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疗手术用腿部托举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7: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手术用腿部托举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腿部骨骼治疗中,为保障患者断裂或者受到伤害的腿部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恢复,通常会根据患者腿部的病变状况进行手术治疗,通过腿部骨科手术过程中的调整,使得患者的腿部得到康复性的治疗,而在现有的腿部骨骼手术操作过程中,为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腿部骨骼进行手术操作,通常会在手术过程中,不断调整抬高或者降低整条腿部的位置,以便于工作人员灵活进行手术操作;
3.现有技术中的腿部骨骼手术用辅助升降装置,其通常采用电动推杆进行调节支撑的方式,使得医护人员通过旋钮控制腿部的升降起落,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电动升降杆升降控制的因素,电动升降装置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延迟时效性,无法及时的响应掌控,导致医护人员无法直接明确的感触到腿部升降到的高度,影响了手术操作过程中把控的精准性;
4.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医疗手术用腿部辅助装置,其在进行上下升降时,难以对腿部进行灵活的定位以及松开,影响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灵活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疗手术用腿部托举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手术用腿部托举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腿部骨骼手术用医疗辅助装置,其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对升降托举把控的精准性,以及升降过程中,难以灵活对腿部进行定位与松开操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手术用腿部托举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托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方连接有换向锁定机构,且换向锁定机构上连接有动力输入机构;
7.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主框架;
8.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竖直活动插设在主框架的内部,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托举机构安装在横板的上方位置,所述横板的底部竖直固定有齿条杆一,且齿条杆一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中心轴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二,且蜗轮二的底部啮合连接有蜗杆二,所述升降机构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且外壳固定安装在主框架的底部,所述齿轮一、蜗轮二和蜗杆二均与外壳之间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背面固定焊接有c形架,且c形架的内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螺杆左右对称状竖直转动连接在c形架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外侧套设有螺套,且螺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螺杆与螺套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螺套的正面贴合在c形架的内壁上,所述螺套与c形架之间上
下滑动连接,所述螺套的背面固定焊接有夹板。
10.优选的,每组所述螺杆的顶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一,且两组所述蜗轮一之间啮合连接有蜗杆一,所述蜗杆一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插设有旋转杆,且旋转杆贯穿c形架和主框架延伸至外侧,所述旋转杆分别与主框架、c形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外侧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旋钮。
11.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升降杆分别竖直滑动插设在主框架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齿条杆一固定安装在其中一组所述升降杆的底部。
12.优选的,所述托举机构包括有托举架,且托举架的顶部为中间凹陷状设置,所述托举架的内部为中空状,且托举架的顶部均匀固定镶嵌有网板,所述托举架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夹持框,所述轴杆的外侧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托举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夹持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框通过扭力弹簧与托举架之间弹性旋转连接,所述c形架的顶部背面一端上固定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支撑在夹持框的下方位置。
13.优选的,所述蜗杆二的正面一端连接有换向锁定机构,且换向锁定机构包括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与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的内部右侧转动连接有棘轮,且棘轮与蜗杆二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的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拨叉,且拨叉的外形为放倒的“v”字形,所述拨叉的左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下两侧上均固定焊接有弹簧一,上方一组所述弹簧一的顶端与外框架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下方一组所述弹簧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插设在外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外框架之间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踏板一。
