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墙体厚度可调式拼接建筑模壳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4: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建筑模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墙体厚度可调式拼接建筑模壳。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墙体制作用模壳结构单一,大多采用整块模板进行安装固定,并采用螺钉螺栓进行安装固定,组合式模壳作为建筑的主要周转材料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模壳广泛使用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两块建筑模板间隔一定距离平行且相对设置,混凝土浇灌到两块建筑模板之间的空间中,两块建筑模板用对拉螺栓拉紧,以将该混凝土固定为规定的形态和尺寸,用于混凝土的浇注作业。建筑模板包括基板和框架结构,基板的一面与混凝土接触,框架结构固定设置在基板的另一面上。框架结构用于提高建筑模板的结构强度,以免基板挤压混凝土时发生变形。传统的建筑模板都是通过建筑工人一块块的安装在钢筋上,然后通过对拉螺栓进行模板的拉紧固定,使其保持在建筑施工所需要的尺寸和形态,再将混凝土浇注到模板中进行凝固成型。
3.传统的模壳安装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操作繁琐,工程量大,易导致施工人员的施工疲劳,安装建筑模壳的工作效率低,易导致施工进度的延期,增加施工成本,混凝土凝固养护后建筑模壳不便于快速拆除及运输,间接影响下批工程的进度;另外,现有的建筑模壳间距固定,无法进行调节,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厚度墙体的制作需要。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墙体厚度可调式拼接建筑模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墙体厚度可调式拼接建筑模壳,通过第一底模、第二底模、第三底模、模板单元、密封组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模壳安装方式繁琐,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安装效率低,易导致施工人员的施工疲劳,建筑模壳不便于快速拆除及运输,现有的建筑模壳间距固定,无法进行调节,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厚度墙体的制作需要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墙体厚度可调式拼接建筑模壳,包括第一底模、第二底模和第三底模;所述第一底模、第二底模和第三底模在同一水平面上呈一字形布置且相互之间卡接;所述第一底模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一l形底板;所述第二底模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二l形底板;所述第三底模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三l形底板;所述第一l形底板一侧面、第二l形底板一侧面和第三l形底板一侧面均分别开有滑孔和贯通孔;所述滑孔内部和贯通孔内部相通;其中,所述滑孔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距连接杆;所述调距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位于第一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位于对称设置的两第一l形底板之间;所述位于第二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位于对称设置的两第二l形底板之间;所述位于第三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位于对称设置的两第三l形底板之间;所述第一l形底板
内底部、第二l形底板内底部和第三l形底板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面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齿盘;所述调距连接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贯穿贯通孔内部,且所述齿条底部与齿盘周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一l形底板处的转轴靠近第二底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l形底板处的转轴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第二l形底板处的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l形底板处的转轴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心内齿环;所述第三l形底板处的转轴靠近第二底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心内齿环;所述第二锥心内齿环内壁与第二锥形齿轮周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周侧面与第一锥心内齿环内壁相啮合;所述第一底模顶部、第二底模顶部和第三底模顶部均卡接有若干模板单元;所述模板单元之间相互紧密贴合;所述第一l形底板远离第二底模的一侧面、第三l形底板远离第二底模的一侧面以及位于第一底模和第三底模一侧的模板单元的一侧面均卡接有密封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底板内底部开有弧形定位滑槽;所述弧形定位滑槽内壁与驱动盘外表面滑动配合;
8.所述驱动盘一侧面沿环向开有若干定位槽;
9.所述第一l形底板一侧面开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槽同直径,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槽通过定位杆卡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底板与对应的第一移动板之间、第二l形底板与对应的第一移动板之间和第三l形底板与对应的第一移动板之间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伸缩部件和第一弹簧;
11.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伸缩部件外部。
12.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单元包括有支撑立板和第二移动板;
13.所述第一l形底板远离第二底模的一侧面、第三l形底板远离第二底模的一侧面和支撑立板一相对两内侧面均开有l形卡槽;
14.所述第一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远离第二底模的一侧面、第三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远离第二底模的一侧面和第二移动板一相对两内侧面均开有第一柱形卡槽;所述第一柱形卡槽一内侧面开有若干缓冲孔;
15.所述第一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靠近第二底模的一侧面开有第二柱形卡槽;
16.所述第二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二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相对另一侧面开有第三柱形卡槽;
17.所述第三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靠近第二底模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柱形卡槽内壁与第一卡板周侧面卡接;
19.所述第二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三柱形卡槽与相邻第二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一卡板之间相互卡接;
20.所述第二卡板周侧面与第二l形底板处的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三柱形卡槽内壁卡接。
2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伸缩部件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伸缩部件外部;
22.所述第一l形底板顶部、第二l形底板顶部、第三l形底板顶部和支撑立板顶部均开
有限位槽;
23.所述第一移动板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和第二移动板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均开有t形导向槽;所述t形导向槽内底部开有固定槽。
2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25.所述第二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固定板;
26.所述位于上方模板单元的限位板与下方模板单元的限位槽之间间隙配合;
27.所述位于上方模板单元的t形固定板周侧面与下方模板单元的t形导向槽内壁滑动配合;
28.所述位于上方模板单元的t形固定板周侧面与下方模板单元的固定槽内壁间隙配合;
29.所述第一l形底板、第二l形底板和第三l形底板上的限位槽与位于最下方的模板单元的限位板之间间隙配合;
30.所述第一移动板上的t形导向槽内壁与位于最下方的模板单元的t形固定板周侧面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移动板上的固定槽内壁与位于最下方的模板单元的t形固定板周侧面间隙配合。
3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一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板;
32.其中,所述固定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部件;所述第三伸缩部件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连接块;所述缓冲连接块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板;所述第三卡板周侧面与第一柱形卡槽内壁卡接,且所述第三卡板一侧面与密封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面紧密贴合;
33.所述密封板一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l形卡板;所述l形卡板周侧面与l形卡槽内壁卡接;
34.所述缓冲连接块贯穿缓冲孔内部。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底板靠近底部的一侧面、第二l形底板靠近底部的一侧面和第三l形底板靠近底部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耳板;
36.其中,所述定位耳板上表面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卡接有定位桩。
3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1、本发明通过转轴的旋转,利用齿盘与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使调距连接杆沿着滑孔进行水平移动,实现相对设置的两第一移动板间距的灵活调节,从而可实现不同厚度墙体的制作,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39.2、本发明利用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心内齿环之间的啮合作用以及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心内齿环之间的啮合作用,仅通过旋转驱动盘,便可同时实现第一l形底板处的转轴、第二l形底板处的转轴和第三l形底板处的转轴的同步同向转动,从而同时实现多组第一移动板间距的灵活调节,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灵活性高,大大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
40.3、本发明通过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实现第一底模、第二底模和第三底模之间的卡接,模板单元分别与第一底模、第二底模和第三底模之间的卡接,密封组件分别与第一底模、第三底模和模板单元之间的卡接,安装方便快捷,有效减小建筑模壳的占用空间,便于运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进度。
41.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3.图1为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墙体厚度可调式拼接建筑模壳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
45.图3为第一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46.图4为图3的结构左视图;
47.图5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48.图6为第一底模上的l形卡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9.图7为第三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50.图8为图7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51.图9为第三底模上的l形卡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2.图10为第二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1为图10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2为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3为图12的结构俯视图;
56.图14为模板单元上的l形卡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7.图15为图12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6为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7为图16的结构主视图;
6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61]1‑
第一底模,2

