锁扣件241在第一方向x上与通过第一弹性件243连接,锁扣驱动件242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二弹性件244连接,锁扣件241和锁扣驱动件242能够在发生移动后,分别由第一弹性件243和第二弹性件244带动从而自动复位。
61.请继续参阅图1

4,以及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料挡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不同尺寸的食物颗粒限制于食斗21中,避免食物颗粒直接通过食斗21的下料口211落入投食装置3,食斗装置2还包括压料挡板251和第三弹性件252,压料挡板251用于配合下料口211将食物限制于食斗21中。压料挡板251在第一方向x上与食斗21通过第三弹性件252连接。在上料件22带动由食斗21落入食槽221内的食物颗粒移动时,上料件22能够带动食物颗粒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从而推动压料挡板251在第一方向x上移动,进而食物颗粒能够通过压料挡板251落入投食装置3,通过投食装置3将食物颗粒弹射离开投食器。其中,第三弹性件252具有弹性回复力,能够在食物颗粒通过后恢复为无外力作用下的状态,进而带动压料挡板251复位,即第三弹性件252的弹性回复力能够用于使得压料挡板251具有朝向下料口211运动的趋势。其中,第三弹性件252可以是弹簧等,在此不做限定。
62.进一步地,压料挡板25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个压料挡板251分别通过一个第三弹性件252连接食斗21,并且至少两个压料挡板251沿第三方向z依次分布,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至少两个压料挡板251能够进一步适配食物颗粒的尺寸,上料件22中的食物颗粒只会随上料件22的移动而推动对应数量的压料挡板251沿第一方向x移动,其它压料挡板251仍保持与下料口211配合限制食斗内的其它食物颗粒,避免上料件22中的食物颗粒推动压料挡板251而造成下料口211与压料挡板251之间形成的空隙过大,导致过多的食物颗粒落入投食装置3内。
63.再进一步地,食斗装置2还可以包括压料挡板导轨253,压料挡板251和第三弹性件252设于压料挡板导轨253,从而压料挡板251可以在压料挡板导轨253所在方向发生位移,
第三弹性件252于压料挡板导轨253发生弹性形变。
64.举例而言,压料挡板251的数量可以为4个(如图7所示,图中仅示意了一个第三弹性件252,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其他压料挡板251也分别连接一个第三弹性件252),若当前的食物颗粒尺寸较小,上料件22带动食物颗粒可能仅需要推动其中一个压料挡板251,即可通过压料挡板251落入投食装置3,其余压料挡板251则不会移动,从而能够减少上料件22以及食物颗粒移动时不必要的缝隙的出现,避免过多的食物颗粒落入投食装置3;若当前的食物尺寸较大,上料件22带动食物颗粒可能需要推动多个压料挡板251才会落入食槽221内。即食物颗粒能够推动适配食物颗粒尺寸数量的压料挡板251在第一方向x上被抬起,从而能够在避免其余食物颗粒落入投食装置3的同时,允许上料件22带动食物颗粒通过压料挡板251,从而落入投食装置3,进而通过投食装置3将食物颗粒弹射离开投食器。
65.当然,上次实施例中压料挡板251的数量并非固定数量,仅作举例说明,具体的压料挡板251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66.请继续参阅图1

4。在一实施例中,为检测食斗21内食物颗粒的剩余量,食斗装置2还包括第一信号发射元件261以及第一信号接收元件262(如图8所示)。第一信号发射元件261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262分别设于食斗21的相对两侧,用于检测食斗21内的食物颗粒是否少于预设量。
67.举例而言,第一信号发射元件261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262可以分别为红外对管的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等,第一信号发射元件261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262分别设于食斗21的相对的两侧。当食斗21内的食物颗粒剩余量低于红外对管所处的位置时,第一信号接收元件262能够接收到第一信号发射元件261所输出的信号,例如红外光等,则认为食斗21内存储的食物颗粒较少,可以向用户发出提示,提醒用户食斗21内的剩余食物颗粒少于预设量。其中,食斗中在第一信号发射元件261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262所处高度以下的空间所对应的食物颗粒的容量即为预设量。
68.当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举例说明,并非对第一信号发射元件261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262的选择进行限定。
69.请继续参阅图1

