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校正电缆缆芯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校正电缆缆芯的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通常是指用来导电和信号传输的导电体并通过一定的卷绕和包覆形成整体的线缆总成,例如包括金属导体绞合成的内芯,在内心外面卷包绝缘层、防火层、聚酯带、屏蔽层以及外护套,形成耐磨防火的电缆结构。在电缆的挤包流程生产线上,挤塑机的机头要经常拆卸,为了便于拆卸机头,缆芯的校正装置与挤塑机之间要求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但当遇到待挤包缆芯为大截面或者自重较大时,缆芯从校正装置到挤塑机机头之间其几何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则易造成缆芯挤包层的不均匀,甚至造成缆芯挤包层脱胶漏包现象的产生。缆芯的不直或者局部直径均匀性差,会导致电阻的突变,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热量异常,最终引起热量集中和火灾,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会造成生产材料的极大浪费,使得电缆制造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校正电缆缆芯的校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4.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用于校正电缆缆芯的校正装置,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有水平引导机构、纵向引导机构以及校直轮组,所述水平引导机构和所述纵向引导机构分别设有两组并且对称地设于所述校直轮组的两侧,所述校直轮组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校直轮组包括上校直滚轮和下校直滚轮,所述上校直滚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下校直滚轮的中心轴在同一竖直线上,并且所述上校直滚轮能够相对所述下校直滚轮移动以调整两者之间的间距;在所述上校直滚轮上设有上凹槽,在所述下校直滚轮上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共同形成用于电缆缆芯校正的校直槽。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校直轮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且向上延伸,在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校直滚轮、所述下校直滚轮的上轮罩和下轮罩,所述上校直滚轮安装在所述上轮罩内并向下伸出于所述上轮罩,所述下校直滚轮安装在所述下轮罩内并向下伸出于所述下轮罩。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轮罩上还设有编码器。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上校直滚轮上下位置的调节螺杆,所述上校直滚轮通过所述调节螺杆来调整与所述下校直滚轮之间的间距大小。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引导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水平放置的水平引导轮,所述第一支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水平引导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座上。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引导机构包括第二支座和竖直放置的竖直引导轮,所述第二支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竖直引导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在校直轮组上增设校直槽,校正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在不影响挤塑机机头拆卸的同时,有效确保了待挤包缆芯的中心线位置,提高了缆芯挤包的质量,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于校直轮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记:工作台1、水平引导机构2、纵向引导机构3、校直轮组4、编码器5、第一支座20、水平引导轮21、第二支座30、竖直引导轮31、上校直滚轮40、下校直滚轮41、支架42、上轮罩43、下轮罩44、调节螺杆45、上凹槽400、下凹槽410。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校正电缆缆芯的校正装置,包括工作台1,在所述工作台1上分别设有水平引导机构2、纵向引导机构3以及校直轮组4,所述水平引导机构2和所述纵向引导机构3分别设有两组并且对称地设于所述校直轮组4的两侧,这样可以保证电缆进入该校正装置和离开该校正装置后的同心度。所述校直轮组4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校直轮组4包括上校直滚轮40和下校直滚轮41,所述上校直滚轮40的中心轴与所述下校直滚轮41的中心轴在同一竖直线上,也就是说,所述上校直滚轮40位于所述所述下校直滚轮41的正上方,并且所述上校直滚轮40能够相对所述下校直滚轮41移动以调整两者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校正,从而提高该校正装置的通用性。在所述上校直滚轮40上设有上凹槽400,在所述下校直滚轮41上设有下凹槽410,所述上凹槽400和所述下凹槽410共同形成用于电缆缆芯校正的校直槽,增设所述校直槽能够使得电缆的缆芯再一次地被校直,现有技术中是直接用滚轮校直,但是效果欠佳,而增设所述校直槽能够解决上述的校直效果不佳的问题,能够起到二次校直作用,保证缆芯的直线度。
1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校直轮组4还包括支架42,所述支架4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并且向上延伸,在所述支架42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校直滚轮40、所述下校直滚轮41的上轮罩43和下轮罩44,所述上校直滚轮40转动安装在所述上轮罩43内并向下伸出于所述上轮罩43,所述下校直滚轮41转动安装在所述下轮罩44内并向下伸出于所述下轮罩44,便于所述上校直滚轮40的上凹槽400和所述下校直滚轮41的下凹槽410与所述电缆直接接触。此外,所述上轮罩43上还设有编码器5,用于计算所述电缆走过的长度。
19.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所述支架42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上校直滚轮40上下位置的调节螺杆45,所述上校直滚轮40通过所述调节螺杆45来调整与所述下校直滚轮41之间的间距大小。所述调节螺杆45通过螺纹和弹簧来调节所述上轮罩43的上下位置从而实现调整所述上校直滚轮40与所述下校直滚轮41之间的间距大小,而所述调节螺杆45的顶部设有旋转握把,逆时针转动所述旋转握把可以将所述上轮罩43上提,而顺时针转动所述旋
转握把可以将所述上轮罩43下降,从而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所使用。
2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引导机构2包括第一支座20和水平放置的水平引导轮21,所述第一支座20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水平引导轮2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座20上。所述纵向引导机构3包括第二支座30和竖直放置的竖直引导轮31,所述第二支座30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竖直引导轮3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30上。通过所述第一支座20和所述水平引导轮21可以限制所述电缆所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二支座30和所述竖直引导轮31可以限制所述电缆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实现电缆的精准定位和保证电缆进入该校正装置、离开该校正装置前后的直线度。此外,所述第二支座30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支座30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位置的手轮,所述手轮采用螺纹螺杆的方式进行调节,便于校直所述电缆。
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