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1: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速端子模组和边带端子模组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美国专利第10,559,930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设置成两排的高速端子和边带端子。美国专利第10,069,262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密度端子排列的电连接器。美国临时申请号第63/004,068记载了如何通过单个端子载体来制造高速端子排列。所以需要一种改进的具有上述三种类型的连接器的组合特征的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速端子模组和边带端子模组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良好的电性性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前配合槽和后接收腔的绝缘壳体及收容在所述后接收腔内的端子模块组件,所述端子模块组件包括在横向方向上排列的一对高速端子模组及设置在所述一对高速端子模组之间的边带端子模组,每个所述高速端子模组包括金属壳体及在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的竖直方向上彼此组装的上单元和下单元,所述上单元和所述下单元在竖直方向上方向上对称地设置,每个所述上单元和每个所述下单元均包括前端子子单元和后端子子单元,所述前端子单元和所述后端子子单元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堆叠并且由所述金属壳体保持在一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前配合槽和后接收腔的绝缘壳体及容纳在所述后接收腔内的端子模块组件,所述端子模块组件包括在横向方向上排列的一对高速端子模组及设置在所述一对高速端子模组之间的边带端子模组,每个所述高速端子模组包括窄边耦合的端子,所述边带端子模组包括宽边耦合的端子。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通过所述高速端子模组的所述前端子子单元和所述后端子子单元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堆叠并且由所述金属壳体保持在一起,或通过每个高速端子模组包括窄边耦合的端子,所述边带端子模组包括宽边耦合的端子,使电连接器组件具有良好的电性性能。
【附图说明】
7.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8.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9.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10.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11.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和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12.图6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分解图。
13.图7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14.图8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15.图9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沿b

b方向的剖视图。
16.图10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立体图。
17.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8.图12是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分解图。
19.图13是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20.图14是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又一视角的分解图。
21.图15是图13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进一步分解图。
22.图16是图15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23.图17是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进一步分解图。
24.图18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25.图19是图18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6.图20是图18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分解图。
27.图21是图2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28.图22是图2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进一步分解图。
29.图2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端子及对应的线缆的侧视图。
30.图24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31.图25是图2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2.图26是图2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立体图。
33.图27是图2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分解图。
34.图28是图2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内端子子单元的立体图。
35.图29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36.图30是图29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分解图。
37.图31是图3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38.图32是图3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进一步分解图。
39.图33是图32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进一步分解图。
40.图34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41.图35是图3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42.图36是图3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43.图37是图3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44.图38是图3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和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45.图39是图3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分解图。
46.图40是图39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47.图41是图3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沿c

c方向的剖视图。
48.图42是图3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沿d

d方向的剖视图。
49.图43是图39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立体图。
50.图44是图43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51.图45是图43所示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沿e

e方向的剖视图。
52.图46是图43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分解图。
53.图47是图4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54.图48是图4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进一步分解图。
55.图49是图48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高速端子模组的上单元的另一视角的进一步分解图。
56.图50是图48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57.图51是图50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分解图。
58.图52是图5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模块组件的边带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59.图53是图3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沿f

f方向的剖视图。
60.图54是图3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前视图。
61.图55是图1或图34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屏蔽壳体的立体图。
62.图56是图55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63.图57是图56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64.如图1

