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气体检测仪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室内气体检测仪是一种能够测量室内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的测量仪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室内装修有害气体含量的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3.但是目前常见室内气体检测仪的使用构件较为复杂,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先将收集瓶和收集器以及其固定支架从固定袋中取出进行安装,其操作较为繁琐,同时装置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发生漏气,影响测量结果。
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常见室内气体检测仪的使用构件较为复杂,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先将收集瓶和收集器以及其固定支架从固定袋中取出进行安装,其操作较为繁琐,同时装置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发生漏气,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和不足。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机体、安装板、固定槽、折叠槽、固定板、支撑架、收集器、支撑板、收集瓶、通气管、套管、限位块、堵头;所述机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前方,且机体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箱体内的后方,且安装板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槽在安装板内的后方设有多处,且固定槽与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折叠槽位于安装板内的前方,且折叠槽与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箱体内的右侧,且固定板与箱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端设置在固定板的外侧,且支撑架与固定板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收集器设置在支撑架左端的内部,且收集器与支撑架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收集器上侧的左右两方,且支撑板与收集器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收集瓶设置在支撑板的内部,且收集瓶与支撑板之间卡接;所述通气管分别设置在机体上侧的左方、收集器下侧的左右两方和收集瓶的外侧,且通气管分别与机体、收集器和收集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管设置在通气管的外侧,且套管与通气管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套管内上下两侧的内端,且限位块与套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堵头位于套管的外端,且堵头与套管为一体式结构。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所述安装板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安装板位于折叠槽内的右方。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26.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机体2、安装板3、固定槽4、折叠槽5、固定板6、支撑架7、收集器8、支撑板9、收集瓶10、通气管11、套管12、限位块13、堵头14;机体2设置在箱体1内的前方,且机体2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安装板3设置在箱体1内的后方,且安装板3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固定槽4在安装板3内的后方设有多处,且固定槽4与安装板3为一体式结构;折叠槽5位于安装板3内的前方,且折叠槽5与安装板3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板6设置在箱体1内的右侧,且固定板6与箱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撑架7的右端设置在固定板6的外侧,且支撑架7与固定板6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收集器8设置在支撑架7左端的内部,且收集器8与支撑架7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支撑板9分别设置在收集器8上侧的左右两方,且支撑板9与收集器8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收集瓶10设置在支撑板9的内部,且收集瓶10与支撑板9之间卡接;通气管11分别设置在机体2上侧的左方、收集器8下侧的左右两方和收集瓶10的外侧,且通气管11分别与机体2、收集器8和收集瓶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套管12设置在通气管11的外侧,且套管12与通气管11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限位块13分别位于套管12内上下两侧的内端,且限位块13与套管12为一体式结构;堵头14位于套管12的外端,且堵头14与套管12为一体式结构。
27.具体的,安装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安装板3位于折叠槽5内的右方。
28.具体的,支撑架7由长方形的杆状结构和匚字形的板状结构组成。
29.具体的,通气管11为圆管状结构,且通气管11上下两侧的内端分别设有一处半圆形的凹槽,并且通气管11与限位块13之间滑动连接。
30.具体的,套管12为圆管状结构,且套管12内的外端为锥面状结构。
31.具体实施步骤:
32.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被检测室内的合适位置处,然后打开箱体1,并向外拉动支撑架7,使其处于合适的位置,最后利用管路将各个通气管11进行连接,即可打开机体2进行室内气体的测量,在连接管路时,利用向外拉动堵头14的方式即可将管路固定在通气管11和套管12的中间,以防发生漏气或松动等问题。
33.综上所述:该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通过在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折叠槽,并利用阻尼转轴将固定架和气体收集机构铰接在折叠槽的内部,在使用该装置时只需将支撑架向上抬起即可,而无需再进行拼装,从而使该装置起到便于使用的作用;通过在通气管的外侧设置套管,可以加强其与管路的连接强度,以防发生漏气的问题,从而使该装置起到连接紧固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机体(2)、安装板(3)、固定槽(4)、折叠槽(5)、固定板(6)、支撑架(7)、收集器(8)、支撑板(9)、收集瓶(10)、通气管(11)、套管(12)、限位块(13)、堵头(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设置在箱体(1)内的前方,且机体(2)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板(3)设置在箱体(1)内的后方,且安装板(3)与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槽(4)在安装板(3)内的后方设有多处,且固定槽(4)与安装板(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折叠槽(5)位于安装板(3)内的前方,且折叠槽(5)与安装板(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板(6)设置在箱体(1)内的右侧,且固定板(6)与箱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架(7)的右端设置在固定板(6)的外侧,且支撑架(7)与固定板(6)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收集器(8)设置在支撑架(7)左端的内部,且收集器(8)与支撑架(7)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支撑板(9)分别设置在收集器(8)上侧的左右两方,且支撑板(9)与收集器(8)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收集瓶(10)设置在支撑板(9)的内部,且收集瓶(10)与支撑板(9)之间卡接;所述通气管(11)分别设置在机体(2)上侧的左方、收集器(8)下侧的左右两方和收集瓶(10)的外侧,且通气管(11)分别与机体(2)、收集器(8)和收集瓶(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管(12)设置在通气管(11)的外侧,且套管(12)与通气管(11)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3)分别位于套管(12)内上下两侧的内端,且限位块(13)与套管(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堵头(14)位于套管(12)的外端,且堵头(14)与套管(12)为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安装板(3)位于折叠槽(5)内的右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由长方形的杆状结构和匚字形的板状结构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1)为圆管状结构,且通气管(11)上下两侧的内端分别设有一处半圆形的凹槽,并且通气管(11)与限位块(13)之间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为圆管状结构,且套管(12)内的外端为锥面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屋室内装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机体、折叠槽;所述机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前方,且机体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箱体内的后方,且安装板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槽在安装板内的后方设有多处,且固定槽与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折叠槽位于安装板内的前方,且折叠槽与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箱体内的右侧,且固定板与箱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端设置在固定板的外侧,且支撑架与固定板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便于使用和连接紧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荣 袁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