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3: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手持风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涡轮式手持小风扇。


背景技术:

2.手持风扇,就是方便随身携带的风扇;适用于户外手持使用。
3.目前,手持风扇的叶片裸露或者通过简单的罩网进行覆盖,在使用过程中,风扇的叶片产生的旋转气流朝外吹出,实现散热。
4.现有技术中,手持风扇的噪音大,影响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涡轮式手持小风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风扇使用时,噪音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包括手持壳和涡轮扇,所述手持壳具有安设腔,所述涡轮扇置于在所述安设腔,所述手持壳供手部手持;所述手持壳的顶部形成出风口,所述手持壳的侧部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安设腔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呈连通布置;所述涡轮扇通过所述进风口抽取气流导流至所述出风口。
7.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形成所述安设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外壳具有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气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安设腔呈连通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具有内口,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安设腔通过所述内口呈连通布置;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内口呈错位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具有多个进气口,各个所述进气口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外壳包括外板,所述外板处于两个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外板与所述内口呈对应布置,所述外板与所述内口之间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壳具有电源腔,所述安设腔与所述电源腔沿长度方向呈间隔对应布置,电源件安设在所述电源腔,所述电源件用于提供电源;所述电源件沿背离所述出风口方向布置。
11.进一步的,电路板安设所述电源腔,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源件和所述涡轮扇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源件呈叠合布置;所述手持壳的底部形成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路板呈抵触连通布置,通过所述充电口实现所述电源件充电。
12.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壳包括安设壁,所述安设壁围合形成所述安设腔,所述安设壁具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电源腔呈对应呈连通布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安设壁具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与所述出风口呈连通布置,所述导流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散热口的口径;所述手持壳具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内端与所述导流口呈连通布置,所述导流腔的外端与所述出风口呈连通布置,所述导流腔呈倾斜布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壳包括多个导流板,各个所述导流板呈间隔对应布置,各个所
述导流板处于所述导流腔;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部和直流部,所述导流部与所述直流部呈连接布置,所述导流部沿靠近所述导流口方向布置,所述直流部沿靠近所述出风口方向布置;所述导流部呈倾斜布置,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导流腔的倾斜方向呈一致布置,所述直流部呈竖直布置。
