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2: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系统,尤其是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和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我国水产养殖向着高密度和高投入量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发展。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养殖对象产生的代谢物难以被及时分离和降解,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甚至导致鱼类中毒和死亡。养殖尾水中携带有大量富含氮磷等有害物质(如残饵、残骸、排泄物等),生产上常采用频繁换水的方法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致使近水域河流、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有害藻华的发生,流域水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与达标排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3.专利号为cn202021042216.1的一种处理淡水水产养殖尾水的湿塘系统,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自然沉淀区(包括稳定塘)、湿地生态净化区(自然表面流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蓄水区,但其前期投入经费较高、占地较大、湿地需要定期维护,维护费较高,目标是养殖水循环利用,成本高。专利号为cn202110211894.9,一种淡水养殖尾水生物综合净化系统,包括净化池、收集箱、清理装置,针对养殖池塘中颗粒物等垃圾的清理,主要是通过物理装置实现清理,未涉及生态方法,未实现资源回用、对园区景观改善影响不大,不能去除水体这个可溶性氮磷或其他溶解性有害物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经费较高、占地较大、未能实现资源回用以及对园区景观改善影响不大等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包括水产养殖塘和生态沟渠。所述水产养殖塘的侧边开设有生态沟渠,所述水产养殖塘和生态沟渠之间通过涵洞i连接,所述生态沟渠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外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通过涵洞ii连接河涌,且涵洞ii上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生态沟渠内部由进水口端到出水口端依次设置有强效净化区、提质增效区和景观提升区;所述生态沟渠和水产养殖塘侧边皆设置有路基,所述生态沟渠内部设置有移动式尼龙网浮床,且移动式尼龙网浮床两端用尼龙绳固定于生态沟渠岸边,所述生态沟渠底端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生态沟渠两侧设置有消落带,所述消落带上方皆设置有生态护坡,所述移动式尼龙网浮床底端固定有生物膜材料,所述生物膜材料底端固定有重物悬浮于生态沟渠中,所述生态沟渠底端设置有微纳米曝气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远离河涌,所述进水口为涵洞i近生态沟渠端口,涵洞i由波纹管道建成,涵洞i两端分别连接水产养殖塘和生态沟渠,涵洞i近水产养殖塘端设置有水闸,通过水闸控制尾水从水产养殖塘流入生态净化塘,所述出水口为涵洞ii的近河涌端,且
在出水口处设置有单向阀门,控制阀门单一朝向河涌侧开合。
7.所述强效净化区作为尾水净化的进水端,水体存在重度富营养化、透明度低等现状,通过控养耐污强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实现水质高效净化,主要通过围网安全控养凤眼莲、水浮莲、狐尾藻等漂浮植物。
8.进一步地,所述提质增效区该部分设计为三阶沟渠,第一阶种植湿生植物、第二阶种植沉水植物、第三阶移动式生态浮床为主。
9.进一步地,所述景观提升区作为尾水净化的末端,以水面景观提升为主兼顾水质深度净化功能,该部分以生态浮岛和浮叶植物为主,生态浮岛以景观效果好的挺水植物为主,如风车草、鸢尾、美人蕉等,浮叶植物以睡莲、荇菜等为主。
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式尼龙网浮床以pcv管 尼龙网为主要材料,网兜中种植蔓生水生植物如:空心菜、黄花水龙等,浮床下固定有生物膜材料,为水体微生物提供附着基质。
11.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与移动式尼龙网浮床错落配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消落带处于淹水与干旱交错地带,该区域种植李氏禾、香附子、灯心草等湿生植物。
13.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护坡指的是生态沟渠中消落带以上的两边空白区域,护坡上以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为主,起到拦截地表径流作用,其中根系发达的织物如芦苇、香蒲、牛筋草、蔓花生等。
