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波分复用器件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分复用器件。


背景技术:

2.在ftth(光纤到户,fibre(fiber)to the home)过程中,光纤接入网需要使用波分复用器件。一般地,波分复用器件的透射隔离度可以满足大于30db,而反射隔离度只能满足大于15db。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再串接一个器件来提升反射隔离度,导致设备成本较高,且设备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分复用器件,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波分复用器件反隔离度较低而导致的设备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包括:
5.连接管;
6.双光纤尾纤,所述双光纤尾纤通过第一支撑管安装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
7.透射滤波片,所述透射滤波片安装于所述双光纤尾纤的内侧端部;
8.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安装于所述透射滤波片远离所述双光纤尾纤的一侧;
9.反射滤波片,所述反射滤波片安装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透射滤波片的一侧,所述反射滤波片的反射波长与所述透射滤波片的透射波长相等;
10.单光纤准直器,所述单光纤准直器安装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
11.进一步地,所述单光纤准直器包括:
12.单光纤尾纤;
13.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安装于所述单光纤尾纤的内侧;
14.第二支撑管,所述单光纤尾纤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管安装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均为玻璃管。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内壁与所述双光纤尾纤的外壁间隙配合,且/或,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外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壁与所述单光纤尾纤的外壁间隙配合,且/或,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外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或所述第二透镜为自聚焦透镜。
19.进一步地,所述透射滤波片和所述反射滤波片均为薄膜滤波片。
20.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滤波片的波段为1310波段、1490波段或1550波段。
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波分复用器件包括嵌入双光纤尾纤的内侧端部的透射滤波片,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透射滤波片的一侧的反射滤波片,并且所述反射滤波片的反射波长与所述透射滤波片的透射波长相等。该波分复用器件采用在器件反射组件
内部植入一个反射滤波片来提升反射隔离度,可节省成本,减少应用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波分复用器件反隔离度较低而导致的设备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2.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3.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波分复用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波分复用器件中单光纤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1中所示波分复用器件中反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1中a

a方向的截面图。
27.附图标记如下:
[0028]1‑
双光纤尾纤;2

第一支撑管;3

透射滤波片;4

第一透镜;
[0029]5‑
反射滤波片;6

单光纤准直器;7

连接管;8

第二透镜;9

单光纤尾纤;10

第二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1]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波分复用器件的反隔离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波分复用器件采用在器件反射内部植入一个微型薄膜滤波片,以此来提升单个器件的反射隔离度,从而实现节约成本,减少应用体积的目的。
[0032]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波分复用器件,如图1和图2所示,以三端口波分复用器件为例,该波分复用器件包括连接管7、双光纤尾纤1、透射滤波片3、第一透镜4、反射滤波片5和单光纤准直器6。
[0033]
其中,所述连接管7为连接两端组件的关键连接元件。双光纤尾纤1通过第一支撑管2安装于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单光纤准直器6安装于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该双光纤尾纤1不限于普通间距、大间距(从125~180um间距)类型等,单光纤准直器6为透射光接收的关键元件。
[0034]
上述第一透镜4安装于所述透射滤波片3远离所述双光纤尾纤1的一侧第一透镜4为自聚焦透镜,也就是g透镜(grin lens)。
[0035]
如图4所示,上述透射滤波片3安装于所述双光纤尾纤1的内侧端部;所述的微型薄膜滤波片是用于提升隔离度的关键元件,它的穿透波长即为薄膜滤波片的反射波长。反射滤波片5安装于所述第一透镜4远离所述透射滤波片3的一侧,所述反射滤波片5的反射波长与所述透射滤波片3的透射波长相等。
[0036]
其中,所述透射滤波片3和所述反射滤波片5均为薄膜滤波片,所述薄膜滤波片为ftth应用的滤波片,其波段为1310波段、1490波段或1550波段。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单
光纤准直器6包括单光纤尾纤9、第二透镜8和第二支撑管10,所述第二透镜10安装于所述单光纤尾纤9的内侧,所述单光纤尾纤9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管10安装于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
[0037]
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7、所述第一支撑管2和所述第二支撑管均为玻璃管,玻璃管具有较好的光通过率,且能够支撑内部光学器件。理论上来讲,玻璃管也可以替换为透明材质的其他材料管材。
[0038]
在实际连接时,为了保证连接可靠性和便利性,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内壁与所述双光纤尾纤1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外壁与所述连接管7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壁与所述单光纤尾纤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外壁与所述连接管7的内壁间隙配合。
[0039]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波分复用器件的安装过程为,如图1所示,双光纤尾纤1、第一支撑管2、透射滤波片3、第一透镜4和反射滤波片5构成反射组件,先将该反射组件组装完成,再将反射组件的公共端口作为进光,单光纤准直器6作为出光的端口进行透射光学耦合,用连接管7将耦合的反射组件和单光纤准直器连接起来形成三端口器件。
[0040]
其中,反射组件的组装过程为,先分别将反射滤波片5贴到第一透镜4的平端面上,透射滤波片3贴到双光纤尾纤1的端面上覆盖一根光纤的端面,再将双光纤尾纤1斜端面与第一透镜4斜端面平行对齐,将双光纤尾纤1的两根光纤中,其中一根光纤定义为公共端口,则另一根光纤为反射端口。从公共端口进光,反射端口接收光进行光学耦合,就完成反射组装,最后在双光纤尾纤1上套入第一支撑管2,即完成反射组件的组装。
[0041]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波分复用器件包括嵌入双光纤尾纤的内侧端部的透射滤波片,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透射滤波片的一侧的反射滤波片,并且所述反射滤波片的反射波长与所述透射滤波片的透射波长相等。该波分复用器件采用在器件反射组件内部植入一个反射滤波片来提升反射隔离度,可节省成本,减少应用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波分复用器件反隔离度较低而导致的设备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0042]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0043]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0044]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
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00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