14.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有卡套,且卡套固定焊接在外框架的外表面上,所述卡套的内部竖直插设有齿条杆二,且齿条杆二与卡套之间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杆二的顶部贯穿插设在主框架的内部,且齿条杆二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顶部固定焊接在主框架的内部,所述齿条杆二的底部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焊接有踏板二,所述齿条杆二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二,且齿轮二与棘轮之间相互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齿轮二的背面固定焊接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棘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通过连接盘和连接套与棘轮之间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盘的背面以及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均环绕固定有簧片,且连接盘上设置的簧片与连接套上设置的簧片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安装在固定机构的内部,通过设置有动力输入机构,使得工作人员通过往复踩踏踏板二,可以灵活准确的进行动力输入,同时,配合换向锁定机构的单向旋转限制,以及连接盘与连接套之间的连接传动,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灵活控制托举机构的升降,从而通过往复踩踏提供动力输入,对腿部的升降进行灵活控制,便于医护人员对升降高度进行精准把控;
18.2.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有螺套与螺杆之间螺纹啮合连接,使得螺杆旋转时可以带动螺套上下升降,从而使得夹板上下升降移动,配合c形架将该装置稳定夹持固定在手术台边缘位置上,同时,借助于蜗杆一与蜗轮一之间的齿牙啮合自锁性,以及螺杆与螺套之
间的啮合自锁性,使得该装置固定安装后更加稳固,便于保障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19.3.该装置工作时,设置夹持框通过轴杆转动连接在托举架的左右两侧,且设置扭力弹簧套设在轴杆的外侧,借助于扭力弹簧连接在夹持框与托举架之间,通过扭力弹簧的弹性支持,使得夹持框保持压紧在托举架上方位置的趋势,同时,通过支撑杆的支撑,使得托举架保持最低端时,夹持框被向上撑起,当托举架向上升起时,则失去支撑杆的支撑,夹持框向下按压,对托举架上放置的患者腿部进行固定,有效的保障了夹持框对患者腿部定位以及松开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拆分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背视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升降机构、换向锁定机构和动力输入机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图5中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图5中的结构背视立体示意图。
29.图中:100、固定机构;101、主框架;102、c形架;103、螺杆;104、螺套;105、夹板;106、蜗轮一;107、蜗杆一;108、旋转杆;200、升降机构;201、升降杆;202、横板;203、齿条杆一;204、齿轮一;205、蜗轮二;206、蜗杆二;300、托举机构;301、托举架;302、透气棉网;303、轴杆;304、夹持框;305、扭力弹簧;306、支撑杆;400、换向锁定机构;401、外框架;402、棘轮;403、拨叉;404、固定杆;405、弹簧一;406、第一连接杆;407、踏板一;500、动力输入机构;501、卡套;502、齿条杆二;503、弹簧二;504、第二连接杆;505、踏板二;506、齿轮二;507、连接盘;508、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医疗手术用腿部托举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00,固定机构100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机构200,且升降机构200的顶部安装有托举机构300,升降机构200的下方连接有换向锁定机构400,且换向锁定机构400上连接有动力输入机构500;
32.固定机构100,固定机构100包括有主框架101;
33.升降机构200,升降机构200包括有升降杆201,且升降杆201竖直活动插设在主框架101的内部,升降杆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202,托举机构300安装在横板202的上方位置,横板202的底部竖直固定有齿条杆一203,且齿条杆一203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一204,齿轮一204的中心轴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二205,且蜗轮二205的底部啮合连接有蜗杆二206,升降机构200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且外壳固定安装在主框架101的底部,齿轮一204、蜗轮二205和蜗杆二206均与外壳之间转动连接,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100将该装置稳固连接在手术操作台的边缘位置上,随后,通过托举机构300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托举,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蜗杆二206的旋转,借助于其与蜗轮二205之间的齿牙啮合,使得蜗轮二205带动齿轮一204进行旋转,借助于齿轮一204和齿条杆一203之间的齿牙啮合,使得齿轮一204旋转时,可以同步控制齿条杆一203进行上下移动操作,从而带动上方横板202上连接的托举机构300上下移动调节,便于根据实际手术操作时的需求,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抬升或者下落,有效的对医护人员处理患者腿部手术时进行辅助,便于提升医护人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蜗杆二206和蜗轮二205之间啮合传动,借助于蜗杆二206和蜗轮二205之间齿牙啮合的自锁性,使得蜗杆二206旋转可以带动蜗轮二205转动,蜗轮二205则难以反向带动蜗杆二206转动,该装置动力通过蜗杆二206输入,有效的避免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托举机构300上方受重托举导致该装置稳定失效,极大的保障了该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34.