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分体式多体位残障人用移动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属于病人或残疾人的运输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重症患者或瘫痪病人的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医疗市场用于残疾人或病人的运输工具通常有轮椅(靠人工或机动运行)、可移动的病床及救护车,而专门用于重症病人或重度残疾人特别是瘫痪病人的移动手推车在医疗市场未见销售,在技术文献和报刊杂志上也未见登载,各种媒体也未见报道。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2008.1.5 公开的名称为《输送患者的手推车及患者搬运系统》(公开号为cn101299981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内容与本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的内容无任何相同或相似之处。
3.当重症病人或重度残疾人特别是瘫痪病人在需要进行某些行为诸如洗澡、排便、输液、诊治、换床、放风、上下救护车等,不管距离远近,由于患者的特殊病情,患者的移动只能借助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移动输送工具来完成,这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移动输送工具就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多体位残障人用移动手推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功能全面、可靠耐用、成本低廉、节能环保的重症病人或重度残疾人尤其是瘫痪病人专用的移动手推车。为残障和老年体弱等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士提供理想的日常生活移动工具,满足其坐、卧、行、医、浴、便等多方面的需求。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担架床,下部为手推车车体。
7.担架床由可折叠的前、中、后三段床板构成,用高强度轻质的金属或非金属薄板制作,床板厚度为2~4mm,床板四周加厚,加厚层厚度为4~8mm,宽度25~40mm,相邻两段床板之间用连接件和固定件进行连接、固定,连接件为折页或穿钉等,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后段床板可向上折叠,前段床板可向下折叠,在后段床板两侧分别设置可活动的遮阳伞架和输液器架。固定形式有多种,优选其中二种加以说明,一种是用配套的插销和插销座进行固定,另一种是用套箍进行固定。三段床板的平面均为矩形,将其展开并固定后,构成的担架床的长度为170~210cm,宽度为580~650cm,在其两端内侧有把手孔。中段床板的中部偏后位置与患者臀部肛门相对应位置处开有排便孔,排便孔为长圆弧形,孔径(10~15)cm
×
(20~25)cm。床板平面上,均布若干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圆形小通孔,孔径为5~8mm,行距100~150mm。中段床板的长度及宽度与车体架的长度及宽度相同,中段床板的横向加厚层上,有装配紧固件的竖向通孔,与车体架上横框上的垂直通孔形状、大小及位置均相同,通孔中贯穿紧固件,四个紧固件将担架床与车体连接紧固为一个手推车整体。
8.车体包括车体架、扶手、棘轮总成、万向轮总成、伸缩杆、围帘、搁架及收便器等。
9.车体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用高强度轻质金属或非金属管材固接而成,其后端下部的纵框为活动连接连接,其上横框左右两侧各设置紧固件,其后部两侧安装棘轮总成和扶手;棘轮轴与车体架后端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曲柄状扶手前端与棘轮平面固定连接,其把手部位处固接连接杆,连接杆位于后段床板的下面,与后段床板紧密贴合,扶手的折弯处连接护体杆,扶手的高度为中段床板长度的1/2~3/4。车体架的四角外侧各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杆为2~3节,其单节长度小于车体架高度,伸缩杆内杆的顶端与围帘的上边固接,围帘用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等轻质柔性编织物诸如绸、布、的确良之类制作。
10.车体架的下部四角下面安装万向轮总成,其后部的万向轮总成配置刹车系统。
11.车体架内设置一个收便器搁架,搁架由两根平行的横断面为l型的纵梁及内挡杆构成,纵梁与车体架上横框内侧固接且与其垂直,搁架位置与中段床板排便孔的位置相对应,纵梁相对的内侧下部为平滑面,内挡杆两端固接于两根纵梁的平滑面上,内挡杆的轴线与车体架上横框的轴线平行。二根纵梁平滑面之间的宽度大于排便孔的长度,平滑面上放置收便器,收便器上口外沿下面与平滑面贴合。
12.收便器为表面光滑的长圆弧状扁形盒体,其上口内沿的平面形状及大小与排便孔的形状及大小相同,其上口外沿的宽度为3~6mm,其盒体外侧设置把手。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齐全、成本低廉、可靠耐用的特点,可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体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19.图中1

