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能力提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3: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涉及一种提示空调装置的能力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038487号公报)公开的空调能力测量系统对空调装置的能力进行测量。该空调能力测量系统具有对室外单元的吸入空气的状态进行测量的第一温湿度计、对室外单元的吹出空气的状态进行测量的第二温湿度计、对室外单元的风扇的转速进行测量的旋转传感器、对室外单元的消耗电力进行测量的第一电力计、对向室内单元供给的电力进行测定的第二电力计。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4.在由用户使用的空调装置中设置许多用于测量空调装置的能力的传感器,对用户而言非常不便。即,测量能力的作业者所需要的劳力变重。而且,由于用于测量能力的系统具有较多的传感器,因此测量能力的系统的成本较高。
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第一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提示空调装置的能力,该空调装置包含至少1台室外单元、至少1台室内单元、以及将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连接的制冷剂连接配管。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具备第一取得部、测量部、第二取得部以及能力计算部。第一取得部取得作为室外单元的额定能力或作为与额定能力相关联的信息的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测量部测量室外单元的消耗电力。第二取得部取得作为室外单元周围的空气的温度的外部气温。能力计算部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以及外部气温来获得空调装置的能力的计算值。
7.根据该结构,能够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以及外部气温来获得空调能力的计算值。因此,为了进行能力计算而待取得的数据的种类较少即可。
8.第一观点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能力输出系统输出空调装置的能力,该空调装置包含至少1台室外单元、至少1台室内单元、以及将室外单元以及室内单元连接的制冷剂连接配管。空调能力输出系统具备第一取得部、测量部、第二取得部、能力计算部以及输出部。第一取得部取得作为室外单元的额定能力或作为与额定能力相关联的信息的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测量部测量室外单元的消耗电力。第二取得部取得作为室外单元周围的空气的温度的外部气温。能力计算部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以及外部气温来获得空调装置的能力的计算值。输出部输出计算出的能力。
9.第二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一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能力计算部包含多个能力计算模型。能力计算部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从多个能力计算模型中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
10.根据该结构,能力计算部根据室外单元能力信息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因此,使用适合于模拟室外单元的能力的能力计算模型。
11.第二观点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能力输出系统在第一观点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能力输出系统中,能力计算部包含多个能力计算模型。能力计算部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从多个能力计算模型中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所选择的能力计算模型计算能力。
12.第三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二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能力计算模型分别具有表示空调装置的性能的空调机性能参数。能力计算模型分别基于空调机性能参数、消耗电力和外部气温,导出制冷循环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并基于导出的制冷循环来计算所述计算值。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冷凝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中的至少1个被决定为常数。
13.第四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能力计算模型各自具有表现消耗电力与能力的关系的特性式。
14.第五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二观点至第四观点中的任意1个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多个能力计算模型包含多个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以及多个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
15.第五观点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能力输出系统在第二观点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能力输出系统中,多个能力计算模型包含多个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以及多个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在计算制冷能力的情况下,从多个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中选择1个模型。在计算制热能力的情况下,从多个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中选择1个模型。
16.第六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的任意1个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还具备校正部。校正部通过对计算值进行校正,获得校正计算值。
17.根据该结构,校正部通过对计算值进行校正,得到校正计算值。因此,提高对于所需的能力的精度。
18.第七方面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六方面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校正部基于与制冷剂连接配管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相关联的信息来校正计算值。
19.第八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六观点或第七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室外单元包含室外风扇。校正部基于与室外风扇的额定输出相关联的信息来校正计算值。
20.第九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一观点至第八观点中的任意1个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第二取得部还取得作为室外单元周围的空气的湿度的外部气体湿度。能力计算部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外部气温以及外部气体湿度取得空调装置的能力的计算值。
21.根据该结构,为了得到能力的计算值,除了其他参数以外,还使用外部气体湿度。因此,能够求出精度更高的计算值。
22.第十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一观点至第九观点中的任意1个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第二取得部不进行与热交换后从室外单元排出的吹出空气相关的测量。
23.第十一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六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还具备提案生成部。提案生成部基于规定期间的计算值或校正计算值的最大值,生成待取代室外单元及室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导入单元的提案。
24.第十二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十一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空调装置
包含多个系统。多个系统分别包含至少1台室外单元。测量部对多个系统分别测量消耗电力。
25.第十三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十二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还具备操作终端。测量部具有针对多个系统分别测量消耗电力的多个电力传感器。操作终端显示电力传感器的识别信息。操作终端接受关于识别信息与系统的关联性的输入。
26.第十四观点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在第十二观点或第十三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中,提案生成部针对多个系统分别生成待取代室外单元以及室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导入单元的提案。
27.第十五观点的方法是对具有至少1台室外单元和至少1台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的能力进行测定的方法,第一取得部取得作为室外单元的额定能力或作为与额定能力相关联的信息的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测量部测量室外单元的消耗电力,第二取得部取得作为室外单元周围的空气的温度的外部气温,能力计算部根据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及外部气温,输出空调装置的能力的计算值。
附图说明
28.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的示意图。
29.图2是表示运算部70的示意图。
30.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b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的示意图。
31.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的示意图。
32.图5是电力传感器61a~c的识别信息与系统的关联作业中的操作终端63的画面。
33.图6是说明能力计算模型的结构例1的示意图。
34.图7是说明能力计算模型的结构例2的示意图。
35.图8是说明能力计算模型的结构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第一实施方式>
37.(1)整体结构
38.图1表示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的整体结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具有空调装置20、电力传感器61、温度传感器62、操作终端63、网络n、服务器100。
39.(2)详细结构
40.(2

