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简单、适用于小容量样品处理且处理效率高的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实验室中检测水体中的底泥间隙水,需要先将间隙水从底泥中分离出来,再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在实验室条件下,底泥间隙水通常是采用抽滤、离心的方式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209014362u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样品分离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的进气口与缓冲罐的出气口连通,缓冲罐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多个过滤桶的出气口相连,所述过滤桶由密封筒体制成,过滤桶的上部开有进液口,进液口上安装分离过滤机构,所述分离过滤机构包括样品容器、过滤器,过滤器固定在样品容器的下端,样品容器、过滤器以及进液口密封连通,所述过滤桶的下部开有排液口,排液口上安装有排水阀,在所述过滤桶内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
3.该现有技术中的沉积物样品分离过滤装置通过抽气机构抽气,使得间隙水进入过滤桶中,从而可实现对样品的过滤。但是一方面,该分离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涉及部件较多。另一方面,该装置更加适用于大容量的样品分离,当样品量较小时,样品流经多个处理部件时容易发生损失,使得处理效率较低,且当各部件清洗不彻底时容易造成样品的污染。因此,如何探索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少量样品处理、具有较高处理效率的间隙水分离装置,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沉积物样品分离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不适用于小容量的样品分离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少量样品处理、具有较高处理效率的间隙水分离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包括:
7.操作板,沿水平方向铺设,在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操作孔;
8.管状过滤器,所述管状过滤器安装在所述操作孔上,在所述管状过滤器内设置有滤芯或者滤膜;
9.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底端开口与所述管状过滤器的顶端开口密闭连通;
10.接收瓶,与所述管状过滤器的底端开口密闭连通,在所述接收瓶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口,与所述抽气口连通设置有抽气装置。
11.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顶板设置为所述操作板,所述顶板以可拆卸的方式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箱体上。
12.所述管状过滤器的底端开口插入所述操作孔内,在所述管状过滤器的管状主体上设置有盘状过滤机构,在所述盘状过滤机构内装有滤膜。
13.所述管状过滤器的顶端开口位于所述操作孔内,环绕所述管状过滤器的管状主体的顶端外缘设置有环形凸缘。
14.在所述操作孔内设置有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包括沿所述操作孔内壁设置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内径与所述管状过滤器的管状主体的外径相同,位于所述环形台阶上方的操作孔的高度比所述环形凸缘的高度大4

6mm。
15.在位于所述环形台阶的上方的所述操作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套筒;在所述环形凸缘的下沿和所述注射装置的底端开口的外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
16.在所述操作板的底面上设置有接口结构,所述接口结构为环绕所述操作孔的底端开口边缘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接收瓶的顶端开口安装在所述接口结构上,所述接口结构的外径与所述接收瓶的顶部开口的内径相吻合。
17.所述接口结构的外表面和所述接收瓶的顶部开口的内表面设置为磨砂面。
18.所述管状过滤器的底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接口结构的下方并延伸至所述接收瓶的内部,所述接收瓶的抽气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管状过滤器的底端开口的上方。
19.在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多个操作孔,在每个所述操作孔内均配套设置有管状过滤器和注射装置,与每个所述管状过滤器的底端开口密闭连通有接收瓶,多个所述接收瓶的抽气口通过一根抽气总管与所述抽气装置连通。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优点在于: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通过注射装置和管状过滤器、抽气装置的配合完成间隙水的过滤,过滤后的间隙水流入接收瓶,整套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操作便捷。同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沉积物的高效分离,适用于小容量沉积物样品的处理。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未插入注射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状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孔内设置有接头结构的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在未插入注射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置有环形凸缘的管状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27.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9]1‑
操作板;11

操作孔;2

箱体;3

管状过滤器;31

环形凸缘;32

滤芯;33

盘状过滤机构;331

滤膜;4

弹性套筒;5

环形台阶;6

接收瓶;7

接口结构;8

抽气口;9

注射器;91

注射器的底端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涉及方向上的上、下是相对于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而言的,当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的操作箱放置于水平面上时,其竖直方向上的上方为“上”,反之为

下”。
[0031]
实施例1
[003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顶板设置为操作板1,所述顶板以可拆卸的方式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箱体2上。所述操作板1沿水平方向铺设,在所述操作板1上设置有多个操作孔11。在每个所述操作孔11内安装有管状过滤器3,如图2所示,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底端开口插在所述操作孔11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管状主体上设置有盘状过滤机构,在所述盘状过滤机构内装有滤膜。
[0033]
所述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管状过滤器配套设置的注射装置和接收瓶6,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注射装置为市售的一次性注射器,所述一次性注射器的容量优选为5