担架床、101

前段床板、102

中段床板、103

后段床板、104

连接件、105

固定件、106
‑ꢀ
遮阳伞架、107

输液器架、2

车体、201

车体架、202

扶手、203

棘轮总成、204

连接杆、205
‑ꢀ
护体杆、206

万向轮总成、207

紧固件、208

伸缩杆、209

活纵框、210

搁架、211

收便器、212
‑ꢀ
内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21.例1
22.为了使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体弱者或病人或残疾人特别是瘫痪者有一个较好的可满足其坐、卧、行、医、便、浴等多方面需求的良好条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要包括可折叠的担架床1和车体2等组合而成的移动手推车。
23.可折叠的担架床1包括前、中、后三段床板101、102、103、连接件104、固定件105、紧固件 106、遮阳伞架106、输液器架107等,三段床板101、102、103由高强度塑料薄板制作,依次连接而成,床板厚度3mm,三块床板四周分别加厚3mm,加厚层厚度为6mm,加厚层宽度为28mm,相邻两块床板之间的加厚层进一步加厚2mm,用连接件104连接,连接形式有几种,优
选其中二种进行描述。第一种,在接口为平面时,连接件104为折页,这是最常用的普通连接方法,在此不再赘述;第二种,将二段相邻床板接口处的边缘加厚层各分别加工成相互交合的几个凹凸型接口,在接口断面中心沿纵向各加工一个内径为接口厚度二分之一的圆形通孔,连接件104为穿钉,穿钉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制作,穿钉贯穿相邻二段床板的通孔中,连接后的床板可以折叠。前段床板101与人体小腿部对应,可以向下弯折,中段床板103与人体大腿部对应,后段床板103与人体上部对应,可以向上折起,折起角度在180
°
内可随意调节固定。(见图1、图3所示)
24.为了使连接后床板展开能形成一个平面整体,对其需要进行固定,固定可采用多种形式,优选其中二种进行描述,一种是固定件105采用插销及插销座,即在相邻床板连接处的外侧各分别固定安装一组配套的插销及插销座,将插销插入插销座来实现;另一种是固定件105采用套箍,套箍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制作,其横断面近似于c型,其空腔横断面的形状与床板加厚边缘断面的形状相同,尺寸大0.3mm,其壁厚为2.8mm,其长度为加厚层宽度的二倍以上。在二段床板连接处的其中一段床板外边加厚处,将套箍从相邻床板中的其中一块床板的边缘接口处先行套入,然后将两段床板平展后,再将套箍从套好的床板上后退,套入另一段床板的边缘接口处的横向加厚层上,直到套箍套入相邻床板接口的两段长度基本相等,固定工作完成。为了移动担架床1方便,在担架床1的横向两端内侧,各有二个把手孔。
25.为了患者在外出时能够进行输液或遮阳挡雨,在后段床板103的横向外侧分别安置可活动的输液器架107和遮阳伞架106,它们均为二节的伸缩架,其底端固定于距后段床板103接口为套箍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架子上部可以围绕底端沿床板外侧面旋转,架子单节的长度小于后段床板103的长度。
26.中段床板102的中间偏后部位留一个长圆弧形通孔用于排便,排便孔位置与人体的臀部肛门位置相对,排便孔宽12cm,长22cm。床板平面上均布若干孔径为6mm的圆形小通孔,通孔行距120mm。担架床1的长度为2000mm,宽度为630mm。中段床板102的长度及宽度与车体架201的长度及宽度均相等。
27.为了使担架床1与车体2成为一个移动手推车整体,在中段床板102的横向两侧加厚层上,在距左右两边为中段床板102长度的五分之一处,各加工一个与床板102平面垂直的通孔,该通孔与车体架201上横框加工完成的垂直通孔位置、形状及大小均对应且相同,在各个对应的通孔中分别插入紧固件207,分别紧固后,便成为一辆分体式多体位的移动手推车。(见图1、图2、图3所示)。
28.车体2包括车体架201、扶手202、棘轮总成203、连接杆204、护体杆205、万向轮总成206、紧固件207、刹车系统(图中未标示)、伸缩杆208、围帘(图中未标示)、活动纵框209、搁架210、收便器211、内挡杆212等。
