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供电电路和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2: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和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无线通信的不断发展,背负式通信设备凭借其体积小,且容易携带等特点,在地质救灾、森林灭火、城市消防、洪涝抢险等应急通信市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因此如何为背负式通信设备供电,保证其通信的连续性是至关重要的。
3.现有技术中,在为背负式通信设备供电时,若存在可能的外部电源,则通过外部电源为背负式通信设备供电;相反的,若不存在可用的外部电源,则由背负式通信设备自身配置的锂电池为其供电,以为其提供所需的电能,从而保证其通信的连续性。
4.但是,对于背负式通信设备而言,其自身配置的锂电池的体积不可过大,这意味着锂电池的电池容量不能满足长时间作业的供电需求,若在通信过程中,锂电池因电量不足需要更换新的锂电池,则会导致背负式通信设备断电,进而导致业务中断,降低了通信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和终端,解决了在通信过程中,因更换供电电源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通信的连续性。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7.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以及开关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负载连接。
8.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在任意时刻,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所述负载供电。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10.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11.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负载连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
13.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四开关单元。
15.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连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单元。
17.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连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管。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管为二极管,或者所述开关管为芯片和晶体管;其中,所述芯片与所述晶体管连接。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终端,该供电终端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供电电路和负载;其中,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负载供电。
21.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和终端,在使用该供电电路为背负式通信设备中的负载供电时,通过使设置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两个电源模块,使得在任意时刻总存在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即使因电量不足更换新的锂电池,也总会存在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提高了供电电路的使用时长;解决了通信过程中因更换供电电源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通信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架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电路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中负载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中开关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组充电时电流电压变化示意图。
29.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背负式供电设备的使用场景中。随着无线通信的不断发展,背负式通信设备凭借其体积小,且容易携带等特点,在地质救灾、森林灭火、城市消防、洪涝抢险等应急通信市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因此如何为背负式通信设备供电,保证其通信的连续性是至关重要的。
33.现有技术中,在为背负式通信设备供电时,若有可能的外部电源,则通过外部电源为背负式通信设备供电;相反的,若无可用的外部电源,则由背负式通信设备自身配置的锂电池为其供电,以为其提供所需的电量,从而保证其通信的连续性。但是,对于背负式通信设备而言,其自身配置的锂电池的体积不可过大,这意味着锂电池的电池容量不能满足长时间作业的供电需求,若在通信过程中,锂电池因电量不足需要更换新的锂电池,则会导致背负式通信设备断电,进而导致通信中断,降低了通信的连续性。
3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和终端,考虑到电池的体积对于电池电量的制约,采用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两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此外,为了避免两个电源模块直接并联为同一个负载供电,负载会产生冲击电流,导致供电中断,即背负式供电设备损坏的问题,在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与负载之间连接开关模块,保证两个电源模块中至少有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增加了背负式供电设备的使用时长,而且在更换电池时不会导致设备断电,提高了通信的连续性。
35.基于上述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以及开关模块;其中,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负载连接;其中,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在任意时刻,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
36.由此可见,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为背负式通信设备进行供电时,通过设置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使得在任意时刻总存在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即使因电量不足更换新的电源模块,也总会存在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解决了通信过程中因更换供电设备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通信的连续性。
37.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电路进行详细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101,第二开关模块102,开关模块103,负载104。
39.其中,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负载连接;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在任意时刻,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
40.进一步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均与负载连接。其中,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管,其可以为二极管,也可以为芯片和晶体管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开关管不做具体限定。
41.以开关管为二极管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以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局限于此。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电源模块为bat1,第二电源模块为bat2,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为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假
