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附支抗杆固定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3: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口腔正畸装置,具体是一种将后牙连接成整体进行“支抗”的附支抗杆固定矫治器。


背景技术:

2.在口腔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一般为前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最理想的正畸矫治结果是矫治牙按需要移动,而作为支抗牙(一般为后牙)则尽量不移位或仅少量移位,从而达到口腔正畸矫治的目的。
3.现今在口腔正畸矫治过程中所使用的固定矫治器,利用带环和粘接在牙面上的托槽通过矫治弓丝将几个后牙结扎固定而连成整体,以加强支抗牙的支抗作用来实现对矫治牙的牵拉。由于固定矫治器用结扎丝将矫治弓丝和托槽结扎固定,但并不能达到牢固的整体,每个支抗牙只是单独进行支抗,还是会产生相对独立的移动甚至向矫治牙的方向倾斜,支抗牙稳定性较差,支抗效果不佳,就算矫治牙能按需要移动,支抗牙也常因反作用力而变形,最终不能保证口腔正畸矫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附支抗杆固定矫治器,将支抗杆与双槽沟托槽(第二双尖牙用)、带管托槽(磨牙用)结合,能有效地将几个支抗牙(后牙)结合成一个整体,明显增强支抗作用,支抗牙难以移动,也不会向矫治牙的方向倾斜,保证口腔正畸矫治的效果。
5.需要说明的是,牙科行业中,根据牙齿的方位,一般将靠近牙合方向的部位定义为合方,将靠近牙龈方向的部位定义为龈方。同样的,在口腔正畸行业,附件粘接在牙面后,靠近牙合方向的部位称为合方,靠近牙龈方向的部位称为龈方。
6.牙科行业一般称呼部件上用于放置附件的通孔为管(尤其是矫治器的托槽上的通孔),方管即为方形通孔。
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8.一种附支抗杆固定矫治器,包括矫治弓丝、结扎丝和矫治托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抗杆、双槽沟托槽(第二双尖牙用)、带管托槽(磨牙用)。所述支抗杆为直杆状物,用于将数个支抗牙结合成一个整体(如拔除第一双尖牙病例,将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第二磨牙通过支抗杆结合成一个整体)。所述双槽沟托槽上靠近龈方的位置设有第一槽沟、靠近合方的位置设有第二槽沟,第一槽沟用于放置矫治弓丝,第二槽沟用于放置支抗杆。所述带管托槽上靠近龈方的位置设有一个方管、靠近合方的位置设有一个后牙槽沟,形成槽管结合的带管托槽,方管用于放置矫治弓丝,后牙槽沟用于放置支抗杆,在带管托槽的龈方设置有拉钩,用于钩挂橡皮、弹簧等产生矫治力,可以在颌内牵引需要矫治的牙齿使之移动,或者颌间牵引调整上颌和下颌的关系以及对颌牙齿的移动。用釉质粘接剂将矫治托槽(只有一个
槽沟,用于放置矫治弓丝)、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分别粘接在牙面上,再用结扎丝将矫治弓丝结扎固定在矫治托槽、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上,用结扎丝将支抗杆结扎固定在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上,从而利用支抗杆将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第二磨牙这三颗牙结合成一个整体,增强支抗作用,保证口腔正畸矫治的效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颊面管。由于第二磨牙在最内侧,在应用过程中,对矫治弓丝、支抗杆的结扎固定比较麻烦,操作难度大,因此,用颊面管替换使用于第二磨牙上的带管托槽,将颊面管粘接在第二磨牙上,将支抗杆的末端连接于颊面管上就可以保证支抗作用,至于矫治弓丝,其末端设置于第一磨牙的带管托槽上就可以保证口腔正畸矫治的效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的背部设置有网格凹沟,将釉质粘接剂涂抹在网格凹沟可将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粘接在牙面上,利用网格凹沟能使粘接面变得粗糙,有效地增强粘接效果。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管托槽的后牙槽沟替换为后牙方管,相当于将后牙槽沟封闭成为方管,使带管托槽成为双方管设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的背部近远中向设置基底部,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的背部均比基底部长,由此,用釉质粘接剂将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分别粘接在支抗牙的牙面后,在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的背部的近远中处与牙齿之间有缝隙,结扎丝通过缝隙可将矫治弓丝、支抗杆结扎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现有固定矫治器基础上进行改进,成本低,将支抗杆与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相结合,能有效地将数个支抗牙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明显增强支抗作用,在矫治过程中支抗牙难以移动,也不会向矫治牙的方向倾斜,在保证矫治效果的同时确保支抗牙的稳定性,保证口腔正畸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抗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槽沟托槽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管托槽槽管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管托槽双管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效果图。