10ml。所述注射器9的底端开口91适宜插入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顶端开口内,与所述管状过滤器3相连通。
[0034]
所述接收瓶6安装在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下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操作板1的底面上设置有接口结构7,所述接口结构7为环绕所述操作孔11的底端开口边缘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径与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的内径相吻合,从而使得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可套装在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表面上,形成密闭连通。本实施方式在每个所述接收瓶6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口8,所述抽气口8的下边缘与所述接收瓶6的瓶底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从而为滤后的间隙水流出蓄存空间,与所述抽气口8连通设置有抽气泵,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接收瓶6的抽气口8通过一根抽气总管与所述抽气泵连通。当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套装在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表面上时,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下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接口结构7的下方,位于所述接收瓶6内,所述接收瓶的抽气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管状过滤器的底端开口的上方,从而防止过滤后的水被泵抽走;同时所述接收瓶6的底部与所述操作箱的底部相抵触,形成对所述接收瓶6的支撑。
[0035]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箱、接口结构7和接收瓶6都是玻璃材质,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表面和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的内表面设置为磨砂面,形成磨口结构,使得接收瓶6可以密闭安装在所述接口结构上。
[003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的操作方法为:
[0037]
在进行实验时,将所述管状过滤器3插在在所述操作孔11上,再安装上所述接收瓶6。将沉积物样品放置于注射器9内,将所述注射器9的底端开口插入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顶端开口,与所述管状过滤器3形成密闭连通,开启所述抽气泵进行抽气,同时推动所述注射器9的活塞,挤压所述沉积物样品进入管状过滤器3,过滤后的间隙水进入接收瓶6,完成过滤分离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状过滤器3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从而可不必进行清洗操作。在下次过滤操作时,只需更换新的管状过滤器3即可。
[0038]
实施例2
[0039]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顶板设置为操作板1,所述顶板以可拆卸的方式放置于所述操作箱的箱体2上。所述操作板1沿水平方向铺设,在所述操作板1上设置有多个操作孔11。在每个所述操作孔11内安装有管状过滤器3,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顶端开口安装在所述操作孔11内,如图4所示,所述管状过滤器3包括管状主体和安装在管状主体内的滤芯32,所述管状主体内设置有贯通顶端和底端的管状过滤通道,在所述过滤通道内设置有所述滤芯32;本实施方式中环绕所述
管状过滤器3的管状主体的顶端外缘设置有环形凸缘31。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操作孔11内设置有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包括沿所述操作孔11内壁设置的环形台阶5,所述环形台阶5的内径与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管状主体的外径相同,位于所述环形台阶5上方的操作孔11的高度比所述环形凸缘31的高度大4

6mm。
[0040]
所述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管状过滤器配套设置的注射装置和接收瓶6,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注射装置为市售的一次性注射器,所述一次性注射器的容量优选为5

10ml。如图5所示,所述注射器9的底端开口91适宜从操作孔11的上方插入所述操作孔11内,与所述管状过滤器3相连通。
[0041]
所述接收瓶6,安装在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下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操作板1的底面上设置有接口结构7,所述接口结构7为环绕所述操作孔11的底端开口边缘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径与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的内径相吻合,从而使得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可套装在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表面上,形成密闭连通。本实施方式在每个所述接收瓶6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口8,所述抽气口8的下边缘与所述接收瓶6的瓶底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从而为滤后的间隙水流出蓄存空间,与所述抽气口8连通设置有抽气泵,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接收瓶6的抽气口8通过一根抽气总管与所述抽气泵连通。当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套装在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表面上时,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下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接口结构7的下方,位于所述接收瓶6内,所述接收瓶的抽气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管状过滤器的底端开口的上方,从而防止过滤后的水被泵抽走;同时所述接收瓶6的底部与所述操作箱的底部相抵触,形成对所述接收瓶6的支撑。
[0042]
同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在位于所述环形凸缘31的上方的所述操作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套筒4。所述弹性套筒4的内径与所述环形凸缘31的外径以及所述注射器9的底端开口91处的外径相匹配,当所述注射器9和所述环形凸缘31置于所述弹性套筒4内时,在胀紧力的作用下形成密封。为了便于插入,在所述环形凸缘31的下沿和所述注射装置的底端开口91的外边缘还分别设置有倒角结构。
[004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箱、接口结构7和接收瓶6都是玻璃材质,所述接口结构7的外表面和所述接收瓶6的顶部开口的内表面设置为磨砂面,形成磨口结构,使得接收瓶6可以密闭安装在所述接口结构上。
[0044]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泥间隙水过滤装置的操作方法为:
[0045]
在进行实验时,将所述操作板1取下来,将所述管状过滤器3安装在所述操作孔11内,此时所述管状过滤器3的环形凸缘31位于所述环形台阶5上,再安装上所述接收瓶6,将所述操作板1放置于箱体2上。将沉积物样品放置于注射器9内,将所述注射器9的底端开口看插入所述操作孔11内,位于所述台阶的上方,与所述管状过滤器3相连通,推动所述注射器9的活塞,挤压所述沉积物样品进入过滤器,同时开启所述抽气泵进行抽气,间隙水进入接收瓶6,完成过滤分离操作。
[0046]
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状过滤器3,优选为一次性的管状过滤器3,从而在每次使用后可进行更换,避免了清洗操作,且可有效防止样品发生污染。
[004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