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1-05 21: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多胺化纤维素微球12~16%、改性水性聚氨酯17~32%、分散剂7~10%、缓凝剂4~7%、聚合硫酸铝铁2~5%,余量为水;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6~11份、多异氰酸酯4~9份、多元醇7~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包括4

甲基

1,3

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

甲基

1,3

亚苯基二异氰酸酯、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三羟甲基丙烷、新戊基甘氨酸、环己烷三醇、聚亚烷基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烯醇、聚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包括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麦芽糊精、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装置罐中,加入22~28重量份的有机溶剂dmf和6~11重量份的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升温至80℃后加入4~9重量份的多异氰酸酯和7~12重量份的多元醇,再缓慢升温且逐滴加入7~9重量份的20%naoh溶液,当温度上升至95℃时保温反应5.5小时,使得体系发生一系列水解、嵌段反应;待反应完成后真空减压蒸发有机溶剂dmf,得到淡黄色半透明黏合物状改性聚氨酯。7.一种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材,将多胺化纤维素微球、分散剂、聚合硫酸铝铁投入到反应罐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升温至80~85℃,于恒温条件下搅拌3~5小时;(2)随后降温至40~45℃,加入缓凝剂,高速分散10~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料倒入无重力搅拌机内,然后加入改性水性聚氨酯聚合物进行均匀搅拌,直至无团结,最终得到所述的混凝土防水增效剂。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装置罐中,加入22~28重量份的有机溶剂dmf和6~11重量份的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升温至80℃后加入4~9重量份的多异氰酸酯和7~12重量份的多元醇,再缓慢升温且逐滴加入7~9重量份的20%naoh溶液,当温度上升至95℃时保温反应5.5小时,使得体系发生一系列水解、嵌段反应;待反应完成后真空减压蒸发有机溶剂dmf,得到淡黄色半透明黏合物状改性聚氨酯。

技术总结
一种防水型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多胺化纤维素微球12~16%、改性水性聚氨酯17~32%、分散剂7~10%、缓凝剂4~7%、聚合硫酸铝铁2~5%,余量为水。本方案的增效剂能使水泥在混凝土中分散程度更充分,从而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另外其兼顾防水能力,防水能力的提高注定使得此减胶剂的实际工程应用范围扩大。用范围扩大。用范围扩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锋 吴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鑫美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