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巨菌草的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1-11-03 20: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巨菌草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巨菌草为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生物学效率高,适应能力强,可作为食用菌的栽培料。已有研究表明,每亩地所产菌草可转化4~10吨鲜菇,且子实体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均优于用段木和木屑栽培的食用菌,用其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可有效的减少对林木的砍伐率。据行业统计,2019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达3900万吨,2020年总产量达408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年增长率基本稳定在3.5%左右,预计在2021年将达到4200万吨。从品种来看,有7个常见品种年产量超过百万吨,香菇、黑木耳、平菇位列前三,产量占全国50%以上,其后还有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杏鲍菇。但是总产量上升的同时,黑木耳、香菇等木腐菌产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使用阔叶树种木屑,给森林资源覆盖率较低的省份的阔叶林资源造成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和资源短缺的“菌林”矛盾日益突出。
3.菌草还是优质人工牧草,营养丰富,生长70~80天时粗蛋白含量可达15%,可替代青贮玉米用作牛、羊、猪、马、兔、鹅等家畜家禽的饲料。此外菌草对土壤要求低,在不利于传统农作物生长的石漠化、荒漠化区域均可有效生长,减轻土壤侵蚀、增加土壤储水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同时防治土地石漠化和荒漠化。
4.目前仍没有实际优化巨菌草产量的高产栽培技术,本专利基于提高巨菌草的产量为起点,利用巨菌草根系发达、适应力强、改善土壤条件等方面的作物优势,重点通过优化巨菌草栽培关键参数获得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巨菌草产量,建立高效优质巨菌草种植技术,即能够缓解食用菌产业木材资源的掣肘问题,又能兼顾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而且巨菌草在非耕地的推广种植,例如喀斯特石漠化和荒漠化区域,能够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时增加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推动农村产业良性变革以绿色和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条件限制,提供一种巨菌草栽培方法,通过对影响巨菌草生长的栽培密度、播种方式及施肥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提高巨菌草的产量。
6.优化条件设置如下:栽培密度:40cm
×
50cm、60cm
×
50cm、80cm
×
50cm;播种方式:整株平埋、双节平埋、双节斜插;施肥条件:磷钾配施有机肥(不施氮):12%普钙(600~800kg/hm2),50%硫酸钾(200~300kg/hm2)替代基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常规):复合肥(n:p:k=15:15:15)(用量500~600 kg/hm2)和有机肥(用量2500~3000 kg/hm2),加尿素追肥2次,每次300~350 kg/hm2;
氮磷钾配施有机肥(增氮):复合肥(n:p:k=15:15:15)(用量500~600 kg/hm2)和有机肥(用量2500~3000 kg/hm2),加尿素追肥2次,每次600~700 kg/hm2。
7.得到各组优化条件结果后,结合产量和农艺性状选择最佳栽培参数进行种植实施。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巨菌草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平整的土地或坡度较缓的坡地种植巨菌草,深耕20 cm~30 cm,宽20 cm~30 cm,挖沟作畦;步骤2:选择粗壮、完整、无病虫害的健壮芽,按优化密度进行栽培;步骤3:采用优化播种方式进行播种;步骤4:施用基肥,基肥为复合肥和有机肥,有机肥覆盖草种,复合肥覆盖有机肥;后期按优化施用条件进行尿素追肥。
9.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坡度不能大于25度。
10.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菌草品种为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
11.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优化栽培密度为60 cm
×
50 cm。
12.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优化播种方式为双节平埋。
13.进一步地,步骤4所用的基肥为复合肥(n:p:k=15:15:15)(用量500~600 kg/hm2)和有机肥(用量2500~3000 kg/hm2),尿素追肥2次,优化施用条件为每次300~350 kg/hm2,追肥时间为5月中旬、8月中下旬。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菌草栽培方法,通过对影响巨菌草生长的栽培密度、播种方式及施肥条件进行分别优化,综合菌草农艺性状和菌草产量(参考附图说明),确定栽培的三种因素优化条件即:栽培密度为60 cm
×
50 cm;播种方式为双节平埋;施肥条件为复合肥(n:p:k=15:15:15)(用量500~600 kg/hm2)和有机肥(用量2500~3000 kg/hm2),尿素追肥2次(5月中旬、8月中下旬),每次300~350 kg/hm2,实施优化关键参数栽培后巨菌草产量最高为398 t/hm2。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施肥条件(常规)对巨菌草生长的影响;图1a施肥条件(常规)下巨菌草的平均产量;图1b施肥条件(常规)下巨菌草的平均分蘖数;图1c施肥条件(常规)下巨菌草的平均株高;图1d施肥条件(常规)下巨菌草的平均茎粗;图1e施肥条件(常规)下巨菌草的平均叶片数;图2为栽培密度对巨菌草生长的影响;图2a表示栽培密度对菌草产量的影响;图2b表示栽培密度对菌草分蘖数的影响;图2c表示栽培密度对菌草株高的影响;图2d表示栽培密度对菌草茎粗的影响;图2e表示栽培密度对菌草叶片数的影响;图3为播种方式对巨菌草生长的影响;
kg/hm2,第二次335 kg/hm2。
[0021]
种植223天后:巨菌草分蘖数为21~23,株高为294~317 cm;茎粗为16.8~17.8 mm,叶片数为19~23;鲜草产量为333~372 t/hm2。


技术特征:
1.一种巨菌草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关键栽培参数优化结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平整的土地或坡度较缓的坡地种植巨菌草,深耕20 cm~30 cm,宽20 cm~30 cm,挖沟作畦;步骤2:选择粗壮、完整、无病虫害的健壮芽按优化密度进行栽培;步骤3:采用优化播种方式进行播种;步骤4:施用基肥,基肥为复合肥和有机肥,有机肥覆盖草种,复合肥覆盖有机肥;后期按优化施用条件进行尿素追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菌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坡度不能大于2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菌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菌草品种为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菌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优化栽培密度为60 cm
×
50 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菌草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用的优化播种方式为双节平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菌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用的基肥为复合肥(n:p:k=15:15:15)(用量500~600 kg/hm2)和有机肥(用量2500~3000 kg/hm2),尿素追肥2次,优化施用条件为每次300~350 kg/hm2,追肥时间为5月中旬、8月中下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菌草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平整的土地或坡度小于25度的坡地种植巨菌草,深耕20 cm~30 cm,宽20 cm~30 cm,挖沟作畦;(2)选择粗壮、完整、无病虫害的健壮芽进行栽培,优化栽培密度为60 cm


技术研发人员:张邦喜 张钦语 杨仁德 朱森林 陈波 陈旭 王晓敏 杨珍 杜慕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