15.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壳包括挂设头,所述挂设头沿所述手持壳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挂设头具有挂设腔,所述挂设腔贯通所述挂设头的两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使用时,用户通过手部实现手持壳的手持,将出风口朝向用户自己,涡轮扇启动,抽取处于进风口周围的气流,再导流至出风口,最终通过出风口朝外排出,形成高速气流,对用于起到散热降温作用;同时,降低整体的体积,使握感更加舒适,并且,涡轮扇不切割空气,极大降低噪音,提高手持风扇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主视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a部剖面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内壳的立体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内壳的主视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出风口的布局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的导流板的主视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呈佩戴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7.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8.参照图1

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9.涡轮式手持小风扇,包括手持壳1和涡轮扇2,手持壳1具有安设腔,涡轮扇2置于在安设腔,手持壳1供手部手持;手持壳1的顶部形成出风口12,手持壳1的侧部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1,安设腔分别与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呈连通布置;涡轮扇2通过进风口11抽取气流导流至出风口12。
30.上述的涡轮式手持小风扇,使用时,用户通过手部实现手持壳1的手持,将出风口
12朝向用户自己,涡轮扇2启动,抽取处于进风口11周围的气流,再导流至出风口12,最终通过出风口12朝外排出,形成高速气流,对用于起到散热降温作用;同时,降低整体的体积,使握感更加舒适,并且,涡轮扇2不切割空气,极大降低噪音,提高手持风扇的使用体验感。
31.涡轮扇2旋转时,利用离心力,实现气流的导流,实现将手持壳1两侧的气流导向至顶部的出风口12输出。
32.涡轮扇2包括主轴和多个扇叶,各个扇叶与旋转面垂直,且各个扇叶呈环形排列布置,在工作过程中,空气由轴向进入环形扇叶所包围的空间;之后,被扇叶旋转带动的离心效应沿径向甩出,在扇叶外围形成一道漩涡状散射气流,再受到安设壁的导流作用,从出风口12吹出。
33.手持壳1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形成安设腔,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进气通道 13,外壳具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与进气通道13呈连通布置,进气通道13与安设腔呈连通布置;这样,使用时,抽取气流时,进风口11周围在负压状态下,通过井风口进入进气通道13,在导流至出风口12,实现用户的散热和降温。
34.内壳和外壳呈套设布置,可以是过盈配合;这样,无需采用固定件,降低连接固定件的使用,便于装配,且降低造价。
35.手持壳1包括格栅壳,格栅壳形成多个进风口11,格栅壳与内壳呈扣合布置,无需采用固定件,降低连接固定件的使用,便于装配,且降低造价。
36.或者,格栅壳与外壳呈扣合布置,无需采用固定件,降低连接固定件的使用,便于装配,且降低造价。
37.内壳具有内口,进气通道13与安设腔通过内口呈连通布置;进风口11与内口呈错位布置;这样,进气通道13起到缓冲作用,增大气流的流经,避免进气口的空气扰流,造成相互影响。
38.内壳具有两个内口,两个内口呈对应布置,且内口形成在内壳的侧部;外壳具有四个进气口,四个进气口呈四角布置;两个进气口输送的气流对应一个内口,保证足够的气流输入。
39.另外,两个进气口朝中部输送气流,避免气流外泄,便于气流输送输送至内口。
40.进气口呈长条状布置,且沿长度方向延伸布置,这样,增大进气口的进气范围,保证足够的输气量;同时,手持时,避免用户手部完全遮蔽进气口,保证进气口的正常进气。
41.另外,不用另外设置手持部,缩小手持壳1的长度,便于手持风扇的携带和收纳。
42.外壳具有多个进气口,各个进气口呈间隔对应布置;外壳包括外板,外板处于两个进气口之间,外板与内口呈对应布置,外板与内口之间形成进气通道13;这样,在外板的作用下,实现进气通道13的形成,有助于降低噪音。
43.同时,在外板的遮挡下,避免涡轮启动时,抽吸力施加在用户的手部,从而保证用户的手持舒适性。