第二底模,3

第三底模,4

模板单元,5

密封组件,6

定位桩,101

第一l形底板,102

滑孔,103

贯通孔,104

调距连接杆,105

第一移动板,106

安装板,107

转轴,108

齿盘,109

齿条,110

第一锥形齿轮,111

驱动盘,112

弧形定位滑槽,113

定位槽,114

定位孔,115

第一伸缩部件,116

第一弹簧,117

第二柱形卡槽,118

定位耳板,201

第二l形底板,202

第二锥形齿轮,203

第一锥心内齿环,204

第一卡板,205

第三柱形卡槽,301

第三l形底板,302

第二锥心内齿环,303

第二卡板,401

支撑立板,402

第二移动板,403

l形卡槽,404

第一柱形卡槽,405

缓冲孔,406

第二伸缩部件,407

第二弹簧,408

限位槽,409

t形导向槽,410

固定槽,411

限位板,412

t形固定板,501

密封板,502

固定板,503

第三伸缩部件,504

缓冲连接块,505

第三卡板,506

l形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3]
实施例:
[0064]
请参阅图1

10,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墙体厚度可调式拼接建筑模壳,包括第一底模1、第二底模2和第三底模3;
[0065]
第一底模1、第二底模2和第三底模3在同一水平面上呈一字形布置且相互之间卡接;根据墙体制作的需要,通过采用拼接的方式使多个第二底模2依次卡接在第一底模1和第三底模3之间;
[0066]
第一底模1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一l形底板101;
[0067]
第二底模2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二l形底板201;
[0068]
第三底模3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三l形底板301;
[0069]
第一l形底板101一侧面、第二l形底板201一侧面和第三l形底板301一侧面均分别开有滑孔102和贯通孔103;滑孔102内部和贯通孔103内部相通;
[0070]
其中,滑孔102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距连接杆104,通过滑孔102的设置,使调距连接杆104只能沿着滑孔102进行水平滑动;调距连接杆10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105,推拉调距连接杆104,可实现相对的两第一移动板105之前水平间距的灵活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厚度墙体的施工需求;
[0071]
请参阅图3