1)空调装置20
41.空调装置20是具有多个室内单元21~24的多联式空调装置。
42.空调装置20具有室内单元21~24、室外单元40、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
43.(2
‑1‑
1)室内单元21~24
44.室内单元21~24设置在建筑物b的内部。室内单元21~24通过向用户提供冷风或暖风来调节用户所处的环境的温度。在室内单元21~24连接有室内单元电源线33。室内单元电源线33从商用电源52向室内单元21~24传递电力。
45.(2
‑1‑
2)室外单元40
46.室外单元40设置于建筑物b的外部。室外单元40从作为热源的外部气体获取冷能
或热能。室外单元40具有室外单元电源线41。室外单元电源线41从商用电源51向室外单元40传递电力。室外单元40具有室外热交换器42和室外风扇43。
47.(2
‑1‑
3)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
48.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使制冷剂在室内单元21~24与室外单元40之间移动。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与室内单元21~24及室外单元40一起形成制冷剂回路。
49.(2

2)电力传感器61
50.电力传感器61取得空调装置20的室外单元40的消耗电力的测定值。电力传感器61安装于室外单元电源线41。电力传感器61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n连接,能够发送消耗电力数据。
51.(2

3)温度传感器62
52.温度传感器62取得外部气温的测定值。温度传感器62例如安装于室外单元40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气温是室外单元40周围的空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62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n连接,能够发送外部气温数据。
53.另外,温度传感器62不进行在室外热交换器42的热交换后与从室外单元40排出的吹出空气相关的测量。
54.(2

4)操作终端63
55.操作终端63由空调装置20的作业者等操作。作业者将室外单元能力信息输入到操作终端63。室外单元能力信息例如是室外单元40的额定能力。或者,室外单元能力信息也可以是室外单元40的额定能力以外的与该额定能力相关的信息。操作终端63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n连接,能够发送室外单元能力信息。
56.另外,作业者将与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相关联的信息输入到操作终端63。与压力损失相关的信息例如是以下的量。
57.‑
将距室外单元40最远的室内单元24和室外单元40连接的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的长度。
58.‑
室外单元40与室内单元21~24的高低差。
59.操作终端63能够经由网络n发送与压力损失相关联的信息。
60.另外,作业者将与室外风扇43的额定输出相关联的信息输入到操作终端63。操作终端63能够经由网络n发送与室外风扇43的额定输出相关联的信息。
61.(2

