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电机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2.柴油发电机是一种小型发电设备,系指以柴油等为燃料,以柴油机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动力机械。整套机组一般由柴油机、发电机、控制箱、燃油箱、起动和控制用蓄电瓶、保护装置、应急柜等部件组成。而现有的柴油发电机仅仅是通过柴油机进行驱动并产生电能,在户外或应急的地方进行工作,而柴油机的能源是柴油,有时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柴油不足,无法启动柴油发电机,或需要的电量较小,仅仅只是作为电灯的电源,而启动柴油机则会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固定在底座油箱上,所述的底座油箱上设有蓄电池组,所述的蓄电池组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上设有配电箱,所述的电机上还设有空滤,所述的空滤与涡轮相连,所述的涡轮下方设有启动马达,所述的涡轮和启动马达的一侧设有柴油机,所述的柴油机的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的底座油箱上设有消音器,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太阳能模块。
4.所述的壳体内壁上设有吸音棉。
5.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包括主太阳能板和两块拓展太阳能板,所述的主太阳能板的底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升降螺杆,所述的升降螺杆设在升降螺母内,所述的升降螺母的两端通过固定件与两组三级滑轨相连,所述的三级滑轨包括内侧滑轨、中间滑轨和外侧滑轨,两块拓展太阳能板其中的一块拓展太阳能板固定在内侧滑轨的顶端面上,两块拓展太阳能板其中的另一块拓展太阳能板固定在外侧滑轨的顶端面上,两块拓展太阳能板的底端面的中心处设有第一轴承套,所述的第一轴承套上套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套在第二轴承套上,所述的第二轴承套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支撑座套在升降螺杆外并固定在主太阳能板的底端面上。
6.所述的三级滑轨的两端与封堵架相连,所述的封堵架的顶端面与拓展太阳能板相连。
7.所述的太阳能模块通过支座固定在壳体的顶端面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模块,实现了可对车载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且可在对电量需求量小的情况下,进行充电,不用开启柴油机,减少了柴油的消耗和柴油机工作时的噪音,且由于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通过拓展太阳能板的设置,增大了太阳能板的接收面积,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量;由于采用了柴油机和太阳能板的双重发电系统,
可在柴油机没有柴油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应急供电。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吸音棉,2、空滤,3、涡轮,4、柴油机,5、太阳能模块,6、配电箱,7、壳体,8、电机,9、蓄电池组,10、启动马达,11、消音器,12、散热器,13、底座油箱,501、拓展太阳能板,502、第一轴承套,503、第二轴承套,504、支撑座,505、主太阳能板,506、支撑杆,507、封堵架,508、三级滑轨,509、升降螺杆,510、升降螺母,511、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1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13.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8组,包括壳体7,所述的壳体7固定在底座油箱13上,所述的底座油箱13上设有蓄电池组9,所述的蓄电池组9的一侧设有电机8,所述的电机8上设有配电箱6,所述的电机8上还设有空滤2,所述的空滤2与涡轮3相连,所述的涡轮3下方设有启动马达10,所述的涡轮3和启动马达10的一侧设有柴油机4,所述的柴油机4的一侧设有散热器12,所述的底座油箱13上设有消音器11,所述的壳体7上设有太阳能模块5。所述的壳体7内壁上设有吸音棉1。所述的太阳能模块5通过支座511固定在壳体7的顶端面上。
14.实施例2: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8组,所述的太阳能模块5包括主太阳能板505和两块拓展太阳能板501,所述的主太阳能板505的底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升降螺杆509,所述的升降螺杆509设在升降螺母510内,所述的升降螺母510的两端通过固定件与两组三级滑轨508相连,所述的三级滑轨508包括内侧滑轨、中间滑轨和外侧滑轨,两块拓展太阳能板501其中的一块拓展太阳能板501固定在内侧滑轨的顶端面上,两块拓展太阳能板501其中的另一块拓展太阳能板501固定在外侧滑轨的顶端面上,两块拓展太阳能板的底端面的中心处设有第一轴承套502,所述的第一轴承套502上套有支撑杆506,所述的支撑杆506的另一端套在第二轴承套503上,所述的第二轴承套503固定在支撑座504上,所述的支撑座504套在升降螺杆509外并固定在主太阳能板505的底端面上。所述的三级滑轨508的两端与封堵架507相连,所述的封堵架507的顶端面与拓展太阳能板501相连。
