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0: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同时传输电源及信号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朝向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电子产品内的空间愈来愈有限。
3.针对某些电子构件必须连接电源线和信号线(例如:控制信号线或检测信号线等)的作法,现有技术的线对板连接器(wire to board connectors)的设计通常是分开连接,分别以电源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连接并传输。电源连接器连接电源线,信号连接器连接数个信号线。
4.公知分开传输电源和信号的连接方式,插接过程复杂且占用空间,不符现今小型化的设计趋势,也耗费插接的时间。
5.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使线对板连接器符合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技术领域所欲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同时提供了传输电源和信号的连接方式。
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能接收一线端连接器插接,以构成一线对板连接器组件,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一板端绝缘壳体、多个板端端子以及多个板端信号端子。所述板端绝缘壳体具有一板端电源插接部及一板端信号插接部,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的一侧并具有一长型信号插槽。所述多个板端端子收容于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内。所述多个板端信号端子收容于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的所述长型信号插槽内。其中所述板端端子的两相邻板端端子的间距大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中的两相邻板端信号端子的间距。
8.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能接收一线端连接器插接,以构成一线对板连接器组件,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一板端绝缘壳体、多个板端端子及多个板端信号端子。所述板端绝缘壳体具有一板端电源插接部及一板端信号插接部,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具有一长型信号插槽。所述多个板端端子收容于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内。所述多个板端信号端子收容于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的所述长型信号插槽内。其中,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至少区分成一第一电源插接部及一第二电源插接部,所述长型信号插槽的一侧边邻接所述第一电源插接部,而另一相对侧边邻接所述第二电源插接部。
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同时提供了传输电源和信号的连接方式。
10.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端
连接器,能插接于一板端连接器,以构成一线对板连接器组件,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一线端绝缘壳体、多个线端端子及多个线端信号端子。所述线端绝缘壳体具有一本体基部、一线端电源插接部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由所述本体基部朝前延伸,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与所述本体基部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的一侧。所述多个线端端子收容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内。所述多个线端信号端子收容于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内。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包含一长型收容部,由所述本体基部朝前延伸并收容所述多个线端信号端子的至少两个线端信号端子,且所述线端端子的两相邻线端端子的间距大于所述长型收容部的两相邻线端信号端子的间距。
1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能插接于一板端连接器,以构成一线对板连接器组件,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一线端绝缘壳体、多个线端端子以及多个线端信号端子。所述线端绝缘壳体具有一本体基部、一线端电源插接部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由所述本体基部朝前延伸,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与所述本体基部相连接。所述多个线端端子收容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内。所述多个线端信号端子收容于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内。其中,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分成一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以及一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之间,且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与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之间距有一第一隔缝。
12.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结合了传输电源和信号的连接方式,插接步骤得以简化,并且节省空间,符合现今小型化的设计趋势。
13.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15.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16.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17.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板端连接器的主视图。