5)网络n
62.网络n构成为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移动电话通信网、无线lan、其他公知的网络的集合体。
63.(2

6)服务器100
64.服务器100与网络n连接。服务器100能够接收从电力传感器61、温度传感器62、操作终端63发送的数据。
65.(3)运算部70
66.图2是承担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的运算的运算部70的示意图。运算部70在物理上构成为服务器100。运算部70具有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接收部71、消耗电力接收部72、外部气温接收部73、能力计算部74、校正部75、提案生成部76。即,服务器100通过执行专用的软件,作为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接收部71、消耗电力接收部72、外部气温接收部73、能力计算部74、
校正部75、提案生成部76发挥功能。
67.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接收部71从操作终端63经由网络n接收室外单元能力信息。
68.消耗电力接收部72从电力传感器61经由网络n接收消耗电力数据。
69.外部气温接收部73从温度传感器62经由网络n接收外部气温数据。
70.能力计算部74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以及外部气温来获得空调装置20的能力的计算值。
71.能力计算部74包含多个能力计算模型m1~m8。能力计算部74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从多个能力计算模型m1~m8中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多个能力计算模型m1~m8包含多个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m1~m4以及多个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m5~m8。
72.能力计算模型m1~m8例如是特性式。代替于此,能力计算模型m1~m8也可以是表格、或者已学习模型、其他。
73.校正部75通过校正能力计算部74计算出的计算值,得到校正计算值。校正部75从网络n接收“与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相关联的信息”以及“与室外风扇43的额定输出相关联的信息”。校正部75在根据计算值得到校正计算值时使用这些信息。
74.提案生成部76基于规定期间中的计算值或校正计算值的最大值,生成待取代室外单元40及所述室内单元21~24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导入单元的提案。
75.(4)能力计算部74的详细结构
76.作为能力计算部74的结构,可以考虑各种结构。以下,对所考虑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77.(4

1)结构例1
78.(4
‑1‑
1)结构的详细情况
79.图6是结构例1的能力计算模型m1~m8的结构。
80.能力计算模型m1~m8各自具有表示空调装置20的性能的空调机性能参数742和最终计算部749。
81.空调机性能参数743可以包含与空调装置20的压缩机的性能相关的压缩机性能参数753。
82.空调机性能参数743可以包含与空调装置20的室外热交换器42的性能相关的室外热交换器性能参数744。
83.空调机性能参数743可以包含与空调装置20的室外风扇43的性能相关的室外风扇性能参数745。
84.最终计算部749计算空调装置20的制冷或制热的能力c。
85.(4
‑1‑
2)动作
86.(4
‑1‑2‑
1)模型的选择
87.能力运算部74至少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接收部71输出的室外单元能力信息sel,从多个能力计算模型m1~m8中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
88.在该选择中,可以考虑空调装置20正在运转的时期或季节等。其结果是,决定应该选择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m1~m4和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m5~m8中的哪一者。
89.(4
‑1‑2‑
2)测定值的输入
90.消耗电力接收部72输出的消耗电力数据p和外部气温接收部73输出的外部气温数
据to被输入到所选择的能力计算模型。
91.(4
‑1‑2‑
3)制冷循环746的模拟
92.能力计算模型m1~m6基于消耗电力数据p、外部气温数据to和空调机性能参数742,导出制冷循环中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
93.在制冷剂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导出中,设定制冷剂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以及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具体而言,按以下的顺序进行设定。
94.[选取的模型为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m1~m4的情况]
[0095]
(i)在模拟的制冷循环746中,制冷剂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被设定为规定的常数。也可以代替蒸发压力pe而将蒸发温度设定为规定的常数。
[0096]
(ii)在制冷剂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导出中,通过运算,取得制冷剂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
[0097]
在用于取得制冷剂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运算中,可以计算外部气体热交换量和制冷剂热交换量。在此,“外部气体热交换量”是指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外部气体接收到的热量。“制冷剂热交换量”是指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制冷剂失去的热量。外部气体热交换量至少基于外部气温数据to来计算,是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函数。制冷剂热交换量至少基于消耗电力数据p来计算,是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函数。将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作为变量,通过反复计算,取得外部气体热交换量与制冷剂热交换量一致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
[0098]
[选取的模型为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m5~m8的情况]
[0099]
(i)在制冷剂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导出中,制冷剂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被设定为规定的常数。
[0100]
(ii)在制冷剂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导出中,通过运算,取得制冷剂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
[0101]
运算的步骤与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m1~m4的情况同样地,通过外部气体热交换量和制冷剂热交换量的计算来进行。但是,在制热的情况下,外部气体热交换量是指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外部气体失去的热量,制冷剂热交换量是指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制冷剂接收到的热量。
[0102]
[对于所有的能力计算模型m1~m8]
[0103]
过冷度和过热度可以假定为规定的常数。
[0104]
(4
‑1‑2‑
4)中间计算值的取得
[0105]
所选择的能力计算模型使用所设定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或者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以及导出的制冷剂的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将基于空调机性能参数742和消耗电力p求出的制冷剂循环量g和制冷循环746作为中间计算值取得。
[0106]
(4
‑1‑2‑
5)能力c的计算
[0107]
最终计算部749基于中间计算值来计算空调装置20的能力c。
[0108]
(4