4。在一实施例中,投食器还包括驱动装置4,用于带动上料件22相对食斗21的下料口211移动。
70.驱动装置4包括齿轮驱动件41、齿轮传动组件42以及食槽传动件43,其中,齿轮驱动件41与齿轮传动组件42传动连接,食槽传动件43设有齿条431,齿轮传动组件42与食槽传动件43的齿条431(如图4中所示)啮合,从而当齿轮驱动件41启动时带动齿轮传动组件42运动,齿轮传动组件42带动食槽传动件43相对食斗21的下料口211运动,通过食槽传动件43连接上料件22,进而能够带动上料件22相对食斗21的下料口211移动,即由齿轮驱动件41驱动上料件22相对下料口211移动。
71.进一步地,投食器还包括支架5,支架5具有相对的第一侧b和第二侧c,用于固定齿轮驱动件41、齿轮传动组件42以及食槽传动件43。齿轮传动组件42包括主动齿轮421以及至少一组从动齿轮组。主动齿轮421位于第一侧b和第二侧c中的一侧且与齿轮驱动件41传动连接,主动齿轮421依次通过该至少一组从动齿轮组与食槽传动件43的齿条431啮合。
72.图3和图4展示了齿轮传动组件42包括主动齿轮421以及两组从动齿轮组的情况。具体地,齿轮传动组件42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组422和第二从动齿轮组423,主动齿轮421与第
一从动齿轮组422的从动齿轮4221啮合,第一从动齿轮组422的从动齿轮4221与第二从动齿轮组423的从动齿轮4231啮合,第二从动齿轮组423的从动齿轮4231与食槽传动件43的齿条431啮合。
73.进一步地,从动齿轮组422包括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分别设于第一侧b和第二侧c且能够同步转动,其中一个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421啮合,以当主动齿轮421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侧b和第二侧c的从动齿轮同步转动,能够带动食槽传动件43两侧同步移动,从而平衡输出至上料件22的力,使得上料件22能够平稳地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
74.进一步地,设于第一侧b和第二侧c且能够同步转动的两个从动齿轮可以是同轴设置。
75.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从动齿轮组422包括两个从动齿轮4221,该两个从动齿轮4221分别设于第一侧b和第二侧c且能够同步转动,第二从动齿轮组423包括两个从动齿轮4231,该两个从动齿轮4231分别设于第一侧b和第二侧c且能够同步转动。图3和图4展示了设于第一侧的从动齿轮4221和从动齿轮4231,至于第二侧的从动齿轮4221和从动齿轮4231是显而易见的。
76.相对应地,食槽传动件43位于第一侧b和第二侧c的部分分别设有齿条431,以与对应的从动齿轮啮合,从而能够同步带动上料件22的两侧运动,实现平衡输出到上料件22两侧的力量,进而保证上料件22能够平稳地移动。
77.请参阅图1

图4,图9以及图11,图9是图3所示投食器省略食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食槽传动件、上料件、中转件以及第四弹性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78.在一实施例中,食槽传动件43设于支架5,食槽传动件43能够相对支架5移动,食槽传动件43设有识别件432(如图11所示)。投食器还包括两组感测组件,两组感测组件在支架5上沿食槽传动件43的移动方向彼此间隔设置。如图3和图9所示,感测组件451用于感测识别件432移动至第一位置d1的动作,感测组件452用于感测识别件432移动至第二位置d2的动作,从而限制识别件432在第一位置d1与第二位置d2之间移动,进而限制食槽传动件43带动上料件22的移动范围。
79.举例而言,第一位置d1为食槽传动件43停靠于食斗装置2的锁扣组件24所在侧时识别件432所处的位置;第二位置d2为食槽传动件43带动上料件22朝向出料口11移动,上料件22内的食物能够落入投食装置3时识别件432所处的位置。
80.齿轮驱动件41可以为能够正转、反转的直流电机等。当齿轮驱动件41驱动食槽传动件43朝向出料口11方向移动时(如图3所示,主动齿轮421顺时针方向转动),感测组件452感测到识别件432,则认为此时上料件22内的食物颗粒能够通过食槽221落入投食装置3,投食器自动控制齿轮驱动件41停止驱动;随后投食器自动控制齿轮驱动件41反向运动(如图3所示,主动齿轮421逆时针方向转动),以驱动上料件22朝向锁扣组件24运动,感测组件451感测到识别件432,则认为此时食槽传动件43带动上料件22移动至能够接到由食斗21落下的食物颗粒的位置,投食器自动控制齿轮驱动件41停止驱动。
81.可选地,感测组件451和感测组件452可以是光电开关等,识别件432抵达第一位置d1与第二位置d2能够触发限位光耦,具体的工作原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畴,在此就不再赘述。
82.请继续参阅图1