14.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膜材料以表面积较大的刷状聚丙烯材料为主,所述微纳米曝气装置通过防水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15.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立体空间配置,通过漂浮植物、生态浮岛、生态浮床、挺水植物、生物膜材料、沉水植物等生态耦合,以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净化技术占地较少、经费较低、资源可回用、景观营造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的经费较高、占地较大和未实现资源回用、对园区景观改善影响不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生态沟渠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21.图中:1、水产养殖塘;2、生态沟渠;3、进水口;4、出水口;5、强效净化区;6、提质增效区;7、景观提升区;8、路基;9、移动式尼龙网浮床;10、沉水植物;11、消落带;12、生态护坡;13、河涌;14、生物膜材料;15、微纳米曝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右”、“前”、“后”、“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8.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包括水产养殖塘1和生态沟渠2,水产养殖塘1侧边开设有生态沟渠2,水产养殖塘1和生态沟渠2之间通过进水口3连接,生态沟渠2一端设置有进水口3,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4,且出水口4另一端连接河涌13,生态沟渠2内部由进水口3端到出水口4端依次设置有强效净化区5、提质增效区6和景观提升区7;生态沟渠2和水产养殖塘1侧边皆设置有路基8,生态沟渠2内部设置有移动式尼龙网浮床9,且移动式尼龙网浮床9两端用尼龙绳固定于生态沟渠2岸边,生态沟渠2底端种植有沉水植物10,生态沟渠2两侧设置有消落带11,生态沟渠2两侧皆设置有生态护坡12,移动式尼龙网浮床9底端固定有生物膜材料14,生物膜材料14底端固定有重物悬浮于生态沟渠2中,生态沟渠2底端设置有微纳米曝气装置15,主要针对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净化领域,结合水动力、水生态与水生植物等综合因素,设计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实现尾水达标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与景观提升等多重目标。
29.进水口3远离河涌13,进水口3为涵洞i由波纹管道建成,涵洞i两端分别连接水产养殖塘1和生态沟渠2,涵洞i近水产养殖塘端安置有水闸,通过水闸控制尾水流向生态沟渠,出水口4为涵洞ii的近河涌端,涵洞ii两端分别连接生态沟渠2和河涌13,涵洞ii安装有单向阀门,控制水流只能朝向河涌流动,避免河涌水位波动引起河水倒灌;强效净化区5作为尾水净化的进水端,水体呈现重度富营养化、水体透明度低等现状,通过控养耐污强净化
水生植物实现水质高效净化,主要通过围网安全控养凤眼莲、水浮莲、狐尾藻等漂浮植物;提质增效区6设计为三阶沟渠,第一阶种植湿生植物、第二阶种植沉水植物10、第三阶移动式生态浮床为主;景观提升区7作为尾水净化的末端,以水面景观提升为主兼顾水质深度净化功能,该部分以生态浮岛和浮叶植物为主,生态浮岛以景观效果好的挺水植物为主,如风车草、鸢尾、美人蕉等,浮叶植物以睡莲、荇菜、黄花水龙等为主,通过强效净化区5、提质增效区6和景观提升区7配合,提升净化力度,同时通过植物种植,增大生态沟渠2整体的美观性和观赏度;移动式尼龙网浮床9以pcv管 尼龙网为主要材料,网兜中种植蔓生水生植物如:空心菜、黄花水龙等,浮床下固定有生物膜材料14,为水体微生物提供附着基质;沉水植物10与移动式尼龙网浮床9错落配置,可以保证沉水植物10水下光照,充分利用净化空间,高效净化水质;消落带11处于淹水与干旱交错地带,该区域种植李氏禾、香附子、灯心草等湿生植物;生态护坡12指的是消落带11上方的两边空白区域,护坡上以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为主,如芦苇、香蒲、牛筋草、蔓花生等,起到拦截地表径流、防土固沙、恢复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等作用;生物膜材料14以表面积较大的刷状聚丙烯材料为主,微纳米曝气装置15通过防水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均匀调节局部溶氧,调剂水体菌群结构,提高生物膜水质净化功能。
30.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1.通过结合水动力、水生态与水生植物等综合因素,设计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实现尾水达标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与景观提升多重目标,节约占地面积,不占用养殖塘,绿色、生态、环保,立体生态耦合,实现协同净化,水体取出物可以资源回收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处置成本,并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水体周边景观效果。
32.涉及到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