29.所述车体架201为长方体型的框架结构,用高强度铝合金管焊接或用高强度塑料模塑而成,车体架201后端下部的纵框209为活动连接,以便增加如厕功能。车体架201上框为方管,其它框架均为圆管,其上横框后端外侧各水平固接一个市售的棘轮总成203,棘轮轴心与车体架201后端上部的纵框同心,锁定装置为止退棘爪,安装于棘轮203斜下方。曲柄状扶手202的两个前端分别与棘轮203侧平面固接,其两个把手部位各固接连接杆204的两端,连接杆204位于后段床板103的下面且与其紧密贴合,在两个扶手202的折弯处,活动连接护体杆205,车体架201的四根竖框架外侧,各固定连接伸缩杆208,四根伸缩杆208的内杆
顶端与布围帘(图中未标示)的上边固接。
30.所述车体架201的上横框内侧面上设置收便器搁架210,搁架210由两根平行且与车体架201 的上横框垂直的横断面为l型的纵梁及纵梁内侧相对的平滑面上固接的内挡杆212构成,两根纵梁与车体架201的上横框内侧水平固接,内挡杆212水平放置,其轴线与上横框的轴线平行,搁架210 的位置与中段床板102中部排便孔的位置相对,搁架210平滑面之间的宽度大于排便孔的长度。其内侧相对的平滑面上,搁置收便器211。
31.所述车体架201下框架的四个角下面,各固定安装一个管状立撑,立撑内装配市售的万向轮总成206的支架,万向轮总成206可以水平随意转动,后端的两个万向轮总成206配备一套刹车系统 (图中未标示),所述刹车系统的刹车片安装于车体架201后端万向轮206的外侧,与万向轮206的轮胎相距很小的距离,刹车片中部与刹车杆的一端连接,刹车杆另一端与杠杆的一端连接,销轴穿过杠杆中间通孔与车体架201外侧固定连接,将插杆插入销轴的外端通孔中对杠杆止脱,杠杆另一端与刹车线的一端连接,刹车线的另一端与手闸连接,手闸安装于扶手203的把手部位(见图1、图 2、图3、图4、图5所示)。
32.收便器211为表面光滑的长圆弧状扁型盒体,用高强度塑料注塑而成,其上口内沿的长度及宽度与排便孔的长度及宽度相同,其上口外沿的宽度为5mm,外沿下面与搁架210的平滑面贴合。
33.操作过程如下所述,把手推车的手闸拉紧,刹车系统制动,将连接后折叠的前、中、后三段床板101、102、103从车体架201上取下,然后将床板全部展开,用固定件105将三段床板固定连接成为一个平坦完整的担架床1,将担架床1轻轻插入患者的躯体之下,将患者移动到担架床1上,然后将担架床1再移动到手推车车体2上,如果患者需要平躺,服伺人员将止退棘爪松开,同时将扶手203连同棘轮202反方向旋转,恢复到初始位置,然后将担架床1中段床板102横向加厚层上的通孔与车体架201上横框的通孔对正,将四个紧固件207插入后进行紧固。
34.当患者需要送医急救,轻巧的手推车可将患者从住房送至前来接诊的120救护车上,然后把在后段床板103上安装的活动输液器架107立起来,以备需要输液时使用。
35.患者要出外时,服伺人员松开手闸,刹车解除。服伺人员将手推车推至诸如诊室或户外等目的地,以便于进行输液、就医或放风,在途中可将后段床板103一侧安置的遮阳伞架106竖起,需要时打开遮阳伞,可防雨或防晒。手推车到达目的地后,服伺人员锁紧手闸,使手推车制动。
36.如果患者需要排便,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采取二种方式,对可坐立的患者,是将患者直接推到卫生间进行,先把中、后段床板102、103之间的固定件105退出,再将扶手202连同后段床板103顺时针转动到合适位置,再将车体架201后端下部的活动纵框209松开并提起,然后把手推车调头,后部作为前部,推到马桶上方,使马桶口与中段床板102上的排便孔对正,即可解决患者排便。如果患者排便时不能坐起,服伺人员将收便器211平放在搁架210上往里推动,由于内挡杆212起阻挡定位作用,使收便器211的上口与排便孔正好对正,患者排便后,服伺人员握住收便器211的把手,拿到卫生间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将收便器211重新搁在车体架201内的搁架210 上。当患者在户外需要排便而来不及去卫生间,服伺人员将车体架四角外侧的伸缩杆208内杆向上拉起,内杆顶端连接的围帘(图中未标示)将患者围住,避免外人观瞧而影响市面文明。
37.如果患者需要洗澡,先将担架床1上的物品清理干净,患者保持坐姿或卧姿,然后将手推车直接推送到淋浴间的喷头下面,在手推车上即可进行淋浴,十分方便省力。患者洗浴后的污水,通过担架床1上均布的小通孔流到地上,经过下水道全部排除。
38.手推车使用完毕,将其推至床前,按下手闸,刹车系统使手推车固定。将担架床1和车体架201 之间的四个紧固件207解除,然后将担架床1连同患者整体移入床铺,再将担架床1轻轻抽出,退出固定件105,将担架床1折叠后放回车体架201上即可。
39.经过实际使用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成本低廉、可靠耐用的特点,可满足用户坐、行、卧、便、浴、医等多方面的需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