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药贴治疗仪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18: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将中药有效成分导入到人体内的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药贴治疗仪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药包治疗装置包括带体、至少一药包袋和至少一发热膜,药包袋固定在带体内,发热膜固定在药包袋内,通过发热膜加热药物进行治疗。目前的药包治疗装置在使用时不能知晓药包的相关信息,也不能根据相应的药包信息向用户提供合适的加热温度信息,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贴治疗仪系统,能够在使用时读取药贴的相关信息,并根据相应的药贴信息向用户提供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提供了药贴治疗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6.治疗仪、控制器、终端app和云平台,所述终端app无线连接所述云平台和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外部电源;
7.所述治疗仪包括相接触设置的中药药贴和治疗仪本体,所述中药药贴内设置存储有药贴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所述治疗仪本体内设有用于读取所述药贴信息的rfid收发单元、通电后能够产生红外线光波的发热体以及用于探测发热温度的温度探头;
8.所述控制器与所述rfid收发单元的rfid通信接口连接以获取所述药贴信息,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所述发热体和所述温度探头,以根据所述终端app的指令和所述温度探头探测的发热温度控制所述外部电源为所述发热体供电。
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器连接充电器或移动电源。
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治疗仪本体由隔热层、红外反射层、缝接层和表面保护层依次连接组成,所述rfid收发单元、发热体以及温度探头固定于所述缝接层,所述表面保护层与所述中药药贴连接,所述红外反射层用于把所述发热体的红外线光波反射到所述中药药贴。
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红外线光波的波长在5

15um范围。
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药药贴通过魔术贴固定粘贴于所述表面保护层。
13.进一步地,所述治疗仪还包括连接治疗仪本体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控制器和连接器的收纳袋。
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收纳袋的开口设置有拉链。
15.本发明该系统可以通过rfid读取药贴信息至终端app,终端app根据该药贴信息从云平台获取推荐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并生成相应的指令,从而使控制器根据终端app的指令和所述温度探头探测的发热温度控制所述外部电源为所述发热体供电。本发明能够在使用
时读取药贴的相关信息,并根据相应的药贴信息向用户提供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药贴治疗仪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控制器上的按键的图标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治疗仪本体及中药药贴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
20.治疗仪1、控制器2、智能终端3、云平台4、连接器5、魔术贴6、中药药贴11、治疗仪本体12、rfid电子标签13、rfid收发单元14、发热体15、温度探头16、隔热层120、红外反射层121、缝接层122、表面保护层12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药贴治疗仪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23.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24.治疗仪1、控制器2、终端app和云平台4,所述终端app无线连接所述云平台4和所述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连接至外部电源;
25.所述治疗仪1包括相接触设置的中药药贴11和治疗仪本体12,所述中药药贴11内设置存储有药贴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13,所述治疗仪本体12内设有用于读取所述药贴信息的rfid收发单元14、通电后能够产生红外线光波的发热体15以及用于探测发热温度的温度探头16;
26.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rfid收发单元14的rfid通信接口连接以获取所述药贴信息,所述控制器2还连接所述发热体15和所述温度探头16,以根据所述终端app的指令和所述温度探头16探测的发热温度控制所述外部电源为所述发热体15供电。
