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对于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连接,目前主流车型通常采用与护罩一体注塑成型的原生卡扣。这种卡扣,结构简洁,安装方便,但可靠性通常较低,反复安装/拆卸之后容易变形,从而造成紧固不良、间隙面差不良及老化、操作耐久失效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包括上护罩柱状结构和下护罩锁止结构,所述下护罩锁止结构上开设锁止孔,所述锁止孔上开设锁止孔开口,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中心开孔,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上设有上护罩导向结构,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倾斜连接上护罩装配结构;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位于锁止孔内,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上护罩装配结构位于锁止孔开口内,当上护罩柱状结构旋转至上护罩导向结构下表面与下护罩锁止结构上表面贴合时,所述转向柱上护罩与转向柱下护罩锁止。
5.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内径r1的范围是1.95~2.15mm;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外径r2的范围是2.9~3.1mm。r1保证装配过程中的形变;r2保证上护罩锁止处的强度。
6.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锁止孔内径r3的范围是2.95~3.15mm。保证上护罩柱状结构的进入。
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下护罩锁止结构外沿为圆弧,所述圆弧外径r4的范围是7.1~7.3mm。保证下护罩锁止处的强度。
8.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锁止孔开口的开口角度a1的范围是90
°
~100
°
。保证上护罩柱状结构的进入。
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的厚度t1的范围是1.4~1.6mm。保证转向柱上护罩顺利装入。
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护罩装配结构与下护罩锁止结构上表面的夹角a2的范围是30
°
~40
°
。保证转向柱上护罩顺利装入。
11.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与下护罩锁止结构的横向间距g1的范围是0.2~0.4mm。保证转向柱上护罩顺利装入。
12.本实用新型不仅安装方便,而且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上/下护罩之间反复安装/拆卸作业之后的变形及失效等缺陷。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截面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截面图。
15.其中,1

转向柱上护罩(1
‑1‑
上护罩柱状结构、1
‑2‑
上护罩导向结构、1
‑3‑
上护罩装配结构)、2

转向柱下护罩(2
‑1‑
下护罩锁止结构、2
‑2‑
锁止孔、2
‑3‑
锁止孔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17.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护罩柱状结构1

1和下护罩锁止结构2

1,所述下护罩锁止结构2

1上开设锁止孔2

2,所述锁止孔2

2上开设锁止孔开口2

3,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中心开孔,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上设有上护罩导向结构1

2,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倾斜连接上护罩装配结构1

3;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位于锁止孔2

2内,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上护罩装配结构1

3位于锁止孔开口2

3内,当上护罩柱状结构1

1旋转至上护罩导向结构1

2下表面与下护罩锁止结构2

1上表面贴合时,所述转向柱上护罩1与转向柱下护罩2锁止。
18.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内径r1的范围是1.95~2.15mm;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外径r2的范围是2.9~3.1mm。
19.所述锁止孔2

2内径r3的范围是2.95~3.15mm。
20.所述下护罩锁止结构2

1外沿为圆弧,所述圆弧外径r4的范围是7.1~7.3mm。
21.所述锁止孔开口2

3的开口角度a1的范围是90
°
~100
°

22.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的厚度t1的范围是1.4~1.6mm。
23.所述上护罩装配结构1

3与下护罩锁止结构2

1上表面的夹角a2的范围是30
°
~40
°

24.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与下护罩锁止结构2

1的横向间距g1的范围是0.2~0.4mm。
25.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包括上护罩柱状结构(1

1)和下护罩锁止结构(2

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罩锁止结构(2

1)上开设锁止孔(2

2),所述锁止孔(2

2)上开设锁止孔开口(2

3),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中心开孔,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上设有上护罩导向结构(1

2),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倾斜连接上护罩装配结构(1

3);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位于锁止孔(2

2)内,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上护罩装配结构(1

3)位于锁止孔开口(2

3)内,当上护罩柱状结构(1

1)旋转至上护罩导向结构(1

2)下表面与下护罩锁止结构(2

1)上表面贴合时,所述转向柱上护罩(1)与转向柱下护罩(2)锁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内径r1的范围是1.95~2.15mm;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1

1)外径r2的范围是2.9~3.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孔(2

2)内径r3的范围是2.95~3.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罩锁止结构(2

1)外沿为圆弧,所述圆弧外径r4的范围是7.1~7.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孔开口(2

3)的开口角度a1的范围是90
°
~10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的厚度t1的范围是1.4~1.6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罩装配结构(1

3)与下护罩锁止结构(2

1)上表面的夹角a2的范围是30
°
~40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1

2)与下护罩锁止结构(2

1)的横向间距g1的范围是0.2~0.4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柱上下护罩之间的自锁连接结构。它包括上护罩柱状结构和下护罩锁止结构,所述下护罩锁止结构上开设锁止孔,所述锁止孔上开设锁止孔开口,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中心开孔,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上设有上护罩导向结构,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倾斜连接上护罩装配结构;所述上护罩柱状结构位于锁止孔内,所述上护罩导向结构、上护罩装配结构位于锁止孔开口内,当上护罩柱状结构旋转至上护罩导向结构下表面与下护罩锁止结构上表面贴合时,所述转向柱上护罩与转向柱下护罩锁止。本实用新型不仅安装方便,而且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上/下护罩之间反复安装/拆卸作业之后的变形及失效等缺陷。的变形及失效等缺陷。的变形及失效等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庞致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3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