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2.茶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其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或浸出,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止痛消炎的作用;同时茶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的祛除痤疮、皱纹,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美容美颜的作用。
3.然而,不管是管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原茶油中含有多种杂质,需要对原茶油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即精炼),去除杂质,才成为可以使用的成品油。茶油的精炼主要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及冬化脱脂工艺。脱色是指将脱酸后的中性油在真空的脱色罐中加热干燥后,加入脱色剂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再通过过滤将脱色剂分离出来。在长时间的脱色过程中,食用油脱色剂被逐渐消耗完,因此需要更换脱色剂。
4.为解决该技术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027033.x公开了一种用于菜籽油脱色装置,包括脱色罐,所述的脱色罐内插接有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中间设有通孔,且在该通孔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方的通孔内填充有食用油脱色剂,所述过滤板下方的脱色罐内壁设有多个支撑块,所述的过滤板滑动安装在该支撑块上;所述过滤板上方的脱色罐内还设有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底部设有多个喷头,所述的脱色罐外壁设有与分流管连通的进油管,所述的脱色罐底部设有锥形罐,该锥形罐底部设有出油管,所述的出油管上设有阀门。该脱色装置虽然方便将脱色剂进行取出更换,直接将脱色剂置于过滤板上无法保证脱色剂与茶油的充分接触,且在更换脱色剂时只能够根据工人的经验人工添加和更换脱色剂,不仅难以准确控制脱色剂的用量,导致茶油脱色不完全或脱色剂过量增加脱色剂的使用成本,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添加脱色剂和脱色效率高的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外侧壁和底部的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罐体的上方设有自动加料装置,所述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罐体顶部和外侧壁的料框和控制器,所述料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装填有脱色剂的料筒,且其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料筒左右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筒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所述料框的底部和罐体的顶部均设有用于下料管左右运动的移动槽,所述下料管的底端延伸至罐体内,且其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7.进一步,所述料框内壁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
所述料筒的顶部连接。
8.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机和与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料框的顶部,且其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丝杆的两端与料框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其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料框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一侧与料筒的外侧壁连接。
9.进一步,所述罐体内还设有搅拌装置。
10.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于罐体外侧壁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搅拌轴伸入所述罐体内,且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
11.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液位计和颜色传感器。
12.进一步,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门和第三电磁阀门。
13.进一步,所述液位计、颜色传感器、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4.进一步,所述出油管内且位于第三电磁阀门的上方插接有过滤板,且其位于过滤板下方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支撑块,所述过滤板放置于所述支撑块上,且其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滤网。
15.进一步,所述出油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过滤板连接的拉环。
16.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有装填有脱色剂的自动加料装置可实现对罐体内自动添加脱色剂的功能,采用该自动加料装置替代人工添加脱色剂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且该自动加料装置可沿罐体左右运动,使下料管在移动槽内左右运动实现对罐体内均匀分撒脱色剂的功能,有利于脱色剂与茶油的充分接触,提高了脱色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19.上述附图标记:1

罐体,2

进油管,3

出油管,4

第二电磁阀门,5

第三电磁阀门,6

液位计,7

颜色传感器,8

料框,9

控制器,10

滑块,11

料筒,12

下料管,13

第一电磁阀门,14

丝杆,15

驱动电机,16

移动块,17

皮带,18

搅拌电机,19

搅拌轴,20

搅拌叶片,21

过滤板,22

支撑块,23

拉环,24

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实施例1
22.一种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外侧壁和底部分别设有与罐体1内部相通的进油管2和出油管3,所述进油管2和出油管3上分别安装有第二电磁阀门4和第三电磁阀门5,所述罐体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液位计6和颜色传感器
7。
23.所述罐体1的上方设有自动加料装置,所述自动加料装置包括设于罐体1顶部的料框8和设于罐体1外侧壁的控制器9,所述料框8的内壁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底部连接有料筒11,且其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料筒11左右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筒11内装填有脱色剂,其底部连接有下料管12,所述下料管12的底端延伸至罐体1内,且其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门13,所述料框8的底部和罐体1的顶部均设有用于下料管12左右运动的移动槽,所述第一电磁阀门13、第二电磁阀门4、第三电磁阀门5、液位计6和颜色传感器7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
24.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14、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机15和与丝杆14螺纹连接的移动块16,所述驱动电机15固定于料框8的顶部,且其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丝杆14的两端与料框8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其靠近驱动电机15的一端贯穿料框8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17连接,所述移动块16的一侧与料筒11的外侧壁连接。
2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1上方设有自动加料装置,当需要向罐体1内添加脱色剂时,控制器9控制第一电磁阀门13和驱动电机15开启,在驱动电机15的驱动下带动主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轮寻转,进而带动丝杆14转动,最终通过丝杆14上的移动块16带动料筒11在移动框内左右移动,使下料管12的底端在罐体1内左右运动,实现对罐体1内的茶油自动均匀分撒脱色剂的功能,降低了人工添加脱色剂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了脱色剂与茶油的充分接触,提高了茶油的脱色效果和效率。
26.为了进一步使罐体1内的脱色剂与茶油充分接触混合,在所述罐体1内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于罐体1外侧壁且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的搅拌电机18,所述搅拌电机18的搅拌轴19伸入所述罐体1内,且所述搅拌轴19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20。
27.所述出油管3内且位于第三电磁阀门5的上方插接有过滤板21,且其位于过滤板21下方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支撑块22,所述过滤板21放置于所述支撑块22上,且其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滤网24,所述出油管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过滤板21连接的拉环23,滤网24上滤孔的孔径小于脱色剂的粒径。
28.过滤板21的设置可将脱色后的茶油与脱色剂进行有效过滤分离,使脱色剂被阻挡于滤网24上,脱色后的茶油可自由通过滤网24后从出油管3排出,省略了从该脱色装置脱色后的茶油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过滤处理的操作工序,有效节约了茶油 的脱色时间,提高茶油的脱色效率。
29.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油精炼的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脱色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打开第二电磁阀门4,待脱色的茶油通过进油管2进入罐体1内,液位计6对茶油的液位进行检测,当液位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9控制第一电磁阀门13关闭,同时控制搅拌电机18启动,搅拌轴19带动搅拌叶片20对罐体1内的茶油进行搅拌,控制器9控制驱动电机15和第一电磁阀门13启动,在驱动电机15的驱动下带动主动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轮旋转,进而带动丝杆14转动,最终通过丝杆14上的移动块16带动料筒11在移动框内左右移动,使下料管12的底端在罐体1内左右运动,实现对罐体1内的茶油自动均匀分撒脱色剂的功能;颜色传感器7实时对罐体1内的茶油进行颜色检查并将脱色后的茶油与标准样品油的色差输入给控制器9,控制器9对色差进行对比,当茶油脱色之后达到标准样品
油标准时,控制器9控制第一电磁阀门13关闭、第三控制阀门开启,经过脱色并达到标准的茶油流入出油管3内并经过滤板21后与脱色剂分离后出油管3流出,完成茶油的脱色工序。
31.需要另行说明的是,本文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
32.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