23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100,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壳体110及收容于所述绝缘壳体110中的端子模块组件120,所述端子模块组件120包括一对高速端子模组122和夹在所述一对高速端子模组122之间的边带端子模组180。所述绝缘壳体110包括前配合槽111和后接收腔112。多个引导槽116形成在所述绝缘壳体110的后端,用于与所述端子模块组件120的边带端子模组180配合。所述绝缘壳体110的上壁和底壁上形成有多个固定孔114,所述固定孔114用于与所述端子模块组件120的高速端子模组122配合。所述绝缘壳体110的底壁上设置有切口(未标示),以允许端子的尾部向安装所述绝缘壳体110的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延伸。
65.每个所述高速端子模组122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的上单元130和下单元130’,所述上单元130和所述下单元130’在结构上彼此相似或相同,并且在垂直方向上以基本对称的方式布置,从而节省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具体地,所述上单元130和所述下单元130’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偏移的距离为端子间距的一半。基于所述上单元130和所述下单元130’之间的相似或相同,此处仅对所述上单元130作详细描述。
66.所述上单元130包括金属壳体140及通过所述金属壳体140组装在一起的前或外端子子单元160和后或内端子子单元170。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和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共同
组成端子单元150。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和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被构造成在所述竖直方向上彼此组装配合。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包括前或外绝缘体162和通过插入模制一体形成在所述前或外绝缘体162内的多个端子164。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包括多个端子174及其与所述多个端子174一体成型的后或内绝缘体172。所述多个端子164包括三个接地端子165和两对差分对端子166。所述三个接地端子165和所述两对差分对端子166在横向上交替设置,其中,所述接地端子165的尾部通过横条(未标示)连接在一起。所述端子164的制造可以参考美国临时申请号63/004,068中的记载。
67.所述外绝缘体162设有前凸出部161和三个后凸出部163,以便被容纳在所述金属壳体140的前开口148和后开口149内。所述外绝缘体162上设置有三个可变形柱169,用于与接地件300配合,对此后面会进一步描述。多个容纳凹槽167形成在所述外绝缘体162的底侧,用于容纳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的对应所述端子174的接触部。
68.相应地,所述多个端子174包括两对差分对端子176及三个接地端子175。所述两对差分对端子176与所述三个接地端子175交替布置。所述接地端子175的尾部通过横条(未标示)连接在一起。所述内绝缘体172上设有多个前凸部173和多个后凸部179,所述前凸部173与对应的所述后凸部179相配合以共同容纳在所述金属壳体140的所述后开口149内。所述金属壳体140的后边缘抵靠后凸部179。
69.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所述金属壳体140的前开口148、后开口149与所述外绝缘体162的前凸出部161、后凸出部163和所述内绝缘体172上的前凸部173和后凸部179的配合,使得所述金属壳体140和所述外绝缘体162、所述内绝缘体17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固定。所述内绝缘体172还包括多个侧凸出部171,以容纳在相应的固定孔146内,以确保金属壳体140和所述外绝缘体162、内绝缘体172在竖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牢固性。如图16所示,所述内绝缘体172的下侧形成有多个凸部177,以容纳在所述下单元130’中的相应的凹部中。所述内绝缘体172的底面形成有凹部178,以容纳所述下单元130’向上延伸的相应的凸部,从而确保所述上单元130和所述下单元130’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的保持力。
70.值得注意的是,在组装之后,所述金属壳体140通过所述固定孔146与相应的侧凸出部171接合而被保持到所述内绝缘体172,所述外绝缘体162在竖直方向上被夹在所述金属壳体140和所述内绝缘体172之间。所述上单元130的所述金属壳体140进一步包括一对保持部分144,以保持到下单元130’的金属壳体的对应保持部分。在所述外绝缘体162中,所述三个后凸出部163之间形成一对通道(未标记),以允许相应的线缆200延伸进入。类似地,所述内绝缘体172的上侧形成一对上通道152,以容纳连接到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的相应的两条线缆200。所述内绝缘体172的下侧形成一对下通道152,用于接收连接到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的两条相应的线缆200。所述金属壳体140还包括固定片142,当将端子模块组件120组装到所述绝缘壳体110中时,所述固定片142将被牢固地保持在固定孔114中。
71.所述线缆200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一对内部导体202,一对内部绝缘层204,共同的金属或编织屏蔽层206和共同的外部绝缘层(护套)。所述内部导体202焊接在所述差分对端子166的尾部,所述屏蔽层206机械地及电性地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165的横条。所述接地件300与所述接地端子165分离设置,所述接地件300包括三个孔302、三个臂304和两个凸起部分306。所述可变形柱169穿过所述孔302延伸,以将所述接地件300固定在所述外绝缘体162上。所述三个臂304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接地端子165接触配合。每个所述凸起部分306可以在
垂直方向上覆盖整个暴露的内部绝缘层204。与没有接地件覆盖裸露的绝缘层204的传统设计相比,凸起部分306在垂直方向上覆盖整个暴露的内部绝缘层204可以降低阻抗。根据需要,所述接地件300可以进一步覆盖屏蔽层206的前边区域的上部。
72.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中,所述端子174和所述内绝缘体172以及所述线缆200之间的布置类似于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中的布置,但是和外端子子单元160以对称或镜像的方式。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的金属接地件300沿第一竖直方向组装到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的金属接地件沿与第一竖直方向相反的第二竖直方向组装到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所述第一竖直方向为从上向下的方向,所述第二竖直方向为从下向上的方向,所述线缆200的屏蔽层206位于所述外端子子单元160的所述接地端子165的相对应横条的上侧,位于所述内端子子单元170的所述接地端子175的相应横条的下侧。
73.如图18