18.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线端连接器的主视图。
19.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20.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21.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22.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23.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24.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25.图1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26.图12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27.图13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9.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或者信号,但这些元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30.[第一实施例]
[0031]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a,其包括板端连接器1a与线端连接器2a,线端连接器2a能插接于板端连接器1a以构成一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a。所述板端连接器1a包括一板端绝缘壳体10a、多个板端端子13a、多个板端信号端子14a。所述线端连接器2a包括线端绝缘壳体20a、多个线端端子23a及多个线端信号端子24a。
[0032]
板端绝缘壳体10a具有一板端电源插接部11a及一板端信号插接部12a,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12a位于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a的一侧并具有一长型信号插槽120。多个板端端子13a收容于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a内,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说,板端电源插接部11a具有多个独立插槽110,独立插槽110的数量对应于板端端子13a的数量,每一独立插槽110收容一个板端端子13a。多个板端信号端子14a收容于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12a的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内。
[0033]
本实施例的长型信号插槽120为一个,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此,长型信号插槽可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端端子13a的两相邻板端端子的间距w1大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中的两相邻板端信号端子14a的间距w2。所述线端连接器2a与所述板端连接器1a的连接状况能通过所述多个线端信号端子24a传输至所述多个板端信号端子14a。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板端端子13a被排列成两排,所述线端端子23a也是被排列成两排,也就是说排列成2x2的矩阵。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此,多个板端端子13a可以被排列成mxn的矩阵。其中m与n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此外,本实施例中,m排(横排,或称行(row))中任相邻两排的排距d1都相等,也等于n排(竖排,或称列(column))相邻两排的排距w1。
[0036]
本实施例的线端绝缘壳体2a具有一本体基部28a、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1a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22a,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a由所述本体基部28a朝前延伸,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a与所述本体基部28a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a的一侧。多个线端端子23a收容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a内。多个线端信号端子24a收容于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a内。当线端绝缘壳体2a插入板端连接器1a时,线端电源插接部21a插入于板端电源插接部11a,以接通电源线路;线端信号插接部22a插入于端信号插接部12a,以接通信号线路。本体
基部28a顶面具有一卡扣臂281a,板端电源插接部11a的顶面设有一卡勾108,卡扣臂281a扣合于卡勾108。
[0037]
其中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a包含独立的多个端子收容部210(或称端子筒),每一所述多个端子收容部210收容所述多个线端端子23a其中一个。每一所述端子筒收纳一个所述线端端子23a,所述多个端子筒其中至少两个相邻所述端子筒具有不同的端面形状;举例来说,某两个相邻的端子筒具有不同切角方向的端面形状,其余的端子筒的端面形状均为矩形不具有切角;或者某一个端子筒具有切角的端面形状,其余的端子筒的端面形状均为矩形不具有切角。借此安排,可以提供防误插的功能。
[0038]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a突出于所述本体基部28a的长度小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a突出于所述本体基部28a的长度。换句话说,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a的自由端面位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a的自由端面的后方。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a的侧边有开槽25,以定位线端信号端子24a。如图2所示,开槽25位于线端信号插接部22a的一长侧边上,使多个线端信号端子24a的定位部(例如:外偏的定位臂)被限制向后的移动而达到定位作用。同时,若线端信号端子24a任一毁损而有更换必要时,经由开槽25可解除该线端信号端子24a的定位部的定位作用而由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a取出而更换。