2)结构例2
[0109]
(4
‑2‑
1)结构的详细情况
[0110]
图7是结构例2的能力计算模型m1~m8的结构。
[0111]
能力计算模型m1~m8各自具有特性式751。特性式是用于再现某个空调装置的行为的计算式。
[0112]
特性式可以表示消耗电力数据p和能力c之间的关系。例如,特性式可以以消耗电力数据p的一次函数的形式表示能力c。特性式中可以包含额定消耗电力pn、额定能力cn、额定能力的半值(1/2)cn等。
[0113]
(4
‑2‑
2)动作
[0114]
(4
‑2‑2‑
1)测定值的输入
[0115]
消耗电力接收部72输出的消耗电力数据p和外部气温接收部73输出的外部气温数据to被输入到能力计算部74。
[0116]
(4
‑2‑2‑
2)模型的选择
[0117]
能力运算部74至少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sel和外部气温数据to,从多个能力计算模型m1~m8中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
[0118]
在该选择中,可以考虑空调装置20正在运转的时期或季节等。其结果是,决定应该选择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m1~m4和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m5~m8中的哪一者。
[0119]
(4
‑2‑2‑
3)能力c的计算
[0120]
最终计算部749基于消耗电力数据p,计算空调装置20的能力c。
[0121]
(4

3)结构例3
[0122]
(4
‑3‑
1)结构的详细情况
[0123]
图8是结构例3的能力计算模型m1~m8的结构。
[0124]
能力计算模型m1~m8各自具有特性式761。特性式是用于再现某个空调装置的行为的计算式。
[0125]
特性式可以表示消耗电力数据p和能力c之间的关系。例如,特性式可以以消耗电力数据p相对于额定消耗电力pn的比率p/pn的函数的形式表示能力c相对于额定能力cn的比率c/cn。
[0126]
(4
‑3‑
2)动作
[0127]
(4
‑3‑2‑
1)测定值的输入
[0128]
消耗电力接收部72输出的消耗电力数据p和外部气温接收部73输出的外部气温数据to被输入到能力计算部74。
[0129]
(4
‑3‑2‑
2)模型的选择
[0130]
能力运算部74至少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sel和外部气温数据to,从多个能力计算模型m1~m8中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
[0131]
在该选择中,可以考虑空调装置20正在运转的时期或季节等。其结果是,决定应该选择制冷用能力计算模型m1~m4和制热用能力计算模型m5~m8中的哪一者。
[0132]
(4
‑3‑2‑
3)能力c的计算
[0133]
最终计算部749基于消耗电力数据p,计算空调装置20的能力c。
[0134]
(4

4)结构例4
[0135]
如上所述,在结构例1~3的结构中,能力计算模型m1~m8也可以不进行运算,而是
以多维的表的形式具有输入以及输出的关系式。
[0136]
(4