设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均为理想二极管,不存在正向压降和直流电阻,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二极管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42.示例的,在使用该供电电路为负载r
l
供电时,由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是该供电电路中可拆卸的两个电源模块,其中,当该电路中仅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未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时,第一电源模块bat1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1为负载r
l
供电;其中,负载r
l
两端的电压与第一电源模块bat1两端的电压相等,负载的电流与第一电源模块bat1内部电流以及二极管d1的电流相等;反之,当该电路中仅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未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时,第二电源模块bat2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2为负载r
l
供电;其中,负载r
l
两端的电压与第二电源模块bat2两端的电压相等,负载的电流与第二电源模块bat2内部电流以及二极管d2的电流相等。
43.当该供电路中同时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时,根据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电压的大小,确定其为负载r
l
的供电情况;若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电压的电压相等,则两电源模块同时为负载供电;此时,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同时为负载r
l
供电,负载r
l
两端的电压、第一电源模块bat1两端的电压以及第二电源模块bat2两端的电压均相等,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的电流相等,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的电流相等,且负载r
l
电流为第一电源模块bat1输出电流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输出电流的两倍;若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电压的电压不相等,则电压大的电源模块先单独为负载r
l
供电,直至两电源模块的电压相等,再由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同时为负载r
l
供电;其中,在电压大的电源模块先单独为负载r
l
供电时,负载r
l
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较大的电源模块两端的电压,负载r
l
电流与电压较大的电源模块的电流以及与其连接的二极管的电流均相等,当电压大的电源模块的电压逐渐减小至两电源模块的电压相等时,两电源模块同时为负载供电,该过程与上述两电源模块的电压相等时为负载供电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4.示例的,在使用图2所示的供电电路为负载供电,出现电源模块欠压,即电量不足的情况时,根据欠压警示信息确定欠压的电源模块并对其进行更换;其中包括:若供电电路仅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未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且接收到第一电源模块bat1的欠压警示信息时,先将电量充足的第二电源模块bat2安装到电路中,此时,第二电源模块bat2单独为负载r
l
供电,再将欠压的第一电源模块bat1在电路中拆卸下来;反之,若供电电路仅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未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且接收到第二电源模块bat2的欠压警示信息时,先将电量充足的第一电源模块bat1安装到电路中,此时,第一电源模块bat1单独为负载r
l
供电,再将欠压的第二电源模块bat2在电路中拆卸下来;其中,为了保证电路的使用时长,可将电量充足的电源模块安装到拆卸下的电源模块的位置,实现两个电源模块同时为负载r
l
供电,对于是否将电量充足的电源模块安装到拆卸下的电源模块的位置可依据实际需要而定,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45.若供电路中同时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且接收到电源模块的欠压警示信息时,由于此时两电源模块均为负载r
l
供电,因此当接收到欠压警示信息时,表示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均出现欠压的情况,此时可先任意将其中一个欠压的电源模块在电路中拆卸下来,并将电量充足的电源模块安装到电路中,使得该电量充足的电源模块为负载r
l
供电;此外,也可对将另一欠压的电源模块进行更换;其中,对于
更换电源模块的顺序以及是否对两个欠压的电源模块均进行更换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46.其中,电源模块的欠压警示信息可以为通过背负式设备发出声音警示信息,也可以为通过短信、微信的方式发送电源模块的欠压信息,或者是其他能够保证及时发送出电源模块欠压信息的方式,对于发送欠压警示信息的具体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制。
47.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在使用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时,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对电路进行控制,使得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既可以单独为负载供电,又可以同时为负载供电,增加了该供电电路的使用时长;此外,通过设置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使得在任意时刻总存在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即使因电量不足更换新的电源模块,也总会存在至少一个电源模块为负载供电,解决了通信过程中因更换供电设备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通信的连续性。
4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电路的线路连接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单元开关、第四开关单元和第五开关单元,其中,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模块连接,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负载连接;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模块连接,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模块连接;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模块连接,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模块连接。如图3所示,外部电源模块为dc,第三开关单元为二极管d3,其一端与外部电源模块dc连接,另一端与负载r
l
连接。
49.示例的,外部电源模块dc可以为充电器也可以为适配器,若外部电源模块dc为充电器时,该充电器为固定电流型充电器;若外部电源模块dc为适配器时,该适配器为固定电压型适配器,而且充电器以及适配器的规格需要根据供电电路中负载的特性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外部电源模块dc为充电器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局限于此。根据图3所示,充电器在为负载供电的同时也能为电源模块充电,假设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v
max
,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为i
max
,负载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负载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通过图4可以看出负载的电压值与电流值为反比例关系,即负载的功率是恒定的,其中i
rl

