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空调业的发展,炎热的天气使得现有空调器室外机中的电控盒中的主板元器件也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如果热量不及时散热,会导致主板元器件损坏。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的电控盒主板容易产生热量,热量如不及时散热从而导致主板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电控盒包括:
7.电元器件,所述电元器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8.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通道相连。
9.进一步,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壳体,所述散热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
10.所述散热风扇连接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进风口背离所述电元器件的一侧。
11.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两端的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电元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两端所述出风口之间。
12.进一步,所述电元器件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侧。
13.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钉柱,所述螺钉柱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壳体的螺纹孔;
14.所述散热风扇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的螺钉通孔,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壳体,所述螺钉连接所述螺钉通孔与所述螺纹孔。
15.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散热风扇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16.进一步,所述电控盒还包括:感温器,所述感温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感温器相连。
17.进一步,所述电控盒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元器件和所述感温器连接在所述主板上;
18.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接在所述主板上,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19.进一步,所述散热器设置在一端所述出风口内。
20.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电机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内的风扇,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控盒;
21.所述散热风扇的旋转中轴与所述风扇的旋转中轴线平行。
2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通过将电元器件设立于散热通道内,同时设置散热风扇与散热通道相连,电元器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分散在散热通道内,散热风扇将散热通道内的热量吹或者吸出电控盒,实现了当电元器件产生热量后,电控盒内部散热通道温度过高时,散热风扇给电元器件散热的方案,及时导走热量,提高元器件可靠性,提高整机性能。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盒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盒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盒的实施例的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盒的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盒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盒的实施例的主板的仰视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31.图中各标号:100、散热通道;101、第一散热通道;102、第二散热通道;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10、电元器件;120、散热风扇;121、螺钉柱;122、螺纹孔;123、螺钉通孔;124、定位柱;125、定位孔;126、扇叶;127、支架;130、散热器;140、感温器;150、主板;160、电控盒盖;161、电控盒体;200、壳体;300、电控盒;400、风扇;500、空调壳体;510、支撑壳体;520、前面板;530、顶盖;540、右侧板;600、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34.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控盒300,所述电控盒300内设置有散热通道100,为方便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300的外形轮廓的方形,方形所述电控盒300在水平平面内的长边所述在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在水平平面内与左右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前后方向,以空调器在使用时放置的竖直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电控盒300包括:电元器件110和散热风扇120。所述电元器件110位于所述散热通道100内,空调在工作过程中电元器件110产生热量,热量分散在散热通道100内。所述散热风扇120与所述散热通道100相连,散热风扇120可将散热通道100内电元器件110产生的热量吹或者吸出电控盒。
37.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电元器件110设立于散热通道100内,同时通过散热风扇120与散热通道100相连,电元器件110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分散在散热通道100内,散热风扇120将散热通道100内的热量吹出或者吸出电控盒,实现了当电元器件110产生热量后,电控盒内部散热通道100温度过高时,散热风扇120给电元器件110散热的方案,及时导走热量,提高电元器件可靠性,提高整机性能,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38.如图1、图3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壳体200,所述散热通道100位于所述壳体200内,所述散热通道100沿左右方向开设,所述散热通道1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103,散热通道100的侧壁为位于壳体200前部的内壁,所述散热风扇120连接在所述壳体200上,并位于所述进风口103背离所述电元器件110的一侧。进风口103可设置于侧壁的两端或者中间部分,在进风口103处的风扇400通电后产生散热风,散热风可从进风口103进入电控盒壳体内部。通过进风口103处的风扇400产生的散热风,散热风在散热通道100内吹过电元器件110,(如图1中的空心箭头方向为风流向)从而实现散热。
39.如图2、图3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通道100的两端开设有出风口104,两端的出风口104位于所述壳体左右两端侧壁上,所述进风口103位于两端所述出风口104之间,所述电元器件11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两端所述出风口104之间。所述出风口104分别与两端的出风口104分别形成第一散热通道101、第二散热通道10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进风口103设置在壳体200侧壁的中间,进风口103与散热通道100相连通后,分别形成第一散热通道101和第二散热通道102。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01位于风扇400左侧,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02位于风扇400右侧,散热风扇120产生的风经过电元器件110后,通过第一散热通道101和第二散热通道102分别从左方和右方排出到壳体200外。与一侧排风相比,本方案中第一散热通道101、第二散热通道102和进风口103形成两个散热通路,在散热风扇120动力作用下,可通过进风口103将散热通道100内的风吸出或者吹走,本方案通过两侧排风从而提高散热速率,便于将电元器件110内部的热量传导出去。