5)具体例
[0137]
(4
‑5‑
1)
[0138]
能力计算模型m1~m8分别具有:
[0139]
表示空调装置的性能的空调机性能参数742,
[0140]
能力计算模型m1~m8分别构成为:基于消耗电力数据p、外部气温数据to和空调机性能参数742导出冷凝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或者蒸发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并且基于导出的所述冷凝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所述蒸发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来计算所述计算值,
[0141]
冷凝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或者蒸发压力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的导出中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pe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冷凝压力pc或与其相当的相当温度中的至少1个被决定为常数。
[0142]
作为该结构的效果,能够列举使用传感器仅测定消耗电力数据p以及外部气温数据to这2种的较少种类的数据即可。
[0143]
(4
‑5‑
2)
[0144]
空调装置20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42,
[0145]
空调机性能参数741具有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0146]
与压缩机性能相关的压缩机性能参数753;以及
[0147]
与室外热交换器42的性能相关的室外热交换器性能参数754。
[0148]
作为该结构的效果,能够使搭载于室外单元40的压缩机或者室外热交换器42的动作反映于能力c的计算,因此,能够列举提高能力c的计算精度的点。
[0149]
(4
‑5‑
3)
[0150]
能力计算模型m1~m8分别具有:
[0151]
表现消耗电力p与所述能力c的关系的特性式751或特性式761。
[0152]
作为该结构的效果,能够列举能力计算模型m1~m8的结构比较简单的点。
[0153]
(5)能力提示的步骤
[0154]
首先,作业者确认作为已有设备的空调装置20。作业者到达建筑物b,确认室内单元21~24、室外单元40、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等。
[0155]
接着,作业者将电力传感器61安装于室外单元电源线41。
[0156]
接着,作业者将温度传感器62安装在室外单元40的附近。
[0157]
接着,作业者使用操作终端63输入以下的值。
[0158]

室外单元能力信息(室外单元的额定能力等)。
[0159]

与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相关联的信息。
[0160]

与室外风扇43的额定输出相关联的信息。
[0161]
接着,作业者开始测量。在测量期间(例如1年),电力传感器61及温度传感器62持续向服务器100发送测定值数据。
[0162]
接着,进行数据的分析。首先,运算部70的能力计算部74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选择多个能力计算模型m1~m8中的一者(例如能力计算模型m3)。接着,向所选择的能力计算模型m3输入遍及测量期间取得的消耗电力以及外部气温的数据。能力计算模型m3输出在
测量期间所需的空调装置20的能力的数据。这样,能力计算部74输出所需的能力的计算值。
[0163]
接着,校正能力的计算值。校正部75基于以下的信息对能力的计算值进行校正,输出校正计算值。
[0164]

与制冷剂连接配管31、32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相关联的信息。
[0165]

与室外风扇43的额定输出相关联的信息。
[0166]
这样,校正部75提示能力的校正计算值。
[0167]
接着,对空调装置20的更新进行提案。提案生成部76基于能力的计算值或者校正计算值的最大值,生成待取代室内单元21~24以及室外单元40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导入单元的提案。
[0168]
(6)特征
[0169]
(6

1)
[0170]
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以及外部气温来获得空调能力的计算值。因此,为了进行能力计算而待取得的数据的种类较少即可。即,测量能力的作业者所需要的劳力减轻。特别是,温度传感器62不进行与热交换后从室外单元40排出的吹出空气相关的测量。而且,由于用于测量能力的系统具有较多的传感器,因此测量能力的系统的成本较低。
[0171]
(6

2)
[0172]
能力计算部74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选择1个能力计算模型。因此,使用适合于模拟室外单元的能力的能力计算模型。
[0173]
(6

3)
[0174]
校正部75基于与制冷剂连接配管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相关联的信息以及与室外风扇的额定输出相关联的信息,对计算值进行校正,由此得到校正计算值。因此,提高对于所需的能力的精度。
[0175]
(7)变形例
[0176]
(7

