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5: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园林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任何参天的植物都是从幼小的幼苗长大而来的,所以说幼苗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幼苗培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幼苗是否能茁壮成长,幼苗是指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培育幼苗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629361u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育苗农技推广用育苗箱,通过保温层的设置,在栽培育苗时,保温层起到对育苗的保温作用,避免了育苗箱内的温度过低,而影响育苗发芽率的情况,通过进水口、水箱和雾化喷头的设置,使用时在进水口注入适当水量到水箱内,继而使水箱内的水流入出水管中,从而使出水管中的水注入到储水箱内,使储水箱内的水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在育苗上,从而增强了灌溉的效率,保证了育苗箱的水量要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查看培植的植物根部发育情况时,需将栽种有植物幼苗的培养盒单独取出进行查看,由于培养盒内放置的营养土质量较重,从而导致查看幼苗根据发育情况时便捷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查看幼苗根据发育情况时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且开设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开口内壁设置有托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带动托架向远离或靠近箱体的方向移动;所述托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培养盒。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箱体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通过调节组件将托架调节至适宜高度后,将培养盒卡接于托架上,然后将营养土和待培植的植被种子分别取适量放置于培养盒内,根据待培植植物的特性,通过调节组件将培养盒的底部放入水中的适宜深度;当需要对培植植物根部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时,调节组件通过托架将全部的培养盒从水中托起,供培植人员观察,以便于将有坏根以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及时取出;从而避免培植人员单个取出培养盒观察,从而提高培植人员在进行幼苗培植时的便捷性。
9.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于支架上的立管、穿设于立管的顶杆和设置于顶杆顶端侧壁的安装座,所述立管上开设有可供安装座往返滑移的导向槽,所述安装座远离顶杆的一侧由导向槽伸出至立管的外部;所述箱体下方水平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远离箱体的一侧连接有液压缸,靠近箱体的一侧可供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状态下,将培养盒安装于托架上,然后将托架放置于
安装座上,培养盒的底部位于箱体内部;当需查看培养盒底部幼苗根部的发育情况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通过托盘带动顶杆在立管内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安装座在导向槽内滑移带动托架上的培养盒从箱体内部上移,供培植人员同时查看多个培养盒内幼苗根部的发育情况。
11.可选的,所述立管的内壁凸出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上设置有套设于立管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抵接块的一端可供安装座的侧壁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培植人员查看根部发育情况后,通过液压缸逆向转动,通过托架下移带动培养盒的底部回到箱体内部继续培植幼苗;设置第一弹簧供安装座抵接,减少安装座下移至托架固定时产生的振幅,从而避免培养盒内营养土松动,从而提高培植幼苗时的实用性。
13.可选的,所述培养盒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托架且设置有出苗口的托盆和设置于托盆内部的承载盆;所述承载盆包括底片和铰接于底片侧边的两个包覆片,其中一个包覆片与另一个包覆片可拆卸连接;所述两个包覆片环绕于底片的外缘侧形成栽种空间;所述底片远离栽种空间的一侧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底片的一端与托盆内壁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培育的幼苗种子和营养土倒入栽种空间内,即可开始正常流程的幼苗培植;起苗时,握住任意一个包覆片将承载盆从托盆的出苗口带出,第二弹簧拉伸;将两个包覆片向远离栽种空间方向转动,即可将幼苗和土块外露出来,将土块和幼苗一同取走后,松开包覆片,第二弹簧复位回缩,即可带动两个包覆片复位至托盆内部。
15.可选的,所述托盆靠近出苗口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可供包覆片远离栽种空间的一侧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苗时,包覆片远离栽种空间的一侧抵接于滚轮上,包覆片的侧壁与滚轮滚动连接,从而提高起苗时的便捷性。
17.可选的,所述包覆片贯穿开设有透气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透气槽提高培植于栽种空间内幼苗根部的透气性,浇灌至栽种空间内多余的水分可通过透气槽排出栽种空间内部;从而避免栽种空间内幼苗根部腐烂。
19.可选的,所述托盆底部贯穿开设有排水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多余的水分排出外盆,防止多余的水分在培养盒内聚积。
21.可选的,所述托盆内壁内凹设置有多个集水槽,多个集水槽沿托盆底部向托盆的出苗口方向延伸。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向栽种空间内浇灌水分时,多数水分直接渗透土壤后排出栽种空间;靠近土壤表层的幼苗根部未吸收足够的水分,设置集水槽将排出栽种空间的水分少量存留,供靠近土壤表层的幼苗根部伸出透气槽后吸收,从而提高浇灌水分的使用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当需要对培植植物根部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时,调节组件通过托架将全部的培养盒从水中托起,供培植人员观察,以便于将有坏根以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及时取出;