40.所述散热通道100工作过程为:风流从散热风扇120进入壳体内部,吹散电元器件110上的热量后,风流从壳体内部的散热通道100散出,散热通道100连通电控盒外部,从出风口104将热量导出。散热通道100和散热风扇120的进风口103形成空气通路,避免了热量聚集在电控盒内。
41.如图1、图2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电元器件110散热以及壳体200内部空间利用率最大化,优选的,所述电元器件110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扇120的出风侧,这样使电元器件110正对所述散热风扇120,散热风扇120所产生的风直接朝向电元器件110吹出,从而实现直接散热,使电元器件110的散热效率更高。
42.如图4、图5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钉
柱121,所述螺钉柱121背离所述散热风扇120延伸,所述螺钉柱121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壳体的螺纹孔122;散热风扇120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122相配的螺钉通孔123,所述散热风扇120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壳体200,螺钉穿设所述螺钉通孔123连接所述螺钉柱121。螺钉柱121可设置为多种形状,不限于圆柱形,扁圆柱形,方形等;优选的,螺钉柱121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钉柱121位于出风口104的左右两侧,两个螺钉柱121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螺钉柱121还可设置为多个,多个螺钉柱121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此外,壳体与定位柱124、螺钉柱12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所述散热风扇120上设置有螺钉通孔123,所述螺钉通孔123用于穿设螺钉,具体的螺钉通孔123设置在散热风扇120下部,螺钉通孔123的位置与数量与所述螺纹孔122相配。当散热风扇120与壳体进行安装时,通过在螺钉通孔123中穿设螺钉,螺钉螺接在螺钉柱121,从而使所述散热风扇120与所述电控盒固定连接。
43.如图4、图5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柱124,所述定位柱124朝向所述散热风扇120延伸;定位柱124可设置为多种形状,不限于圆柱形,扁圆柱形,方形等;优选的,定位柱124可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柱124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易于想到,定位柱124还可设置为多个,多个定位柱124形状可相同也可不同。散热风扇120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24相配的定位孔125。所述定位孔125设置在风扇400下部,定位孔125与定位柱124相配合,当散热风扇120与壳体进行安装时,定位孔125套设在定位柱124上,从而使散热风扇120在壳体外壁的位置固定,这样便于安装。
44.如图5所示,具体的结构中,所述散热风扇120包括支架127,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架127上的扇叶126,所述螺钉通孔123,定位孔125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扇120的支架127上,所述扇叶126通过电机驱动而旋转。为保护电控盒内电元器件110不受破坏,延长电元器件110寿命,维持吹入散热风的柔和性,所述扇叶126数量为奇数,且最少为3片。
45.如图6、图7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还包括有感温器140,所述感温器140设置在所述壳体200内,所述散热风扇120与所述感温器140相连,所述散热风扇120通过所述感温器140所感应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而启动。具体为电元器件11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会积聚在壳体200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感温器140用于感知内部空间的温度,当感温器140感知到电元器件110产生热量后空间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散热风扇120可自动启动,进风口103进风,对电元器件110进行散热工作。
46.如图6、图7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还包括:主板150和散热器130。所述主板150位于所述壳体200内,所述电元器件110和所述感温器140连接在所述主板150上;所述电元器件110和所述感温器140安装在所述主板150的下表面,且感温器140靠近所述电元器件110设置,这样对电元器件110的热量感知更准确。所述散热器130连接在所述主板150上,并设置在一端的所述出风口104内。散热器130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电元器件110产生的热量会有一部分经过主板150进行聚集,这样通过连接主板150的散热器130可将主板150上的热量导出,从而避免了主板受损,散热器130位于所述散热通道100内,从主板150上导出的热量被散热通道100内的风带出去,实现对主板的散热。优选的,所述散热器130位于所述散热通道100内部左边的第一散热通道101。散热风扇120所产生的风从散热器所在的第一散热通道101中吹过,对散热器130上的热量进行散热。这样散热器130设置在一端的出风口104处,可以使散热器130远离所述电元器件110,从而避免造成壳体内部空间的热量聚集。
47.如图6所示,在本方案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0包括:电控盒体161和电控盒盖160。所述电控盒盖160位于所述主板150上部,电控盒体161和电控盒盖160组成电控盒的外壳,且为方便装配,所述电控盒体和电控盒盖可拆卸连接设置。
48.如图8所示,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壳体500,电机支架600,转动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600内的风扇400,以及如上面所述的电控盒。所述散热风扇120的旋转中轴与所述风扇400的旋转中轴线平行。所述风扇400位于所述电控盒背离所述电元器件110的一侧,通过风扇400转动产生的散热风将电控盒出风口104产生的热量流出外机。
49.如图6、图7所示,具体结构中,所述空调壳体包括支撑壳体510,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壳体510前部的前面板520,顶盖530和右侧板540,所述支撑壳体510上设置有电机支架600,所述电机支架600上连接风扇400电机,风扇400电机连接风扇400,所述风扇400的轴向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510上,所述电控盒沿左右方向设置,即电控盒的电元器件110以及散热器的相对位置所在方向与空调器的左右方向一致。这样所述风扇400位于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电元器件110的一侧,从而风扇400转动所产生的散热风能从散热进风口103穿过。
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通过将电元器件110设立于散热通道100内,同时设置散热风扇120与散热通道100相连,电元器件110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分散在散热通道100内,散热风扇120将散热通道100内的热量吹或者吸出电控盒,实现了当电元器件110产生热量后,电控盒内部散热通道100温度过高时,散热风扇120给电元器件110散热的方案,及时导走热量,提高元器件可靠性,提高整机性能。
5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