[0039]
补充说明,其中所述多个板端端子13a的至少其中一个用以传输大于或等于1a电流,而所述多个板端信号端子14a用以传输小于1a电流信号。
[0040]
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a与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12a相连接,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a具有多个独立插槽110,且所述多个独立插槽110至少其中一个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具有一共用壁113。
[0041]
补充说明,如图4a所示,本实施例的板端电源插接部11a有多个独立插槽110,所述多个独立插槽110的端面大抵为方形且至少其中一个具有一缺角1104(即,部分为具有缺角的方形端面)。
[0042]
如图2及图3所示,此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10a还包括一电路板p,本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1a为直角(right angle)连接器,电路板p设置于板端连接器1a的底面。所述板端端子13a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板端绝缘壳体21a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p上,且所述板端端子13a呈弯折形,所述电路板p具有一贯穿孔p12,贯穿孔p12可以是一位于电路板p的边缘(即非封闭的孔壁,电路板p为破板)或电路板p的内部(即有连续的封闭孔壁),以收容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12a于内。换句话说,板端连接器1a形成一沉板式连接器。
[0043]
板端绝缘壳体10a面电路板p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板定位部。如图2所示,板定位部15位于板端绝缘壳体10a的一侧面上(如:底面),用以与电路板p相互卡合而使板端绝缘壳体10a的底部抵接于电路板p的顶面。在本实施例,板定位部15为柱状体且具有定位凹槽15a。定位凹槽15a卡扣贯穿孔p12的边缘而使板端绝缘壳体10a固定在电路板p上。在本实施例中,板定位部15为两个,邻接板端信号插接部12a的相对两侧,且定位凹槽15a的方向为相对向外。
[0044]
然而,本发明的板端电源插接部的外形并不限制于上述,例如也可以为ㄇ字形(或倒u字形),板端电源插接部可以包围到板端信号插接部的两边侧面,板端电源插接部的底面可以切齐于板端信号插接部的底面。
[0045]
[第二实施例]
[0046]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a’的分解立体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其中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a有多个独立插槽110、119,所述多个独立插槽其中一个,也就是独立插槽119,收容所述多个板端端子13a的其中至少两个。换句话说,独立插槽119等于多个独立插槽110结合,因此独立插槽119的开孔面积(即孔的表面积)大于或等于两个收容单一板端端子13a的独立插槽110的开孔面积。此种安排可以提供防误插的功能。
[0047]
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a包含一长型收容部,长型收容部由所述本体基部28a朝前延伸并收容所述多个线端信号端子23a的至少两个线端信号端子24a,多个线端信号端子23a优选为单排排列,且所述线端端子23a的两相邻线端端子的间距大于所述长型收容部的两相邻线端信号端子的间距。
[0048]
[第三实施例]
[0049]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b。相似于前一实施例,板端连接器1b的板端电源插接部11b与板端信号插接部12b相连接,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b具有多个独立插槽110,独立插槽110至少其中一个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具有一共用壁113。本实施例的共用壁113具有至少一定位槽123。换句话说,所述多个独立插槽110至少其中一个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相连通。共用壁113及定位槽123也能提供防误插的功能。
[0050]
相对应的,线端连接器2b的线端绝缘壳体20b具有一本体基部28b、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1b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22b,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b由所述本体基部28b朝前延伸,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b与所述本体基部28b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b的一侧。线端电源插接部21b包含独立的多个端子收容部210(或称端子筒),每一所述多个端子收容部210收容所述多个线端端子23b其中一个。配合定位槽123,线端信号插接部22b的一长侧边具有一定位件223,定位件223连接于线端电源插接部21b的其中一个端子收容部210。换句话说,其中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1b的其中一个端子筒(端子收容部210),相邻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b,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b由所述本体基部28b朝前延伸并与所述端子筒通过定位件223部分相连接。
[0051]
本实施例的多个板端端子13b为2x6(mxn)的矩阵,其中n排(垂直排列)中某一相邻两排的排距为d1,n排中另一相邻两排的排距为d2,且d2>d1。相对应的,多个线端端子23b也被排列成2x6(mxn)的矩阵,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优选的,m也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而n排中某一相邻两排的排距为d1,n排中另一相邻两排的排距为d2,且d2>d1。
[0052]