进一步的,主框架101的背面固定焊接有c形架102,且c形架102的内部安装有螺杆103,螺杆10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螺杆103左右对称状竖直转动连接在c形架102的内部,螺杆103的外侧套设有螺套104,且螺套104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螺杆103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螺杆103与螺套104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螺套104的正面贴合在c形架102的内壁上,螺套104与c形架102之间上下滑动连接,螺套104的背面固定焊接有夹板105,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有c形架102的外形为“c”字形,并且配合设置螺套104与螺杆103之间螺纹啮合连接,在螺套104与c形架102之间的贴合限制下,使得螺套104相对于c形架102仅可上下移动,避免螺套104旋转偏移,当螺杆103受驱动旋转时,在螺纹的啮合驱动下,使得螺套104沿着螺杆10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螺套104外侧的夹板105上下移动,通过夹板105的上下移动,配合c形架102,使得该装置可以稳定的夹持在手术台的外侧边缘位置上,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稳定的快速固定安装,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安装使用时的便捷性;
35.进一步的,每组螺杆103的顶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一106,且两组蜗轮一106之间啮合连接有蜗杆一107,蜗杆一107的中间位置处贯穿插设有旋转杆108,且旋转杆108贯穿c形架102和主框架101延伸至外侧,旋转杆108分别与主框架101、c形架102之间转动连接,旋转杆108的外侧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旋钮,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蜗杆一107啮合安装在两组蜗轮一106的中间位置,当蜗杆一107受力旋转时,借助于蜗杆一107和蜗轮一106之间的齿牙啮合传动,使得两组蜗轮一106旋转带动对应的螺杆103进行旋转,从而对该装置的安装提供驱动,同时,借助于蜗轮一106和蜗杆一107之间的齿牙啮合自锁性,以及螺杆103和螺套104之间的螺纹啮合自锁性,使得该装置在进行夹持安装时,夹板105的位置移动调节后更加稳定,有效的避免夹板10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松动,进一步加强了该装置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旋转杆108贯穿延长在外侧,使得医护人员便于通过旋转旋转杆108带动蜗杆一107转动,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36.进一步的,升降杆201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升降杆201分别竖直滑动插设在主框架101的内部左右两侧,齿条杆一203固定安装在其中一组升降杆201的底部,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有两组升降杆201,每组升降杆201的顶部均固定有横板202,托举机构300固定安装在两组横板202的顶部,通过两组横板202的连接,以及两组升降杆201对称状竖直插设在主框架101的内部,有效的保障了托举机构300上下升降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便于避免该装置进行托举操作时受力形变偏斜,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精准性;
37.进一步的,托举机构300包括有托举架301,且托举架301的顶部为中间凹陷状设置,托举架301的内部为中空状,且托举架301的顶部均匀固定镶嵌有网板,托举架301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轴杆303转动连接有夹持框304,轴杆303的外侧套设有扭力弹簧305,扭力弹簧305的一端与托举架301之间固定连接,扭力弹簧305的另一端与夹持框304之间固定连接,夹持框304通过扭力弹簧305与托举架301之间弹性旋转连接,c形架102的顶部背面一端上固定焊接有支撑杆306,且支撑杆306支撑在夹持框304的下方位置,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托举架301的顶部为凹陷状设置,使得托举架301的顶部与患者的腿部外侧尺寸相贴合,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的适配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托举架301的顶部均匀固定镶嵌有透气棉网302,且设置托举架301的中间位置为中空状,便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悬空托举,通过透气棉网302内部的通孔,以及托举架301的中空设置,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对于腿部托举接触位置的透气性,便于提升患者使用该装置时的透气舒适性,通过设置夹持框304依靠扭力弹簧305与托举架301之间弹性转动连接,在扭力弹簧305的弹性支撑下,使得夹持框304压合在托举架301的上方,通过夹持框304的压合,使得患者的腿部可以保持稳定的处于托举架301上方,避免患者腿部在被举升时脱落,通过设置有支撑杆306位于轴杆303的正面下方位置,当托举架301处于初始位置未被举升时,在支撑杆306的支撑作用下,使得夹持框304被向上支撑抬起,从而避免夹持框304长时间压合在患者的腿部上方,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舒适性;
