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教育学专业用的便携式教具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存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育学专业用的便携式教具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2.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实物,目前的教学设施中,教具的种类繁多,其中粉笔为重要的教具之一,粉笔在存放时存储环境尤为重要,现有的存放机构较为简单,使得粉笔在存放时容易受潮发霉,进而影响粉笔的使用,并且大多教具都容易发生受潮发霉的现象,以至于增加购买成本,进而该存放机构不利于人们存放教具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教育学专业用的便携式教具存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学专业用的便携式教具存放装置。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教育学专业用的便携式教具存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分隔板,并且分隔板将箱体隔成两个空间,所述分隔板侧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口,所述箱体远离防护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面向分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发热棒,所述箱体内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并且发热棒位于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的多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箱体内壁对称固定有风扇,并且风扇位于分隔板面向安装框的一侧,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通风机构,所述箱体内放置有多个放置板,并且放置板位于远离安装框的分隔板一侧,所述放置板的下方设有限位机构。
5.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对称铰接在箱体一侧的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6.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开设在箱体顶部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
7.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箱体内壁的多个限位槽和对称安装在放置板底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套设有两个矩形板,两个所述矩形板面向限位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的一端位于限位槽内,所述矩形板之间的圆柱上套设有弹簧。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位于滑槽内,所述固定块和滑槽均呈凸型结构。
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背面插接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发热棒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启动发热棒,发热棒会散发出热量,从而降低箱体内空气湿度,使得箱体内空气更加干燥,同时启动风扇,风扇会吹散箱体内的空气进行流动,进而利于箱体内分隔板两侧的空气得以流动回串,从而提高箱体内空气的干燥性,进而利于粉笔或其他教具的存放,避免教具受潮从而影响使用。
12.2、握住两个拉板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矩形板沿着圆柱相向挤压弹簧进行移动进而将限位块的一端从限位槽内移出然后上下调节放置板的位置调整好放置板的位置后,松开拉动拉板的力,弹簧复原产生的推力向两边分别推动矩形板,从而将限位块的一端移动进对应的限位槽内,进而实现对放置板的限位,同时实现对箱体内部空间的调节,利于不同数量或大小的教具存放,增加装置的实用性,方便人们使用,同时设置的提拉把,方便人们握住提拉把对装置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和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口和风扇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和发热棒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和第二防尘网结构示意图。
20.图中:箱体1、提拉把2、供电电池3、通风口4、第一防尘网5、箱门6、把手7、分隔板8、通口9、限位槽10、放置板11、固定块12、限位块13、滑槽14、安装口15、安装板16、固定板17、发热棒18、安装框19、第二防尘网20、风扇21、拉板22、安装座23、矩形板24、弹簧25、圆柱26。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2.如图1

7所示的一种教育学专业用的便携式教具存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拉把2,箱体1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对称铰接在箱体1一侧的箱门6,箱门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7,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分隔板8,并且分隔板8将箱体1隔成两个空间,分隔板8侧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口9,箱体1远离防护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15,安装口15内放置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通过螺栓与箱体1固定连接,固定板17面向分隔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发热棒18,安装板16的背面插接有供电电池3,所述供电电池3与发热棒18电性连接,箱体1内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框19,并且发热棒18位于安装框19内,安装框19的多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防尘网20,箱体1内壁对称固定有风扇21,并且风扇21位于分隔板8面向安装框19的一侧,箱体1的上方设有通风机构,通风机构包括开设在箱体1顶部的通风口4,通风口4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5,箱体1内放置有多个放置板11,并且放置板11位于远离安装框19的分隔板8一侧,放置板11的下方设有限位机构。
23.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借助提拉把2方便对装置进行搬移携带,设置的带有把
手7的箱门6,方便拉动把手7,带动箱门6进行翻转,从而方便将箱门6打开,利于使用者在放置板11上存取物品,同时设置的箱门6,可阻挡灰尘的进入,将安装有多个发热棒18的安装板16放置在安装口15内,借助螺栓穿过固定板17,将固定板17与箱体1侧面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安装板16的固定,借助供电电池3进行供电,启动发热棒18,发热棒18会散发出热量,从而降低箱体1内空气湿度,使得箱体1内空气更加干燥,同时启动风扇21,风扇21会吹散箱体1内的空气进行流动,进而利于箱体1内分隔板8两侧的空气得以流动回串,从而提高箱体1内空气的干燥性,进而利于粉笔教具的存放,避免教具受潮从而影响使用,设置的带有第二防尘网20的安装框19,方便对发热棒18进行防护,避免在打开箱门6存取教具时,进入的灰尘粘附在发热棒18表面,以至于影响发热棒18的使用寿命,开设的通风口4,方便在关闭箱门6后,箱体1内外空气进行流动,在箱体1内外空气流动时,通风口4内安装的第一防尘网5,可有效阻挡灰尘的进入,设置的带有通口9的分隔板8,借助通口9,利于箱体1内空气的流动,分隔板8可对放置板11一侧进行抵挡,避免物品的掉落。
24.限位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箱体1内壁的多个限位槽10和对称安装在放置板11底部的安装座23,安装座23之间固定连接有圆柱26,圆柱26上套设有两个矩形板24,两个矩形板24面向限位槽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板22,拉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并且限位块13的一端位于限位槽10内,矩形板24之间的圆柱26上套设有弹簧25,限位块13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4,放置板11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并且固定块12位于滑槽14内,固定块12和滑槽14均呈凸型结构。
25.实施方式具体为:根据所需存放的粉笔多少或教具的大小,握住两个拉板22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矩形板24沿着圆柱26相向挤压弹簧25进行移动,同时带动两个限位块13相对运动,使得限位块13的一端从限位槽10内移出,进而方便上下调节放置板11的位置,设置的固定块12和滑槽14,在限位块13移动时,滑槽14会沿着固定块12进行滑动从而加强限位块13移动的稳定性,避免限位块13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影响对放置板11位置的固定限位,调整好放置板11的位置后,松开拉动拉板22的力,弹簧25复原产生的推力向两边分别推动矩形板24,从而将限位块13的一端移动进对应的限位槽10内,进而实现对放置板11的限位,同时实现对箱体1内部空间的调节,利于人们使用。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7.根据说明书附图1

7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借助提拉把2方便对装置进行搬移携带,拉动把手7打开箱门6,根据所需存放的粉笔多少或教具的大小,握住两个拉板22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矩形板24沿着圆柱26相向挤压弹簧25进行移动,同时带动两个限位块13相对运动,使得限位块13的一端从限位槽10内移出,进而方便上下调节放置板11的位置,调整好放置板11的位置后,松开拉动拉板22的力,弹簧25复原产生的推力向两边分别推动矩形板24,从而将限位块13的一端移动进对应的限位槽10内,进而实现对放置板11的限位,同时实现对箱体1内部空间的调节,利于人们使用,启动发热棒18,发热棒18会散发出热量,从而降低箱体1内空气湿度,使得箱体1内空气更加干燥,同时启动风扇21,风扇21会吹散箱体1内的空气进行流动,进而利于箱体1内分隔板8两侧的空气得以流动回串,从而提高箱体1内空气的干燥性,进而利于粉笔教具的存放,避免教具受潮从而影响使用。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