22所示,所述边带端子模组180包括在横向上彼此堆叠的多个晶片182。每个所述晶片182包括绝缘体184及通过嵌件成型固持于所述绝缘体184的端子组186,所述端子组186包括上端子单元187和下端子单元189。所述上端子单元187包括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上端子单元187的一对接触臂196。所述一对接触臂196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隔开的前接触部和后接触部,所述下端子单元189包括一体地形成的一对接触臂198。所述一对接触臂198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隔开的前接触部和后接触部。所述上端子单元187还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尾部194。所述下端子单元189还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尾部192。所述尾部192和所述尾部194用于安装至印刷电路板。值得注意的是,如有需要,所述一对接触臂196可以通过去除位于相应的所述一对尾部194之间的t形结构(未标记)而彼此电分离,因为在所述绝缘体184中形成有冲压孔(未标记)以暴露出这种t形结构。类似地,所述一对接触臂198可以通过去除位于相应的所述一对尾部192之间的t形结构(未标记)而彼此电分离。实际上,所述接触臂196和所述接触臂198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中,而是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错开。因此,所述绝缘体184在两侧上形成凸部183和凹部185,从而形成这种偏移结构。这种偏移结构还有助于所述晶片182在横向方向上对正且稳定地堆叠。在垂直于横向和竖直方向的前后方向上来看,每个所述晶片形成偏移结构,以使得上端子单元187相对于所述下端子单元189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彼此偏移。每个所述晶片182还形成凸部188,以容纳在相邻晶片182中形成的相应凹部内。每个晶片182还包括引导肋181,所述引导肋181在组装时被容纳在相应的所述引导槽116内。所述端子组186的厚度方向是横向,而端子164和端子174的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
74.如图24

28所示,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地件300的臂304被接地件430的弹性臂434代替,从而省略了臂304和对应的接地端子175之间的焊接过程。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当编织层456连接在接地端子450的横条(未标记)上时,弹性臂434机械地按压相应的接地端子450而无需进行焊接。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有其他组件与第一发明的组件保持相同。外端子子单元包括保持在绝缘体332中的多个端子336,内端子子单元包括保持在绝缘体334中的多个端子338。接地件430通过柱子460保持到所述绝缘体332。所述线缆451由内部导体452,内部绝缘层454,编织层456和外部绝缘层458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接地件300、所述接地件430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覆盖暴露的所述内部绝缘层204、所述内部绝缘层454的大部分,以减小其阻抗。值得注意
的是,所述绝缘壳体110在所述前配合槽111的旁边形成多个通道(未标记),以分别容纳对应的端子的接触部分。所述端子组186冲压而成并在垂直于端子组厚度方向的方向上可弹性偏转,所述端子164、端子174冲压而成并在与所述端子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可弹性偏转。
75.如图29

33所示,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只是省略了金属接地件500的臂304,其他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相同,前端子子单元包括保持在绝缘体532中的多个端子536。后端子子单元包括保持在绝缘体534中的多个端子538。所述端子536包括三个接地端子547和在横向上与所述三个接地端子547交替布置的两对差分对端子546。所述接地端子547的尾部通过横条540连接在一起。所述端子538包括三个接地端子549及在横向上与所述三个接地端子549交替布置的两对差分对端子548。所述接地端子549的尾部通过横条540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接地件500不是通过柱子460保持在绝缘体532上。所述接地件500包括两个凸起部分504和三个水平部分505。线缆551由内部导体552,内部绝缘层554,公共金属屏蔽层556和外部绝缘层558组成。每个所述凸起部分504覆盖暴露的公共金属屏蔽层556,每个所述水平部分505与相应的接地端子547相连接。每个所述凸起部分504和每个所述水平部分505中的都设有孔510,所述金属接地件500通过所述孔510直接焊接到所述接地端子547的横条540和所述公共金属屏蔽层556上。
76.如图34