1)变形例1a
[017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62和外部气温接收部73取得外部气温。取而代之,可以设置温湿度传感器62’以及外部气体温湿度接收部73’,取得外部气温以及外部气体湿度。在该情况下,能力计算部74基于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消耗电力、外部气温以及外部气体湿度,得到空调装置20的能力的计算值。
[0178]
根据该结构,为了得到能力的计算值,除了其他参数以外,还使用外部气体湿度。因此,能够求出精度更高的计算值。
[0179]
(7

2)变形例1b
[018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外部气温的数据由温度传感器62取得。取而代之,如图3所示,可以从与网络n连接的气象数据库200取得外部气温的数据。
[0181]
<第二实施方式>
[0182]
(1)整体结构
[0183]
图4表示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的整体结构。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在具有多个系统的空调装置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具有空调装置的第一系统20a、第二系统20b、第三系统20c。并且,空调能力提示系统10’具有电力传感器61a~c、温度传感器62、操作终端63、网络n、服务器100。
[0184]
(2)详细结构
[0185]
(2

1)空调装置
[0186]
空调装置具有第一系统20a、第二系统20b、第三系统20c。第一系统20a具有室内单元21a~24a、室外单元40a、制冷剂连接配管31a、32a。第二系统20b具有室内单元21b~24b、室外单元40b、制冷剂连接配管31b、32b。第三系统20c具有室内单元21c~24c、室外单元40c、制冷剂连接配管31c、32c。
[0187]
(2

2)电力传感器61a~c
[0188]
电力传感器61a测量属于第一系统20a的室外单元40a的消耗电力。电力传感器61b测量属于第二系统20b的室外单元40b的消耗电力。电力传感器61c测量属于第三系统20c的室外单元40c的消耗电力。
[0189]
对电力传感器61a~c分别分配识别信息。
[0190]
(2

3)温度传感器62
[0191]
温度传感器62取得外部气温。温度传感器62例如安装于室外单元40a的附近。
[0192]
(2

4)操作终端63
[0193]
操作终端63进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
[0194]
除此之外,操作终端63受理电力传感器61a~c与第一系统20a~第三系统20c的关联的输入。如图5所示,操作终端63显示电力传感器61a~c的识别信息,并且受理来自作业者的与识别信息和系统的关联的输入。
[0195]
(2

5)其他
[0196]
其他要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97]
(3)能力提示
[0198]
能力计算部74输出所需的能力的计算值。根据需要,校正能力的计算值。这样,校正部75针对每个系统提示所需的能力的校正计算值。
[0199]
接着,对空调装置20的更新进行提案。提案生成部76基于能力的计算值或者校正计算值的最大值,针对多个系统,生成待取代室外单元以及室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导入单元的提案。
[0200]
(4)特征
[0201]
(4

1)
[0202]
按照每个系统来计算消耗电力。然而,在多个系统中,温度传感器62被共用。因此,应该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2的数量少。
[0203]
(4

2)
[0204]
操作终端63接受电力传感器61a~c的识别信息与系统的关联的输入。因此,容易进行用于进行电力传感器61a~c的测定的初始设定。
[0205]
(4

3)
[0206]
运算部70的提案生成部76针对多个系统分别生成待取代室外单元以及所述室内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新导入单元的提案。
[0207]
(5)变形例
[0208]
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各变形例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
[0209]
<总结>
[021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为,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方式、详细的各种变更。
[0211]
符号说明
[0212]
10、10’:空调能力提示系统;20:空调装置;20a:第一系统;20b:第二系统;20c:第三系统;21~24、21a~24a、21b~24b、21c~24c:室内单元;31~32、31a~32a、31b~32b、32c~32c:制冷剂连接配管;40、40a~c:室外单元;43:室外风扇;61、61a~61c:电力传感器;62:温度传感器;62’:温湿度传感器;63:操作终端;70:运算部;71:室外单元能力信息接收部;72:消耗电力接收部;73:外部气温接收部;73’:外部气体温湿度接收部;74:能力计算部;75:校正部;76:提案生成部;100:服务器;m1~m8:能力计算模型;n:网络。
[0213]
现有技术文献
[0214]
专利文献
[021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038487号公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