27.其中,中药药贴11含有中药材,针对不同的治疗症状,中药药贴11的药材配方不同。所述药贴信息包括药贴编号、适应症、出厂日期、启用时间和使用期限等信息。
28.其中,所述红外线光波的波长在5

15um范围内,通过该波长的设置,可以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可以通过连接器5连接充电器,从而由充电器直接供电。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通过连接器5连接移动电源,从而由移动电源为其和治疗仪1供电,方便携带。
30.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2包括主处理器、按键、指示灯和蓝牙通信模块,通过按键可调节治疗温度和治疗时间。主处理器通过该rfid通信接口与rfid收发单元14连接,以及通过蓝牙模块与终端app建立连接。该按键可以包括“温度”键和“时间”键,其中,“温度”键调整治疗温度,“时间”键调整治疗时间。进一步地,该按键所调节的参数可以通过多个led指
示灯分档表示,每一个指示灯上印有参考参数信息,如图2所示,设置有多个用于表示温度参数的led指示灯,这些led指示灯上印有“40”、“42”、“45”、“48”的温度参考参数,分别代表调节温度至“40℃”、“42℃”、“45℃”、“48℃”;还设置有多个用于表示时间参数的led指示灯,这些led指示灯上印有“20”、“30”、“40”、“50”的时间参考参数,分别代表治疗时间为“20min”、“30min”、“40min”、“50min”,其中“min”表示分钟。
31.其中,终端app为安装在智能终端3中的应用程序软件,该智能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表。终端app为治疗仪1提供移动控制界面,同时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终端app通过注册账号登录云平台4,通过蓝牙信号连接治疗仪本体12,收集治疗仪本体12工作数据并同步上传到云平台4。用户通过终端app,可以开启或关闭治疗仪1,可调节治疗时间或治疗温度,可显示药贴的信息,云平台4根据药贴信息并结合用户症状,提供合适的治疗温度和时间。用户通过终端app也可获得在线专家提供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云平台4可提供药贴采购和设备维护服务。
32.在具体使用时,通过终端app发送开启信号至控制器2,实现治疗仪1的开启,控制器2通过rfid通信接口获取所述rfid收发单元14读取的药贴信息并传送至所述终端app,从而用户可以通过该终端app得到药贴信息。用户通过将该终端app将所述药贴信息传送至云平台4,从而云平台4根据药贴信息以及对应用户的症状信息确定推荐治疗温度和治疗时间参数并反馈给所述终端app。用户根据该推荐治疗温度和治疗时间,可通过终端app进行选择,从而控制器2结合该温度探头16感测的发热温度控制所述外部电源为所述发热体15供电,使得发热体15发热的环境温度保持为该治疗温度。
33.其中,控制器2结合该温度探头16感测的发热温度控制所述外部电源为所述发热体15供电,具体实施时例如,当温度探头16检测到治疗体温度大于等于设定停止加热阈值时,例如45℃,所述控制器2控制外部电源断开以停止加热;当检测到治疗体温度小于设定加热阈值时,例如44℃,所述控制器2控制重新加热。
34.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系统能够在使用时获取药贴信息,并根据药贴信息从云平台4获取对应的推荐加热温度和维持时间,从而实现向用户提供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信息,以提高治疗效果。
3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治疗仪本体12由隔热层120、红外反射层121、缝接层122和表面保护层123依次连接组成,所述rfid收发单元14、发热体15以及温度探头16固定于所述缝接层122,所述表面保护层123与所述中药药贴11连接,所述红外反射层121用于把所述发热体15的红外线光波反射到所述中药药贴11。
36.本发明实施例治疗仪本体12的结构简单,通过红外反射层121可以把入射红外线光波反射到药贴,可提高发热效率,节约电量,且通过隔热层120可有效避免热量散失,具有保温效果。
37.其中,该表面保护层123可以为pe薄膜层、透气的网面、医用胶层等等。
38.作为优选,所述透气的网面可为医用无纺布,与皮肤直接接触,不会使患者产生过敏反应,适应性广。
39.进一步地,该治疗仪本体12外形为长方形,可适合腰部、颈部、膝盖和肩部等部位治疗需要。作为优选,该治疗仪本体12的长度约40cm,宽度约20cm。
40.优选地,所述中药药贴11为条形状。
41.进一步地,所述中药药贴11通过魔术贴6固定粘贴于所述表面保护层123。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药药贴11还可以通过固定扣与所述表面保护层123可拆卸连接。
42.进一步地,所述治疗仪1还包括连接治疗仪本体12的松紧带。
43.其中,该松紧带固定于治疗仪本体12的两端。
44.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控制器2和连接器5的收纳袋。
45.其中,该收纳袋采用魔术贴6贴附在松紧带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收纳袋可以缝接在松紧带上。
46.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袋的开口设置有拉链。
47.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收纳袋的设置,可以在用户不需要使用治疗仪1时将控制器2和连接器5一起放进收纳袋中作为一个整体,避免控制器2和连接器5遭到损坏或遗失。
48.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