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板簧座及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配套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簧座及驱动桥。


背景技术:

2.在汽车底盘系统中,后驱动桥有承载和传动等功用。装配板簧作为减震主要手段的后驱动桥,在承载方面,其通把板簧中部安装在后桥桥体上,把板簧两端安装在车架上,来达到承受车体重量和缓冲的用途。板簧中部安装在后桥桥体上时,一般是在桥体上焊接一个固定方块(板簧座),便于板簧和桥体贴合、装夹,然后用螺栓、螺母等紧固。桥体上焊接的固定方块(板簧座)零件不大,但承受很大载荷,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和桥体成为一体,焊缝位置会对桥体的受力情况有较大影响。
3.如公开号为cn10384745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板簧座”,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的四角设有四个u形螺栓槽,所述的各个u形螺栓槽内侧的中间处设有一条形凸条;所述的板体的中间为下凹面,所述的下凹面的中间为圆弧凹面,所述的圆弧凹面的中间处开设有圆柱通孔,所述的下凹面的四角设有四个凸面,所述的凸面与圆弧凹面之间为圆弧过渡;所述的板体的两端为凹陷部。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仅考虑在凸面与圆弧凹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减小应力,未考虑板簧座与驱动桥固定处的应力问题,也未考虑板簧座承载能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簧座及驱动桥,旨在提升板簧座的刚度与承载能力,以及使板簧座与驱动桥的焊接部位处于较小应力区间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簧座,包括:u字型本体,所述u字型本体的中部为平直的安装端,所述u字型本体的两侧为对称的弯折端;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平直的支撑端和弧形调节端;所述弧形调节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一焊缝,所述支撑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二焊缝,所述弧形调节端、支撑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分别在第一焊缝以及第二焊缝处通过焊接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字型本体的安装端上还开设有光孔。
8.本实用新型提供还了一种驱动桥,包括如上所述的板簧座,所述驱动桥的外壁与支撑体的底面贴合,所述u字型本体两侧的弯折端与驱动桥两侧的外壁的贴合处设有第三焊缝与第四焊缝,所述弯折端与驱动桥两侧的外壁分别在第三焊缝与第四焊缝处通过焊接固定。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簧座及驱动桥,既解决了桥壳的板簧座部位承受大载荷的问题,又解决了该部位焊接时焊缝的部位避开应力较大的区域,有效提升后驱桥的整体强度和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桥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簧座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3在a

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15.图中:100

板簧座,101

u字型本体,1011

安装端,1012

弯折端,1013

光孔,102

支撑体,1021

支撑端,1022

弧形调节端,103

第一焊缝,104

第二焊缝,105

第三焊缝,106

第四焊缝,200

驱动桥。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板簧座,如图1所示,包括u字型本体101,u字型本体101的中部为平直的安装端1011,安装端1011用于安装板簧中部区域,u字型本体101的两侧为对称的弯折端1012,弯折端1012用于与驱动桥的侧壁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体102,支撑体102用于增加u字型本体101和驱动桥之间的预留空间,还能够对u字型本体101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升整体强度,满足大承载量,支撑体102具有平直的支撑端1021和弧形调节端1022,支撑端1021用于提升u字型本体101的支撑能力,弧形调节端1022用于调节弯折端1012与驱动桥侧壁的固定位置,可以使弯折端1012焊接固定在驱动桥侧壁应力较小的区域,避开驱动桥应力较大的桥体上面和下面的薄弱部位;弧形调节端1022与u字型本体101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一焊缝103,支撑端1021与u字型本体101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二焊缝104,弧形调节端1022、支撑端1021与u字型本体101的内壁分别在第一焊缝103以及第二焊缝104处通过焊接固定。
1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u字型本体101的安装端1011上还开设有用于避让板簧的定位销凸出部的光孔1013。
19.本实用新型提供还了一种驱动桥,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如上的板簧座100,板簧座100可以布置多个,驱动桥200的外壁与板簧座100的支撑体102的底面贴合,如图4所示,板簧座100的u字型本体101两侧的弯折端1012与驱动桥200两侧的外壁的贴合处设有第三焊缝105与第四焊缝106,弯折端1012与驱动桥200两侧的外壁分别在第三焊缝105与第四焊缝106处通过焊接固定,由于第三焊缝105与第四焊缝106布置在弯折端1012与驱动桥200两侧的外壁的贴合处,焊接时焊缝不焊在驱动桥200正上或正下方应力较大的范围,焊在驱动桥200两侧面应力较小的区间,有效提升后驱桥的整体强度和性能。
20.本说明书中针对“一些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等的参考指代的是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性质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短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等在整个说明书中各地方的出现并非必须指代相同的实施例。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性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合适方式组合。因此,结合一个实施例中所示出或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性质可以整体地或部分地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性质无限制地组合,只要该组合不是非逻辑性
的或不能工作。另外,本申请附图中的各个元素仅仅为了示意说明,并非按比例绘制。
21.由此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几个方面,可以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容易地进行各种改变、修改和改进。这种改变、修改和改进意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簧座,其特征在于,包括:u字型本体,所述u字型本体的中部为平直的安装端,所述u字型本体的两侧为对称的弯折端;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平直的支撑端和弧形调节端;所述弧形调节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一焊缝,所述支撑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二焊缝,所述弧形调节端、支撑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分别在第一焊缝以及第二焊缝处通过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型本体的安装端上还开设有光孔。3.一种驱动桥,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的外壁与支撑体的底面贴合,所述u字型本体两侧的弯折端与驱动桥两侧的外壁的贴合处设有第三焊缝与第四焊缝,所述弯折端与驱动桥两侧的外壁分别在第三焊缝与第四焊缝处通过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簧座及驱动桥,包括:U字型本体,所述U字型本体的中部为平直的安装端,所述U字型本体的两侧为对称的弯折端;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平直的支撑端和弧形调节端;所述弧形调节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一焊缝,所述支撑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贴合处设有第二焊缝,所述弧形调节端、支撑端与U字型本体的内壁分别在第一焊缝以及第二焊缝处通过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簧座及驱动桥,既解决了桥壳的板簧座部位承受大载荷的问题,又解决了该部位焊接时焊缝的部位避开应力较大的区域,有效提升后驱桥的整体强度和性能。和性能。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黄善勇 黄金彩 徐海军 代金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5
技术公布日:20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