举例来说,板端电源插接部11b被一较厚的分隔壁117区分成第一电源插接部(2x2)及第二电源插接部(2x4)。此种结构可提供防误插的功能。线端电源插接部21b也被一较宽的隔缝217分成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与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具有排列成2x2矩阵的端子筒,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具有排列成2x4矩阵的端子筒。位于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内或位于所述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内两相邻的所述线端端子形成一第一间距d1;两个相邻所述线端端子分别属于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与所述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并且形成一第二间距d2,所述第一间距d1不等于所述第二间距d2。
[0053]
由另一角度描述,其中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收容所述多个线端端子的一第一部分(共2x2矩阵,四个线端端子),所述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收容所述多个线端端子的一第二部分(共2x4矩阵,八个线端端子),而所述第二部分的端子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子
数量。
[0054]
其中所述板端端子13b的一端向后延伸出所述板端绝缘壳体10b,并且所述板端端子13b呈直线形,此实施例的电路板(图略)直立地设置于板端连接器1b的后端面。此外,板端信号端子14b也呈直线形,笔直向后延伸。
[0055]
[第四实施例]
[0056]
如图8及图9所示,与前一实施例类似,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b’包括板端连接器1b’及线端连接器2b’。板端连接器1b’的板端绝缘壳体10b’具有板端电源插接部11b’与板端信号插接部12b相互连接,板端电源插接部11b’具有多个独立插槽110,独立插槽110至少其中一个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具有一共用壁113。本实施例的共用壁113具有至少一定位槽123,使得所述多个独立插槽110至少其中一个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相连通。
[0057]
线端连接器2b’的线端绝缘壳体20b’具有一本体基部28b、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1b’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22b’。
[0058]
配合定位槽123,线端信号插接部22b’的一长侧边具有一定位件223,定位件223连接于线端电源插接部21b’的其中一个端子收容部210。
[0059]
本实施例的多个板端端子13b为2x4(mxn)的矩阵,其中n排(垂直排列)中某一相邻两排的排距为d1,n排中另一相邻两排的排距为d2,且d2>d1。
[0060]
[第五实施例]
[0061]
如图10所示,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c包括板端连接器1c及线端连接器2c。板端连接器1c包括板端绝缘壳体10c,板端绝缘壳体10c可分为板端电源插接部11c及板端信号插接部12c。板端信号插接部12c具有一长型信号插槽120。多个板端端子(被遮挡住)收容于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c内。多个板端信号端子(被遮挡住)收容于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12c的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内。板端信号插接部12c邻接于板端电源插接部11c的一短侧边,本实施例的板端信号插接部12c成直立方向位于电路板p的顶面,且与板端电源插接部11c具有同样的高度。换句话说,板端信号插接部12c的顶面与底面分别切齐于板端电源插接部11c的顶面与底面。
[0062]
相对应的,如图10所示,线端连接器2c具有一本体基部28c、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1c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22c。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c由所述本体基部28c朝前延伸,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c与所述本体基部28c相连接。端信号插接部22c位于线端电源插接部21c的一短侧边。线端电源插接部21c的每一端子收容部210大致呈正方柱形,线端信号插接部22c呈一长方柱形。线端信号插接部22c沿水平方向与线端电源插接部21c上下对齐。线端信号插接部22c的一侧边上有开槽25,使线端信号端子24c可定位于开槽25上。开槽25位于线端信号插接部22c远离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c的长侧边上。
[0063]
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c的的一长侧边具有一定位件221。定位件221是一凸部,换句话说,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c于远离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c的一侧边上具有一凸部,即与开槽25位于同一侧边上。长型信号插槽120的外侧相对应地形成一定位槽122。
[0064]
本实施例的板端端子与板端信号端子是呈弯折状焊接于电路板p。电路板p位于板端连接器1c的底面。然而,如先前实施例所述的,板端端子与板端信号端子也可以是呈直线形,电路板p位于板端连接器1c的后端面。
[0065]
本实施例中,板端电源插接部11c被区分成第一电源插接部(2x2)及第二电源插接部(2x4)。线端电源插接部21c也被分成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x2)与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2x4)。
[0066]
[第六实施例]
[0067]
如图11所示,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c’包括板端连接器1c’及线端连接器2c’。此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板端端子的数量。板端电源插接部11c被区分成第一电源插接部(2x1)及第二电源插接部(2x3)。线端电源插接部21c也被分成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x1)与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2x3)。