19.图中:1、支抗杆;2、双槽沟托槽;3、第一槽沟;4、第二槽沟;5、基底部;6、带管托槽;7、后牙槽沟;8、方管;9、拉钩;10、后牙方管;11、第二磨牙;12、矫治弓丝;13、第一磨牙;14、第二双尖牙;15、前牙;16、矫治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发明的限定。
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附支抗杆固定矫治器,包括矫治弓丝、结扎丝和矫治托槽,还包括支抗杆1、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如图1、图2、图3所示)。支抗杆1为方形直杆状物,由硬质材料制成,如粗的不锈钢丝或双根不锈钢丝等,通过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可将数个支抗牙结合成一个整体。双槽沟托槽2由硬质材料制成,呈方形结构,设有第一槽沟3(与传
统槽沟0.022英寸、0.018英寸两个系统一样宽)和第二槽沟4(比0.022英寸槽沟宽),第一槽沟3靠近龈方处,用于放置矫治弓丝,第二槽沟4靠近合方处,用于放置支抗杆1。带管托槽6由硬质材料制成,呈方形结构,靠近龈方处设有一个方管8(与传统槽沟0.022英寸、0.018英寸两个系统一样宽),靠近合方处设有一个后牙槽沟7(比0.022英寸槽沟宽),方管8用于放置矫治弓丝,后牙槽沟7用于放置支抗杆1,在带管托槽6的龈方设置有拉钩9,用于钩挂橡皮、弹簧等产生矫治力。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的背部设置有基底部5,基地部的表面设置有网格状浅沟,将釉质粘接剂涂抹在基底部5的表面可将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粘接在牙面上。一般而言,为了保证结扎丝能结扎固定矫治弓丝、支抗杆1,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结构形式可以设计为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的背部比基底部5长,用釉质粘接剂将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分别粘接在支抗牙的牙面后,在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的背部的近远中处与牙齿之间有缝隙,结扎丝通过缝隙可分别将矫治弓丝、支抗杆1结扎固定在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上。
22.在实际应用中,带管托槽的后牙槽沟替换为后牙方管10,如图4所示,相当于将后牙槽沟封闭成为方管,使带管托槽成为双方管设计。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理念,只要保证结扎丝能将矫治弓丝、支抗杆结扎固定在双槽沟托槽和带管托槽上,双槽沟托槽和带管托槽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扎结构形式,如设置结扎孔,等等,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24.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的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一侧的支抗牙为三颗牙,即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其中,第二双尖牙用双槽沟托槽,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均用带管托槽。左右两侧各一组,则双槽沟托槽2的数量为两个、带管托槽6的数量为四个,矫治托槽的数量可根据病例的前牙数确定。
25.进一步地,由于第二磨牙在最里侧,在结扎固定过程中,对矫治弓丝、支抗杆的结扎固定比较麻烦,操作难度大,因此,用颊面管替换使用于第二磨牙上带管托槽,能有利于支抗杆的固定。实际应用中,将颊面管粘接在第二磨牙上,用结扎丝将矫治弓丝结扎固定在矫治托槽、双槽沟托槽、第一磨牙的带管托槽上,用结扎丝将支抗杆结扎固定在双槽沟托槽、第一磨牙带管托槽上,支抗杆的末端固定在第二磨牙的颊面管上,从而利用支抗杆将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第二磨牙这三颗牙结合成一个整体,增强支抗作用,保证口腔正畸矫治的效果。由于矫治弓丝、支抗杆通过双槽沟托槽(粘接于第二双尖牙上)、带管托槽(粘接于第一磨牙上)连接于一体,因此,不影响本设计的正畸矫治和支抗效果。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27.以拔除第一双尖牙病例为例,如图5所示,先利用釉质粘接剂将矫治托槽16粘接在前牙15的牙面上、将双槽沟托槽2粘接在第二双尖牙14、将带管托槽6粘接在第一磨牙13、第二磨牙11的牙面上,然后将矫治弓丝12安装在矫治托槽16上,矫治弓丝1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双槽沟托槽2的第一槽沟3、带管托槽6的方管8上,将支抗杆1安装在双槽沟托槽2的第二槽沟4、带管托槽6的后牙槽沟7内(两侧各安装一条支抗杆),用结扎丝分别将矫治弓丝12结扎固定在矫治托槽16、双槽沟托槽、带管托槽上,将支抗杆1结扎固定在双槽沟托槽2、带管托槽6上,从而利用支抗杆1将第二双尖牙14、第一磨牙13和第二磨牙11这三颗牙结合成一个整体,增强支抗作用,保证口腔正畸矫治的效果。
28.需要在颌内牵引将要矫治的牙齿使之移动,或者颌间牵引调整上颌和下颌的关系
以及对颌牙齿的移动时,将橡皮、弹簧等钩挂在带管托槽的拉钩9上,可以产生矫治力。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