1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通过柴油机4进行发电,且可在电量需求量小的情况下通过蓄电池组9进行供电,且蓄电池组9可通过太阳能板进行供电,太阳能板的逆变器等设备安装在配电箱6内;太阳能模块5需要增大接收面积时,通过旋转主太阳能板505并带动支撑座504旋转,支撑座504旋转时带动支撑杆506向外支撑,使拓展太阳能板501向外滑动,当主太阳能板505旋转一周下降到正好与拓展太阳能板501齐平,拓展太阳能板501则是先向外拓展,再向回合并正好拓展太阳能板501与主太阳能板505一平此时完成拓展,当不需要时则反向旋转,主太阳能板505向上升起,拓展太阳能板501则合并并隐藏在主太阳能板505下方。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模块5,实现了可对车载蓄电池组9进行充电,且可在对电量需求量小
的情况下,进行充电,不用开启柴油机4,减少了柴油的消耗和柴油机4工作时的噪音,且由于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
16.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8组,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模块5,实现了可对车载蓄电池组9进行充电,且可在对电量需求量小的情况下,进行充电,不用开启柴油机4,减少了柴油的消耗和柴油机4工作时的噪音,且由于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通过拓展太阳能板501的设置,增大了太阳能板的接收面积,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量;由于采用了柴油机4和太阳能板的双重发电系统,可在柴油机4没有柴油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应急供电。
17.最后说明的是,选取上述实施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想要局限于所示的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固定在底座油箱上,所述的底座油箱上设有蓄电池组,所述的蓄电池组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上设有配电箱,所述的电机上还设有空滤,所述的空滤与涡轮相连,所述的涡轮下方设有启动马达,所述的涡轮和启动马达的一侧设有柴油机,所述的柴油机的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的底座油箱上设有消音器,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太阳能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壁上设有吸音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包括主太阳能板和两块拓展太阳能板,所述的主太阳能板的底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升降螺杆,所述的升降螺杆设在升降螺母内,所述的升降螺母的两端通过固定件与两组三级滑轨相连,所述的三级滑轨包括内侧滑轨、中间滑轨和外侧滑轨,两块拓展太阳能板其中的一块拓展太阳能板固定在内侧滑轨的顶端面上,两块拓展太阳能板其中的另一块拓展太阳能板固定在外侧滑轨的顶端面上,两块拓展太阳能板的底端面的中心处设有第一轴承套,所述的第一轴承套上套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套在第二轴承套上,所述的第二轴承套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支撑座套在升降螺杆外并固定在主太阳能板的底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滑轨的两端与封堵架相连,所述的封堵架的顶端面与拓展太阳能板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模块通过支座固定在壳体的顶端面上。

技术总结
一种具有双重发电功能的车载发电机组,包括壳体,壳体固定在底座油箱上,底座油箱上设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配电箱,电机上还设有空滤,空滤与涡轮相连,涡轮下方设有启动马达,涡轮和启动马达的一侧设有柴油机,柴油机的一侧设有散热器,底座油箱上设有消音器,壳体上设有太阳能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模块,实现了可对车载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且可在对电量需求量小的情况下,进行充电,不用开启柴油机,减少了柴油的消耗和柴油机工作时的噪音,且由于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通过拓展太阳能板的设置,增大了太阳能板的接收面积,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量。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量。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量。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鹏 王磊 范孙文 徐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奕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3
技术公布日:20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