min
和i
rl

max
分别为负载的最小电流和最大电流。
50.结合图3和图4可知,该供电电路在使用过程中,若电路中未安装电源模块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为v
max
,负载电流为负载的最小电流;若电路中仅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未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时,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3为负载供电,同时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4为第一电源模块bat1充电;在该过程中,第一电源模块的电压不断增加,随着第一电源模块电压的不断增加,负载电流不断减小,由于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流为充电器的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电流的差值,因此,第一电源模块的充电电流不断增加,直至第一电源模块的电压增加到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时,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流下降为0,即完成为第一电源模块充电的过程,此时充电器仅为负载供电,负载电流为负载的最小电流。
51.若电路中仅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未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时,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3为负载供电,同时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5为第二电源模块bat2充
电;在该过程中,第二电源模块的电压不断增加,随着第二电源模块电压的不断增加,负载电流不断减小,由于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流为充电器的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电流的差值,因此,第二电源模块的充电电流不断增加,直至第二电源模块的电压增加到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时,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流下降为0,即完成为第二电源模块的充电过程,此时充电器仅为负载供电,负载电流为负载的最小电流。
52.若电路中同时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时,根据两电压源的电压值确定电路的工作过程;若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值相等时,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3为负载供电,同时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4为第一电源模块bat1充电且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5为第二电源模块bat2充电;在该过程中,两电源模块的电压不断增加,随着两电源模块的电压不断增加,负载电流不断减小,由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流均为充电器的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电流的差值的二分之一,因此,两电源模块的充电电流不断增加,直至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均增加到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时,两电源模块的电流下降为0,即完成为两电源模块同时充电的过程,此时充电器仅为负载供电,负载电流为负载的最小电流。
53.若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值不相等时,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流经二极管d3为负载供电,同时充电器先单独为电压低的电源模块充电,直到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值相等,充电器同时为两电源模块充电;其中,在充电器单独为电压低的电源模块充电的过程中,电压值较小的电源模块的电压不断增加,随着其电压不断增加,负载电流不断减小,由于电压值较小的电源模块的电流为充电器的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电流的差值,因此,其充电电流不断增加,直至其电压增加到与电压值较大的电源模块的电压值相等,充电器同时为两电源模块充电;充电器同时为两电源模块充电的过程可参见上述电路中同时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且两电源模块的电压相等的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54.示例的,在不需要负载工作时,充电器可以为电源模块充电;若电路中仅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未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时,充电器为第一电源模块bat1充电,该过程中,第一电源模块bat1的电流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第一电源模块bat1的电压不断增加,直到其电压增加到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第一电源模块bat1的电流下降为0,完成为第一电源模块bat1的充电过程。若电路中仅安装第二电源模块bat2未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时,充电器为第二电源模块bat2充电,其过程与为第一电源模块bat1充电的过程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55.若电路中同时安装第一电源模块bat1和第二电源模块bat2时,根据两电压模块的电压值确定充电器的工作过程;若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值相等,充电器同时为两电源模块充电;在该过程中,两电源模块的电压逐渐增加,且两电源模块的电流均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的二分之一,直至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增加到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充电过程完成。若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值不相等,先为电压值较小的电源模块充电,直到两电源模块的电压值相等,同时为两电源模块充电;其中,在充电器单独为电压低的电源模块充电的过程中,电压值较小的电源模块的电流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直到其电压值增加到与电压值较大的电源模块的电压值相等,充电器同时为两电源模块充电,其过程可参见上述两电源模块电压相等时,充电器为两电源模块充电的过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56.综上所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在外部电源模块的供电电路为负载供电时,外部电源模块可以直接为负载供电,保证负载不断电,进而避免了背负式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信号中断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充电,保证电源模块的电量充足,节省了在无外部电源模块时为供电电路更换电源模块的时间,使得背负式通信设备更加实用,提高了其通信的连续性。
57.将图3所示的供电电路应用于在背负式通信设备中时,其中,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可以为18650锂电池组,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以及第五开关单元均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高压理想二极管控制器ltc4359与n型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mosfet)的结合,外部电源模块为充电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以此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局限于此。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中开关管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以看出,与开关单元为二极管时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还存在一个控制芯片的接地管脚gnd,在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该管脚接地即可,保证其安全性;此外,高压理想二极管控制器ltc4359控制n型mosfet,以执行低正向电压二极管功能,能够确保其平滑地提供电流而不出现震荡。
58.进一步地,根据背负式通信设备的额定电压和负载的最大功率确定充电器的电压规格和电流规格;假设该背负式通信设备的额定电压为dc24v,由于三元锂电池单节电芯的额定电压为3.7v,则可以确定该供电电路中的锂电池组由7节锂电池组成,修订设备额定电压为7
×
3.7=25.9v;此外,根据锂电池常规的充电放电参数可以确定锂电池组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即充电终止电压为v
max
=7
×
4.2=29.4v,锂电池组输出电压的最小值,即放电终止电压为v
min
=7
×
3=21v,即确定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29.4v;根据锂电池组输出电压的最小值v
min
以及负载的最大功率p
max
,由公式i
rl