4,并结合参阅图1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容纳抽屉、上料件、中转件
以及第四弹性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83.在一实施例中,食斗装置2的容纳抽屉23设有中转件245,食槽传动件43通过中转件245连接上料件22,从而在食槽传动件43移动时能够带动上料件22随之移动。
84.用户在将食斗装置2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上料件22后,为便于中转件245与食槽传动件43扣合,食斗装置2的容纳还设有第四弹性件246,第四弹性件246的一端连接容纳抽屉23,另一端连接中转件245,第四弹性件246用于使得中转件245能够处于预定位置p(如图10所示),以与食槽传动件43连接。所谓预定位置p,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的举例部分中,当食槽传动件43的识别件432处于第一位置d1时,其能够与中转件245连接的位置。通过在容纳抽屉23内增加第四弹性件246,能够避免食斗装置2被取出后再次进行安装时不能控制中转件245在容纳抽屉23内的位置,而不便于中转件245与食槽传动件43对接,本实施例通过第四弹性件246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能够将中转件245抵于预设位置,从而便于用户将中转件245与食槽传动件43连接。
85.如图11所示,上料件22具有第一卡丁223,中转件245具有第一卡位2451以及第二卡丁2452,食槽传动件43具有第二卡位433,其中,上料件22的第一卡丁223与中转件245的第一卡位2451扣合,中转件245的第二卡丁2452与食槽传动件43的第二卡位433扣合,从而食槽传动件43移动时能够带动中转件245移动,进而通过中转件245带动上料件22移动。请继续参阅图1

图4,并结合参阅图1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弹射驱动组件省略弹射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投食器的投食装置3进行详细的阐述。
86.在一实施例中,投食装置3包括弹射筒31以及设于弹射筒31中的弹射驱动组件32,弹射筒31设于支架5且其一端连通至出料口11,即支架5能够固定弹射筒31,弹射驱动组件32于弹射筒31内将食物颗粒弹射离开投食器。
87.弹射驱动组件32包括弹射盘321、铁芯322、第五弹性件323以及至少一组线圈324,弹射盘321设于铁芯322的一端,铁芯3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弹性件323连接弹射筒31,第五弹性件323具有弹性回复力,能够用于使得铁芯322具有向远离出料口11的方向运动的趋势,至少一组线圈324绕设于铁芯322的外周,用于驱动铁芯322带动弹射盘321朝向出料口11移动。即线圈324通电后驱动铁芯322带动弹射盘321朝向出料口11移动,随后由第五弹性件323带动铁芯322自动复位。
88.具体地,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所举例阐述的内容,感测组件452感测到食槽221传动件43带动上料件22移动到第二位置d2时,可经过一定的延时后启动,向线圈324以及铁芯322通电一段时间,例如0.1s等,由于铁芯322内部线圈324的电磁转换,能够驱动铁芯322瞬时向前移动,从而带动弹射盘321以及食物颗粒朝向出料口11移动,断电后铁芯322被释放,进而在第五弹性件323的作用下,带动铁芯322以及弹射盘321退回至未通电时的位置。其中,延时的目的在于,等待食槽传动件43以及上料件22退回至食槽221处于下料口211的位置,避免弹射盘321朝向出料口11移动时与上料件22发生撞击,从而保证食物颗粒能够安全可靠地被弹出投食器。
89.进一步地,用户可以控制改变施加在线圈324以及铁芯322的电压,能够改变铁芯322的移动速度,从而改变弹射盘321施加至食物颗粒的力,进而改变食物颗粒弹出时所能抵达的距离。容易理解的,施加至线圈324以及铁芯322的电压越大,食物颗粒所能抵达的距离越远。例如,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设置多种不同的弹射距离,不同的弹射距离对应不同的
施加电压,当施加至线圈324以及铁芯322的电压为8

