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2.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用途,简单来说就是连接两路电源,一路常用一路备用,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最常见的是电梯、消防、监控上。一些一类负荷和二类负荷的厂矿或单位大多都有。
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一般具有三种操作方式,即由控制器控制的自动操作、手动操作以及双分挂锁操作;现有技术中,这三种操作方式的切换机构较为复杂,且操作也较为繁琐。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应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包括面罩和滑盖,所述滑盖可滑动的装配于面罩的外表面,并可在双分挂锁位置、自动位置和手动位置之间往复切换;所述滑盖上还具有穿设于面罩内的导杆和压杆;所述面罩装配有用于接通或分断开关控制回路的微动开关机构,所述微动开关机构包括微动开关以及用于触发微动开关切换状态的复位触发组件,所述复位触发组件具有位于压杆路径的抵接头部和位于导杆路径的抵接尾部;所述滑盖位于自动位置时,微动开关机构不受外力作用且微动开关处于常闭状态,所述滑盖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通过压杆与抵接头部的配合而驱使复位触发组件触发微动开关断开;所述滑盖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通过导杆与抵接尾部的配合而驱使复位触发组件触发微动开关断开;所述面罩还活动连接有分别与二个操作机构联动的二个盖板,开关的合闸能够带动盖板挡住压杆由自动位置到双分挂锁位置的路径;开关的分闸能够带动盖板对压杆进行让位。
7.进一步的,所述微动开关为常闭式微动开关;且无外力作用下复位触发组件脱离所述微动开关而使得微动开关处于常闭状态,当滑盖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或者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复位触发组件接触微动开关而触发微动开关断开。
8.进一步的,复位触发组件包括转盘和复位扭簧,所述转盘可转动设置于外罩的内表面,所述抵接头部和抵接尾部均由转盘一体延伸而成,且抵接头部还对应所述微动开关;所述滑盖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通过压杆抵在抵接头部上并带动转盘转动至使抵接头部抵压至微动开关上而触发微动开关断开;所述滑盖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通过导杆驱动抵接尾部动作,进而带动转盘转动至使抵接头部抵压至微动开关上,从而触发微动开关断开。
9.进一步的,所述面罩上开设有贯通内外表面的手柄操作孔;所述手柄操作孔被滑盖覆盖,且只有当所述滑盖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能够裸露出所述手柄操作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操作孔的数量为二个,并分别对应常用侧和备用侧;二个盖板分别可滑动的设置于二个手柄操作孔上以遮挡住手柄操作孔。
11.进一步的,所述面罩的外表面还凹陷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柄的手柄放置槽,当所述滑盖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能够裸露出所述手柄放置槽。
12.进一步的,所述面罩上开设有贯通内外表面的导向限位槽;所述导杆插入所述导向限位槽内形成导向配合,所述导杆的末端伸入面罩内,并固定有直径大于导向限位槽的槽宽的厚垫片。
13.进一步的,所述面罩与滑盖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当滑盖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自动位置或手动位置时,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和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面罩和滑盖上均形成有锁固孔,当滑盖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时,二个锁固孔相对应。
15.进一步的,所述面罩上设有用于标示位置的标示结构,所述滑盖上设有指示箭头,当滑盖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自动位置或手动位置时,所述指示箭头与标示到达位置的标示结构相对应。
16.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滑盖处于自动位置时,微动开关处于常闭状态,开关的控制回路接通,实现自动控制切换;当滑盖由自动位置滑动至手动位置时,通过压杆与抵接头部的配合而驱使复位触发组件而触发微动开关断开,开关的控制回路被断开,控制器无法实现自动操作,此时可进行手动控制;当滑盖需要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需要在二个操作机构都处于分闸的情况下,盖板才会对压杆进行让位,此时才可以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切换过程中,通过导杆与抵接尾部的配合而驱使复位触发组件而触发微动开关断开,此时开关的控制回路被断开,控制器无法实现自动操作;如此,能够很好的保证在双分挂锁位置下的维修安全。
18.上述切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特点;同时操作简单、快捷;只要拨动滑盖在三个位置之间滑动切换即可。
附图说明
19.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应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20.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面罩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面罩的表面结构正视图;
22.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面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滑盖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24.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滑盖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25.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位置的外观示意图;
26.图8所示为图7中的正视图;