38.进一步的,蜗杆二206的正面一端连接有换向锁定机构400,且换向锁定机构400包括有外框架401,外框架401与外壳之间固定连接,外框架401的内部右侧转动连接有棘轮402,且棘轮402与蜗杆二206之间固定连接,外框架401的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拨叉403,且拨叉403的外形为放倒的“v”字形,拨叉403的左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杆404,且固定杆404的上下两侧上均固定焊接有弹簧一405,上方一组弹簧一405的顶端与外框架40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下方一组弹簧一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06,第一连接杆406贯穿插设在外框架401的底部,第一连接杆406与外框架401之间上下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4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踏板一407,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有棘轮402固定连接在蜗杆二206的正面一端上,且设置棘轮402的左侧安装有拨叉403,由于拨叉403转动连接在外框架401的内部,且拨叉403的左端处焊接固定有固定杆404,通过固定杆404的上下拉动调节,使得其右侧的拨叉403上下旋转摆动,从而控制拨叉403上下端岔口与棘轮402之间的啮合状态,在借助于弹簧一405的弹性连接,以及第一连接杆406的拉扯,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踩踏踏板一407对固定杆404的上下偏转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棘轮402的单向传动的方向,通过换向锁定机构400内部调节控制,有效的保障了医护人员使用该装置时可以持续稳定的对蜗杆二206进行单向动力输入,便于保障该装置的操控灵活性;
39.进一步的,动力输入机构500包括有卡套501,且卡套501固定焊接在外框架401的
外表面上,卡套501的内部竖直插设有齿条杆二502,且齿条杆二502与卡套501之间上下滑动连接,齿条杆二502的顶部贯穿插设在主框架101的内部,且齿条杆二502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弹簧二503,弹簧二503的顶部固定焊接在主框架101的内部,齿条杆二502的底部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杆504,且第二连接杆504的底部固定焊接有踏板二505,齿条杆二50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二506,且齿轮二506与棘轮402之间相互连接,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齿条杆二502滑动连接在卡套501的内部,且设置齿条杆二502与齿轮二506之间通过齿牙啮合连接,当医护人员踩踏踏板二505带动第二连接杆504向下移动时,通过齿条杆二502和齿轮二506之间的齿牙啮合传动,使得齿轮二506旋转,通过设置有弹簧二503固定连接在主框架101的内部与齿条杆二502之间,使得医护人员松开对踏板二505的踩踏时,在弹簧二503的弹性拉扯作用下,齿条杆二502向上移动复位,往复踩踏踏板二505,配合弹簧二503的弹性回弹,使得齿条杆二502往复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齿轮二506往复旋转,为棘轮402提供动力输入,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的操作便捷性;
40.进一步的,齿轮二506的背面固定焊接有连接盘507,且连接盘507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套508,连接套508与棘轮402之间固定连接,齿轮二506通过连接盘507和连接套508与棘轮402之间相互连接,连接盘507的背面以及连接套508的内部均环绕固定有簧片,且连接盘507上设置的簧片与连接套508上设置的簧片之间相互交错设置,该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连接套508套设在连接盘507的背面外侧,且设置连接套508和连接盘507的内部均环绕设置有簧片,连接套508和连接盘507之间通过簧片间的抵触进行传动连接,当连接盘507在齿轮二506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时,通过簧片的连接,使得连接套508同步旋转,受换向锁定机构400内部的限制控制,使得连接套508仅可单向旋转,当齿轮二506带动连接盘507反向旋转时,连接盘507和连接套508内部的簧片受力形变,使得连接盘507相对于连接套508反向空转,通过连接盘507和连接套508内部的簧片弹性连接,并且配合换向锁定机构400内部控制连接套508单向旋转,使得齿轮二506上的旋转仅可以单一方向上带动连接套508转动,便于使得外界医护人员的往复踩踏操作统一成单方向上的驱动输入至蜗杆二206上,便于提升该装置的操作稳定便捷性;
41.工作原理:工作时,医护人员通过固定机构100将该装置固定安装在待进行腿部手术的手术台边缘位置上,医护人员将c形架102套设在手术台的边缘位置上,随后,医护人员通过旋转旋转杆108带动固定在其另一端上的蜗杆一107转动,通过蜗杆一107与两侧蜗轮一106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得蜗轮一106带动对应的螺杆103旋转,借助于螺杆103与螺套104之间的螺纹啮合,以及螺套104与c形架102之间的上下滑动限制,使得旋转杆108旋转时可以对夹板105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夹板105与c形架102之间的夹持,使得该装置稳定固定在手术台边缘位置上;
42.工作时,医护人员将患者待进行手术操作的腿部放置在托举架301的内部,随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腿部进行手术操作;
43.工作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抬升时,通过往复踩踏踏板二505,配合弹簧二503的弹性拉扯,使得齿条杆二502上下往复移动,借助于齿条杆二502与齿轮二506之间的齿牙啮合,使得齿轮二506往复旋转;
44.工作时,由于换向锁定机构400内部拨叉403一侧对棘轮402的卡合,使得棘轮402仅可单向旋转,在棘轮402与连接套508之间的固定连接作用下,使得连接套508也仅可单向
旋转,当连接盘507的输入方向受连接套508阻挡时,其内部设置的簧片受挤压形变,从而使得连接盘507对连接套508上仅可进行单方向上的传动,使得蜗杆二206上可以接受到持续的单方向驱动;
45.工作时,蜗杆二206旋转,在蜗杆二206与蜗轮二205之间的啮合传动作用下,使得蜗轮二205带动齿轮一204旋转,在齿轮一204与齿条杆一203之间的啮合传动作用下,使得齿条杆一203单向移动带动升降杆201向上升起,从而使得托举架301被横板202向上带动抬升;
46.工作时,当托举架301向上抬高时,同步的夹持框304被同步带动向上抬高,失去了支撑杆306的支撑托举,在扭力弹簧305的弹性作用下,使得夹持框304压合在患者的腿部上方,使得患者的腿部稳定保持在托举架301的顶部;
47.工作时,当需要对患者抬高的腿部进行下降操作时,医护人员通过踩踏踏板一407带动第一连接杆406向下移动,在下方一组弹簧一405的连接作用下,使得固定杆404向下摆动,依靠杠杆原理的作用,使得拨叉403向上偏移,拨叉403的另一端与棘轮402之间卡合,从而改变棘轮402单向旋转受限制的方向,此时,工作人员再次往复踩踏踏板二505,通过反向驱动的方式,使得齿条杆一203带动托举机构300向下降落,以上为本发明的全部工作原理。
4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