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携带的高海拔车载两用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1: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高海拔车载两用制氧机。


背景技术:

2.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在高海拔地区人们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因此,需要制氧机来提供氧气。
3.现有制氧机存在的缺陷是:
4.1、现有制氧机无法在车辆上进行使用,且无法储存备用电源,很不方便;
5.2、现有制氧机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携带的高海拔车载两用制氧机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高海拔车载两用制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高海拔车载两用制氧机,包括箱体、底座和制氧腔,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制氧腔,所述制氧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制氧机本体,所述制氧腔一侧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顶部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逆变器,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底部的两侧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外侧的底座内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箱体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围活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外围的箱体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卡环。
8.优选的,所述制氧机本体一端的箱体表面活动安装有旋转门,且旋转门的表面设置有通气孔。
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底座固定安装有转轮,且螺纹杆的底部贯穿底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
10.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一端的箱体表面固定安装有维修板,且维修板的表面设置有充电口。
11.优选的,所述弹簧内部的支撑座与箱体之间固定安装有伸缩柱,且制氧机本体两侧的制氧腔内部两侧表面设置有吸音棉。
12.优选的,所述推杆底部的箱体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铭牌,且推杆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制氧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蓄电池顶部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逆变器,制氧机本体起到主要的制氧工作,弹簧会在制氧机本体工作时减轻其产生
的振动,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可以将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增加装置的便捷性与实用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逆变器将车辆用电转化为制氧机本体所需要的电能,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车辆上进行使用,蓄电池会储存装置所需要的电量,可以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避免因没有外部电源无法使用导致危险的情况发生。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轮外侧的底座内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轴承的外围活动安装有推杆,推杆外围的箱体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卡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推杆推动装置利用滚轮进行移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可以在没有车辆时也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使用,工作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从而通过固定座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增加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轴承将推杆收起,通过卡环将推杆固定在箱体另一侧表面上,减少装置的占用面积,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箱体;2、轴承;3、推杆;4、卡环;5、旋转门;6、维修板;7、底座;8、螺纹杆;9、滚轮;10、铭牌;11、转轮;12、固定座;13、吸音棉;14、制氧机本体;15、支撑座;16、弹簧;17、制氧腔;18、逆变器;19、蓄电池;20、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携带的高海拔车载两用制氧机,包括箱体1、底座7和制氧腔17,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制氧腔17,制氧腔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6,且弹簧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5,支撑座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制氧机本体14,此制氧机本体14的型号采用bn

h

10型制氧机,制氧腔17一侧的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
有蓄电池19,且蓄电池19顶部的箱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逆变器18,此逆变器18的型号采用pus

800w型逆变器,制氧机本体14起到主要的制氧工作,弹簧16会在制氧机本体14工作时减轻其产生的振动,从而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可以将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增加装置的便捷性与实用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逆变器18将车辆用电转化为制氧机本体14所需要的电能,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车辆上进行使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蓄电池19会储存装置所需要的电量,可以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避免因没有外部电源无法使用导致危险的情况发生,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7,且底座7底部的两侧活动安装有滚轮9,滚轮9外侧的底座7内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8,箱体1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2,且轴承2的外围活动安装有推杆3,推杆3外围的箱体1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卡环4,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推杆3推动装置利用滚轮9进行移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可以在没有车辆时也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使用,工作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8,从而通过固定座12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增加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轴承2将推杆3收起,通过卡环4将推杆3固定在箱体1另一侧表面上,减少装置的占用面积,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携带。
25.进一步,制氧机本体14一端的箱体1表面活动安装有旋转门5,且旋转门5的表面设置有通气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旋转门5对装置内部的零件进行安装与维护工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制氧机本体14可以通过通气孔进行进气与排气工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制氧工作。
26.进一步,螺纹杆8的顶部贯穿底座7固定安装有转轮11,且螺纹杆8的底部贯穿底座7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转轮11带动螺纹杆8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座12进行上升或下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装置的移动或固定工作。
27.进一步,蓄电池19一端的箱体1表面固定安装有维修板6,且维修板6的表面设置有充电口,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维修板6对装置内部的蓄电池19与逆变器18进行安装与维护工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充电口对蓄电池19进行充电工作与通过逆变器18对制氧机本体14进行供电工作。
28.进一步,弹簧16内部的支撑座15与箱体1之间固定安装有伸缩柱20,且制氧机本体14两侧的制氧腔17内部两侧表面设置有吸音棉13,伸缩柱20会在弹簧16进行工作时对其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其在工作时发生位移的情况,吸音棉13会吸收制氧机本体14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29.进一步,推杆3底部的箱体1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铭牌10,且推杆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铭牌10会记录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看,防滑纹会增加推杆3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装置移动时的稳定性。
30.工作原理:制氧机本体14起到主要的制氧工作,弹簧16会在制氧机本体14工作时减轻其产生的振动,工作人员可以将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逆变器18将车辆用电转化为制氧机本体14所需要的电能,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车辆上进行使用,增加装置的实用性,蓄电池19会储存装置所需要的电量,可以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推杆3推动装置利用滚轮9进行移动,可以在没有车辆时也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使用,工作时,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8,从而通过固定座12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增加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轴承2将推杆3收起,通过卡环4将推杆3固定在箱体1
另一侧表面上,减少装置的占用面积,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