27.图9所示为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位置且双分状态下的内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28.图10所示为图9中的正视图;
29.图11所示为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位置且其中一电源处于合闸时的内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30.图12所示为图11中的正视图;
31.图13所示为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手动位置的外观示意图;
32.图14所示为图13中的正视图;
33.图15所示为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手动位置时的内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34.图16所示为图15中的正视图;
35.图17所示为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的外观示意图;
36.图18所示为图13中的正视图;
37.图19所示为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的内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38.图20所示为图19中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4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41.参照图1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包括面罩1和滑盖2,为了起到绝缘和方便制备,面罩1的材质优选为塑料,可通过模具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不局限于塑料,能够起到绝缘的结构即可。
42.所述滑盖2可滑动的装配于面罩1的外表面,并可在双分挂锁位置(如图17、18所示)、自动位置(如图7、8所示)和手动位置(如图13、14所示)之间往复切换;所述滑盖2上还具有穿设于面罩1内的导杆21和压杆22。
43.所述面罩1装配有用于接通或分断开关控制回路的微动开关机构,所述微动开关机构包括微动开关3以及用于触发微动开关3切换状态的复位触发组件,即微动开关3串接在开关控制回路上,通过微动开关3的开/关来实现开关控制回路的通/断,进而实现开关本体的电控和手控的切换。
44.具体的,所述复位触发组件具有位于压杆22路径的抵接头部41和位于导杆21路径的抵接尾部42;所述滑盖2位于自动位置时,微动开关机构不受外力作用且微动开关3处于常闭状态,所述滑盖2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通过压杆22与抵接头部41的配合而驱使复位触发组件触发微动开关3断开;开关控制回路被切断,开关无法实现电控,此时可进行手动控制。
45.所述面罩1还活动连接有分别与二个操作机构联动的二个盖板6,开关的合闸能够带动盖板6挡住压杆22由自动位置到双分挂锁位置的路径;开关的分闸能够带动盖板6对压杆22进行让位。
46.所述滑盖2需要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需要将二个操作机构均切换至分闸状态,如此,二个盖板6才都对压杆进行让位(如图9、10所示)。若如图11、12所示只有一个操作机构是分闸的,另一个操作机构是合闸的,则与合闸的开关相联动的盖板6也处于阻挡位置而使得压杆22无法由自动位置移动到双分挂锁位置。
47.二个盖板6完成让位后,再通过导杆21与抵接尾部42的配合而驱使复位触发组件触发微动开关3断开,从而切断控制回路;通过后续对该位置进行锁定,使其保持开关的分闸和手动控制状态,能够很好的保证在双分挂锁位置下的维修安全。
48.上述切换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特点;同时操作简单、快捷;只要拨动滑盖在三个位置之间滑动切换即可。
49.进一步的,作为微动开关机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动开关3为常闭式微动开关;且无外力作用(即自动位置)下复位触发组件脱离所述微动开关3而使得微动开关3处于常闭状态,当滑盖2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或者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复位触发组件接触微动开关3而触发微动开关3断开。
50.更具体的,复位触发组件包括转盘4和连接转盘4的复位扭簧5,所述转盘4可转动设置于外罩1的内表面,所述抵接头部41和抵接尾部42均由转盘4一体延伸而成,且抵接头部41还对应所述微动开关3。所述滑盖2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通过压杆22抵在抵接头部41上并带动转盘转动至使抵接头部41抵压至微动开关3上而触发微动开关3断开(如图10的压杆22位置向右移动到达图16的位置);同样的,由手动位置切换回自动位置时,抵接头部41失去压杆22的抵接,转盘4在复位扭簧5的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如图16的压杆22位置向左移动到达图10的位置)。所述滑盖2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通过导杆21抵在抵接尾部42并带动转盘4转动至使抵接头部41抵压至微动开关3上而触发微动开关3断开(如图10的压杆22位置向左移动到达图20的位置);同样的,由双分挂锁位置切换回自动位置时,抵接尾部42失去压杆21的抵接,转盘4在复位扭簧5的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动作顺畅。
51.再具体的,所述面罩1的内表面还凸起有用于限制转盘4旋转范围的凸台19,能够很好的限制转盘4的复位起始位置和接触微动开关3时的工作位置,防止过度活动而造成动作异常。
52.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复位触发组件的结构也不局限于此,如复位扭簧5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能够让转盘复位的弹性件来替代等等;又或者是,微动开关3也可以是为常开式微动开关,如此,为了保证滑盖2位于自动位置时,微动开关机构中的微动开关3保持常闭状态,需要通过复位触发组件保持触发的状态。即在自动位置的无外力作用下,微动开关机构的复位触发组件始终接触微动开关3以触发常开式微动开关保持常闭状态;当滑盖2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或者由自动位置切换至双分挂锁位置时,驱动复位触发组件脱离微动开关3而触发微动开关3断开。
53.所述面罩1上开设有贯通内外表面的导向限位槽11;所述导杆21插入所述导向限位槽11内形成导向配合,进而实现滑盖2的导向滑动,结构简单,无需额外增设其它的导向配合结构;所述导杆21的末端固定有直径大于导向限位槽11的槽宽的厚垫片211。如此,能够有效的防止滑盖2脱离所述面罩1。同时,导杆21与抵接尾部42的配合均是通过厚垫片211来实现的,即导杆21通过其上的厚垫片211来接触所述抵接尾部42并驱动抵接尾部42动作。