max
=p
max
/v
min
可以确定负载的最大电流值,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需要大于负载的最大电流值i
rl

max
。假设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i
max
为负载的最大电流值i
rl

max
的1.25倍,即i
rl

max
=0.8i
max
,其中,负载的伏安特性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59.可以理解的是,当背负式通信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可使用充电器为设备中的锂电池组充电;若设备中仅安装一个锂电池组,该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i
max
;若设备中安装两个锂电池组,两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均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的二分之一即0.5imax;该过程中锂电池组的电压逐渐增加,直至达到充电器输出电压的29.4v,从而完成充电过程。
60.当背负式通信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充电器在为设备中的锂电池组充电的同时也为负载供电,锂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可参加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组充电时电流电压变化示意图。
61.图6中虚线表示设备中仅安装一个锂电池组时,可知,在锂电池组的电压为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小值时,其充电电流值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的0.2倍,即i
max

i
rl

max
=i
max

0.8i
max
=0.2i
max
,锂电池组的电压逐渐增加,此时其充电电流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的电流值之差,因此,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随着负载电流的减小而不断增加;锂电池组的电压继续增加,直至锂电池组的电压达到29.4v,其充电电流值下降为0,完成充电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充电过程中,锂电池组的具体充电电流为:其低压端的充电电流为
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之差,高压端的充电电流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的最小电流值之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以锂电池组整体充电电流的变化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局限于此。
62.图6中实线表示设备中安装两个锂电池组,且两锂电池组的电压值相等时,两锂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可知,在两锂电池组的的电压为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最小值时,两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值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的0.1倍,即(imax

i
rl

max
)/2=(imax

0.8imax)/2=0.1imax,两锂电池组的电压逐渐增加,此时两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均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的电流值之差的二分之一,因此,两锂电池组的充电电流随着负载电流的减小而不断增加;两锂电池组的电压继续增加,直至两锂电池组的电压达到29.4v,其充电电流值下降为0,完成充电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充电过程中,两锂电池组具体充电电流为:其低压端的充电电流均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之差的二分之一,高压端的充电电流均为充电器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与负载的最小电流值之差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以锂电池组整体充电电流的变化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局限于此。
63.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锂电池组,使得在任意时刻总存在至少一组锂电池组为负载供电,即使因电量不足更换新的锂电池组,也总会存在至少一组锂电池组为负载供电,解决了通信过程中因更换锂电池组导致背负式通信设备的通信中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通信的连续性。
6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终端,该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和负载,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供电电路的实现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可参见供电电路的实现原理和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