20v时,能够控制电压在8

20v之间变化,重量约为0.7g的食物颗粒(食物颗粒的直径约为16mm)所能抵达的距离在80

110cm之间。
90.可选地,在与投食器相关联的移动终端,可以预设不同档位的投射距离,例如设置三档等,避免设置档位过多导致弹射距离落差太小而区别程度不大,也避免设置档位过少导致可选择的弹射距离较小,而不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节。
91.再进一步地,弹射驱动组件32可以包括多组线圈324,同时控制多组线圈324以增加铁芯322移动速度的变化范围,从而改变弹射盘321施加至食物颗粒的推力,进而用户对于弹射距离的选择范围更大,甚至实现无级调节食物颗粒所能够被弹射的距离。具体地,以弹射驱动组件32包括三组线圈324为例阐述其中一种控制方法:
92.当感测组件452检测到食槽221传动件43带动上料件22移动到第二位置d2时,经过一定的延时后启动,向其中第一组线圈324通电一段时间,使得铁芯322内部线圈324的电磁转换,能够驱动铁芯322瞬时向前移动;并在还未结束向第一组线圈324通电时,向第二组线圈324通电一段时间,使得铁芯322内部线圈324再次电磁转换,从而能够驱动铁芯322持续向前移动;并在还未结束向第二组线圈324通电时,向第三组线圈324通电一段时间,使得铁芯322内部线圈324再次电磁转换,进而能够驱动铁芯322再次持续向前移动。
9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仅为便于举例说明,并非线圈324具体使用顺序的限定,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举例若干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其他实施方式在此就不再赘述。
94.请继续参阅图1

4。在一实施例中,弹射筒31朝向出料口11和食斗装置2倾斜设置,即当投食器正确放置时,弹射筒31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食物颗粒以斜向上的倾斜角度弹射离开投食器,从而能够增加食物颗粒的弹射距离。
95.可选地,倾斜角度可以设置于25

40
°
之间,能够使得食物颗粒以抛物线的形式被弹射离开投食器。
96.请继续参阅图1

4。在一实施例中,投食装置3还包括第二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二信号接收元件(图未示),第二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二信号接收元件分别设于弹射筒31的相对两侧,用于检测弹射筒31中是否有食物颗粒。进而,在第二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二信号接收元件检测到食物颗粒时,才会通过驱动铁芯322带动弹射盘321朝向出料口11移动。其中,第二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二信号接收元件具体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第一信号发射元件和第一信号接收元件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97.请继续参阅图1

4。在一实施例中,为增强投食器的实用性,实现设有出料口11的壳体组件1能够转动,投食器还包括云台装置6。云台装置6包括底座61、载台62、载台轴承63以及载台驱动组件64。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投食器结构,壳体组件1、食斗装置2以及投食装置3设于载台62,其中,载台62与底座61层叠设置,并且载台62与底座61层叠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载台轴承63转动连接,即载台62能够带动壳体组件1、食斗装置2以及投食装置3转动。
98.具体地,载台驱动组件64包括载台驱动件641、输出齿轮642以及载台中心齿轮643,载台驱动件641设于载台62和底座61之间,载台中心齿轮643在载台62上围绕载台轴承63设置,输出齿轮642与载台驱动件641传动连接且还与载台中心齿轮643啮合,以由载台驱
动件641驱动载台62转动。
99.也就是说,载台驱动件641能够带动输出齿轮642转动,输出齿轮642通过啮合结构能够带动载台中心齿轮643转动,从而带动载台62转动,即载台62与底座61能够在载台驱动件641的作用下相对旋转,以实现云台装置6转动,进而带动投食器的其他装置转动。
100.请继续参阅图1