25.液压缸通过托盆带动顶杆在立管内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安装座在导向槽内滑移带
动托架上的培养盒从箱体内部上移,供培植人员同时查看多个培养盒内幼苗根部的发育情况;
26.握住任意一个包覆片将承载盆从托盆的出苗口带出,第二弹簧拉伸;将两个包覆片向远离栽种空间方向转动,即可将幼苗和土块外露出来,将土块和幼苗一同取走后,松开包覆片,第二弹簧复位回缩,即可带动两个包覆片复位至托盆内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中植被幼苗培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调节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托架将培养盒从箱体中托起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培养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培养盒处于起苗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箱体;21、开口;3、托架;4、调节组件;41、立管;411、导向槽;412、抵接块;42、顶杆;421、第一弹簧;43、安装座;431、凹部;43、托盘;44、液压缸;5、培养盒;51、托盆;511、出苗口;52、第二弹簧;53、承载盆;531、底片;532、包覆片;533、透气槽;534、排水孔;535、集水槽;536、折边;54、栽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
35.参照图1,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包括支架1、箱体2和托架3;箱体2固定连接于支架1上,且上表面开设有连通箱体2内腔的开口21;托架3抵接于箱体2的上表面且位于开口21的上方;支架1上滑移连接有带动托架3沿远离或靠近箱体2的方向往返移动的调节组件4;托架3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用于培植幼苗的培养盒5,多个培养盒5呈纵横等距分布。
36.向箱体2内放入适量的水,通过调节组件4将托架3调节至适宜高度后,然后将营养土和待培植的植被种子分别取适量放置于培养盒5内;当需要对培植植物根部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时,调节组件4通过托架3将全部的培养盒5从水中托起,供培植人员观察,以便于将有坏根以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及时取出。
37.参照图1和图2,调节组件4包括多个立管41、顶杆42、安装座43、托盘44和液压缸45;多个立管41分别竖直固定于箱体2的外缘侧;顶杆42滑移连接于立管41的内壁,可沿竖直方向往返滑移;安装座43固定连接于顶杆42顶端的侧壁,且远离顶杆42的一侧内凹设置有可供托架3底部棱角处扣入的凹部431;立管41侧壁开设有可供安装座43往返滑移的导向槽411,导向槽411贯穿立管41的单侧且沿可以竖直方向往返滑移;托盘44的上表面均和多个顶杆42的底端固定连接,液压缸25固定连接于托盘44远离立管41的一侧。
38.立管41靠近托盘44的一端内壁凸出设置有抵接块412,抵接块412沿立管41内壁的周向延伸;顶杆42套设有第一弹簧421,第一弹簧421一端固定连接于抵接块412的侧壁上;另一端可供安装座43的侧壁抵接。
39.参照图3和图4,培养盒5包括托盆51、第二弹簧52和承载盆53;托盆51上表面开设
有可供承载盆53底部扣入的出苗口511;承载盆53从出苗口511嵌入托盆51内部;第二弹簧52一端固定连接于承载盆53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托盆51的底部;以便于将承载盆53内培育的幼苗取出后,承载盆53受第二弹簧52牵引,自动收回托盆51内部。
40.承载盆53包括底片531和两个包覆片532;其中两个包覆片532对称设置于底片531的两侧且均于底片531的侧边转动连接;其中一个包覆片532靠近相邻包覆片532的一侧设置有磁条,另一个包覆片53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供磁条磁吸的金属条;两个包覆片532环绕于底片531的外缘侧形成供幼苗和营养土导入的栽种空间54;其中第二弹簧52远离托盆5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片531远离栽种空间54的一侧。
41.参照图4和图5,包覆片532远离底片531的一侧外壁凸出设置有折边536;折边536凸出于包覆片532远离栽种空间54的一侧,且栽种空间54的内壁呈向靠近底片531的一侧倾斜;托盆51的出苗口511的内径大于底片531的外缘侧宽度,便于承载盆53从托盆51内取出;托盆5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可供包覆片532远离栽种空间54一侧外壁抵接的滚轮。
42.包覆片532贯穿开设有多个透气槽533;多个透气槽533呈纵横等距分布,提高培植于栽种空间54内幼苗根部的透气性,浇灌至栽种空间54内多余的水分可通过透气槽533排出栽种空间54内部;托盆51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水孔534,多个排水孔534呈纵横等距分布;便于多余的水分排出托盆51,防止多余的水分在培养盒5内聚积。
43.托盆51内壁内凹设置有多个用于留存少量水分的集水槽535,多个集水槽535呈共线设置且沿托盆51底部向托盆51的出苗口511方向延伸;靠近土壤表层的幼苗在浇灌时根部未吸收足够的水分,供靠近土壤表层的幼苗根部伸出透气槽533后吸收集水槽535内水分,从而提高浇灌水分的使用效果。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园林用植被幼苗培养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首先向箱体2内注入适量高度水分,然后将培养盒5卡接于托架3上,将安装好培养盒5的托架3移动至安装座43上;启动液压缸25,通过托架3下移带动培养盒5的底部回到箱体2内部继续培植幼苗;第一弹簧421缓冲安装座43与箱体2上表面抵接时产生的振幅;从而从而避免培养盒5内营养土松动,从而提高培植幼苗时的实用性;
45.当需查看培养盒5底部幼苗根部的发育情况时,启动液压缸25,液压缸25通过托盘44带动顶杆42在立管41内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安装座43在导向槽411内滑移带动托架3上的培养盒5从箱体2内部上移,供培植人员同时查看多个培养盒5内幼苗根部的发育情况;以便于将有坏根以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及时取出;从而避免培植人员单个取出培养盒5观察,从而提高培植人员在进行幼苗培植时的便捷性;
46.起苗时,握住任意一个包覆片532将承载盆53从托盆51的出苗口511带出,第二弹簧52拉伸;将两个包覆片532向远离栽种空间54方向转动,即可将幼苗和土块外露出来,将土块和幼苗一同取走后,松开包覆片532,第二弹簧52复位回缩,即可带动两个包覆片532复位至托盘44内部。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