10,位于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位于对称设置的两第一l形底板101之间;
[0072]
位于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位于对称设置的两第二l形底板201之间;
[0073]
位于第三l形底板3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位于对称设置的两第三l形底板301之间;
[0074]
第一l形底板101内底部、第二l形底板201内底部和第三l形底板301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6;安装板106一侧面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107;转轴107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齿盘108;
[0075]
调距连接杆104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09;齿条109贯穿贯通孔103内部,且齿条109底部与齿盘108周侧面相啮合;利用滑孔102的限位作用,在调距连接杆104沿着滑孔102进行水平滑动的过程中,使有齿条109贯穿贯通孔103进行水平移动,通过转动转轴107,利用齿盘108与齿条109之间的啮合作用,实现调距连接杆104的灵活移动。
[0076]
请参阅图3

6和图9

10,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转轴107靠近第二底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0;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转轴107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111;通过转动驱动盘111,使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转轴107带动对应的齿条109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实现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相对设置的两第一移动板105间距的灵活调节;
[0077]
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转轴10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02;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转轴107相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心内齿环203;
[0078]
第三l形底板301处的转轴107靠近第二底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心内齿环302;第二锥心内齿环302内壁与第二锥形齿轮202周侧面相啮合;
[0079]
第一锥形齿轮110周侧面与第一锥心内齿环203内壁相啮合;通过驱动盘111,利用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转轴107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10进行旋转,利用第一锥形齿轮110与第
一锥心内齿环203之间的啮合作用,实现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转轴107的旋转,利用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转轴107带动对应的第二锥形齿轮202进行旋转,再利用第二锥形齿轮202与第二锥心内齿环302之间的啮合作用,实现第三l形底板301处的转轴107的旋转,最后利用齿条109与齿盘108之间的啮合作用,分别实现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调距连接杆104、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调距连接杆104和第三l形底板301处的调距连接杆104的同步水平移动,从而实现第一l形底板101处、第二l形底板201处和第三l形底板301处的相对设置的两第一移动板105间距的灵活调节,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第一移动板105之间的空腔中浇注混凝土,便可进行不同厚度墙体的制作;
[0080]
请参阅图1

3和图9,第一底模1顶部、第二底模2顶部和第三底模3顶部均卡接有若干模板单元4;模板单元4之间相互紧密贴合;通过模板单元4与第一底模1、第二底模2和第三底模3之间的卡接,可形成所需的建筑浇注用墙体模壳,实现墙体混凝土浇注制作;
[0081]
第一l形底板101远离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第三l形底板301远离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以及位于第一底模1和第三底模3一侧的模板单元4的一侧面均卡接有密封组件5,用于将搭建起来的建筑模壳密封,便于混凝土的封堵和成型。
[0082]
请参阅图3

5,第一l形底板101内底部开有弧形定位滑槽112;弧形定位滑槽112内壁与驱动盘111外表面滑动配合;
[0083]
驱动盘111一侧面沿环向开有若干定位槽113;
[0084]
第一l形底板101一侧面开有定位孔114;定位孔114与定位槽113同直径,且定位孔114与定位槽113通过定位杆卡接;通过弧形定位滑槽112的设置,可使驱动盘111沿着弧形定位滑槽112进行滑动转动,当将驱动盘111上的定位槽113对准定位孔114时,可利用定位杆的卡接作用实现驱动盘111位置的固定。
[0085]
请参阅图3

5和图9

10,第一l形底板101与对应的第一移动板105之间、第二l形底板201与对应的第一移动板105之间和第三l形底板301与对应的第一移动板105之间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伸缩部件115和第一弹簧116;
[0086]
其中,第一弹簧116套设于第一伸缩部件115外部,此处的第一弹簧116可起到很好的复位作用,当解除定位杆对驱动盘111的固定后,在被压缩的第一弹簧116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驱动盘111进行反向旋转,从而利用调距连接杆104往远离第一l形底板101或第二l形底板201或第三l形底板301方向推动第一移动板105,便于第一移动板105位置的重新调节,大大节省了调节第一移动板105的力气,调节的灵活性高。
[0087]
请参阅图2