57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800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800包括绝缘壳体810、收容于所述该绝缘壳体810中的端子模块组件820及以及连接到所述端子模块组件820的线缆。所述端子模块组件820包括一对高速端子模组822和夹在所述一对高速端子模组822之间的边带端子模组880。所述绝缘壳体810包括前配合槽811和后接收腔812,所述绝缘壳体810的上壁和底壁上设有多个固定孔814,所述固定孔814用于与所述端子模块组件820的高速端子模组822相配合。
77.每个所述高速端子模组822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的上单元830和下单元830’。所述上单元830和所述下单元830’在结构上彼此相似或相同,并且在竖直方向上以基本对称的方式布置。所述上单元830和所述下单元830’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偏移的距离为端子间中心距离的一半。基于所述上单元830和所述下单元830’之间的相似或相同,此处仅对所述上单元830作详细描述。
78.所述上单元830包括金属壳体840及通过所述金属壳体840组装在一起的前或外端子子单元860和后或内端子子单元870。所述外端子子单元860包括前或外绝缘体862和通过插入模制一体形成在所述前或外绝缘体862内的多个端子864。所述内端子子单元870包括多个端子874及其与所述多个端子874一体成型的后或内绝缘体872。所述多个端子864包括三个接地端子865和两对差分对端子866。所述三个接地端子865和所述两对差分对端子866在横向上交替设置。所述接地端子865的尾部通过横条(未标记)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条与三个接地端子一体形成。所述外绝缘体862包括前凸出部861。多个容纳凹槽867形成在所述外绝缘体862的底侧,用于容纳所述内端子子单元870的对应的所述端子874的接触部。
79.所述多个端子874包括两对差分对端子876及三个接地端子875。所述两对差分对端子876与所述三个接地端子875交替布置。所述接地端子875的尾部通过横条(未标示)连接在一起。所述内绝缘体872上设有多个后凸部873,所述外绝缘体862的后端面抵靠后凸部873的前端面。所述金属壳体840包括顶壁、从顶壁延伸的两个侧壁和从顶壁延伸的前壁
841。所述前壁841抵靠前凸出部861的前端边缘。所述端子864、端子874冲压形成并且在与端子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弹性地偏转。所述多个端子864是边缘到边的缘耦合方式。类似地,所述多个端子874也是是边缘到边缘的耦合。
80.所述外绝缘体862的后端面与所述后凸部873的前端面的配合,所述外绝缘体862还包括多个侧凸出部863,以分别容纳在相应的固定孔845内,所述内绝缘体872包括多个侧凸出部871,以分别容纳在相应的固定孔846内。因此,确保了所述金属壳体840、所述外绝缘体862及所述内绝缘体872在垂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固定。
81.组装完成后,所述金属壳体840通过所述固定孔845和所述固定孔846与相应的所述侧凸出部863和所述侧凸出部871的接合而被保持到所述外绝缘体862和所述内绝缘体872。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外绝缘体862被夹在所述金属壳体840和所述内绝缘体872之间。所述上单元830的所述金属壳体840还包括一对保持部分844,以保持到所述下单元830’的壳体的对应保持部分844’。所述内绝缘体872在上侧包括一对上通道852,以接收连接到所述外端子子单元860的相应的两个线缆,所述内绝缘体872在下侧包括一对下通道852,以接收连接到所述内端子子单元870的两个相应的线缆。所述金属壳体840还包括固定脚842,当将所述端子模块组件820组装到所述绝缘壳体810中时,所述固定脚842将被牢固地保持在所述固定孔814中。
82.所述边带端子模组88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堆叠的上端子组882和下端子组882’。所述上端子组882和所述下端子组882’在结构上彼此相似或相同,并且在竖直方向上以基本对称的方式布置。基于所述上端子组882和所述下端子组882’之间的相似或相同,这里仅详细描述所述上端子组882。
83.所述上端子组882包括绝缘体884、从所述绝缘体884上侧组装在所述绝缘体884内的多个上端子887及从所述绝缘体884的下侧组装在所述绝缘体884内的多个下端子889。所述多个上端子887沿横向方向排列的,每个上端子887均包括接触部896和尾部894。所述尾部894的宽边和接触部896的宽边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中。相邻的上端子887的接触部896之间宽边对宽边耦合。相邻的所述上端子887的所述尾部894之间窄边耦合。所述下端子889和所述上端子887的结构相似。所述下端子889沿横向方向布置。每个所述下端子889均包括后接触部898和下尾部892。所述接触部896和所述后接触部898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所述下尾部892的宽边所在的平面和所述后接触部898的宽边所在的平面为不同且不平行的平面。相邻的所述下端子889的所述后接触部898之间宽边耦合。相邻的所述下端子889的所述下尾部892之间窄边耦合。实际上,所述接触部896和所述后接触部898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中,而是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偏移。
84.所述线缆包括连接到高速端子模组的高速线缆910和连接到所述边带端子模块的边带线缆920。所述高速线缆910包括一对内导体902,一对内绝缘层904,公共屏蔽层906,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层906和所述绝缘层904之间的一对接地线907。所述一对内导体902焊接到所述差分对端子866的尾部,所述一对接地线907机械和电性地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865。所述边带线缆920包括内导体921,各所述内导体921被焊接到所述上端子887的所述尾部894的上表面和所述下端子889的所述下尾部892的下表面。
85.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屏蔽壳体950,所述屏蔽壳体950形成容纳空间,并且可以安装在外部电路板上。所述屏蔽壳体950包括上壁951、两个侧壁953、下壁955和中间壁956。所
述中间壁956将所述容纳空间分成上下堆叠的两个收容腔960。每个所述收容腔960可以容纳以上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所述屏蔽壳体950的所述中间壁956设有舌片970。所述舌片970插入到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所述绝缘壳体以控制对接界面的位置。所述屏蔽壳体950在两侧设有在三个方向固持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四个弹片95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