44.外壳呈椭圆状布置,四个进气口形成在外壳的四角,增大进气的范围,同时,手持时,降低手部对进气口覆盖,便于进气口抽取气流。
45.手持壳1具有电源腔,安设腔与电源腔沿长度方向呈间隔对应布置,电源件 3安设在电源腔,电源件3用于提供电源;实现电源的供给,在户外时,也可实现手持风扇的使用。
46.电源件3沿背离出风口12方向布置,这样,将手持风扇的整体的重心趋向于底部,
放置时,增强手持风扇的放置稳固性。提供多种使用模式。
47.也就是说,用户可以直接将手持风扇放置在桌面上,解放双手,降低手部的疲劳。
48.外壳设有摆动架,摆动架与外壳呈铰接布置,放置时,摆动架与外壳呈角度布置,摆动架、外壳和外置件呈三角布置,提高手持风扇的放置稳固性,外置件可以是桌子等支撑物。
49.手持时,摆动架与外壳呈叠合布置,降低摆动架的占据空间,便于手持风扇的手持使用或携带。
50.摆动架具有手环部,手环部供手指穿过,这样增强手持的安全性。
51.摆动件包括磁吸板,通过磁吸板实现手持风扇与外置件呈吸附布置,外置件可以是铁柱等;或者外置件具有磁性,与磁吸板呈吸附布置;这样,利用磁吸板与外置件呈吸附布置,使手持风扇呈悬空布置。
52.摆动架具有万向头,实现不同方向的调节,使用手持风扇出风口12的朝向方向的调节,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53.或者,摆动架包括两个夹杆,两个夹板具有夹持力,实现将手持风扇夹持外置件。
54.手持壳1具有绳部,绳部具有绳孔,这样,通过绳子,实现手持风扇的佩戴。
55.电路板4安设电源腔,电路板4分别与电源件3和涡轮扇2呈电性连接布置,电路板4预设有控制程序,实现对涡轮扇2和电源件3等电子元件进行控制。
56.电路板4与电源件3呈叠合布置,降低整体占用空间,缩小手持风扇的体积,便于手持风扇的手持和携带。
57.手持壳1的底部形成充电口,充电口与电路板4呈抵触连通布置,通过充电口实现电源件3充电;实现循环使用。
58.手持壳1包括安设壁,安设壁围合形成安设腔,通过安设壁,实现气流的导向;安设壁具有散热口,散热口与电源腔呈对应呈连通布置;这样,进气口输入的气流,部分通过散热口输送至电源腔,实现对电路板4和电源件3的散热,提高电路板4和电源件3的使用寿命。
59.安设壁具有导流口,导流口与出风口12呈连通布置,导流口的口径大于散热口的口径;这样,进风口11的大部分气流输送至出风口12,保障用户的散热和降温。
60.手持壳1具有导流腔14,导流腔14的内端与导流口呈连通布置,导流腔14 的外端与出风口12呈连通布置,导流腔14呈倾斜布置;这样,由于涡轮扇2由轴向抽取气流,径向输出气流,在导流腔14的作用下,增大输出范围,有助于降低噪音,同时,对气流起到缓冲作用,使气流输送更加平顺。
61.手持壳1包括多个导流板5,各个导流板5呈间隔对应布置,各个导流板5 处于导流腔14;导流板5包括导流部51和直流部52,导流部51与直流部52呈连接布置,导流部51沿靠近导流口方向布置,直流部52沿靠近出风口12方向布置;导流部51呈倾斜布置,导流部51与导流腔14的倾斜方向呈一致布置,直流部52呈竖直布置。
62.这样,在各个导流部51的作用下,便于涡轮扇2导流的气流转移至直流部 52,在直流部52的作用下,实现气流直线吹出,便于将气流直线吹至用户。
63.涡轮式手持小风扇设有雾化器和导管,手持壳1具有储水腔,储水腔用于存储水,雾化器抽取储水腔的水且进行雾化;导管的内端与雾化器呈连通布置,导管的外端延伸至出风口12;这样,当比较炎热时,可以开启雾化器,雾化器将储水腔的水进行雾化通过导管
排至出风口12,排出的气流携带雾化的水喷至用户,提高降温和散热效果。
64.手持壳1具有环形槽,环形槽沿手持壳1的外表面呈环绕布置,导管沿环形槽缠绕手持壳1布置;便于导管的设置,且降低整体的占用空间,便于风扇的携带和手持。
65.雾化器包括超声波器,通过超声波器实现雾化水,超声波器利用超声波变频脉冲,实现分离水分子,实现雾化水。
66.雾化器包括水泵,水泵用于抽取储水腔的水,水泵与导管呈连接布置,超声波器包括多个超声波振子,多个超声波振子呈电性连接布置,超声波振子通过振动细化导管内的水,使细化效果更佳,这样导管喷出的水则是小分子水,需要使用的水量明显降低,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增强降温效果。
67.手持壳1包括挂设头15,挂设头15沿手持壳1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挂设头15具有挂设腔,挂设腔贯通挂设头15的两端;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通过挂绳6穿设挂设头15,实现手持壳1的佩戴,用户通过颈部佩戴手持部,实现小风扇的佩戴使用。
68.另外,由于挂设头15沿手持壳1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采用挂绳6佩戴时,手持壳1呈立状布置,出风口12朝上布置,这样,将气流朝向头部输送。
69.挂设头15具有挂设面,佩戴时,绳子提升且支撑挂设面;挂设面呈朝下弧形布置,便于手持壳1的居中。
70.挂设面具有凹陷槽,挂绳6设有凸部,佩戴时,凸部嵌入凹陷槽,此时,手持壳1处于居中位置,便于手持壳1的佩戴,同时,避免佩戴时,手持壳1的晃动过大,便于手持壳1的佩戴。
71.挂设头15处于手持壳1的中部,便于手持壳1保持平衡,呈竖直状,便于手持壳1的佩戴。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