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2: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水上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


背景技术:

2.大型运输机水上迫降后,需要救生船为机上乘员提供水上漂浮平台,为实现集体救生,提高救生效率,救生船的尺寸、体积较大。若救生船设计为可翻转使用,即正反均可使用,则由于具体哪面使用并不确定,所以救生船上不能安装船篷,若救生船设计为安装船篷,则救生船只能单面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该船篷在救生船下水后组装使用,在救生船正反面均可安装,因此可使救生船正反两用,实现救生船的包装折叠,同时能够满足海洋环境的阵风吹袭要求,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救生船领域的空白。
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包括船篷主体、中央立柱和船篷支杆;船篷主体由若干船篷布拼接而成,上部中央为尖顶、下部为一圈围挡,尖顶处内侧设有立柱连接带,围挡的上端内侧分布有一圈支杆安装座、中部设有进出结构、下端分布有一圈围挡固定带;中央立柱包括可充放气的立柱浮筒以及分别设在立柱浮筒上下端的篷顶连接带和船底连接带;船篷支杆包括支杆和设在支杆两端的支杆固定座;安装时,支杆两端的支杆固定座分别与围挡上端和救生船上的支杆安装座连接,围挡固定带绑定在救生船上,篷顶连接带与立柱连接带连接,船底连接带与救生船船底连接,立柱浮筒充气。
6.进一步地,围挡的形状和尺寸与救生船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安装时,围挡包覆在救生船的外侧上部。
7.进一步地,救生船和围挡的形状为正八边形,支杆安装座和围挡固定带分布在围挡的八个角上。
8.进一步地,船篷主体的上部采用方便救援搜寻的颜色、下部为便于往外观察的透明。
9.进一步地,围挡中部的进出结构为门帘。
10.进一步地,立柱浮筒下部设有充放气阀。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该船篷在救生船下水后组装使用,在救生船正反面均可安装,因此可使救生船正反两用,实现救生船的包装折叠,同时能够满足海洋环境的阵风吹袭要求,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救生船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船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央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船篷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18.图中:1

船篷主体;2

中央立柱;3

船篷支杆;4

船篷布;5

门帘;6

支杆安装座;7

立柱连接带;8

围挡固定带;9

立柱浮筒;10

篷顶连接带;11

船底连接带;12

充放气阀;13

支杆;14

支杆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包括船篷主体1、中央立柱2和船篷支杆3;船篷主体1由若干船篷布4拼接而成,上部中央为尖顶、下部为一圈围挡,尖顶处内侧设有立柱连接带7,围挡的上端内侧分布有一圈支杆安装座6、中部设有进出结构、下端分布有一圈围挡固定带8;中央立柱2包括可充放气的立柱浮筒9以及分别设在立柱浮筒9上下端的篷顶连接带10和船底连接带11;船篷支杆3包括支杆13和设在支杆13两端的支杆固定座14;安装时,支杆13两端的支杆固定座14分别与围挡上端和救生船上的支杆安装座6连接,围挡固定带8绑定在救生船上,篷顶连接带10与立柱连接带7连接,船底连接带11与救生船船底连接,立柱浮筒9充气。
2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围挡中部的进出结构为门帘5。
22.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立柱浮筒9下部设有充放气阀12。
23.在本实施例中,围挡的形状和尺寸与救生船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安装时,围挡包覆在救生船的外侧上部。优选地,救生船和围挡的形状为正八边形,支杆安装座6和围挡固定带8分布在围挡的八个角上。
24.优选地,船篷主体1的上部采用方便救援搜寻的颜色、下部为便于往外观察的透明。
25.工作时,先将八个船篷支杆3分别通过一端的支杆固定座14安装在救生船八个角上的支杆安装座6上,然后展开船篷主体1,将八个船篷支杆3分别通过另一端的支杆固定座14安装在围挡上端内侧八个角上的支杆安装座6上,将围挡固定带8绑定在救生船上,将中央立柱2上下端的篷顶连接带10和船底连接带11分别与立柱连接带7和救生船船底连接,通过充放气阀12向中央支柱2充气,充气成型后,船篷即安装成形。
26.该船篷在救生船下水后组装使用,在救生船正反面均可安装,因此可使救生船正反两用,实现救生船的包装折叠,同时能够满足海洋环境的阵风吹袭要求,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救生船领域的空白。
2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船篷主体、中央立柱和船篷支杆;船篷主体由若干船篷布拼接而成,上部中央为尖顶、下部为一圈围挡,尖顶处内侧设有立柱连接带,围挡的上端内侧分布有一圈支杆安装座、中部设有进出结构、下端分布有一圈围挡固定带;中央立柱包括可充放气的立柱浮筒以及分别设在立柱浮筒上下端的篷顶连接带和船底连接带;船篷支杆包括支杆和设在支杆两端的支杆固定座;安装时,支杆两端的支杆固定座分别与围挡上端和救生船上的支杆安装座连接,围挡固定带绑定在救生船上,篷顶连接带与立柱连接带连接,船底连接带与救生船船底连接,立柱浮筒充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其特征在于:围挡的形状和尺寸与救生船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安装时,围挡包覆在救生船的外侧上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其特征在于:救生船和围挡的形状为正八边形,支杆安装座和围挡固定带分布在围挡的八个角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其特征在于:船篷主体的上部采用方便救援搜寻的颜色、下部为便于往外观察的透明。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其特征在于:围挡中部的进出结构为门帘。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其特征在于:立柱浮筒下部设有充放气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生船用后装式船篷,包括船篷主体、中央立柱和船篷支杆;船篷主体由若干船篷布拼接而成,上部中央为尖顶、下部为一圈围挡,尖顶处内侧设有立柱连接带,围挡的上端内侧分布有一圈支杆安装座、中部设有进出结构、下端分布有一圈围挡固定带;中央立柱包括可充放气的立柱浮筒以及分别设在立柱浮筒上下端的篷顶连接带和船底连接带;船篷支杆包括支杆和设在支杆两端的支杆固定座;安装时,支杆两端的支杆固定座分别与围挡上端和救生船上的支杆安装座连接,围挡固定带绑定在救生船上,篷顶连接带与立柱连接带连接,船底连接带与救生船船底连接,立柱浮筒充气。该船篷可使救生船正反两用,能够满足海洋环境的阵风吹袭要求。袭要求。袭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何帆 张佩 黄艳平 彭晓苇 文吉标 杨力 杨娇 陈杨柳 代绍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