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3: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


背景技术:

2.周知,在太阳能采暖换热技术领域,目前通用的结构是通过固定架架设有一个水箱,在水箱上连接有若干根太阳能集热管,太能能集热管的下部为底部联箱,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在使用时向水箱内部供水,水在受热后会呈现自动上升的状态,因太阳能集热管的集热特性是在50摄氏度以下呈快速上升趋势,在50摄氏度以上时,其温度上升速度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所以,在实现太阳能加热时,冷水向下沉积,在底部联箱温度升高后再自动上升,以此实现水箱内温度的提升。
3.但是以上太阳能加温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1.加热效率慢,仅凭联箱内温度自动上升后促使高温液体自动升温无法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2.水垢沉积,在加热过程中,因升温效率慢,加热装置内水流速度非常慢,无法形成水涡流,水垢易沉积在联箱内部最终将集热管以及联箱堵塞。
4.作为本行业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善,设计一款热效率高,且能够在提高加热效率的基础上避免水箱内水垢的产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通过采用新颖的结构设计,可实现集热系统内部液体快速流动,并能避免水垢的产生。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包括一个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上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所述的水箱上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和至少一根连通管,所述的换热管的底部与底部联箱连接,所述的底部联箱上设置有开放式端口,所述的开放式端口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实现旋拧端口的固定连接;若干根换热管实现底部联箱内的底部热水上升至顶部的水箱内,所述的连通管实现水箱内的冷水向底部联箱内流动。
7.所述的连通管设置在若干换热管的外侧。
8.所述的换热管分为外层管和内层管,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内层管上设置有多个变径区;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卡,通过金属卡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相对位置限定;内层管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选择性吸收膜。
9.所述的连通管分为外层管和内层管,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内层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变径区;所述的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卡,通过金属卡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相对位置限定。
10.所述的连通管分为外层管和内层管,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卡,通过金属卡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相对位置限定。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其在水箱上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水箱上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和至少一根连通管,换热管的底部与底部联箱连接,底部联箱上设置有开放式端口可用于水垢的排除;所述的若干根换热管实现底部联箱内的底部热水上升至顶部的水箱内,所述的连通管实现水箱内的冷水向底部联箱内流动,通过此种结构实现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内部的循环流动,以此实现液体的快速加热,此种结构还防止水垢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经过此种结构设置,其加热效率有效提升,有效的避免了水垢产生,是一种理想的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本实用新型换热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1、固定架,11、斜置架,2、水箱,21、进水接口,22、出水接口,3、换热管,31、外层管,32、内层管,33、金属卡,34、选择性吸收膜,4、连通管,5、底部联箱,51、开放式端口,52、旋拧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看附图示,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包括一个固定架1,所述的固定架1的顶部设置有水箱2,所述的水箱2上设置有进水接口21和出水接口22,通过进水接口21和出水接口22与外部供水端和用水端连接。
18.所述的水箱2上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3和至少一根连通管4,所述的换热管3的底部与底部联箱5连接,所述的底部联箱5上设置有开放式端口51,所述的开放式端口51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实现旋拧端口52的固定连接,在底部联箱5内部出现少量水垢后,可通过将旋拧端口52开启的方式实现内部水垢的清理;所述的若干根换热管3实现底部联箱5内的底部热水上升至顶部的水箱2内,所述的连通管4实现水箱内的冷水向底部联箱内流动;所述的连通管4设置在若干换热管3的外侧,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如图3所示,水流可在水箱、底部联箱以及连通管4和换热管3之间形成一个水流循环,使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内部水源流动起来。
19.如图4所示,所述的换热管3分为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内层管3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变径区;所述的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32和外层管31之间设置有金属卡33,通过金属卡33将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的相对位置限定;内层管32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选择性吸收膜34以此实现热量吸收。
20.进一步的,所述的连通管4可选用两种结构形式,其中之一为:分为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内层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变径区;所述的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32和外层管31之间设置有金属卡33,通过金属卡33将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的相对位置限定,通过此种结构可提高保温箱并且减少爆管状况的产生。
21.另外一种情形为:所述的连通管4分为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卡,通过金属卡33将
外层管31和内层管32的相对位置限定,此种结构可在保证温度的状况下实现制作成本的降低。
22.总结: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其在水箱2上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3和至少一根连通管4,换热管3以及连通管4的底部与底部联箱5连接,底部联箱5上设置有开放式端口51可用于水垢的排除;所述的若干根换热管3实现底部联箱5内的底部热水上升至顶部的水箱2内,所述的连通管4实现水箱2内的冷水向底部联箱5内流动,通过此种结构实现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内部的循环流动,以此实现液体的快速加热,此种结构还防止水垢的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包括一个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上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上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和至少一根连通管,所述的换热管的底部与底部联箱连接,所述的底部联箱上设置有开放式端口,所述的开放式端口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实现旋拧端口的固定连接;若干根换热管实现底部联箱内的底部热水上升至顶部的水箱内,所述的连通管实现水箱内的冷水向底部联箱内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设置在若干换热管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分为外层管和内层管,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内层管上设置有多个变径区;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卡,通过金属卡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相对位置限定;内层管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选择性吸收膜。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分为外层管和内层管,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内层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变径区;所述的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卡,通过金属卡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相对位置限定。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分为外层管和内层管,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为真空区;所述的真空区内部,在内层管和外层管之间设置有金属卡,通过金属卡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相对位置限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其在水箱上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水箱上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和至少一根连通管,换热管的底部与底部联箱连接,底部联箱上设置有开放式端口可用于水垢的排除;所述的若干根换热管实现底部联箱内的底部热水上升至顶部的水箱内,所述的连通管实现水箱内的冷水向底部联箱内流动,通过此种结构实现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内部的循环流动,以此实现液体的快速加热,此种结构还防止水垢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经过此种结构设置,其加热效率有效提升,有效的避免了水垢产生,是一种理想的太阳能内循环热水器。水器。水器。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旭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8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