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导杆21与抵接尾部42的配合不局限于通过其上的厚垫片211来实现,在没有厚垫片211的情况下,导杆21也可以直接抵接在抵接尾部42上直接驱动抵接尾部42动作。
54.再具体的,所述导杆21与导向限位槽11的导向配合结构设有二组,即具有二个导向限位槽11和二个导杆21;结构更稳定。抵接尾部42与其中一个导杆21进行配合。
55.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面罩1与滑盖2的导向配合结构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增设其它的结构来实现等。
56.同样的,所述面罩1上还开设有贯通内外表面并与导向限位槽11相平行的让位长槽孔12,以供压杆22穿入,起到让位作用。
57.所述面罩1上开设有贯通内外表面的手柄操作孔13;具体的,手柄操作孔13的数量为两个,以分别对应常用侧和备用侧;同时,手柄操作孔13为长槽孔,用于让位操作机构合分闸时的运动行程;即如图13所示,操作机构具有一伸入手柄操作孔13内的凸起部7,在手动位置下,通过手柄8连接该凸起部7并拨动凸起部7,即可手动控制开关分合闸。
58.所述手柄操作孔13的长度方向设置成与让位长槽孔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并位于让位长槽孔12的两侧。所述手柄操作孔13被滑盖2覆盖,且只有当所述滑盖2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能够裸露出所述手柄操作孔13,此时,通过手柄8伸入手柄操作孔13内与操作机构的凸起部7连接,进行手动操作。
59.再具体的,二个盖板6分别可滑动的设置于二个手柄操作孔13上,盖板6的滑动方向与手柄操作孔13的长度方向相同,具体的,盖板6上开设有通孔61,控制开关分合闸的操作机构的凸起部7穿设于盖板6的通孔61内,从而实现盖板6与操作机构的联动连接。当开关合闸时,通过操作机构带动盖板6滑动,使盖板6滑动至挡住让位长槽孔12,以挡住压杆22由自动位置到双分挂锁位置的路径;当开关分闸时,带动盖板6滑动,使盖板6滑动脱离让位长槽孔12,实现让位。同时,盖板6设置于手柄操作孔13上,也能够遮挡住手柄操作孔13的空余位置,防止从手柄操作孔13的空余位置进入杂物等,在满足限制压杆22移动的同时,也具备很好的防护作用。
60.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盖板6也可以不设置在手柄操作孔13上对手柄操作孔13进行遮挡,而是与手柄操作孔13分开设置等。
61.再具体的,所述面罩1的外表面还凹陷形成有用于放置手柄8的手柄放置槽14,可将操作用的手柄8放置在手柄放置槽14内,手柄8收纳方便。且当所述滑盖2由自动位置切换至手动位置时能够裸露出所述手柄放置槽14;此时,可将手柄放置槽14内的手柄8取出,再插入手柄操作孔13内进行手动控制开关的分合闸;操作更为方便。
62.为了使滑盖2在到达位置时更为精准,所述面罩1与滑盖2之间还设置有定位结构,当滑盖2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自动位置或手动位置时,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和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设置有二组,分别定义为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
63.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面罩1上的弹性凸部15和设置在滑盖2上的三个限位孔(分别为第一限位孔241、第二限位孔242和第三限位孔243),当滑盖2分别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自动位置和手动位置时,弹性凸部15分别卡在三个限位孔内,进而实现滑盖2滑动的精准定位和固定;需要脱离该位置时,只要对滑盖2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弹性凸部15与相配合的限位孔脱离即可。
64.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设置有二组,结构更为稳定、均匀。
65.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面罩1上的限位槽组件和设置在滑盖2上的限位凸起;具体的,限位槽组件包括二个对立设置的凸条16,二个凸条16之间形成有用于与限位凸起配合的限制孔以及连接限制孔的限制通道163,所述限制通道163的宽度小于限位凸起的直径;再具体的,限位凸起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第一限位凸起251和第二限位凸起252);限制孔的数量也为二个(分别为第一限制孔161和第二限制孔162);当滑盖2分别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自动位置和手动位置时,通过其中一个限位凸起经过限制通道163并卡在其中一个限制孔内实现滑盖滑动的精准定位和固定;需要脱离该位置时,只要对滑盖2施加一定的外力,使相配合的限位凸起与限制孔脱离即可。
66.再具体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也设置有二组,结构更为稳定、均匀。
67.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结构也可以设置上述二组中的其中一组;又或者是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定位结构来实现。
68.所述面罩1上设有用于标示位置的标示结构,如本实施例中,标示结构为设置在面罩上的三个标示箭头(分别为第一标示箭头171、第二标示箭头172和第三标示箭头173),第一标示箭头171、第二标示箭头172和第三标示箭头173分别用文字标示“手动”、“自动”和“双分挂锁”,以分别表示手动位置、自动位置和双分挂锁位置。同时,所述滑盖2上设有指示箭头26,当滑盖2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自动位置或手动位置时,所述指示箭头26与标示到达位置的标示结构相对应;如此,能够使操作人员更直观的确认当前所处的位置。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标示方式不局限于此。
69.所述面罩1和滑盖2上均形成有锁固孔(分别为设置在面罩1的第一锁固孔18和设置在滑盖2上的第二锁固孔23),当滑盖2滑动至双分挂锁位置时,二个锁固孔(即第一锁固孔18和第二锁固孔23)相对应,此时,即可通过锁具穿过二个锁固孔进行锁定,保证滑盖2不会因误操作而造成开关合闸。采用该种锁定结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面罩1和滑盖2之间的锁定结构不局限于此。
70.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