4。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包括内外嵌套设置的外壳体12和内壳体13。为能够实现投食器可以自动识别到宠物所在位置,朝向宠物当前所在位置弹射食物颗粒,以增强投食器自主与宠物之间的互动功能,投食器还包括摄像装置7,摄像装置7设于外壳体12和内壳体13之间,摄像装置7可以实现自动捕捉宠物当前位置、监控功能以及其他摄像装置7能够实现的功能,在此不作限定。并且,由于摄像装置7设于载台62,摄像装置7的可视范围更广。
101.进一步地,摄像装置7包括摄像头71以及摄像头板72,其中摄像头71能够抓取宠物当前的位置信息,云台装置6依据摄像装置7抓取的宠物位置信息,能够实施旋转载台62以调整位置,从而能够针对宠物当前的位置控制投食装置3弹射食物颗粒,进而增强投食器的智能化程度。
102.请继续参阅图1

4。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还包括上壳14,上壳14能够与外壳体12连接。为进一步增强投食器的密封性,避免置于食斗21内的食物颗粒受潮,壳体组件1还包括密封件15,设于上壳14与外壳体12之间,以增强上壳14与外壳体12之间的密封性。可选地,密封件15可以为密封圈等。
103.可选地,上壳14内还可以放置干燥剂,进一步避免食斗21内的食物颗粒受潮。
104.进一步地,壳体组件1还包括下壳16,下壳16能够承载投食器的其他组件。
105.再进一步地,投食器还包括主控板8,设于载台62和底座61之间,用于控制并协调投食器进行工作。
106.结合图1

图12以及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内容,以下对投食器整机工作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107.使用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的食物颗粒选取合适的上料件22,将适配的上料件22容纳于容纳抽屉23,并通过锁扣组件24相对固定于食斗21的下料口211。
108.用户可以将食物颗粒倒入食斗21内,盖合投食器的上壳14。
109.启动投食器(可以通过投食器的按键或是通过移动终端等开启),触发投食程序,驱动装置4的齿轮驱动件41启动,将食槽传动件43移动至第一位置b,此时,食斗21内的食物颗粒能够通过下料口211落入上料件22的食槽221。
110.齿轮驱动件41启动,通过食槽传动件43带动上料件22在第二方向x上朝向出料口11移动,上料件22能够带动食物颗粒推动压料挡板251,当时感测组件452感测到食槽传动件43的识别件432时,齿轮驱动件41停止工作,此时食物颗粒能够落入投食装置3。
111.随后,弹射筒31内的第二信号发射元件与第二信号接收元件检测到食物颗粒后,经过一段时间延时,通过弹射驱动组件32将食物颗粒弹射离开投食器。其中,延时的目的在于,等待上料件22复位,避免弹射驱动组件32在将食物颗粒弹射离开投食器的过程中,弹射盘321与上料件22发生撞击,导致投食器内部损坏。具体地,齿轮驱动件41再次启动,带动上料件22朝向锁扣组件24移动,当感测组件451感测到食槽传动件43的识别件432后,齿轮驱动件41停止工作,等待食物颗粒再次落入食槽221。
1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投食器的食斗装置可拆卸地设于壳体组件,从而便于用户取出食斗进行清洗消毒,保持投食器的洁净。食斗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料件,至少两个上料件可更换地设于食斗的下料口,且每个上料件所具有的食槽的大小不同。并且,上料件能够相对下料口移动,以将从下料口落入食槽的食物颗粒输送至投食装置,投食装置将食物颗粒从出料口输出。如是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食物颗粒的实际尺寸选择更换上料件,从而确保食物颗粒经由大小合适的食槽输送至投食装置。
113.其中,上料件被容纳于容纳抽屉,从而能够快速拆卸与快速更换,并且未使用的上料件可以放置于投食器内部的闲置空间,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114.进一步地,投食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一组线圈的方案,使得食物颗粒能够被弹射的距离更远,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弹射距离进行调节,具体地,可以实现划分弹射距离档位供用户选择,也可以是用户自行进行无级调节。
115.再进一步地,投食器还包括云台装置,当投食器正确放置时,摄像装置、食斗装置、投食装置以及驱动装置都架构在云台装置上,摄像装置的可视范围更广,可玩性更强,摄像装置能够捕捉宠物当前所在位置,云台装置依据摄像装置抓取的宠物位置信息,能够实施旋转载台以调整位置,从而实现投食器与宠物的互动性,还能够实现用户对宠物的远程看护。
11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1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