7和图10

14,模板单元4包括有支撑立板401和第二移动板402;
[0088]
第一l形底板101远离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第三l形底板301远离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和支撑立板401一相对两内侧面均开有l形卡槽403;
[0089]
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远离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第三l形底板3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远离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和第二移动板402一相对两内侧面均开有第一柱形卡槽404;第一柱形卡槽404一内侧面开有若干缓冲孔405;通过第一柱形卡槽404和缓冲孔405的设置,用于卡接安装密封组件5;
[0090]
第一l形底板1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靠近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开有第二柱形卡槽117;
[0091]
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204;第二l形底
板2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相对另一侧面开有第三柱形卡槽205;
[0092]
第三l形底板3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靠近第二底模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303。
[0093]
请参阅图3

11,第二柱形卡槽117内壁与第一卡板204周侧面卡接,从而实现第一底模1与第二底模2之间的卡接;
[0094]
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上的第三柱形卡槽205与相邻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上的第一卡板204之间相互卡接,可实现相邻第二底模2之间的卡接;
[0095]
第二卡板303周侧面与第二l形底板201处的第一移动板105上的第三柱形卡槽205内壁卡接,从而实现第三底模3与第二底模2之间的卡接。
[0096]
请参阅图3

4和图9

13,支撑立板401和第二移动板40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伸缩部件406和第二弹簧407;第二弹簧407套设于第二伸缩部件406外部;
[0097]
第一l形底板101顶部、第二l形底板201顶部、第三l形底板301顶部和支撑立板401顶部均开有限位槽408,用于卡接固定支撑立板401;
[0098]
第一移动板105靠近第一弹簧116的一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和第二移动板402靠近第二弹簧407的一侧面靠近顶部位置均开有t形导向槽409,t形导向槽409内底部开有固定槽410,用于卡接固定第二移动板402。
[0099]
请参阅图1

2和图12

15,支撑立板401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11;
[0100]
第二移动板402底部固定连接有t形固定板412;
[0101]
位于上方模板单元4的限位板411与下方模板单元4的限位槽408之间间隙配合,可实现上下布置的各个模板单元4之间的卡接固定;
[0102]
位于上方模板单元4的t形固定板412周侧面与下方模板单元4的t形导向槽409内壁滑动配合;通过压缩第二弹簧407,先将支撑立板401底部的限位板411插入限位槽408中,然后解除对第二弹簧407施加的外力,在第二弹簧407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第二移动板402底部的t形固定板412沿着t形导向槽409滑入,并将t形固定板412往下按压卡接在固定槽410中,借助第二弹簧407的压缩弹性力作用,实现模板单元4与模板单元4之间的卡接固定,以及模板单元4分别与第一底模1、第二底模2和第三底模3之间的卡接固定;
[0103]
请参阅图6

15,位于上方模板单元4的t形固定板412周侧面与下方模板单元4的固定槽410内壁间隙配合;
[0104]
第一l形底板101、第二l形底板201和第三l形底板301上的限位槽408与位于最下方的模板单元4的限位板411之间间隙配合,可实现第一底模1、第二底模2和第三底模3与模板单元4之间的卡接固定;
[0105]
第一移动板105上的t形导向槽409内壁与位于最下方的模板单元4的t形固定板412周侧面滑动配合,且第一移动板105上的固定槽410内壁与位于最下方的模板单元4的t形固定板412周侧面间隙配合。
[0106]
请参阅图2

3和图12

17,密封组件5包括有密封板501;密封板501一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板502;
[0107]
其中,固定板502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部件503;第三伸缩部件503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连接块504;缓冲连接块504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卡板505;第三卡板505周侧
面与第一柱形卡槽404内壁卡接,且第三卡板505一侧面与密封板501靠近固定板502的一侧面紧密贴合;
[0108]
密封板501一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l形卡板506;l形卡板506周侧面与l形卡槽403内壁卡接,从而实现密封组件5分别与第一底模1、第三底模3和模板单元4之间卡接;
[0109]
缓冲连接块504贯穿缓冲孔405内部;在调节第一移动板105的水平距离时,通过l形卡板506与l形卡槽403之间的卡接作用,可实现第二移动板402的同步调节。
[0110]
请参阅图1

4和图9

10,第一l形底板101靠近底部的一侧面、第二l形底板201靠近底部的一侧面和第三l形底板301靠近底部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耳板118;
[0111]
其中,定位耳板118上表面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部卡接有定位桩6;通过在定位耳板118处固定安装定位桩6,可将第一底模1、第二底模2和第三底模3固定在施工场所的底面上,便于混凝土的墙体制作;
[0112]
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拆下密封组件5,反向转动驱动盘111,利用调距连接杆104带动第一移动板105往靠近第一弹簧116方向进行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一移动板105从凝固后的墙面脱离,进而实现凝固后的墙体外部模壳的完全拆除。
[011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14]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