[0068]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类似于上一实施例,板端绝缘壳体10c’可分为板端电源插接部11c及板端信号插接部12c。板端信号插接部12c邻接于板端电源插接部11c的一短侧边,板端信号插接部12c成直立方向位于电路板p的顶面,且与板端电源插接部11c具有同样的高度。端信号插接部22c位于线端电源插接部21c’的一短侧边。换句话说,长型信号插槽120的开孔面积大于板端电源插接部11c中收容单一板端端子的独立插槽110的开孔面积。
[0069]
[第七实施例]
[0070]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d包括板端连接器1d及线端连接器2d。板端连接器1d包括板端绝缘壳体10d,板端绝缘壳体10d可分为板端电源插接部11d及板端信号插接部12d。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12d具有一长型信号插槽120。多个板端端子(被遮蔽住)收容于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d内。多个板端信号端子(被遮蔽住)收容于所述板端信号插接部12d的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内。本实施例中,长型信号插槽120收容了五个板端信号端子。
[0071]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端电源插接部11d被长型信号插槽120区分成第一电源插接部及第二电源插接部。第一电源插接部位在右边且排列成2x1矩阵;第二电源插接部位在左边且排列成2x3矩阵。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的一侧边邻接所述第一电源插接部,而另一相对侧边邻接所述第二电源插接部。
[0072]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插接部具有一较宽的插槽118,所述插槽118收容所述多个板端端子13a的三个。第二电源插接部的独立插槽119收容所述多个板端端子13a的两个。此种不同宽度的插槽设计,可以设计成收容至少两个板端端子13a,可作为防止误插的功能。
[0073]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插接部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具有一共用壁113,且所述共用壁具有至少一定位槽122。
[0074]
长型信号插槽120的高度大致等于第二电源插接部的独立插槽119的高度。板端端子13a的两相邻板端端子的间距大于所述长型信号插槽120中的两相邻板端信号端子的间距。
[0075]
线端绝缘壳体2d的线端绝缘壳体20d具有一本体基部28d、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1d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22d。其中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d包含独立的多个端子收容部,所述多个端子收容部包括一第一端子收容部219及第二端子收容部。第一端子收容部219收容所述多个线端端子(图略,被遮蔽)的其中至少两个,排列成2x1矩阵。第二端子收容部排列成2x3矩阵,包含有三个独立的端子收容部210以及一较宽的长型端子收容部218,长型端子收容部218收容多个线端端子(图略,被遮蔽)的其中至少三个。
[0076]
由另一角度描述,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d分成一排列成2x1矩阵的第一线端电源
插接部以及一排列成2x3矩阵的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d位于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之间,且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d与所述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的间距有一第一隔缝217a。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d与所述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的间距有一第二隔缝217b。其中所述线端信号插接部22d于所述第二隔缝217b的一侧边上具有一凸部,也就是定位件221。
[0077]
[第八实施例]
[0078]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100e包括板端连接器1e及线端连接器2e。板端连接器1e包括板端绝缘壳体10e,板端绝缘壳体10e可分为板端电源插接部11e与板端信号插接部12e,板端信号插接部12e的长型信号插槽120将板端电源插接部11e分成第一板端电源插接部与第二板端电源插接部。第一电源插接部位在右边且排列成2x2矩阵;第二电源插接部位在左边且排列成2x4矩阵。
[0079]
第一电源插接部具有两个呈水平排列较宽的插槽116,各收容所述多个板端端子13a的两个。第二电源插接部具有一个呈水平排列较宽的插槽116,收容所述多个板端端子13a的两个。
[0080]
相对应的,线端连接器2e具有一本体基部28e、一线端电源插接部21e及一线端信号插接部22e。所述线端电源插接部21e分成一排列成2x2矩阵的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以及一排列成2x4矩阵的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线端信号插接部22e位于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以及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之间。
[0081]
第一线端电源插接部具有一个长型端子收容部216,第二线端电源插接部具有两个长型端子收容部216,每一长型端子收容部216各收容两个线端端子(图略,被遮蔽)。换句话说,长型端子收容部216可以是多个端子收容部210所结合而成,其结合方式可如图所示般相邻的侧面完整连接,或者也可以部分连接而仍可达到防误插功能。
[0082]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0083]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板端连接器及线端连接器,结合了传输电源和信号的连接方式,插接步骤得以简化,并且节省空间,符合现今小型化的设计趋势。
[0084]
此外,本发明提供多种防误插功能的结构设计,例如:端子筒具有不同的端面形状;端子之间具有不同的间距;同一插槽内收容至少两个板端端子,或同一端子筒内收容至少两个线端端子;在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设置共用壁及定位槽也能提供防误插的功能;以及板端电源插接部分成两个不同大小的电源插接部

等。
[0085]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